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20日,经过两天的激烈比赛,荔湾区2013年小学生篮球赛落下帷幕。以“篮球教育”作为教学特色的林凤娥小学,赢得男子篮球项目“三连冠”,为林凤娥小学创建篮球特色学校奠定坚实基础。随后,学校被命名为“广州市中小学校篮球传统项目学校”;2014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体育联盟实验学校”;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体育联盟示范校”;2017年8月,学校被广东省推荐为“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林凤娥小学所获得的成就在荔湾区、广州市乃至全国体育联盟示范区,引起强烈反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所默默无闻的小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跃进富有鲜明篮球特色的荔湾名校行列?
成功的校长一定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在事业发展中始终保持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头脑。林凤娥小学校长朱能干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思路,坚持“文化引领和课程育人”之路。在他的领导下,林凤娥小学以篮球特色为主体,课程改革为主线,以点带面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下面,就跟随记者一起,寻找林凤娥小学特色教育的成功密码。
创建篮球特色
在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桥东小区的巷道内转来转去,不经意间,一所看似普通的小学映入眼帘。近前一看,校园操场正在举行篮球大课间活动,充满了阳光活力,生机勃勃。
这所小学筹建于1993年,现名为“林凤娥小学”,因有幸获得澳门置地广场董事局副主席林凤娥的巨额善款而更名。在历任校长、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其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的成绩比较突出,但存在学科发展不均衡、学校特色不明显的瓶颈。2011年,刚刚调任于此的校长朱能干,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林凤娥小学没有能够打响品牌,是其本身缺乏特色文化,致使学校发展停滞不前,必须尽快寻找能统领带动的标杆项目,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提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的文件精神,并更好地推动“一校一品”建设,学校于2014年以篮球项目与葫芦丝项目为突破口,开始创建篮球特色项目。
朱能干着力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把每个班每周1课时的篮球校本课、每周一次的全校性篮球大课间活动、每学年一次的篮球文化节,都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之中。同时,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纳入荔湾区科技项目课题,并编写《灵动篮球》校本教材,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了确保篮球项目的顺利发展,朱能干大力引进篮球骨干教师,还通过成立青少年俱乐部,聘请到两名专业篮球教练。目前,学校拥有体育教师和教练共7名。
经几年努力,彰显特色的篮球大课间活动成为了林凤娥小学的一张闪亮名片。同时,在打造特色与品牌之路上,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14年至2017年,学校连续4年获得荔湾区素质教育优秀奖;2015年,获荔湾区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奖;2016年,获荔湾区小学毕业班突出贡献奖。
构建“上善”课程
作为一校之长,朱能干深知:“好的文化,好的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教育理想。”为此,朱能干带领全校教师根据优势校本资源与原有的特色基础,提炼出了“善本教育”。
学校将“善本教育”作为特色文化发展主题,积极构建“上善”课程体系。其中,在“善品”“善美”“善思”三大模块内开设“基础”“校本”两类课程,秉承了林凤娥女士善爱的思想、高雅的兴趣、博大的胸襟,通過文化艺术的熏陶了,逐渐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博爱精神、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兼具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善为学子”。
林凤娥小学按照国家的课时计划,开足、开齐和开好课程的同时,着力打造社团。目前,学校社团共计23个,如合唱、舞蹈、管乐、葫芦丝、语言艺术、篮球等。通过社团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善艺特质,并定期举办心理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让学校成为富有人文底蕴、艺术气息、运动活力和科学精神的和谐校园。
打造“善为之师”
作为校长,朱能干既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有具有温暖人心的亲和力。他紧紧吸引着全体师生,使整个校园形成巨大的文化磁场,具备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了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善为之师,学校建立了善本教师工作室,完善教师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如开展教学沙龙、先锋论坛、专题讲座等多种教研活动,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培养名师方面,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引入专家,对学校“善本教育”进行分项指导,使老师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对于这些成绩的取得,朱能干说:“学校的发展就是教师的发展。”在他眼中,校长就应该为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和基础,“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正是这样的理念,深深地吸引着身边的人一起昂道阔步、勇往直前,创造着林凤娥小学美好的明天。
我们相信,发展中的林凤娥小学将会继续巩固善本教育成果,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为创建“善本教育”品牌学校再跃新台阶!
林凤娥小学所获得的成就在荔湾区、广州市乃至全国体育联盟示范区,引起强烈反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所默默无闻的小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跃进富有鲜明篮球特色的荔湾名校行列?
成功的校长一定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在事业发展中始终保持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头脑。林凤娥小学校长朱能干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思路,坚持“文化引领和课程育人”之路。在他的领导下,林凤娥小学以篮球特色为主体,课程改革为主线,以点带面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下面,就跟随记者一起,寻找林凤娥小学特色教育的成功密码。
创建篮球特色
在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桥东小区的巷道内转来转去,不经意间,一所看似普通的小学映入眼帘。近前一看,校园操场正在举行篮球大课间活动,充满了阳光活力,生机勃勃。
这所小学筹建于1993年,现名为“林凤娥小学”,因有幸获得澳门置地广场董事局副主席林凤娥的巨额善款而更名。在历任校长、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其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的成绩比较突出,但存在学科发展不均衡、学校特色不明显的瓶颈。2011年,刚刚调任于此的校长朱能干,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林凤娥小学没有能够打响品牌,是其本身缺乏特色文化,致使学校发展停滞不前,必须尽快寻找能统领带动的标杆项目,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提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的文件精神,并更好地推动“一校一品”建设,学校于2014年以篮球项目与葫芦丝项目为突破口,开始创建篮球特色项目。
朱能干着力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把每个班每周1课时的篮球校本课、每周一次的全校性篮球大课间活动、每学年一次的篮球文化节,都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之中。同时,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纳入荔湾区科技项目课题,并编写《灵动篮球》校本教材,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了确保篮球项目的顺利发展,朱能干大力引进篮球骨干教师,还通过成立青少年俱乐部,聘请到两名专业篮球教练。目前,学校拥有体育教师和教练共7名。
经几年努力,彰显特色的篮球大课间活动成为了林凤娥小学的一张闪亮名片。同时,在打造特色与品牌之路上,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14年至2017年,学校连续4年获得荔湾区素质教育优秀奖;2015年,获荔湾区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奖;2016年,获荔湾区小学毕业班突出贡献奖。
构建“上善”课程
作为一校之长,朱能干深知:“好的文化,好的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教育理想。”为此,朱能干带领全校教师根据优势校本资源与原有的特色基础,提炼出了“善本教育”。
学校将“善本教育”作为特色文化发展主题,积极构建“上善”课程体系。其中,在“善品”“善美”“善思”三大模块内开设“基础”“校本”两类课程,秉承了林凤娥女士善爱的思想、高雅的兴趣、博大的胸襟,通過文化艺术的熏陶了,逐渐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博爱精神、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兼具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善为学子”。
林凤娥小学按照国家的课时计划,开足、开齐和开好课程的同时,着力打造社团。目前,学校社团共计23个,如合唱、舞蹈、管乐、葫芦丝、语言艺术、篮球等。通过社团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善艺特质,并定期举办心理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让学校成为富有人文底蕴、艺术气息、运动活力和科学精神的和谐校园。
打造“善为之师”
作为校长,朱能干既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有具有温暖人心的亲和力。他紧紧吸引着全体师生,使整个校园形成巨大的文化磁场,具备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了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善为之师,学校建立了善本教师工作室,完善教师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如开展教学沙龙、先锋论坛、专题讲座等多种教研活动,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培养名师方面,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引入专家,对学校“善本教育”进行分项指导,使老师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对于这些成绩的取得,朱能干说:“学校的发展就是教师的发展。”在他眼中,校长就应该为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条件和基础,“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正是这样的理念,深深地吸引着身边的人一起昂道阔步、勇往直前,创造着林凤娥小学美好的明天。
我们相信,发展中的林凤娥小学将会继续巩固善本教育成果,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为创建“善本教育”品牌学校再跃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