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措施及进展。方法 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探讨。结果 甲型H1N1流感曾有多次暴发或流行。结论 此次甲型H1N1流感能有效预防。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流行 预防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17-03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造成的。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发生变异,最常见于甲型。
1 医院门、急诊特点
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诊室少,医务人员少,很难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而且门诊、急诊是医院人员流动最多的区域,是健康人群与不同疾病患者之间接触最多、最集中的场所,大量的工作量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预防
2.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妊娠期孕妇、伴有慢性疾病、老人和儿童患有甲型H1N1流感症状者极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2.2 预 防
控制传染源:开展人间和猪类流感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猪类或其他动物感染猪流感病毒,应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积极治疗,并及时将疫情上报上级防疫机构。
切断传播途经:对发现有病猪的养殖场、曾销售病猪肉的摊档、患者所在单位、家庭等进行消毒,对病死猪等废弃物应立即就地销毁或深埋;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保护健康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1]。
加强院感控制措施:对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2]。
3防控工作进展
强化监测工作。密切关注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变化趋势以及病毒耐药性和变异等情况,继续跟踪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展,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研判[3]。
继续推进疫苗生产和接种工作。截至2010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受理甲型H1N1流感疫苗签批发近1.6亿人份;全国累计签收疫苗近1.2亿人份;累计完成接种9570万人[4]。
加强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组织专家总结分析前期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医疗救治经验,完善甲流感诊疗方案[5]。
深入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2010年Cowling博士研究显示,在随访期感染过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为8%,而在随访期内未患过季节性流感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为2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感染过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人群经过实验室确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风险较低(校正后的比值比为0.35)。感染季节性流感能对甲型H1N1流感感染起到交叉预防保护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机制的作用导致的,比如细胞介导免疫机制,而不是由于抗体的交叉反应引起的,并且他们提示灭活的疫苗不能诱导CD8+T淋巴细胞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7]。所以,健康的儿童和成人都应该选择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当流感在社区中流行时尤其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9,313.
[2] 李 洁.长期住院病区和急诊病区预防与控制流行性感冒传播的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5(4):380.
[3] 戴德银,刘英,彭志红,等.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3):233~235.
[4] 张顺祥.甲型(H1N1)流感现场流行病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31~434.
[5] 陈兴保.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6] Jamieson D J,Honein MA,Rasmussem SA,et al.H1N1 2009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n the USA.Lancet,2009,374:451~58.
[7] Ichinohe T, Lee HK, Ogura Y,et al .Inflammasomerecognitionof influenzavirusisessentialfor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J Exp Med,2009,206(1):79~87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流行 预防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17-03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上百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对于这些亚型的不同命名,来自于H和N的不同。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即使是同一种甲型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因为基因序列的变化,在病毒的传播性、致死率等方面出现很大差异。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就是一种H1N1病毒造成的。1918年以后,H1N1在人群与猪群中分别进化,可分别称之为人H1N1和猪H1N1。而此次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猪H1N1病毒的关系最为密切。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发生变异,最常见于甲型。
1 医院门、急诊特点
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诊室少,医务人员少,很难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而且门诊、急诊是医院人员流动最多的区域,是健康人群与不同疾病患者之间接触最多、最集中的场所,大量的工作量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预防
2.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妊娠期孕妇、伴有慢性疾病、老人和儿童患有甲型H1N1流感症状者极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2.2 预 防
控制传染源:开展人间和猪类流感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猪类或其他动物感染猪流感病毒,应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积极治疗,并及时将疫情上报上级防疫机构。
切断传播途经:对发现有病猪的养殖场、曾销售病猪肉的摊档、患者所在单位、家庭等进行消毒,对病死猪等废弃物应立即就地销毁或深埋;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保护健康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1]。
加强院感控制措施:对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2]。
3防控工作进展
强化监测工作。密切关注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变化趋势以及病毒耐药性和变异等情况,继续跟踪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展,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研判[3]。
继续推进疫苗生产和接种工作。截至2010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累计受理甲型H1N1流感疫苗签批发近1.6亿人份;全国累计签收疫苗近1.2亿人份;累计完成接种9570万人[4]。
加强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组织专家总结分析前期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医疗救治经验,完善甲流感诊疗方案[5]。
深入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2010年Cowling博士研究显示,在随访期感染过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为8%,而在随访期内未患过季节性流感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率为2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感染过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人群经过实验室确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风险较低(校正后的比值比为0.35)。感染季节性流感能对甲型H1N1流感感染起到交叉预防保护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机制的作用导致的,比如细胞介导免疫机制,而不是由于抗体的交叉反应引起的,并且他们提示灭活的疫苗不能诱导CD8+T淋巴细胞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7]。所以,健康的儿童和成人都应该选择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当流感在社区中流行时尤其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9,313.
[2] 李 洁.长期住院病区和急诊病区预防与控制流行性感冒传播的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5(4):380.
[3] 戴德银,刘英,彭志红,等.甲型H1N1流感防控对策[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3):233~235.
[4] 张顺祥.甲型(H1N1)流感现场流行病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31~434.
[5] 陈兴保.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6] Jamieson D J,Honein MA,Rasmussem SA,et al.H1N1 2009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n the USA.Lancet,2009,374:451~58.
[7] Ichinohe T, Lee HK, Ogura Y,et al .Inflammasomerecognitionof influenzavirusisessentialfor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J Exp Med,2009,206(1):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