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游戏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好的游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动,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同时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谁都不愿因自己的行为失误或行动迟缓,而破坏全队的成绩或名次。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
少年儿童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使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各系统的肌肉得到必要的活动,从而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劳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二)能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
少年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可以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任务。这对于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
(三)培养增强孩子的品德修养
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忽视了品德的培养,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孩子由于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可塑性较大。这就要求将品德教育贯穿游戏之中。用特定的角色规范孩子的言行,让他们有责任感及正义感。如游戏《老鹰捉小鸡》,设计了群鸡搏斗老鹰的场景,大家通过集体合作,共同打败老鹰。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会认识凶残的敌人,认识集体的力量,还可以知道团结互助的好处。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原则
(一)体育游戏应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在7—12岁之间,这时期的他们可谓是不知疲倦的年龄。比如多动、喜欢无约束、纪律性缺乏等。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说教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所以我们要把书本的知识理论转变成游戏方式,也就是说用游戏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标。如:在以往50米跑教学中,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我采用了“人球比赛”的游戏后,效果就不同了。用球作为学生的比赛对象,学生受到刺激和新奇感,容易培养兴趣并能长久保持下去。
(二)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体育游戏是为体育课教学服务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
戏,而置教学内容不顾,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如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使用了“迎面行进间传球接力”的游戏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孩子们乐于接受,积极参与。
(三)体育游戏要结合实际,便于教学
有些时候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不强,只知道一味的去玩,我们在编排游戏时,在注意到班级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一游戏是否结合实际,便于教学。如在教学“快速跑”时,如果让他们毫无范围的乱跑,要发号施令时就非常困难。我们要在秩序不乱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游戏方式,使得他们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游戏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法
(一)角色任务法
在活动中让学生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让他们对该运动产生兴趣。对活泼调皮的学生,通过在群体活动中犯规受到的指责来修正他们的行为,养成有秩序,守纪律的习惯。对他们的出色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使其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与群体的关系,逐渐克服以个人为中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格。
(二)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体育游戏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具体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例如在进行“锤子、剪刀、布”节奏跳游戏教学时,老师先讲解“锤子、剪刀、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动作的演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就可以模仿练习了。
(三)自由发挥法
学生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有些项目比较枯燥,针对这些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体育活动,教师再在其基础上加以引导,对他们的进步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表扬。使他们能建立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这就有助于学生对本来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上好体育游戏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组织纪律性放在第一位
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有好的纪律作为保证,在上课时要把纪律要求贯穿于游戏的全过程。进行游戏前,要强调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宣读游戏规则,合理进行分组游戏,落实好每组的组长进行协助管理。特别是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和投掷项目,一定要按照规则。不按次序或不按规则进行,就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或造成混乱局面。
(二)注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儿童另一个特点是:喜乐无常。当游戏很有趣时,他们会忘形;当游戏的趣味性不是很强时,他们也很容易表露出来消极情绪。因此要保持学生在游戏中的兴趣,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游戏项目。此外,教师应一定程度上保持好学生的兴趣与体力的平衡,过度的兴奋会使学生不惜体力,这样学生很容易疲劳,会影响到下节课的上课质量,也不能达到体育煅练的效果。
(三)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任何游戏都必须防止伤害事故。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课前准
备不充分、思想上不重视而引起的。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如:使用的场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年龄、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超越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在从事活动性较大和运动负荷大的游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
总之,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它深受学生喜爱,又有很好的锻炼价值。我们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的作用,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体育游戏这种“特殊的练习方法”,对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动,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同时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谁都不愿因自己的行为失误或行动迟缓,而破坏全队的成绩或名次。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
少年儿童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使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各系统的肌肉得到必要的活动,从而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劳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二)能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
少年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可以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任务。这对于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
(三)培养增强孩子的品德修养
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忽视了品德的培养,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孩子由于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可塑性较大。这就要求将品德教育贯穿游戏之中。用特定的角色规范孩子的言行,让他们有责任感及正义感。如游戏《老鹰捉小鸡》,设计了群鸡搏斗老鹰的场景,大家通过集体合作,共同打败老鹰。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会认识凶残的敌人,认识集体的力量,还可以知道团结互助的好处。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原则
(一)体育游戏应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在7—12岁之间,这时期的他们可谓是不知疲倦的年龄。比如多动、喜欢无约束、纪律性缺乏等。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说教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所以我们要把书本的知识理论转变成游戏方式,也就是说用游戏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标。如:在以往50米跑教学中,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我采用了“人球比赛”的游戏后,效果就不同了。用球作为学生的比赛对象,学生受到刺激和新奇感,容易培养兴趣并能长久保持下去。
(二)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体育游戏是为体育课教学服务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
戏,而置教学内容不顾,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如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使用了“迎面行进间传球接力”的游戏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孩子们乐于接受,积极参与。
(三)体育游戏要结合实际,便于教学
有些时候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不强,只知道一味的去玩,我们在编排游戏时,在注意到班级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一游戏是否结合实际,便于教学。如在教学“快速跑”时,如果让他们毫无范围的乱跑,要发号施令时就非常困难。我们要在秩序不乱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游戏方式,使得他们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游戏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法
(一)角色任务法
在活动中让学生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让他们对该运动产生兴趣。对活泼调皮的学生,通过在群体活动中犯规受到的指责来修正他们的行为,养成有秩序,守纪律的习惯。对他们的出色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使其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与群体的关系,逐渐克服以个人为中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格。
(二)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体育游戏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具体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例如在进行“锤子、剪刀、布”节奏跳游戏教学时,老师先讲解“锤子、剪刀、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动作的演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就可以模仿练习了。
(三)自由发挥法
学生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有些项目比较枯燥,针对这些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体育活动,教师再在其基础上加以引导,对他们的进步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表扬。使他们能建立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这就有助于学生对本来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产生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上好体育游戏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组织纪律性放在第一位
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有好的纪律作为保证,在上课时要把纪律要求贯穿于游戏的全过程。进行游戏前,要强调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宣读游戏规则,合理进行分组游戏,落实好每组的组长进行协助管理。特别是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和投掷项目,一定要按照规则。不按次序或不按规则进行,就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或造成混乱局面。
(二)注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儿童另一个特点是:喜乐无常。当游戏很有趣时,他们会忘形;当游戏的趣味性不是很强时,他们也很容易表露出来消极情绪。因此要保持学生在游戏中的兴趣,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游戏项目。此外,教师应一定程度上保持好学生的兴趣与体力的平衡,过度的兴奋会使学生不惜体力,这样学生很容易疲劳,会影响到下节课的上课质量,也不能达到体育煅练的效果。
(三)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任何游戏都必须防止伤害事故。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课前准
备不充分、思想上不重视而引起的。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如:使用的场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年龄、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超越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在从事活动性较大和运动负荷大的游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
总之,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它深受学生喜爱,又有很好的锻炼价值。我们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的作用,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体育游戏这种“特殊的练习方法”,对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