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学生人数也多,小班制授课没有得到普及,教师往往要面对很多学生,因此指定教学计划无法准确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考虑到这种现实情况,教师能够采用分层教学法,最大化的实现因材施教这一目标。以初中数学为例,合理运用分层教学,能够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发挥学生不同的特长,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提高效率;发挥特长;增强基础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229
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已经开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学生的平时表现也能据此划分出不同的层次,程度好的学生应该在完成学习任务上得到其他方面的培养,然而对于一小部分学生来说,完成基本学习任务本身就很困难,倘若将这两种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很难做到两者兼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合理的教学安排。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课堂与分层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安排是否合理,教学进度是否适应学生,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在大多数情况下考虑的是占比最高的中等生的情况,因此成绩优异的学生无法有效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成绩较差的学生赶不上教学进度,这限制了两类学生的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分别制定教学目标,这给了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好的发展空间,也给了成绩较差的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机会。
例如,在进行讲解“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时, 有一道课堂例题:在△ABC中,∠C=90°,AC=2.1,BC=2.8,求下列问题:①求此三角形的面积,②求AB的长,③求斜边上的高CD。例题并不难,然而课堂时间有限,为了节约时间,我把这三道题分给三个不同的小组,小组划分以学生成绩为参考,甲组学生成绩优异,乙组学生成绩中等,丙组学生成绩较差,很显然,在这道题目中,第一题最简单,分给丙组,第二道题分给乙组,第三道题稍微复杂,分给甲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效率,两分钟后,分别由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分享做题过程和答案,丙组学生注重基础,甲组学生注重拔高,这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
二、发挥学生不同特长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呈现出来的特长也有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例如,一些学生某一学习习惯好,但这种学习习惯却不适合其他学生,不能盲目照搬 分层教学将学生按上述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组,教师可以根据三组学生中不同学生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学习小组,例如甲组一人,乙组两人,丙组一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某一学习小组的学生都喜欢思考,遇到问题都喜欢问为什么,而另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喜欢做题刷题,喜欢做学习总结,这种分组方式能够极大发挥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长。
例如,在进行讲解“一次函数”这一节内容时,一些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系数k不是很理解,于是我就采取了小组内学生帮扶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给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解释。在课堂上,我看到有的小组运用图像法进行讲解,有的小组利用代数常数法,还有的小组根据课本总结出了简单上口的顺口溜方便记忆,这都是理解学习内容的好方法,学生在小组内部,利用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上的互动,根据小组成员的共同点,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也能够巩固学习方法,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福音,果然,在进行了短暂的课堂讨论后,通过一些例题的考察,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显然提高了不少,学习小组的成立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巩固学习方法,发挥学习特长有很大的帮助。
三、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分层教学要求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任务,成绩好的以提高数学素养,培养数学应用能力为主,成绩中等的以较好较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数学习惯为主,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以巩固数学基础,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为主。无论对于哪一类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带来的学习自信对于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要常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期待,一道较为复杂的题目,对于学习程度很好的学生来说,准确的解答出来并非难事,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能够完成这样一道题目已经是很大的突破,教师在分层教学时要注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及时地给予学生表扬,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完成学习目标也要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如,在进行讲解“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有一道题目,题目考察的知识点不难,难点在于与物理相结合,对于物理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题目刚被展示出来,所有学生都开始低头解答,一些学生眉头紧锁,显然对于这道题目没有思绪,一些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看起来也没有任何的思路,还有学生已经开始翻物理课本。三分钟后,我开始问有没有学生得出结果,此时只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举了手,又过了几分钟当我再次提问的时候,有一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此时也举起了手,于是我提问他,结果也没有让我失望,他的解题思路很好,答案也正确,于是我在课堂上着重表扬了他,自此以后,他的数学成绩也得到的很大的提升。
分层教学并不等于完全的区别对待,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一些学生争强好胜,自尊心强,不甘心被分到中等区或者学生所认为的差生区,也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学习不够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帮扶其他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疏导,同时也应及时调整不同层次的成员,这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变相的鼓励。
参考文献
[1]張贺.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5(14)
[2]杨晶.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尝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6(04)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提高效率;发挥特长;增强基础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229
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已经开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学生的平时表现也能据此划分出不同的层次,程度好的学生应该在完成学习任务上得到其他方面的培养,然而对于一小部分学生来说,完成基本学习任务本身就很困难,倘若将这两种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很难做到两者兼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合理的教学安排。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课堂与分层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安排是否合理,教学进度是否适应学生,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在大多数情况下考虑的是占比最高的中等生的情况,因此成绩优异的学生无法有效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成绩较差的学生赶不上教学进度,这限制了两类学生的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分别制定教学目标,这给了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好的发展空间,也给了成绩较差的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机会。
例如,在进行讲解“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时, 有一道课堂例题:在△ABC中,∠C=90°,AC=2.1,BC=2.8,求下列问题:①求此三角形的面积,②求AB的长,③求斜边上的高CD。例题并不难,然而课堂时间有限,为了节约时间,我把这三道题分给三个不同的小组,小组划分以学生成绩为参考,甲组学生成绩优异,乙组学生成绩中等,丙组学生成绩较差,很显然,在这道题目中,第一题最简单,分给丙组,第二道题分给乙组,第三道题稍微复杂,分给甲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效率,两分钟后,分别由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分享做题过程和答案,丙组学生注重基础,甲组学生注重拔高,这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
二、发挥学生不同特长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呈现出来的特长也有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例如,一些学生某一学习习惯好,但这种学习习惯却不适合其他学生,不能盲目照搬 分层教学将学生按上述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组,教师可以根据三组学生中不同学生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学习小组,例如甲组一人,乙组两人,丙组一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某一学习小组的学生都喜欢思考,遇到问题都喜欢问为什么,而另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喜欢做题刷题,喜欢做学习总结,这种分组方式能够极大发挥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长。
例如,在进行讲解“一次函数”这一节内容时,一些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系数k不是很理解,于是我就采取了小组内学生帮扶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给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解释。在课堂上,我看到有的小组运用图像法进行讲解,有的小组利用代数常数法,还有的小组根据课本总结出了简单上口的顺口溜方便记忆,这都是理解学习内容的好方法,学生在小组内部,利用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上的互动,根据小组成员的共同点,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也能够巩固学习方法,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福音,果然,在进行了短暂的课堂讨论后,通过一些例题的考察,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显然提高了不少,学习小组的成立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巩固学习方法,发挥学习特长有很大的帮助。
三、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分层教学要求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任务,成绩好的以提高数学素养,培养数学应用能力为主,成绩中等的以较好较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数学习惯为主,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以巩固数学基础,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为主。无论对于哪一类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带来的学习自信对于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要常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期待,一道较为复杂的题目,对于学习程度很好的学生来说,准确的解答出来并非难事,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能够完成这样一道题目已经是很大的突破,教师在分层教学时要注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及时地给予学生表扬,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完成学习目标也要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如,在进行讲解“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有一道题目,题目考察的知识点不难,难点在于与物理相结合,对于物理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题目刚被展示出来,所有学生都开始低头解答,一些学生眉头紧锁,显然对于这道题目没有思绪,一些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看起来也没有任何的思路,还有学生已经开始翻物理课本。三分钟后,我开始问有没有学生得出结果,此时只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举了手,又过了几分钟当我再次提问的时候,有一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此时也举起了手,于是我提问他,结果也没有让我失望,他的解题思路很好,答案也正确,于是我在课堂上着重表扬了他,自此以后,他的数学成绩也得到的很大的提升。
分层教学并不等于完全的区别对待,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一些学生争强好胜,自尊心强,不甘心被分到中等区或者学生所认为的差生区,也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学习不够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帮扶其他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疏导,同时也应及时调整不同层次的成员,这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变相的鼓励。
参考文献
[1]張贺.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5(14)
[2]杨晶.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几点尝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