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计算题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比较头痛的一类题目,常用的化学计算巧解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守恒法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必须守恒,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例1:将Mg、Cu混合物26.4g投入到适量的稀硝酸中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8.96L,再加入过量的5mol/L的NaOH溶液300ml,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是()。
A、43.2gB、46.8gC、53.6gD、63.8g
解:由守恒定律,此过程中得失电子守恒。现生成气体8.96L,即有0.4摩尔HNO3参与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mol,当Cu2+和Mg2+与NaOH反应时,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故消耗OH-为(0.3+0.3)×2=1.2mol,OH-的量和转移的电子的量相等,沉淀的质量等于金属的质量加消耗的OH-的质量,26.4+1.21×7=46.8,选B。
二、差量法
即运用差量变化的数值快捷准确地建立定量关系,排除干扰,迅速解题。
例2:在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气)和2升Y(气),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 =2Q(气)+nR(气)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
A、3B、4C、5D、6
解一:选用差量法,按题意“压强增加5%”,即混和气体的体积增加了(2+3)×5%=0.25L。根据方程式,4X+3Y只能生成2Q+nR,即每4体积X反应,总体积改变量为(2+n)-(4+3)=n-5。现有1/3×3L=1L的X反应,即总体积改变量为1L×[(n-5)/4]=0.25L,从而求出n=6。
解二:抓住“压强增加5%”,反应生成了Q和R之后,压强增大,正反应肯定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反应方程式中X与Y的系数之和必小于Q与R的系数之和,所以4+3<2+n,得出n>5,选D。
三、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反应,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例3:一定量的铁粉和9克硫粉混合加热,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克水,则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A、14gB、42gC、56gD、28g
由题意列关系式:(1)Fe-FeS(铁守恒)-H2S(硫守恒)-H2O(氢守恒);(2)Fe-H2(化学方程式)-H2O(氢定恒)。每1个铁最终生成了1个H2O,则得出铁的物质的量就是水的量,应有铁为9/18=0.5摩,即28克。
四、平均值法
即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密度、体积、摩尔质量、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和题目条件,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例4:0.1mol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0.16molCO2和3.6克水。混合气体中()。
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
解析:依题意,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依平均值法,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H4,由于平均氢原子数为4,CH4的氢原子数为4,因而另一种烃的氢原子数为4,选A、C。
五、十字交叉法
组分A的物理量a,差量c-b
平均物理量c;
组分B的物理量b;差量a-c;
则混合物中A和B的比值为(c-b)∶(a-c),浓缩可看作是原溶液A中减少了质量分数为0%的水B,稀释看作增加了质量分数为100%的溶质B,得到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
例5:由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A、29∶8∶13B、22∶1∶14
C、13∶8∶29D、25∶16∶57
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氮气的相等,为28。因CO的相对分子质量就为28,得出CO2和H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用十字交叉法计算:CO2和H2的体积比为13∶8,选C。
六、极限法
将混合物中A看做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100%(极大)时,另一组分B对应的就为0%(极小),可以求出此组分A的某个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N是平均值,必须介于A\B的物理量数值之间,即N1和N2之间。
例6:将标准状况下充满NO、NO2和O2三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反应后水充满试管,气体完全溶解不剩余.设其产物不扩散,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的范围是:_____。
分析:设混合气全部是NO和O2,试管容积为V,则:
4NO+3O2+2H2O=4HNO3
CHNO3==
另设混合气体中全部o NO2和O2,则:
4NO2+O2+2H2O=4HNO3
CHNO3==
则既有NO2又有NO时, 答案:< CHNO3<
当然,解题方法并不仅局限于以上六种,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种解题方法组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一、守恒法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必须守恒,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例1:将Mg、Cu混合物26.4g投入到适量的稀硝酸中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8.96L,再加入过量的5mol/L的NaOH溶液300ml,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是()。
A、43.2gB、46.8gC、53.6gD、63.8g
解:由守恒定律,此过程中得失电子守恒。现生成气体8.96L,即有0.4摩尔HNO3参与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mol,当Cu2+和Mg2+与NaOH反应时,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故消耗OH-为(0.3+0.3)×2=1.2mol,OH-的量和转移的电子的量相等,沉淀的质量等于金属的质量加消耗的OH-的质量,26.4+1.21×7=46.8,选B。
二、差量法
即运用差量变化的数值快捷准确地建立定量关系,排除干扰,迅速解题。
例2:在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气)和2升Y(气),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 =2Q(气)+nR(气)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
A、3B、4C、5D、6
解一:选用差量法,按题意“压强增加5%”,即混和气体的体积增加了(2+3)×5%=0.25L。根据方程式,4X+3Y只能生成2Q+nR,即每4体积X反应,总体积改变量为(2+n)-(4+3)=n-5。现有1/3×3L=1L的X反应,即总体积改变量为1L×[(n-5)/4]=0.25L,从而求出n=6。
解二:抓住“压强增加5%”,反应生成了Q和R之后,压强增大,正反应肯定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反应方程式中X与Y的系数之和必小于Q与R的系数之和,所以4+3<2+n,得出n>5,选D。
三、关系式法
对于多步反应,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例3:一定量的铁粉和9克硫粉混合加热,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克水,则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A、14gB、42gC、56gD、28g
由题意列关系式:(1)Fe-FeS(铁守恒)-H2S(硫守恒)-H2O(氢守恒);(2)Fe-H2(化学方程式)-H2O(氢定恒)。每1个铁最终生成了1个H2O,则得出铁的物质的量就是水的量,应有铁为9/18=0.5摩,即28克。
四、平均值法
即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密度、体积、摩尔质量、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和题目条件,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例4:0.1mol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0.16molCO2和3.6克水。混合气体中()。
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
解析:依题意,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依平均值法,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H4,由于平均氢原子数为4,CH4的氢原子数为4,因而另一种烃的氢原子数为4,选A、C。
五、十字交叉法
组分A的物理量a,差量c-b
平均物理量c;
组分B的物理量b;差量a-c;
则混合物中A和B的比值为(c-b)∶(a-c),浓缩可看作是原溶液A中减少了质量分数为0%的水B,稀释看作增加了质量分数为100%的溶质B,得到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
例5:由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A、29∶8∶13B、22∶1∶14
C、13∶8∶29D、25∶16∶57
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氮气的相等,为28。因CO的相对分子质量就为28,得出CO2和H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用十字交叉法计算:CO2和H2的体积比为13∶8,选C。
六、极限法
将混合物中A看做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100%(极大)时,另一组分B对应的就为0%(极小),可以求出此组分A的某个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N是平均值,必须介于A\B的物理量数值之间,即N1和N2之间。
例6:将标准状况下充满NO、NO2和O2三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反应后水充满试管,气体完全溶解不剩余.设其产物不扩散,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的范围是:_____。
分析:设混合气全部是NO和O2,试管容积为V,则:
4NO+3O2+2H2O=4HNO3
CHNO3==
另设混合气体中全部o NO2和O2,则:
4NO2+O2+2H2O=4HNO3
CHNO3==
则既有NO2又有NO时,
当然,解题方法并不仅局限于以上六种,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种解题方法组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