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的责任更重要。让孩子在入学初就养成自我控制能力,树立责任意识,努力争当优秀,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得更从容。释放天性的快乐教育不是放纵、放养,而应以规矩定方圆。
关键词:快乐教育;自控能力;责任;竞争
新一轮的班主任任教进入了四年级,引起的思考也越来越强烈。从教这么多年来发现班级管理上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特别是近两年来频繁的因为学生的一些琐事让我困惑不已:上课专注课堂的孩子只是凤毛麟角,打扫卫生的值日生姗姗来迟,参加比赛的时候缩手缩脚,完成作业的时候丢三落四、拖拖拉拉……凡此种种都在挑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让人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挫败感。焦灼之余我也在不断进行着思考和改变。我努力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当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变化,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使自己能够从容应对。有人说:“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那如何在最初的时候施以正确的引导,作为班主任我想给家长谈谈我的想法。
一、狠一点,让他知道自控
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透了。很多父母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放纵,最后导致孩子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比如我班有个孩子,早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发现他很好动,他会随意地下座位上厕所,去和自己认识的同学说话,去教室后面扔垃圾,讲台上站的老师他视而不见。起初,我认为他可能是初入学缺少常规教育,可是一年多的常规教育之后他还是会如此,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三四年級才慢慢有改善,但不是彻底的改变,依然会趁老师不注意走下座位,自由行动。而像他这样的孩子班里还不在少数,随意地下座位,趁老师和他人交流时抓紧时间说话,楼道内跑来跑去……老师的督促提醒要么偶尔听听,要么置若罔闻。这应该是家庭的放养状态导致的结果,其实在孩子养成习惯之初家长就应该教给他不同的环境下要有合适的行为表现,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一旦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应该进行反复的教育,甚至是狠一点儿的“惩罚”,比如禁止他玩心爱的玩具一星期,或者是取消他周末看电视的机会,抑或是面壁思过等,让他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学前教育时就已经有了较好的自控能力,那入学后孩子就知道课堂上要专心听讲,有需要会告知老师后再去做,课间活动时为了自身安全不追逐打闹,在家作业时也会专心致志。有时候“狠”就是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厉“惩罚”,而不是一味地妥协、纵容。
二、严一点,使他明白责任
“老师,我给刘××说了要带品德书!”“老师,昨晚张××的作业我一直守着呢!”“老师,我作业忘拿了,一会儿我家长就送来了。”“张老师,我今天迟到了!”……每天都会听到家长和学生这样的声音,学习到底是谁的事情?毋庸置疑,孩子和家长彼此都很清楚。只是现在孩子依赖惯了,家长包容惯了,这些事儿就成了家常便饭。不记作业内容,忘了交作业本,不带书上课,值日生经常迟到等,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此下去,还怎么学习?怎么成长?怎么适应今后的种种?此时,我建议家长应该严一些,告诉孩子什么是他该做的,什么是他必须做的,一旦做不好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去承担后果。把孩子心中时时靠家长来解决困难的心思变成自己的责任去操心、去完成,让孩子自立起来。当孩子有了责任心后,他就会主动积极地做事,自然也就少了家长催促写作业的情景,少了拖拖拉拉不交作业的磨蹭。家长不要时时操心,事事操心,后退一步,只做那个安静的观察者就行了。
三、推一把,让他学会竞争
当前社会,素质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校有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设置,孩子在校园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展示自我的平台多种多样。但是我发现参与竞争、参与比赛的人就集中在个别几个孩子身上,其他的孩子成了远远的旁观者。询问原因,要么是不想参加,要么是家长不支持,再就是对自己不自信,觉得自己没能力。其实孩子的表现就是家长想法的映射,这从平常做手抄报就能一见端倪。每次布置下去,有竞争意识的孩子他会尽力做到最好,而有些孩子纯粹是完任务,一张A4纸,几行横线,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这就是他的作品。花了时间却少了质量,最重要的是少了提升能力的训练过程。此时如果家长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在背后推一把,从语言的激励到行动上的协助,使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其实结果都是其次的,过程才是锻炼和提升的最好契机。如果将这种机会变成常态化,孩子的收获就会显而易见了。当孩子有了这种竞争意识,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尽力而为,也就不会出现作业应付,查资料应付,参加比赛应付,甚至上课也应付的疲软状态。
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在一个孩子成长之初,家长作为他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的任务是最重要的。现在0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下,释放天性,快乐生活使他们没有目标,没有压力,缺少约束,随意散漫。如何培养孩子努力付出的品质,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的目标,为目标而努力,这是老师的一种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
编辑 李烨艳
关键词:快乐教育;自控能力;责任;竞争
新一轮的班主任任教进入了四年级,引起的思考也越来越强烈。从教这么多年来发现班级管理上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特别是近两年来频繁的因为学生的一些琐事让我困惑不已:上课专注课堂的孩子只是凤毛麟角,打扫卫生的值日生姗姗来迟,参加比赛的时候缩手缩脚,完成作业的时候丢三落四、拖拖拉拉……凡此种种都在挑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让人有一种事倍功半的挫败感。焦灼之余我也在不断进行着思考和改变。我努力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当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变化,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使自己能够从容应对。有人说:“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那如何在最初的时候施以正确的引导,作为班主任我想给家长谈谈我的想法。
一、狠一点,让他知道自控
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透了。很多父母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放纵,最后导致孩子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比如我班有个孩子,早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发现他很好动,他会随意地下座位上厕所,去和自己认识的同学说话,去教室后面扔垃圾,讲台上站的老师他视而不见。起初,我认为他可能是初入学缺少常规教育,可是一年多的常规教育之后他还是会如此,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三四年級才慢慢有改善,但不是彻底的改变,依然会趁老师不注意走下座位,自由行动。而像他这样的孩子班里还不在少数,随意地下座位,趁老师和他人交流时抓紧时间说话,楼道内跑来跑去……老师的督促提醒要么偶尔听听,要么置若罔闻。这应该是家庭的放养状态导致的结果,其实在孩子养成习惯之初家长就应该教给他不同的环境下要有合适的行为表现,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一旦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应该进行反复的教育,甚至是狠一点儿的“惩罚”,比如禁止他玩心爱的玩具一星期,或者是取消他周末看电视的机会,抑或是面壁思过等,让他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学前教育时就已经有了较好的自控能力,那入学后孩子就知道课堂上要专心听讲,有需要会告知老师后再去做,课间活动时为了自身安全不追逐打闹,在家作业时也会专心致志。有时候“狠”就是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厉“惩罚”,而不是一味地妥协、纵容。
二、严一点,使他明白责任
“老师,我给刘××说了要带品德书!”“老师,昨晚张××的作业我一直守着呢!”“老师,我作业忘拿了,一会儿我家长就送来了。”“张老师,我今天迟到了!”……每天都会听到家长和学生这样的声音,学习到底是谁的事情?毋庸置疑,孩子和家长彼此都很清楚。只是现在孩子依赖惯了,家长包容惯了,这些事儿就成了家常便饭。不记作业内容,忘了交作业本,不带书上课,值日生经常迟到等,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此下去,还怎么学习?怎么成长?怎么适应今后的种种?此时,我建议家长应该严一些,告诉孩子什么是他该做的,什么是他必须做的,一旦做不好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去承担后果。把孩子心中时时靠家长来解决困难的心思变成自己的责任去操心、去完成,让孩子自立起来。当孩子有了责任心后,他就会主动积极地做事,自然也就少了家长催促写作业的情景,少了拖拖拉拉不交作业的磨蹭。家长不要时时操心,事事操心,后退一步,只做那个安静的观察者就行了。
三、推一把,让他学会竞争
当前社会,素质教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校有了各种各样的课程设置,孩子在校园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展示自我的平台多种多样。但是我发现参与竞争、参与比赛的人就集中在个别几个孩子身上,其他的孩子成了远远的旁观者。询问原因,要么是不想参加,要么是家长不支持,再就是对自己不自信,觉得自己没能力。其实孩子的表现就是家长想法的映射,这从平常做手抄报就能一见端倪。每次布置下去,有竞争意识的孩子他会尽力做到最好,而有些孩子纯粹是完任务,一张A4纸,几行横线,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这就是他的作品。花了时间却少了质量,最重要的是少了提升能力的训练过程。此时如果家长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在背后推一把,从语言的激励到行动上的协助,使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其实结果都是其次的,过程才是锻炼和提升的最好契机。如果将这种机会变成常态化,孩子的收获就会显而易见了。当孩子有了这种竞争意识,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尽力而为,也就不会出现作业应付,查资料应付,参加比赛应付,甚至上课也应付的疲软状态。
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在一个孩子成长之初,家长作为他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的任务是最重要的。现在0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下,释放天性,快乐生活使他们没有目标,没有压力,缺少约束,随意散漫。如何培养孩子努力付出的品质,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的目标,为目标而努力,这是老师的一种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