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之美,美在意境,不论是抒情的,还是叙事的、议论的皆然。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领悟诗文中的意境,并进而做出审美判断呢?怎样形成师生间可以进行知识、思想、感情交流的审美关系呢?怎样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古诗文词义句义的讲解对象,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呢?笔者认为,吟咏入境和激活联想,是实施审美教学的三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在图乐背景中吟诵入境,感受美
学习古诗文,朗读吟诵是渐入佳境的第一步。精美的诗文需要动情的诵读,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美感。朗读吟诵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学生能从优美的诗文和动听的音韵的感知中,大致揣摩、品味出古诗文的内蕴,进而领悟到其中的情理。
朗读吟诵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可以使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声情并茂的朗读吟诵,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如果录音和相应的图画、幻灯、录像等辅助手段配合使用,则更能够使诗文中的审美对象得到强化。比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悬挂出《天女散花》、《洛神赋》等画图,可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诗中所表现的“仙境”中去;教学《琵琶行》时,播放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学生也就不难感受到诗中所写琵琶曲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和“幽咽泉流”的艺术魅力。
二、在咬文嚼字中迁移表象,欣赏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多是世人所公认的文学精品,语言简洁优美、准确鲜明,而且具有绘画性、音乐性、含蓄性等特点,文字讲究内蕴力,托物抒情,言简意赅,文字的容量极大。这样的诗文,往往很难从字面上领悟到其真正的意义和情味。
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文中的关键词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反复品味其多侧面、多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并把古诗文的内蕴变成学生自己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浸润和陶冶。例如,李白《望天门山》一诗,寥寥28个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但此诗之美,决不限于画面形象和音韵。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断”、“开”、“回”三字,就能感受到长江水流的浩大声势和巨大力量;反复咀嚼“青”、“碧”、“帆”等字,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佳木葱茏、澄江如练的图景,以及雪白的风帆在红日、江水的映照下的绚丽画面。
美感的基础是再现美,偏重于直觉。据说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并没有到过洞庭湖,他是将昔日在鄱阳湖畔积累的大湖表象“迁移”而来,恰与“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景象吻合。作者创造文学美如此,读者欣赏文学美也可以如此。教师在审美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浓郁的美的氛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去动用自己生活中丰富积累——美的表象和情感体验,从而领悟和欣赏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例如教《桃花源记》,可以渲染春日之美好,唤起学生对以往去郊外春游的回忆,让他们将曾经体验过的春风和煦、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等种种美好的表象,移入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感受到艺术之美。
三、在解析回味中激活联想,体验美
审美思维主要靠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借助于形象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源于生活的时空,但又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跨越生活的时空。由于古代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观与今天已不尽相同,因此,要让学生能根据诗文的描写去体会当时的意境,就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课文中那些富有色彩、音响、形态特征的词语和精彩的比喻、象征,联系他们今日已获得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调动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无声无色的文字中“听到”、“看到”有声有色的审美对象,并感受、欣赏、体验到文学艺术之美。
凝练的古诗文,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审美的空间。激活联想和想象,拔动欣赏的灵机,应是古诗文审美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在唤起学生情绪反应的同时,要着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诱导他们在脑海里再创造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从而捕捉飘忽微妙的美感。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相机进行。
1、文中艺术形象本身信息蕴涵的多侧面去联想,即抓住一些立体感很强的语言去激活学生多向辐射的联想。
2、文中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多角度去联想,即由某一形象扩散开去,由近及远、连类对比,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实现联想的引伸与发散。
3、从诗文艺术境界的横向、纵向上作拓展性联想,即在诗文已知信息的触动、暗示下,作新的开掘和生发,通过艺术再创造,拓展原诗文的形象层次。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领悟诗文中的意境,并进而做出审美判断呢?怎样形成师生间可以进行知识、思想、感情交流的审美关系呢?怎样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古诗文词义句义的讲解对象,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呢?笔者认为,吟咏入境和激活联想,是实施审美教学的三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在图乐背景中吟诵入境,感受美
学习古诗文,朗读吟诵是渐入佳境的第一步。精美的诗文需要动情的诵读,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美感。朗读吟诵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学生能从优美的诗文和动听的音韵的感知中,大致揣摩、品味出古诗文的内蕴,进而领悟到其中的情理。
朗读吟诵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可以使枯燥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声情并茂的朗读吟诵,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如果录音和相应的图画、幻灯、录像等辅助手段配合使用,则更能够使诗文中的审美对象得到强化。比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悬挂出《天女散花》、《洛神赋》等画图,可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诗中所表现的“仙境”中去;教学《琵琶行》时,播放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学生也就不难感受到诗中所写琵琶曲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和“幽咽泉流”的艺术魅力。
二、在咬文嚼字中迁移表象,欣赏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多是世人所公认的文学精品,语言简洁优美、准确鲜明,而且具有绘画性、音乐性、含蓄性等特点,文字讲究内蕴力,托物抒情,言简意赅,文字的容量极大。这样的诗文,往往很难从字面上领悟到其真正的意义和情味。
叶圣陶先生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文中的关键词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反复品味其多侧面、多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并把古诗文的内蕴变成学生自己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浸润和陶冶。例如,李白《望天门山》一诗,寥寥28个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但此诗之美,决不限于画面形象和音韵。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断”、“开”、“回”三字,就能感受到长江水流的浩大声势和巨大力量;反复咀嚼“青”、“碧”、“帆”等字,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佳木葱茏、澄江如练的图景,以及雪白的风帆在红日、江水的映照下的绚丽画面。
美感的基础是再现美,偏重于直觉。据说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并没有到过洞庭湖,他是将昔日在鄱阳湖畔积累的大湖表象“迁移”而来,恰与“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景象吻合。作者创造文学美如此,读者欣赏文学美也可以如此。教师在审美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浓郁的美的氛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去动用自己生活中丰富积累——美的表象和情感体验,从而领悟和欣赏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例如教《桃花源记》,可以渲染春日之美好,唤起学生对以往去郊外春游的回忆,让他们将曾经体验过的春风和煦、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等种种美好的表象,移入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感受到艺术之美。
三、在解析回味中激活联想,体验美
审美思维主要靠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借助于形象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源于生活的时空,但又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跨越生活的时空。由于古代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观与今天已不尽相同,因此,要让学生能根据诗文的描写去体会当时的意境,就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课文中那些富有色彩、音响、形态特征的词语和精彩的比喻、象征,联系他们今日已获得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调动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无声无色的文字中“听到”、“看到”有声有色的审美对象,并感受、欣赏、体验到文学艺术之美。
凝练的古诗文,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审美的空间。激活联想和想象,拔动欣赏的灵机,应是古诗文审美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在唤起学生情绪反应的同时,要着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诱导他们在脑海里再创造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从而捕捉飘忽微妙的美感。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相机进行。
1、文中艺术形象本身信息蕴涵的多侧面去联想,即抓住一些立体感很强的语言去激活学生多向辐射的联想。
2、文中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多角度去联想,即由某一形象扩散开去,由近及远、连类对比,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实现联想的引伸与发散。
3、从诗文艺术境界的横向、纵向上作拓展性联想,即在诗文已知信息的触动、暗示下,作新的开掘和生发,通过艺术再创造,拓展原诗文的形象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