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筚路蓝缕一甲子气象风云

来源 :阅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原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行业特色高校,前身是创办于1960年的南京气象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建校六十年来,筚路蓝缕,历经艰辛,从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到响应体制划转,再到更名升格和探索多方共建,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不动摇,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和良好的发展格局,现已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展望未来,学校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宗旨,践行创业型大学发展路径,向着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迈进。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特色;“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创业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0)01-0005-15
  作者简介:李北群,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办学历程: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缩影
  行業特色高校依托行业,围绕行业需求和特点,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服务生产实践的优良传统和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优势,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力量。行业特色高校伴随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而产生,并适应当时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符合当时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国家依据专业化发展的办学理念,开始面向行业分类办学,由此形成了归属中央各部委办学的行业特色高校。随着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指导下,原隶属于中央政府各部委的300多所行业特色高校分批次、有组织地进行了调整和划转,除一部分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业特色高校划归教育部直管外,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划转到地方,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形成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尽管管理体制、学科结构、发展方式发生改变,但行业特色高校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最前沿,能直接而深刻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我国高校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双一流”建设大学中,行业特色高校占26.19%;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行业特色高校占71.58%。刘向兵:《“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8期,第19页。由此可见,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备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力。实践也证明,行业特色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作出了贡献。赵沁平:《发挥行业特色高校优势为行业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5期,第48-50页。由于与行业的天然联系以及独特的办学传统,行业特色高校在特色发展、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示范作用。新时代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更加需要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呼吸共命运,与行业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原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行业特色高校,前身是创办于1960年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学校于2000年划转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同签订了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协议,建立了局省共建体制。2012年,建立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三方共建体制。作为一所立足气象专业的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六十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不动摇,积极探索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规律,在特色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建校六十年来,学校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的大气科学专业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A+,同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序列。中国气象局原局长郑国光评价学校:“一个学校服务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支持一个学校”。世界气象组织原秘书长米歇尔·雅罗认为,学校“对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气象局现任局长刘雅鸣莅临学校时评价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愧于“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孙春兰副总理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也充分肯定了学校坚持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一)应势而生,国家急需
  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均发生深刻的变革,对气象业务及其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气象管理体制由军队转至地方,并成立了直属于国务院的中央(军委)气象局。自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全国气象服务网已经建成,但是气象行业人员在数量及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当时需要,急需充实大量高层次气象专门人才。当时仅有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和山东海洋学院四个院校设有气象专业,而且每年的招生规模都很小,规模大的也就百余人,而当时气象业务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每年约为600人,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高等教育为适应国民经济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开始大量设置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口的单科院校。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国务院下属各部委相继建立起与之对口的直属高等院校,以保证对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气象行业既面临大量的人才缺口,在当时,中央气象局又是几个未建立直属对口院校的国务院直属单位之一,创建一所本科层次的气象高等学府迫在眉睫。
  (二)大师倡议,艰苦创校
  1954年,时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的竺可桢先生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发言中,第一次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1959年9月,时任中央气象局局长的涂长望先生在病中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讨论、研究筹办水文气象学院问题,并作出建院决定——1960年筹建,1961年招生。1960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复中央气象局,“同意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将来学院独立后,南京大学仍保留一个气象系。学院可分两年建成。”由此确立了南京气象学院的建校根基。   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成立之后,中央气象局委派局党组成员、观象台台长罗漠任副院长,全面主持学院工作。经过三选校址,筹委会最终决定将院址选定在浦口区龙王山东北侧、盘城集(今盘城镇)以南地段,即今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址所在地。经过艰苦奋斗,1961年10月,学院在南京市浦口区盘城的校园初步建成,迎来了第一批学生。1963年,就读于南京大学的1960级学生也全部迁至新校园。至此,南京气象学院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独立建校。学校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但是这让学生生活更朴素、作风更踏实、学习更勤奋。“艰苦朴素,勤奋好学”成为校风。
  (三)高位对接,名师汇聚
  南京气象学院办学目标是按照莫斯科水文气象学院的标准而创办的,立志成为一所高水平、国际知名大学,专业设置与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非常相似。学院在建院之初就集聚了一批优秀师资,如朱和周、冯秀藻、章基嘉、王鹏飞、顾均禧等,还包括欧阳海、田明远、谭丁、夏平等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建校之初,气象系首任主任朱和周教授、冯秀藻教授积极带领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制定了体系化的教学计划和观测预报、人工降雨等专业领域的研究计划,开启了与地方有关部门、气象组织的科研合作。在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下,还特别成立了10人课外学习小组,将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喜好聚集在一起,提供特别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快速成长。在1960级和1961级学生中,就涌现出以许健民、吴国雄、徐祥德三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四)特色办学,贡献卓著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发展重回正轨。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气象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这是学校前进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进入全国重点高校的行列表明国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重视,也是对学校建校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更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成为恢复高考后最早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高校之一。1981年,学校的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5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1998年,学校先后取得天气动力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学位授予权体系。
  学校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从1963年起,学校承担了一批中央气象局和农业部的科技研究项目课题,内容涉及大气环流、台风预报、长期天气过程、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候区划、物理气候、应用气候等。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学校恢复招生,科学研究工作也得到恢复和加强,设有天气气候研究室、农业气象研究室、大气物理研究室、气象自动化研究室,研究的内容主要有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全国和江苏省农业气候区划、山区气候资源调查、农田小气候研究、杂交稻气象研究、台风协作研究、季风研究、长期天气预报研究以及人工影响天气、雷达气象、卫星气象研究等,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北半球大气环流长期演变规律的研究及其在长期降水预告中的应用”“低空急流与暴雨”“青藏高原考察”“水稻寒露风危害规律分析、分期预报和防御措施的研究”等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项,成为学校大气科学专业发展的基石。
  学校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一批有特色的专业教材,主要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气象应用概率统计学》等,这是建校20年来正式出版的第一批气象类专业教材。这些教材体现了大气科学人才培育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融理论性、实践性、服务性于一体。1997年,由朱乾根教授等编写的《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教学和科研统一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中国气象局50%以上的局级领导以及省市局的管理骨干都毕业于我校。除此之外,学校也培养了一批服务其他领域的专家,如“中华神盾”之父邢文革,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云来,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李早航等。全球气象领域70%以上的华人教授是我校校友,其中包括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美国气象学会会士、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等。
  学校在民族气象教育方面同样作出了卓越贡献。从1982年起就开办了气象专业民族班,面向西藏、青海等定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成为西藏、青海气象部门的业务和管理骨干,如假拉、卓嘎、边巴扎西、格央、普布次仁等,为民族地区气象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也积极开展国际气象教育培训。1993年,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在我校成立,其任务是为全球、特别是亚洲区域培养高级气象科技和管理人员。至今,培训中心已为157个国家、地区培养了36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气象培训中心,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南京气象学院因国家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成立,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共同成长,培养了众多人才,无愧于“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
  三、转型探索:建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体制划转,转型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前,中国气象局直属高校有三所: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和北京气象学院。1998年,教育部致函中国气象局,发出《关于同意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的通知》,将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的建制即行撤销。但在全国高校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南京气象学院实际上也面临着合并或者转轨的考验。1999年底到2000年上半年成為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党委经过多次研究、论证、调查和分析,一致认为南京气象学院具备了独立运行的条件,作出了独立运行的历史选择。2000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决定南京气象学院由原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   体制划转开启了学校转型发展之路,使学校进入二次创业阶段。2004年,学校更名升格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现了从封闭办学到开放办学、从单科性高校到多科性高校、从教学型高校到教学研究型高校的转变,开启了学校转型发展的历程。
  (二)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更新办学理念是转型发展的先导。学校新一届领导认识到,作为一所以气象为特色的高校,其发展离不开中国气象事业,应毫不动摇地紧紧依托行业,在服务行业中求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由封闭、行业办学转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开放办学,充分利用行业和地方两个优势。2006年,学校提出“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两个面向”——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办学方向,提出了“三个主动”,即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全面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的办学思路以及“一流特色重点大学”的发展目标。
  2017年,学校新一届领导进一步提出“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和“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继续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进行开拓,打造校内外联动的协同发展共同体;深化特色发展,充分彰显行业特色、学科特色、管理特色、文化特色,推进学校进一步实现转型;同时提出“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宗旨。
  在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指引下,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2018年,学校在国内外大学排行榜中的名次明显提升。其中,在武书连大学排名中位列内地第88位;在软科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内地第79位;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501—6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5位);在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65位;在U.S.News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753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301—35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87位),整体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共建创新,集聚资源
  行业与政府共建高等学校是在不改变现有隶属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调动各方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共同推动学校快速发展,促进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迅速提升,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新的办学体制。李北群:《行业特色型高校共建体制探析——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局省共建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7期,第72-75页。学校不断深化共建体制改革,2007年,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局省共建”;2012年,实现了教育部、中国气象局、江苏省政府的“三方共建”;2014年,进一步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的共建。
  2017年以来,学校进一步推进“合纵联横、共建拓展”的共建体制创新,打造全方位的“行业、校企、校地、校所”等共建体制格局。在行业共建上,与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及各省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拓展科教资源;与国家海洋局共建海洋环境预报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建资料同化研究和应用联合中心等,共同开展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沿科学研究。在院所共建上,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全面合作,每年联合培养本-硕-博学生300人;开展“一院对接一所”活动,校内各二级学院均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形成实质合作。在国际共建上,促成世界气象组织和教育部签署《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协议》;与耶鲁大学合作成立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与哈佛大学合作成立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在校地共建上,与南京江北新区、无锡、苏州等建立校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深度开展校地合作以及研究生培养。在校企共建上,与墨迹、象辑、航天宏图等行业独角兽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气象产业服务;与华为技术公司共建华为学院等。共建体制的创新进一步为学校拓展了办学空间,集聚了办学资源。
  (四)学科引领,连创高峰
  学科布局的合理性和学科实力的强大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结构,分层次进行学科定位,鼓励所有学科在服务依托行业过程中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学校于2006年提出建设“大气科学学科特區”的措施;2018年,提出“信息工科特区”,建设高峰-高原-高地的学科生态体系。
  在学科建设引领之下,大气科学、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物联网技术与装备、雾霾监测预警与防控分别进入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序列;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分别进入ESI排名前1%。最值得一提的是,大气科学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这是我校自197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大学以来,再一次进入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平台,既是对我校整体办学水平尤其是大气科学学科的高度肯定,也是助力我校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学校的学位点建设也不断取得突破。2006年,学校系统科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学校获批新增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从而使一级学科硕士点数量由2个增加至15个,使二级学科硕士点基本实现了对本科专业的全覆盖。2013年,学校工程硕士(控制工程)、翻译、公共管理、会计、艺术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成功增列。2018年,新增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由原来的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变为6个;新增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通过新增学位点的突破,学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博士点学科覆盖了理、工、文、管等主要学科,硕士点学科实现了对本科专业的全覆盖,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人才强校,汇聚英才
  “人”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在“人才强国”的大战略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精神,确立了人才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将“人才强校”作为发展战略。   从2006年开始,学校大力实施“四三工程”,不断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努力汇聚全球优秀人才,共谋发展。第一是博士化工程。学校要求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全部博士化。2010年,學校就实现了3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率100%的目标(外语和体育专业教师除外)。第二是国际化工程。2010年以来,学校加大教师国际化推进力度,要求教师评职称必须有国际化经历。2016年,具有文科3个月、理工科6个月及以上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国际化率达到55%,位居江苏省高校前列(本科高校平均水平为30%)。第三是精英化工程。学校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措施,从2006年开始连续实施全球招聘的引进战略,招聘院长,广揽人才,以国际视野选拔、引进高水平教师。学校的高层次人才数量突飞猛进。2016年,获得国家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的专任教师有28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特聘专家5人。
  2017年以来,学校在“三化工程”的基础上又提出“团队化”和“工程化”师资建设目标,并且创造性地推出“校长面对面”“全球邀约高被引作者”“海外招聘”“海外院士工作站”、安心工程“N+10”政策以及“一站式”专场招聘等举措,推动薪酬改革、职称评聘、团队组建、人才培育等新举措,构建全天候、立体化、一站式人才联络与服务系统,学校人才工作成绩再创新高,仅仅两年就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56人,其中新增各类国家级人才40余人,包括国家特聘专家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四青”及以上人才20人,形成以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突出贡献专家等为主的领军人才,以“333人才培养工程”等省级人才为主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优秀青年人才为主的人才后备队等三个层次的梯队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六)强调教学,提升质量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一贯重视教学工作,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积淀形成了“重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重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启动,全校上下以此为契机,改善本科教学条件,加强本科教学建设。2005年,学校接受专家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给予高度评价,评估结论为优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凝练了办学特色,提升了管理效能,真正使学校从办专业向办大学转变。2013年,教育部开展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2016年,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评估并现场考察。专家组肯定了学校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和要求。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帮助学校进一步发现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为以后的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2000年以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大量增加,由以大气科学为主的行业高校逐步发展为覆盖理、工、文、管、经、法、农、教等学科体系较为齐全的多科性高校。人才培养类型丰富多样,目标也日趋多元。2007年,学校提出了精英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导向”,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与此配套的是,学校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建立和完善学分制选课管理体系等。2017年以来,学校又开展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长望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一流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强化数理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学院95%以上的学生升学或出国留学;龙山书院实施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大类专业培养模式,课程教学紧密与气象业务接轨,建立生源地实习计划,强化实践业务能力,学院每年进入气象行业的毕业生占气象行业年度引进人才的50%左右;雷丁学院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85%以上的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攻读研究生;藕舫学院专门致力于统筹、持续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凝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还将进一步推动工科、文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自开展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本科生的考研率、高质量就业率以及出国率显著提高。2018届普通本科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8.41%,其中高质量就业率达98.30%,升学率达27.25%,出国率达5.95%。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在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中成绩逐年提升,共获国际级奖200多项、国家级奖1000多项。2011年,学校获得数学建模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2015年,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2017年,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特等奖。学校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已经树立起品牌,涌现出方达、宁梓傲等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带动一大批学生创新创业。
  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得到广泛认可。学校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综合改革,多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现突破。大气科学等十多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江苏省品牌专业等;“天气学”“数值天气预报”等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天气学》《短期气候预测基础》等十余部教材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中心;“共建体制下大气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七)强化科研,成果转化
  作为一所高水平的行业特色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日渐增强。学校将2006年定为“科研启动年”,提出了“四高一专”的科研目标,即高额度科研经费、高等级科研项目、高层次学术论文和著作、高层次获奖,争取更多专利。2006年,学校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专门部署“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2013年,学校又召开了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学校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出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创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地调整工作方式与方法,科技工作取得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6年,学校的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仅有10项左右,发表SCI期刊论文22篇,到账经费1000万元,科技总经费3126万元。而到了2018年,学校的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到163项,发表SCI期刊论文864篇,科研到账经费3.547亿元,科技总经费达6.6195亿元,科技创新水平突飞猛进。
  在科研产出上,以学校为第一单位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3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科研获奖方面,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王斌教授荣获罗斯贝奖章、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廖宏教授被评为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仅十人),陆春松教授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
  学校科研平台也有代表性的突破。2008年,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被遴选为立项建设的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3年,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又成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2015年,李旭辉教授的“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团队荣获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实现了国家级科研团队的突破。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弱项,大学科技园、专利申请等工作相对滞后。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制定或修订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发展迅速。2006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10年,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筹建省级大学科技园。2012年,在大学科技园建设基础上,学校大力推进气象云平台建设,推进学校和中国(南京)软件谷合作共建科技园,联合成立超云计算中心;开通中国气象装备网;推进环境和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生态园)建设;同时加强学科型公司建设,注册成立学科型公司,覆盖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电子科技、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等优势学科,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2014年,学校加强军民融合,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北斗卫星导航产品2201质量检测中心和江苏省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认证中心的建设,顺利通过国家认监委(CMA)和国家认可委(CNAS)的检测评估,该中心成为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全国7个区域检测中心之一。2015年,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6年,学校积极承担国防军工科研,成功获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等证书,成为具备“军工四证”的高校。2018年,学校“数字取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八)国际合作,彰显影响
  学校不断探索与国际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不断扩大交流规模与途径,深化基于气象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气象学科优势分别与哈佛、耶鲁等世界顶尖大学建立合作平台,打造气象学科的学术前沿高地。2011年,学校与美国耶鲁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双方共同开展跨境、跨地区实验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这一模式被《自然》杂志作为中美科研合作的典范加以评述报道。2014年,学校联合耶鲁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多所国际名校成立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成为首批立项的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哈佛大学董事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哈佛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学校不断深化国际化办学战略,多渠道、多途径拓展中外合作项目。2006年,学校首次成功申报了与爱尔兰沃特福特理工学院的“4+0”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201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雷丁学院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而设立。目前,学校所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通过教育部评估,2016年,雷丁学院获批江苏省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80%以上的学生获得世界前100强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学校的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学校取得了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之后,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我校成功获批“留学江苏目标学校”,共接收了来自111个国家的1422名留学生,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共191人,占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包括中国学生)的6.1%,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424人,占长期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47.06%。
  (九)以生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重视立德树人,明确育人根本任务,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08年,学校召开学生工作大会,强调“强化育人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2017年,学校进一步提出“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宗旨,更加彰显大学的根本任务。2017年,学校开设“一键通”,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切实把“以生为本”落到实处、细处。学校还推行了学生“校长助理团制度”,提案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充分反映学生的利益诉求。
  学校非常重视招生就业工作。2005年,专门成立由主管校长担任主任的校本科招生工作委员会,成立了由主管校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网上录取领导小组,此后又陆续成立本科招生网上录取工作领导小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综合评價录取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工作监督小组等多个招生领导和监督机构,对招生工作进行仔细研究,确定工作思路,制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招生章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招生宣传管理办法》等。通过学院驻点宣传、高考咨询会、中学宣讲会、报纸、电视台、微信等各种形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学校的美誉度不断提升。2018年,学校在江苏省内本一批次投放计划数较2017年提高8.47%的情况下,本一批次投档成绩继续稳中有进,本一批次文科最低投档线347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51分,分别高出本一省控线10分和15分,在省属高校中,理科排名第5,文科排名第8,理科排名创近三年最好成绩。中外合作办学文科最低投档分347分,理科最低投档分350分,分别高出本一省控线10分和14分。在江苏省外,高出省控线100分以上的有8个省,高出省控线50分以上的有17个省,创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不断健全资助服务体系。2006年,专门成立学生资助办公室,以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等财政性资助为主体,以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校级资助为辅助,以长望助学基金、华民慈善基金会就业补助等捐助资助为补充,形成多元化的奖、贷、助、补、勤、免、绿、赠等“八位一体”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校连续六次在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优秀”等级。
  (十)美化校园,弘扬文化
  在2000年体制划转后,学校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需求,在努力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宽外延基本建设。为此,学校抢抓机遇,扩展校园,于2000—2002年分两期在老校区两侧征地共计1677亩用于建设新校区和滨江学院,此后,文德楼、主大门、行政楼、气象楼、体育馆、学生公寓、滨江楼、新图书馆、学科楼、人才公寓等一大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2017年之后,学校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展现出新面貌、新气象:游泳馆、群英河改造、南阶教室改造、地下通道、风云剧场改造、暖气工程、东苑新南门、阅江楼、揽江楼等,为全校师生打造了学有其所、乐业安居的美丽校园。
  学校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2007年开始举办“体育文化节”,鼓励每一个在校学生发展一项体育爱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逐年攀升。学校重视高水平運动员选拔,在国际大赛、国内比赛中屡创佳绩。2016年,学校高水平男子排球队十年磨一剑,继“三连亚”后首夺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总决赛冠军。2012年9月,第三十届残疾人奥运会在伦敦开幕,学校乒乓球队雷丽娜同学代表中国队参赛,获得T6—T10级女子团体第一名、T9级女子单打第一名。此外,学校在击剑、啦啦操以及慢垒球等方面也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重视弘扬南信大精神。由校长领衔,2018年开设“信大史话”通识课,传承信大文化,弘扬信大精神。此外,为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资源,总结提炼具有办学特色的新时代南信大精神,启动了“南信大精神”大讨论系列活动,包括“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南信大精神’”征文比赛、“学校史、知校情、践校训”校史校情知识竞赛、“40年来,那些感动我们的故事”演讲比赛等。吴国雄、李旭辉、邢文革等科学家校友,翁笃鸣、蒋昌华、林晔等离退休老教授,王元红、朱彦等杰出校友纷纷参与,促进了大家对“南信大精神”的进一步思考和深入理解。
  学校建立校友工作长效机制。2017年,学校专门成立校友办,建立校友信息数据库,出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捐赠管理办法》等,加强校内外宣传,广泛邀请海内外校友开展返校活动,推动“名师塑像”工作,营造校友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展望:建成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
  (一)经验总结
  校逢甲子,总归是收获、梳理与再提升的时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过六十年栉风沐雨、艰苦卓绝的努力,办学规模稳健提升,学科专业日益多元,师资规模日益扩大,科研能力与科研水平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各界的广泛赞誉,呈现出齐头并进的高速发展态势,学校的发展格局与发展机遇更加广阔,更加成熟。回顾六十年办学历程,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和发扬光大。
  1.立德树人,遵循宗旨守初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学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建的第一所本科气象高校,肩负着为我国气象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校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育人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气象事业,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杰出校友辈出,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国际专家、高级技术专家、部委领导、管理骨干、商界精英与劳动模范;大批校友或工作在祖国各个领域,或奋斗在世界各地。他们不懈努力、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2.特色发展,服务行业不动摇
  行业高校由于与行业的天然联系以及独特的办学传统,在特色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先行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学校在体制划转之后仍然坚持特色发展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提出“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在服务行业发展中为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了很多积极的贡献。学校特色发展引领学科建设,实施大气科学学科特区,打造学科体系:一方面,坚持大气学科优势更优、特色更特,继续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设置一些新兴的学科,大力发展气象工科和文科,分层次着力构建“大气象”学科生态圈,学科布局更加完善。
  3.砥砺前行,深化改革促转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历程很好地体现了学校“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坚持真理,自强不息”的校训。学校创办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均极为困难,但是,为了新中国气象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创办者建设我国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的决心丝毫未曾动摇,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建校过程中都迸发出了顽强拼搏的激情,当时师生的口号就是“艰苦奋斗,勤俭建院,向抗大学习,发扬抗大作风”。
  在体制划转的过程中,学校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当时的南京气象学院错失了进入“211”工程的机遇,也面临合并或者转轨的考验。因此,学校经过多次研究、论证、调查和分析,坚持了独立运行的办学方向。“追求真理,自强不息”作为新的校训,充分反映了学校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
  在体制划转之后,学校同样也面临着办学特色弱化的形势和挑战。原有行业主管的资源供给发生断裂,部门资源优势和机会优势逐步丧失,学科专业从单一向多样转变,办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丧失,学校的品牌效益下降。但是,学校在经历短暂的困境之后,提出“三个主动”的办学思路以及“两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实现了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三大转变,综合办学实力挺进全国百强,大气科学排名全国第一,重新回到国家和江苏重点建设序列。   4.勇于创新,争先进位创一流
  学校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通过体制突破、管理创新、国际接轨等一系列措施,赋能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
  在体制突破上,学校不断创新共建工作,从局省共建到三方共建再到五方共建,已经形成与“行业、校企、校地、校所、国际”多元共建格局,促进学校与各方开展实质性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学校带来了海量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在管理创新上,学校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办法,从最开始的“四三工程”“全球招聘”等到现在的“引育调减”“五化工程”“校长面对面”“N+10”安心工程等,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在人才培养上,实体运行长望学院,培养一流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设立龙山书院,实施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大类专业培养模式;打造雷丁学院,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成立藕舫学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将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国际合作上,从国际联合实验室到国际气象教育联盟,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合作打造高端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等,都始终把国际化战略作为建设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的有力抓手。2018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联合开展国际高水平科研合作”的发展举措。
  (二)愿景展望
  新的拐点已来,滚石上山不可松劲。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学校结合国家“双一流”战略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在2019年战略研讨会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推进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办学目标:“未来十年,南信大要朝着综合实力全国五十强、大气科学世界第一的目标奋勇迈进!”
  1.守正创新,开启跨越发展新征程
  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循“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学科,服务中国气象事业不动摇。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创新引领、开拓创业。美国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Clark,B.)提出创业型大学概念,并阐明了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五条路径,即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一体化的创业文化。[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页。 创业型大学的本质是持续进取。建设创业型大学是地方高水平大学突破资源限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展望未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立足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这一新的历史起点,秉持创业型大学发展理念,创新治理,协同开放,办好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
  2.一流引领,构建学科建设总体格局
  未来,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是:大气科学从中国第一走向世界第一,在学科评估中从单一A+独大走向多A 交叉。在学科布局上遵循学科建设规律,坚持特色引领,构建“一体两翼三维”的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格局,形成“气象+”“+信息”的学科品牌:以大气科学学科群建成世界一流为主体,以环境生态和信息工科学科群建成国内一流为两翼,形成基础学科群、支撑学科群和一流学科群的三维学科生态体系;大气科学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环境生态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工科建成国内一流,服务国防、服务江苏、服务气象行业,形成主体为高峰、两翼为高原、基础学科为高地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同时着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自主设置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应用气象学、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雷电科学与技术3S集成与气象应用、空间天气学、地表圈层与过程、气象信息技术以及环境气象学科方向;培育人工智能、新材料、应急减灾等一批新工科专业。
  3.立德树人,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行业急需、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彰显“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度。
  学校的人才培养,一是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二是深化本科教育专业大类培养和书院制改革试点,把龙山书院模式逐步推广,同时加强长望学院建设,深入开展拔尖人才培养2.0计划,真正培养出中国气象事业未来的领军者;三是全面推进专业认证工作,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4.产教融合,打造“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
  产教融合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徑。学校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建校区、园区、景区、社区一体化的“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中国气象谷”,探索政府、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促进一流学科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学校将进一步围绕气象装备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孵化,商业气象服务,气象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遥感与测绘,环保监测与环境治理服务等6大产业方向,汇聚一批世界一流的行业领军人才,掌握一批世界领先的气象科技成果,吸引一批高科技气象、环境、信息类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落户,打造集教育培训、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气象服务行业全产业链,形成教育、科技、产业、服务相互融合的气象产业高地,将中国气象谷打造成教育与产业联动的“中国样本”。
  5.对标国际,加强深度国际合作
  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学校将围绕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总体建设目标,选择国际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为标杆,比如英国雷丁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全面总结建设经验、寻找差距、查摆问题,分析发展潜力,谋划思路与举措。
  学校将进一步立足气象学科的国际化优势,实施基于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完善融育人、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办学体系,全方位推进开放办学:牵头在世界范围内召集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在内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等,成立国际气象教育联盟,引领全球气象人才培养迈向新高度;不断加强与国际顶尖大学的合作,打造高端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共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高端人才;进一步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世界气象组织成立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和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继续深入开展国际气象教育培训,塑造学校培训中心的国际品牌。
  6.路径创新,提升行业高校特色治理能力
  学校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内外部治理,合理配置资源,激发办学活力,彰显品牌特色。
  在内部治理上,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党委决策、行政执行”的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内部治理创新,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施行两级管理和目标管理,强化学院主体地位,推进“校办院系”向“院系办校”转变,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外部治理上,学校进一步拓宽共建之路。在夯实原有气象局、海洋局等共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环保部等的共建合作;进一步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合作,开展“一院对接一所”行动,实现校内各二级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实质合作;在打造中国气象谷的基础上,增加与墨迹、象辑、航天宏图等行业独角兽企业在气象产业服务领域的合作广度和深度,运营与华为技术公司共建的华为学院等;加强与南京江北新区以及无锡、苏州、天长等地合作,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彰显一流大学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五、结语
  六十年的跨越发展,倾注了学校几代人的努力和心血。从“艰苦奋斗,勤俭建院,向抗大学习,发扬抗大作风”的初始创业,到“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守正创新,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人敬业奋进、使命担当的南信大精神。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深知创业创新永远在路上。南信大人将凭借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坚实的步伐,继续谱写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
  〔责任编辑:渠红岩〕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了国家刻板印象影响东道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接受程度的理论模型,设计了用于测度国家刻板印象、东道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接受程度、企业形象评价等变量的量表,对外国消费者实施了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刻板印象显著影响东道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接受程度,同时国家刻板印象与东道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还受到企业形象评价的中介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走出去”,中国企
期刊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发展大势提供了指导性分析框架。经过7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活力,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并将取得更大成功。从马克思生产工艺学看,1949年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由“理想”转化为“制度上的事实”,使中华民族
期刊
摘要: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人与土地(即生态系统或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人必须学会“像山一样思考”;一件事如果有利于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就是正当的,反之就是不正当的;仅当人类有了“生态良知”时,才能有效地维护生态健康。利奥波德是一位先知型思想家,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启示:人类必须保持“理智上的谦卑”,必须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必须认识到人类经济系
期刊
摘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集中体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现代大学运行的主要权力形态,彼此包容共生。构建相互包容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生机制,既需要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包容,行政权力回归本位,尊重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制度环境,也需要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包容,尊崇国家意志,认同大学内部
期刊
摘要:现代工业文明产生了种种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源在于现代性哲学造成的道德危机。现代性哲学清除了道德原则关于人性和人在宇宙中地位的本体论叙述,主流的伦理道德原则与基于宏大宇宙秩序的道德本体论分离,这种分离是现代性哲学的必然后果。生态文明作为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超越,必须直面现代道德危机。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内向超越”观念能够成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思想资源。“天人合一”要求人们体悟天道,践行人伦,蕴含着关
期刊
摘要:出于理解当时中国状况和转变毛泽东研究范式的目的,美国学者白鲁恂在其毛泽东研究中引入心理历史分析方法,从情感视角剖析毛泽东的性格心理,着力阐释毛泽东的个性心理对其政治决策和治理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心理历史分析尽管为从历史微观视角丰富毛泽东思想肖像提供了启示,但也暴露出其方法论缺陷,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对其开展严肃批判。  关键词:毛泽东;白鲁恂;心理历史分析;心理历史学派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一直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积极做好自身的减排工作。在《巴黎协定》实施后,中国不仅要面临更艰巨的减排任务,还要有效处理国内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特别是特定季节高发的雾霾天气),如何理性应对并积极处理这些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任务。第六届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学术论坛紧密围绕中国面临的问题与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中国在后巴黎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理论与
期刊
摘要:辨识政治哲学的语义本态是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项前提性、基础性作业,而此一问题的解惑可以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大维度予以展开。就词义与概念之理论维度来说,作为合成词的政治哲学理应包含从哲学的视角并运用哲学的方式去认知和处理有关政治的问题,从政治的视角并运用政治的方式去认知和处理有关哲学的问题两个方面,由此可区别实证性的政治科学;从历史嬗变的维度而言,人性理论、价值理论、乌托邦理论系其主体架构,由此
期刊
摘要:蔡东擅长书写城市的场景,善于发现有意味的细节并有能力将其转化成文学性的意象。“通天桥”作为一个具有思想深度和理论内涵的文学意象,犀利地切入城市化的内核。蔡东的小说偏重于理性的审美,注重思想表达。蔡东的感性并不弱于其他女性作家,她同时又具有强大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小说具有非常丰富的哲理性和思想性。但她不是写观念小说,在进行哲理思考时她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体验也在起作用。这就带来她的理
期刊
摘要:蔡东是深圳杰出小说家代表,她的作品关注世道更关注人心,其目的不是要告诉读者一个离奇的故事,而是像显微镜一样,把生活表层下习焉不察的微点呈现出来,供人解剖探究,从而让我们有新的发现。蔡东小说包含着现代主义内核,同时写作形式上又深谙现实主义表现法。她的小说是艺术品,是思想、结构、语言的完美统一。本人试图结合蔡东的小说和自己的写作经验,以写作同行的眼光来对其文本进行分析阐释。  关键词: 蔡东;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