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所收治的AMI患者1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例和实验组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流程,对比两组在急诊抢救之后的抢救效果。结果:两组的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对比,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期间患者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实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比较意义(P>0.05)。結论:在AMI的急诊抢救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手段,能够进一步提高抢救的效果,缩短抢救的时间,加大抢救的成功率,因此,值得临床普及。
【关键词】加强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AMI是一种常见于急诊科当中的急性病,该病发病较急,病情比较严重,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有剧烈并具有持久性疼痛,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等,一旦患者发病,患者和患者的家属通常都会有紧张、焦虑与恐惧等严重负面情绪。由于该病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因此,抓紧抢救的时间非常重要[1]。在急诊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护理流程对于缩短抢救的时间,加大抢救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在急诊科中对AMI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的抢救效果,具体论述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所收治的AMI患者1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2~78岁,平均(52.3±3.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例和实验组5例,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用于本组研究比较。
1.2方法
①院前抢救:接到急救信息之后,必须在五分钟内准备好出诊的器具与药品,并在途中联系家属,以指导家属如何给患者实行急救,其中有卧床与安抚等方式。到达患者出事的地点后,给患者实行吸氧与输液用药等,在进行急救后必须快速迅速转运,在转运的途中要平稳的操作,注意维持患者的仰卧体位,避免患者有摔倒的情况,同时也要观察患者的心电指标。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与血压等,必要时要根据患者的反应采取针对性抢救对策,并在途中联系好医院,以做好相关的抢救工作。
②急诊抢救:首诊由护士负责进行协调抢救,帮助患者建立左下肢的静脉通道,给患者的心肌酶学与心肌标志物等进行检查,明确诊断AMI。在进行PCI术之前,做好给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右腹股沟备皮、排尿、保暖以及心理安抚等工作。另外,还需和导管室交接患者的资料记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交流,并送往导管室。
③术后护理:在患者实行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休息进行指导,因患者的手术才刚完成,身体比较虚弱,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及其家属要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行为。护理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建立一个优美的休养环境,督促患者按时吃药或换药的同时,注意其是否产生不良反应,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治疗对策。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5.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
2.结果
对照组抢救时间为(55.38±21.31)分钟,球囊扩张的时间为(121.02±79.23)分钟,实验组抢救时间为(43.25±13.54)分钟,球囊扩张的时间为(78.96±15.26)分钟。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为32.35%,实验组为14.71%(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比较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的的一种疾病,发病初期有着比较高的病死率,心肌细胞的大量死亡是患者发病的原因,会快速降低血液的供应量,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在发生急性心梗之后,预防出现凝血的现象是实行抗血栓的治疗的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疏通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的血液供应能够畅通,想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必须提高急救的效果[2]。近些年来,医院对急诊护理的流程进行改善,第一责任人是接诊护士,其负责急诊的整个过程,并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接诊工作与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等[3]。这样能够做到合理分工,缩短抢救的时间,不耽误患者的病情,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的救治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水妹,钟运彩,张艳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23(13):524-526.
[2]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03(06):331-333.
[3]罗靓,宫慧娟,陈军,李艳平,李雪岩,宁方荣,贾志明.浅谈4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28(27):524-526.
【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所收治的AMI患者1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例和实验组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流程,对比两组在急诊抢救之后的抢救效果。结果:两组的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对比,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期间患者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实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比较意义(P>0.05)。結论:在AMI的急诊抢救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手段,能够进一步提高抢救的效果,缩短抢救的时间,加大抢救的成功率,因此,值得临床普及。
【关键词】加强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AMI是一种常见于急诊科当中的急性病,该病发病较急,病情比较严重,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有剧烈并具有持久性疼痛,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等,一旦患者发病,患者和患者的家属通常都会有紧张、焦虑与恐惧等严重负面情绪。由于该病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因此,抓紧抢救的时间非常重要[1]。在急诊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护理流程对于缩短抢救的时间,加大抢救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在急诊科中对AMI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的抢救效果,具体论述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所收治的AMI患者1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2~78岁,平均(52.3±3.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例和实验组5例,两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用于本组研究比较。
1.2方法
①院前抢救:接到急救信息之后,必须在五分钟内准备好出诊的器具与药品,并在途中联系家属,以指导家属如何给患者实行急救,其中有卧床与安抚等方式。到达患者出事的地点后,给患者实行吸氧与输液用药等,在进行急救后必须快速迅速转运,在转运的途中要平稳的操作,注意维持患者的仰卧体位,避免患者有摔倒的情况,同时也要观察患者的心电指标。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与血压等,必要时要根据患者的反应采取针对性抢救对策,并在途中联系好医院,以做好相关的抢救工作。
②急诊抢救:首诊由护士负责进行协调抢救,帮助患者建立左下肢的静脉通道,给患者的心肌酶学与心肌标志物等进行检查,明确诊断AMI。在进行PCI术之前,做好给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右腹股沟备皮、排尿、保暖以及心理安抚等工作。另外,还需和导管室交接患者的资料记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交流,并送往导管室。
③术后护理:在患者实行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休息进行指导,因患者的手术才刚完成,身体比较虚弱,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及其家属要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行为。护理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建立一个优美的休养环境,督促患者按时吃药或换药的同时,注意其是否产生不良反应,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治疗对策。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5.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
2.结果
对照组抢救时间为(55.38±21.31)分钟,球囊扩张的时间为(121.02±79.23)分钟,实验组抢救时间为(43.25±13.54)分钟,球囊扩张的时间为(78.96±15.26)分钟。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为32.35%,实验组为14.71%(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比较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的的一种疾病,发病初期有着比较高的病死率,心肌细胞的大量死亡是患者发病的原因,会快速降低血液的供应量,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在发生急性心梗之后,预防出现凝血的现象是实行抗血栓的治疗的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疏通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的血液供应能够畅通,想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必须提高急救的效果[2]。近些年来,医院对急诊护理的流程进行改善,第一责任人是接诊护士,其负责急诊的整个过程,并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接诊工作与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等[3]。这样能够做到合理分工,缩短抢救的时间,不耽误患者的病情,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的救治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水妹,钟运彩,张艳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23(13):524-526.
[2]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03(06):331-333.
[3]罗靓,宫慧娟,陈军,李艳平,李雪岩,宁方荣,贾志明.浅谈4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28(27):5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