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四个转变”、“四个结合”(四个转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课堂教学封闭式为开放式。四个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结合,语文同其他学科相结合,语文同教育活动相结合,语文同学生生活相结合)。体现“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才能触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1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中心,以读为基础,让读贯穿始终。教师的教即指导,要紧紧围绕读这个中心,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好,也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掌握技能技巧。记得在教学《春》那一课时,在学生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我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看你能读懂什么?在读中我配以轻柔的《高山流水》指导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标注体会,可以边读边想象等,最后在展示收获时,学生各抒己见,感悟也很深。通过这样的引导读,即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掌握了读书方法,并积累了语言。
2 引导质疑,拓展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肯定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或大量阅读中与文本感情不能沟通,思维出现障碍的时候,这时就要启发学生敢于向学生、老师提出疑问,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会提问到善问,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引导学生一开始从课题就质疑:为什么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特殊含义?学生的思维激活,有了读书的欲望。在阅读中,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再次质疑,尤其在最后一段中,学生明白了:文章通过写主人公的爸爸对她严中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主人公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她也从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还小,但应该承担起许多原属爸爸的责任。在阅读中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再次质疑,由学习课文联系实际谈论做人道理,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在上这课时,我让学生更多的体会父母的爱。
3 “以人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要强化一个意识,就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想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得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在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要解放学生的身心,不要在教材上的一些结论强加给学生。允许有独特的见解,一些看似错觉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师生间的交流只有平等和谐,学生才敢想、敢说、敢议、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课堂少了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有的自主和宽容,自信和勇气,这样学生思维的闸门开启了,他们就会迸发出智慧的浪花,课堂效果也就提高了。在教学《绿色蝈蝈》一课时,我完全引导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完成学习目标。他们有列表格的,有角色朗读的,有自制道具演示的。有个人学习也有合作学习的,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因为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展示收获时学生兴趣盎然,并且自行互相补充互相提问。这样既领悟了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蝈蝈的习性,课下学生兴致还很高。他们自设挑战性作业,我及时给予了鼓励,我认为这就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4 拓展阅读,重视资料积累
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渠道,多读自然为写提供语言材料。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让语文走入生活走入社会,打开课内外的界限。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一课都要求学生交流搜集课前资料:①是为了积累语言;②是能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每一课结束后又安排自读课、指导课外阅读,并自制摘录本,可以摘抄优词佳句背一背,也可以自设阅读题边读边标注等。这样学生知识丰富了,有的更起到了深化课文的作用,如学《丑小鸭》时,有些学生课前资料很不充分,课后在自读课上就组织学生再次积累相关资料,有相关书籍的互相传阅看,有从电视或电脑上或其它渠道了解到资料的就与伙伴交流,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学生对“童话”,对“丑小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三分钟的说话训练,为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每节课利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以“交际”的方式进行口语表达。他们自当主持人,自述、自评,通过训练是为了达到能说、能讲、能演的目的,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
当然,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素质应不断提高。不论是学习教学用书,还是观看教学实录等,都是为了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坚持搞好课题研究,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以上是我在如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方面的一些看法与做法。这些做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探讨,从中得到启发,加以补充,使我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中心,以读为基础,让读贯穿始终。教师的教即指导,要紧紧围绕读这个中心,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好,也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掌握技能技巧。记得在教学《春》那一课时,在学生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我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看你能读懂什么?在读中我配以轻柔的《高山流水》指导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标注体会,可以边读边想象等,最后在展示收获时,学生各抒己见,感悟也很深。通过这样的引导读,即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掌握了读书方法,并积累了语言。
2 引导质疑,拓展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肯定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或大量阅读中与文本感情不能沟通,思维出现障碍的时候,这时就要启发学生敢于向学生、老师提出疑问,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会提问到善问,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引导学生一开始从课题就质疑:为什么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特殊含义?学生的思维激活,有了读书的欲望。在阅读中,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再次质疑,尤其在最后一段中,学生明白了:文章通过写主人公的爸爸对她严中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主人公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她也从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还小,但应该承担起许多原属爸爸的责任。在阅读中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再次质疑,由学习课文联系实际谈论做人道理,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在上这课时,我让学生更多的体会父母的爱。
3 “以人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要强化一个意识,就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想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得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在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要解放学生的身心,不要在教材上的一些结论强加给学生。允许有独特的见解,一些看似错觉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师生间的交流只有平等和谐,学生才敢想、敢说、敢议、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课堂少了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有的自主和宽容,自信和勇气,这样学生思维的闸门开启了,他们就会迸发出智慧的浪花,课堂效果也就提高了。在教学《绿色蝈蝈》一课时,我完全引导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完成学习目标。他们有列表格的,有角色朗读的,有自制道具演示的。有个人学习也有合作学习的,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因为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展示收获时学生兴趣盎然,并且自行互相补充互相提问。这样既领悟了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蝈蝈的习性,课下学生兴致还很高。他们自设挑战性作业,我及时给予了鼓励,我认为这就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4 拓展阅读,重视资料积累
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渠道,多读自然为写提供语言材料。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让语文走入生活走入社会,打开课内外的界限。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一课都要求学生交流搜集课前资料:①是为了积累语言;②是能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每一课结束后又安排自读课、指导课外阅读,并自制摘录本,可以摘抄优词佳句背一背,也可以自设阅读题边读边标注等。这样学生知识丰富了,有的更起到了深化课文的作用,如学《丑小鸭》时,有些学生课前资料很不充分,课后在自读课上就组织学生再次积累相关资料,有相关书籍的互相传阅看,有从电视或电脑上或其它渠道了解到资料的就与伙伴交流,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学生对“童话”,对“丑小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三分钟的说话训练,为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每节课利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以“交际”的方式进行口语表达。他们自当主持人,自述、自评,通过训练是为了达到能说、能讲、能演的目的,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
当然,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素质应不断提高。不论是学习教学用书,还是观看教学实录等,都是为了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坚持搞好课题研究,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以上是我在如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方面的一些看法与做法。这些做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探讨,从中得到启发,加以补充,使我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