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药品的储存与养护是药品保管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它对药品安全储存,保证药品质量,减少损耗,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药品的合理储存与养护便成了药品管理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药品;储存;养护
药品的储存和养护是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药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做好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药品的理化性质,同时还要熟悉外界因素对药品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提供良好的储存条件和养护方法,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影响药品储存质量的因素 药品在储存中发生质量变化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内因,药品的理化性质是影响药品质变的内在因素。二是外因,影响药品质量的外界因素较多,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微生物、包装等[2]。
1.药品的储存
医院药品的储存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医疗经费的合理使用,而且直接影响到药品的供应[3]。因此药品的储存既要考虑入库药品不同的保管特点,又要结合具体的仓储条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分区分类管理 药品按药品的剂型分成原料药、散剂、片丸剂、注射剂、酊水糖浆剂、软膏剂等类别,采取同类集中存放的办法保管,然后选择每一类药品最适宜存放的地点,把存放地点划分为若干个货区,每个货区又划分为若干个货位,并按顺序编号。即所谓“分区分类,货位编号”。
1.1 分区 根据仓库保管场所的建筑、设备等条件,将库区划分为若干个保管区,以便分区储存一定种类的药品。
1.2 分类 将储存药品按其自然属性、养护措施及消防方法的一致性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分别存放于普通库、阴凉库、冷藏库、麻醉药品库、毒品库和危险品库。
1.3 货位编号 将仓库范围的库房、仓间、货架按顺序编号,做出标注,以便识别寻找。
实行分区分类管理有利于保管员掌握药品进出库的规律,有利于清仓盘库,缩短药品收发作业时间,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2.药品的养护
药品的科学养护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要求根据各种药品的理化性质和变化规律。针对各种有害因素对药品的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一般包括:仓库温度的调节与控制、防霉、防虫害等。
2.1 药品养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2.1.1 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组织的负责人,要随时指导药品保管员合理存放药品,依照分类储存的要求和药品储存条件的规定,结合药品理化性质和库房实际情况存放药品。
2.1.2 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库房的温湿度,每日应定时做2次温湿度检查,当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应立即采取降温、保温、除湿、增湿等措施,使其恢复到规定的温湿度范围内,并随时做记录。
2.1.3 有关人员每年对库存药品进行1-2次的全面质量检查,平时应定期做循环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养护有效期短的药品、易变质药品等。
2.1.4 建立健全药品养护档案,内容包括药品养护档案表、养护记录、检验报告书等。
2.2 药品养护细则
2.2.1 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在确定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将部分储存药品确定为重点养护品种,采取有针对性养护,如药品性状不稳定、有特殊储存要求、储存时间过长、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及药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2.2.2 重点抓好近期药品的管理:
为了保证药品的科学养护,有效避免药品过期失效的损失,药品入库后每种药品应当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对接近有效期限的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汇总表,发至药房各部门,相互调剂使用,以免药品过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法定效期较短的品种还应建立药品养护档案,实施重点质量控制并及时催销。
2.2.3 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特殊养护
在中药材及中药飲片的养护过程中,按照养护目的的不同,要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另外,药品养护中的新技术如降氧、远红外干燥、微波灭虫等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
2.2.4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制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可靠,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可靠。
2.2.5 配备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药品管理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水平,能够强化药品养护储存的管理质量,同时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有效减少患者的用药费用,优化临床用药结构,避免造成药品浪费[4]。
2.2.6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发挥计算机优势,提高药库管理水平。减少药品人为积压、过期,使药品采购、保存更科学、更合理。
参考文献:
[1]彭丽红,主编.医院药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0.
[2]陈燕飞,潘小明.浅谈医院药品的储存与养护[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419—1421.
[3]刘文义.医院药品的合理储存与科学养护.齐鲁药事,2006,25(10):609
[4]程晓珍,王黎霞.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体会[J].海峡药学,2012,24(10):288.
关键词:药品;储存;养护
药品的储存和养护是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药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做好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药品的理化性质,同时还要熟悉外界因素对药品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提供良好的储存条件和养护方法,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影响药品储存质量的因素 药品在储存中发生质量变化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内因,药品的理化性质是影响药品质变的内在因素。二是外因,影响药品质量的外界因素较多,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微生物、包装等[2]。
1.药品的储存
医院药品的储存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医疗经费的合理使用,而且直接影响到药品的供应[3]。因此药品的储存既要考虑入库药品不同的保管特点,又要结合具体的仓储条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分区分类管理 药品按药品的剂型分成原料药、散剂、片丸剂、注射剂、酊水糖浆剂、软膏剂等类别,采取同类集中存放的办法保管,然后选择每一类药品最适宜存放的地点,把存放地点划分为若干个货区,每个货区又划分为若干个货位,并按顺序编号。即所谓“分区分类,货位编号”。
1.1 分区 根据仓库保管场所的建筑、设备等条件,将库区划分为若干个保管区,以便分区储存一定种类的药品。
1.2 分类 将储存药品按其自然属性、养护措施及消防方法的一致性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分别存放于普通库、阴凉库、冷藏库、麻醉药品库、毒品库和危险品库。
1.3 货位编号 将仓库范围的库房、仓间、货架按顺序编号,做出标注,以便识别寻找。
实行分区分类管理有利于保管员掌握药品进出库的规律,有利于清仓盘库,缩短药品收发作业时间,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2.药品的养护
药品的科学养护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要求根据各种药品的理化性质和变化规律。针对各种有害因素对药品的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一般包括:仓库温度的调节与控制、防霉、防虫害等。
2.1 药品养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2.1.1 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组织的负责人,要随时指导药品保管员合理存放药品,依照分类储存的要求和药品储存条件的规定,结合药品理化性质和库房实际情况存放药品。
2.1.2 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库房的温湿度,每日应定时做2次温湿度检查,当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应立即采取降温、保温、除湿、增湿等措施,使其恢复到规定的温湿度范围内,并随时做记录。
2.1.3 有关人员每年对库存药品进行1-2次的全面质量检查,平时应定期做循环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养护有效期短的药品、易变质药品等。
2.1.4 建立健全药品养护档案,内容包括药品养护档案表、养护记录、检验报告书等。
2.2 药品养护细则
2.2.1 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在确定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将部分储存药品确定为重点养护品种,采取有针对性养护,如药品性状不稳定、有特殊储存要求、储存时间过长、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及药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2.2.2 重点抓好近期药品的管理:
为了保证药品的科学养护,有效避免药品过期失效的损失,药品入库后每种药品应当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对接近有效期限的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汇总表,发至药房各部门,相互调剂使用,以免药品过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法定效期较短的品种还应建立药品养护档案,实施重点质量控制并及时催销。
2.2.3 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特殊养护
在中药材及中药飲片的养护过程中,按照养护目的的不同,要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另外,药品养护中的新技术如降氧、远红外干燥、微波灭虫等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
2.2.4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制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可靠,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可靠。
2.2.5 配备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药品管理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水平,能够强化药品养护储存的管理质量,同时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有效减少患者的用药费用,优化临床用药结构,避免造成药品浪费[4]。
2.2.6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发挥计算机优势,提高药库管理水平。减少药品人为积压、过期,使药品采购、保存更科学、更合理。
参考文献:
[1]彭丽红,主编.医院药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0.
[2]陈燕飞,潘小明.浅谈医院药品的储存与养护[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419—1421.
[3]刘文义.医院药品的合理储存与科学养护.齐鲁药事,2006,25(10):609
[4]程晓珍,王黎霞.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体会[J].海峡药学,2012,24(1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