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是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梦想,它用奇妙的想象呈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童化”的境界。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它以很简单的故事寄托生活真理,往往有很明显的教育意义。当寓言与童话结合,就成为了一种富含童话色彩,把自然常识、认知规律、思想品德教育蕴含于字里行间的童话体寓言。这些蕴含道理、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架构了文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孩子们从懵懂走向智慧。这种具有童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很多,例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从现在开始》《小马过河》《小柳树和小枣树》《酸的和甜的》《狮子和鹿》等等。下面笔者以《陶罐和铁罐》为例,谈谈童话体寓言的教学策略。
一、绘声绘色地读
“读”本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面对一个个生动的童话体寓言故事,教师更要带领学生绘声绘色地读,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内心世界。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不管何种形式的“读”,都要抓住“情”这根主线,才能在读中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语言的情感美,达到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的目的。教师不仅要身体力行地范读,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在《陶罐和铁罐》这一故事中,朗读要抓住“人物”对话,体现出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话朗读,学生便能把“人物”性格特征“读”出来。
二、入情入境地想
童话体寓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就像彼得·潘,孩子们都愿意跟着他飞。怎么飞?已有的生活经验是羽毛,想象和联想便是翅膀。孩子们只有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文中的语言文字,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飞入童话体寓言中那五彩斑斓的世界。
《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简洁生动,留白处很多。教师要抓住这些留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比如:“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这段话说明陶罐、铁罐的处境发生了变化。但宫殿倒塌时,它们各自是什么表现?会说些什么?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它们又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孩子们可以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找到想象的钥匙,通过入情入境的联想,看到一幅幅文本之外的画面,在想象中深化对陶罐和铁罐个性特征的认知。
三、形象鲜明地演
童话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孩子们常常被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也会被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有时会幻想着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幻想着故事里的事能在生活中再现。角色扮演便很好地实现了孩子们的愿望。《陶罐和铁罐》的情节简单,在语言、神态的描写中突显了陶罐、铁罐的性格特征。教师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揣摩、表现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的变化,促使学生主动地理解文本、把握形象,在特有的情境中进行生动的语言训练。
四、合情合理地编
在一个个童话寓言故事里,孩子们总会产生许许多多个“假设”“如果”,并在大脑里进行二次创作。在童话体寓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创编或续编故事。
《陶罐和铁罐》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原文中宫殿倒塌,陶罐有幸保存了下来,而铁罐却被氧化得一干二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编写:假如宫殿倒塌时,陶罐不幸破碎了,考古工作者把它挖掘出来,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又会怎么做?修复好的陶罐又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在续编中,同学们会更清楚地认识到:世间万物包括人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但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五、旁征博引地覽
童话体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不是一个故事就能播撒进孩子心中的,它需要灌输、培养、内化。而这个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从故事走进生活,从故事走进故事,通过大量的体验得以感悟、深化、内化。阅读经验的整合或“主题”阅读的整合就能起到“触类旁通”“反三归一”的作用。在旁征博引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例如《陶罐和铁罐》可以整合《皮球和棉花》《四季吵架》《五官争功》《完美不可求》《绿叶与根》等进行阅读。学生在海量阅读中,自然明白一个共同的道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
童话和寓言是孩子们迈向世界看见的最美好的东西。教师要凭借“读、想、演、编、览”等策略,让孩子们在一个个童话体寓言里汲取养分,变得更加聪明、善良。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一、绘声绘色地读
“读”本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面对一个个生动的童话体寓言故事,教师更要带领学生绘声绘色地读,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内心世界。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不管何种形式的“读”,都要抓住“情”这根主线,才能在读中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语言的情感美,达到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的目的。教师不仅要身体力行地范读,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在《陶罐和铁罐》这一故事中,朗读要抓住“人物”对话,体现出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话朗读,学生便能把“人物”性格特征“读”出来。
二、入情入境地想
童话体寓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就像彼得·潘,孩子们都愿意跟着他飞。怎么飞?已有的生活经验是羽毛,想象和联想便是翅膀。孩子们只有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文中的语言文字,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飞入童话体寓言中那五彩斑斓的世界。
《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简洁生动,留白处很多。教师要抓住这些留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比如:“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这段话说明陶罐、铁罐的处境发生了变化。但宫殿倒塌时,它们各自是什么表现?会说些什么?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它们又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孩子们可以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找到想象的钥匙,通过入情入境的联想,看到一幅幅文本之外的画面,在想象中深化对陶罐和铁罐个性特征的认知。
三、形象鲜明地演
童话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孩子们常常被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也会被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有时会幻想着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幻想着故事里的事能在生活中再现。角色扮演便很好地实现了孩子们的愿望。《陶罐和铁罐》的情节简单,在语言、神态的描写中突显了陶罐、铁罐的性格特征。教师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揣摩、表现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的变化,促使学生主动地理解文本、把握形象,在特有的情境中进行生动的语言训练。
四、合情合理地编
在一个个童话寓言故事里,孩子们总会产生许许多多个“假设”“如果”,并在大脑里进行二次创作。在童话体寓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创编或续编故事。
《陶罐和铁罐》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原文中宫殿倒塌,陶罐有幸保存了下来,而铁罐却被氧化得一干二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编写:假如宫殿倒塌时,陶罐不幸破碎了,考古工作者把它挖掘出来,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又会怎么做?修复好的陶罐又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在续编中,同学们会更清楚地认识到:世间万物包括人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但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五、旁征博引地覽
童话体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不是一个故事就能播撒进孩子心中的,它需要灌输、培养、内化。而这个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从故事走进生活,从故事走进故事,通过大量的体验得以感悟、深化、内化。阅读经验的整合或“主题”阅读的整合就能起到“触类旁通”“反三归一”的作用。在旁征博引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例如《陶罐和铁罐》可以整合《皮球和棉花》《四季吵架》《五官争功》《完美不可求》《绿叶与根》等进行阅读。学生在海量阅读中,自然明白一个共同的道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
童话和寓言是孩子们迈向世界看见的最美好的东西。教师要凭借“读、想、演、编、览”等策略,让孩子们在一个个童话体寓言里汲取养分,变得更加聪明、善良。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