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执教 构建和谐课堂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ahabook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寻常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但是近几年来,在全国卷起了一阵“家长告学校,学生告老师”的浪潮,教师神圣的身份受到了质疑。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国法律逐步健全,教育逐步走上“依法执教”的轨道,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保障。
  
  一、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严格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我们在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时,应当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学生的心灵中去,尊重爱护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学生改正缺点、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对十几岁的初中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切忌采取消极办法、高压政策,动辄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给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进而让学生对你所做出的一切都产生反感,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教师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更大的损害,更不用谈什么和谐课堂了。
  其次,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从素质教育入手,不以考试成绩优劣为标准片面性地评判学生,尊重学生兴趣与爱好,关注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恨铁不成钢”, 有的教师为此而采取了违法的手段。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时有发生。比如,有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就被罚站,有的被赶出教室;有的被老师用一些语言在同学面前进行挖苦嘲讽等。回想起来,这不免有些荒唐,采用极端的手段对待学生,造成学生身心的伤害。教师违法,法律上的后果自不必说,在教育教学中也与教师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不仅是教育的失败,是学生的不幸,更是教师的悲哀。如果我们心中有了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这种情况就能自然而然地避免,运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同样能教育感化学生,加深师生间感情,构建和谐课堂。
  
  二、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能产生美,“和谐”是一种美 ,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 让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变为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释放活力、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谐的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是对话的启发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业的评价者,是纪律的组织者,是教学信息的重组者。因此,在构建和谐课堂中,教师该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用自己的和谐底蕴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上,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课堂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分有合,促进学生个性与整体性的发展,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和谐,实现课堂的和谐。
  1.让生活走进课堂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有学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我们把生活带进课堂,将课堂归还给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上师生共同确立活动主题,围绕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感受,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领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促进师生情感的融洽与课堂的和谐。如在“缤纷的九月里走近你——老师”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教师,知道老师工作的辛苦、老师付出的汗水,理解教师,从而更加尊重教师并立志勤奋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回报老师的培养教育。在汇报课上的一幕幕情景让我记忆犹新,有的学生自编歌词,用歌声来表达对教师的感情,还有的学生拿起了画笔,描绘出师生愉悦的课堂……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尽情展示自己的同时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性得以展示。在整过活动中,师生共同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尊重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思维表达的差异,参与了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既不失自然情感的流露,又不失对学生的引导与调控。
  2.让人文走进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充满人文与和谐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关注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活动中,做到适时、适当引导学生,师生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开展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悟。如在“走近中国年”主题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爱好和需求,鼓励他们自主提出问题、讨论归纳子课题、选择要研究的子课题、设计活动方案并展开实施等,活动整个过程中我都非常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让孩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幼稚与差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保護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师生共同营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活动气氛。生机勃勃的“情调”,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程,让孩子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适时指导,热情鼓励,让每个孩子乐于尝试,积累成功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增强生存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发展自我。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等因素,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创造发展自我的空间、展示自我的平台,关注学生活动过程的体验,关注过程体验中生成的问题,在“动”的过程中涌现新思想,新创意。如在“缤纷的九月里走近你——老师”主题活动中,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汶川地震中谭千秋等一些老师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后,引发了我也助人的想法,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这样的课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我选择的需要,也有自我负责的能力,师生的活动和交流是和谐的。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和谐的课堂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散发出生命成长的气息!
  总之,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自有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是学法、知法、守法的先行者,是“依法执教”的执行者,是法律的传播与践行者,是依法执教与和谐课堂的构建者。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国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高度民主的法制轨道。我在初中工作以有二十多个年头,也许是受孩子们的影响让我一直长不大,我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热爱自己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我知道了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身上所肩负的使命,那就是要将不断学习与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相结合,努力地走向成熟,我一定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我要把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爱,转化到依法执教,营造良好的和谐课堂中去,让孩子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变的更阳光,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及人格魅力,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升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良好素质。
其他文献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
期刊
一、关注学生,立足发展,乃课堂“真”“实”之根本  我们在备课和上课之前,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学生。我听到的这些课,应该说老师的心中还是有学生的,尤其是在一些小环节上,教师因为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才让课堂充盈了智慧的火花。如一位老师在开课时面带微笑地问学生:“谁是爱读书的孩子?你们一定认识很多字吧?考你们一个字看谁认识?”看似是在和学生进行轻松的谈话,实则是为了考察学生对“谜”字的认识情况
期刊
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不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这告诉我们:美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方法,它的目的在于传达课文所蕴含的情,获得美感,引起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入境体验激情读  情动辞发,言为心声。只有当学生的情感真正被激活,并受到感染,才会从心底生发出读的欲望,才能在读中再现情,学生才能在有声的朗读中,实现对文本语言的再
期刊
数学课堂就是一种生活,应该洋溢着文化气息。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数学课堂文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的、饱满的、丰富的,同时也是活动的、体验的、享受的,这样整个课堂才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永远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互动合作,自主建构,倡导探究式的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现代教学理论倡导师生之间是互动的“对话”关系,“学生式的老师”和“老师式的学生”是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和
期刊
【原诗回放】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作者介绍】李白(701——约765)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杜甫评价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现存诗900多首,著
期刊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与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息息相关,更与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情趣爱好,和谐的人格个性关联紧密。对学生知识的增长,智慧的澄明,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具有前瞻性与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  学生预习是教师讲授的前提,我在布置预习时每次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列出预习提纲,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预习提纲可设计文中的字、
期刊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阅读教学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容忽略的是,在这种百花齐放的课改浪潮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无目的的合作、无休止的对话……好不热闹,但值得静思的是,在“热闹”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得到了提高?如何才能让阅读教学真正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我认为就是让“语文味”充满课堂。  一、读出语言本色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不厌其烦地强调读出感情,带
期刊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靠培养和转化来实现的,这不是理论,而是从教多年的感悟。学生的思想问题千头万绪,在这种种变异现象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机敏的心智,采取正确的做法,使矛盾得以解决。  一、避其锋芒,软化情结  学生思想症结是行为超常的质因,这种现象有显象和隐象两种表现形式。显象的症结虽然促使矛盾深化与冻结,表现得更激烈些,但只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不难融解,方法往往在于沟通;而对于隐象的症结,
期刊
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顿觉眼前一亮: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插图与教科书的文字紧密结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  一、应因“图”制宜,区分出不同类型的插图  1.地图:七年级上册新教材插图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地图,有确定某事物的位置和范围,阐明其分布特征的,如图2-37“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还有表示某事物的形态,如大小、高低、形状等的,如图3-28“一月平均
期刊
经过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深深感到:只有带着情感走进语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一、发挥情感效应,提高阅读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首先应做到爱学生,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提问时,面对迟疑的学生老师一个赞许地微笑,一个鼓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