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认识
  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年来,语文教学经历了全方位、多层面和多角度的改革,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从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需要。语文作为一名基础性的工具学科,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体验、思考、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开发智力和提高能力的要求。如果离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提高能力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课堂教学中,由于对教学计划的依赖和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我们——味的要求学生围绕教鞭的方向运转,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语文能力仅仅停留在对语文知识浅层次的掌握上,学生的语文知识成为教师语文知识的“克隆”,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不系统、不全面,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在我们的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的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不断质疑的课堂气氛。对喜欢质疑、喜欢提“怪”问题、回答问题超越课本的学生,应持热情欢迎的态度;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创造。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即教师心中有爱。正确全面地看待学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坚持用发展观点认识学生的重要要求。
  2.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观。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就必须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要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如《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细腻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基本了解了这种描写方法,但如何在实际写作中应用,却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充分利用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首先让他们通过外貌描写来描述班级中自己熟悉的某一同学,我从中挑选出观察比较仔细的习作,让同学们猜一猜写的是谁;其次,挑选出描写同一对象的文章进行比较,大家一起分析差异。由于写作对象熟悉,要求明确,方式灵活,大家非常兴奋,兴趣浓,积极性高,枯燥、生硬的写作训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掌握和运用。
  3.教给方法,使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关注优生、中差生,特别是学困生。譬如,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反映速度快、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让他们解决的问题就要有难度,有跳跃性,思辨和想象的空间要比较大;一般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差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教学中则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引导,使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困生,不仅要借助合作小组的力量,教师更要有目的、有重点、很智慧的指导。
  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参与意识的高底,主要表现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勇于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迫切要求。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之一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得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宋,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当好“导演”,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这样,师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其他文献
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发展阶段:教师的学习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教师发展的“高原期”及创造期。“高原期”就是所谓教师发展的倦怠期,而教师职业发展的倦怠期是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瓶颈,在这个阶段教师往往表现出在工作中体力、精力和能力上无法适应教育教学中的要求,产生对工作中身心耗竭状态,是个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厌倦和畏惧的一种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反应。产生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调整,不愿
期刊
为师当若水,至柔为上。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诚然,孩子们像小彩豆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心灵依偎在一起,像种子一样,在流逝的时间中,生长出青葱的绿色,心灵结满善良的果实,一天天成熟而自律,又何尝不与鹅卵石臻于完美而相象呢?  为师当若水,宽容博爱。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学生的成长过程,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在我们
期刊
一、传统讲评课的三点不足  1.满堂灌。传统的讲评课是教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按顺序照本宣科的讲解,满堂课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往往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讲评试卷,学生得到的是一个死的答案和僵硬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没有动手动脑、没有参与“教与学”的活动,也缺乏主动去学习思考的意识,导致学生听得“懂”但不理解。例如考试中出现的概念、原理、定律方面的错误,老师讲了学生也纠正了
期刊
一、农村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明确  个别学校只重视少数学习优等生、忽视了面向全体;重视艺术比赛、忽视了艺术教学,学生的艺术特长是在文化课成绩的压力和家长认为是“旁逸斜出”这个夹缝里发展起来的,学校仅仅把艺术教育的外显成果作为响应素质教育的举措。以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开设很不正常,不少学校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
期刊
科学教育最初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初中生物教学是基础学科,高考中关于生物探究性试验题的频繁出现,为初中生物教育敲响了警钟,要重视实践研究,科学教育正是适应这种教学的教育。  一、科学教育的含义  科学教育是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
期刊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调查结果表明,我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已懂得或了解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半数学生知道准备活动内容与体育课主教材内容的关系和准备活动的运动量。但仍有不少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认识不足或错误。如22%
期刊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构建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就必须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村小学的优势及学生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构建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趣导入,出示目标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二、引导自学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懂得如何区别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优秀的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加以选择、概括和再创造,塑造出优美生动、感人的
期刊
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爱充满在整个班级管理中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
期刊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用完美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其师,信其道,学生进入校园首先接触的是老师,他们喜欢哪位老师,就爱学习哪门功课,一位成功的老师一定是一位让学生喜爱的老师。  好老师必有爱心,就是爱每一个学生,要用爱己之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