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践性是很多课程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程更关注这一点。因为思想品德本质上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学要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新课程 实践性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其《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指出它主要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一表述准确揭示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特别是提出实践性特点,丰富发展思想品德课的内涵。
实践性是很多课程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程更关注这一点。因为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实践能够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可以加强和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陶行知先生指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成员,做国家的够格公民。想到‘做’字,就可以悟出,只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
1.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知识教育,改造学生的世界观,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认识、理解、选择内化在观念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超越原有的状态,重构主观世界,这是一个“换脑筋”、“换思想”、“换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造性的活动。这个创造性的活动要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为根据,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教育实际,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思想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学生的思想实际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一些社会生活的认识上,如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一些现实问题的看法等。另外,还要联系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认识,消化理解课堂上讲的知识问题,学生会从这个教学过程中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2.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提倡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境,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如初三政治教学中,每课结束时,都有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第一课要求我们做志愿者活动。这都是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表现。我在第一课结束时就花半节课组织了一个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是这样的:2013年常州申请文明城市,现在又在复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十字路口有带红袖章的志愿者在维持交通秩序。如果你想为我们常州申请文明城市作贡献,如果是你,你就会这么做?你这么做的作用、影响是什么?如果让你做一天维护交通的志愿者,你就会怎么做?
3.教学要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倡导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带动下主动关心国内外时政,关心和接触社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孝敬父母长辈》一课,课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能孝敬父母、关心体贴家长,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材以“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事迹”、《游子吟》为材料负载其教学目标。由于这两项材料离学生生活较远,如果教师只拘泥于教材,其教学效果就不可能很好。如果我们在严格把握住本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课前让每位学生留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亲的工作、生活情况,体会他们在自己身上所花费的心血,再留意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孝敬长辈的。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相互交流,选出较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讨论、体会,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熟悉,并且体会深刻,有话可说,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真正从内心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真正激发关心、体贴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这个铺垫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让学生看一看我国古代的孝子是如何做的,使学生情感内化向一个较深的层次发展,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实效。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组织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家庭,关心父母,体验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父母的辛勤劳动,联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充分体现实践性这一特点。
总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这“四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思想性是统领,人文性是追求,实践性是基础,综合性是建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只有实践,思想才有根,追求才有实,综合才有材。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新课程 实践性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其《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指出它主要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一表述准确揭示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特别是提出实践性特点,丰富发展思想品德课的内涵。
实践性是很多课程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程更关注这一点。因为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实践能够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可以加强和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陶行知先生指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成员,做国家的够格公民。想到‘做’字,就可以悟出,只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
1.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知识教育,改造学生的世界观,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认识、理解、选择内化在观念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超越原有的状态,重构主观世界,这是一个“换脑筋”、“换思想”、“换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造性的活动。这个创造性的活动要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为根据,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教育实际,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思想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学生的思想实际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一些社会生活的认识上,如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一些现实问题的看法等。另外,还要联系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认识,消化理解课堂上讲的知识问题,学生会从这个教学过程中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2.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提倡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境,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如初三政治教学中,每课结束时,都有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第一课要求我们做志愿者活动。这都是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表现。我在第一课结束时就花半节课组织了一个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是这样的:2013年常州申请文明城市,现在又在复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十字路口有带红袖章的志愿者在维持交通秩序。如果你想为我们常州申请文明城市作贡献,如果是你,你就会这么做?你这么做的作用、影响是什么?如果让你做一天维护交通的志愿者,你就会怎么做?
3.教学要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倡导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带动下主动关心国内外时政,关心和接触社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孝敬父母长辈》一课,课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能孝敬父母、关心体贴家长,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材以“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事迹”、《游子吟》为材料负载其教学目标。由于这两项材料离学生生活较远,如果教师只拘泥于教材,其教学效果就不可能很好。如果我们在严格把握住本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课前让每位学生留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亲的工作、生活情况,体会他们在自己身上所花费的心血,再留意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孝敬长辈的。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相互交流,选出较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讨论、体会,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熟悉,并且体会深刻,有话可说,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真正从内心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真正激发关心、体贴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这个铺垫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让学生看一看我国古代的孝子是如何做的,使学生情感内化向一个较深的层次发展,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实效。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组织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家庭,关心父母,体验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父母的辛勤劳动,联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充分体现实践性这一特点。
总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这“四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思想性是统领,人文性是追求,实践性是基础,综合性是建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只有实践,思想才有根,追求才有实,综合才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