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前美国白宫儿童顾问、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教与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能连接两个人的只有沟通!当老师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最恰当的谈话方式时,他将赢得更多的教学时间,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真正学习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老师;学生;沟通技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坐在一只小船里渡河。他问船夫:“你了解哲学吗?”“我不了解”船夫回答道。“那么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哲学家说道。“你懂文学吗?”他又一次问道。“不懂。”船夫回答道。“那么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二的生命。”哲学家感叹道。正在这时,小船撞到了河里一块大石头,并且开始下沉。“你会游泳吗?”船夫问道。“不会。”哲学家回答道。“那么,你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船夫说道。
当严峻的现实问题出现时,理论就显得有些苍白,只有技巧才是唯一实用的!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浅析最恰当的谈话技巧与方法。
在展开分析之前,我们先搞清楚“问题的归属”!我们将所有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分为三类:一、这行为干扰了老师的需求,给老师造成了实质的影响,这是“教师拥有的问题”,例如在课桌上刻字,;二、这行为来自学生的生活,对老师没干扰,这是“学生拥有的问题”,例如学生表达了对他妈妈的愤怒与失望;三、这行为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干扰,我们把这部分行为纳为“无问题区”,例如:学生安静快乐地学习。
只有师生关系处于无问题区时,教与学才有成效。老师要做的,就是用最快的方法让学生从问题状态转向无问题状态。
一、学生拥有的问题——“积极聆听”
情景一:本学期开学初,某堂练习课上,一男生小辉凝望着窗外,其他同学都在认真作答。
老师低头小声询问:你在干什么?小辉
小辉:没干什么。只是不喜欢上学
老师:你不喜欢上学,而喜欢去外面玩耍
小辉:是啊。学校里不是读书就是思考做试卷,烦死了
老师:你怀念寒假时在外面游玩的日子
小辉:是的,打篮球啊、扔飞碟啊。
老师:那些活动真的很有趣,所以不再玩而回到教室里确实有点难。
小辉:对啊,所以我盼着暑假快点到来
老师:你期望下一个长假的来临
小辉:嗯,暑假来了,我就能尽情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凝望窗外的小辉,学习受到了干扰。随后在于其聊天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他凝望窗外的原因——“不喜欢上学”,于是他迅速作出判断:问题归属于学生自己。于是,此时,老师需要做的仅仅是积极聆听他的感受,回应他的情绪!这有利于让他们感受到尊重、理解与接纳,从而平息情绪,尽快将状态转移回学习中来。
二、教师拥有的问题——“我—信息”
如果教师感觉到负面的情绪产生,例如,厌烦、恼怒等,表明问题是属于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必须对这些情绪与反应承担起责任,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就会感到失望与疲倦。
下面是问题属于教师的情景:
讲台乱七八糟地摆放着粉笔、黑板擦等
几个学生在你上课的时候大声说话
针对以上情景,传统上,老师会大声地呵斥
“值日生是谁!怎么没摆放整齐!”
“闭嘴,要说话出去说”
可我们知道,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呵斥的内容只涉及学生,不涉及老师,学生无从知晓他的行为给老师带来什么影响,他只知道老师要求他做哪种改变。所以,这样的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关心老师的利益。
那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教师拥有的问题呢?戈登博士推荐的方法是——“我—信息”。如果教师说的是他对学生行为的感受,或该行为给他带来什么具体的影响,这样的信息就称为“我—信息”。例如同样的上面三个情景,懂得恰当谈话的老师会说:
“当我需要先清理这些被乱放的物品时,我无法工作。”
“我因这噪声感觉烦透了。”
这种表达坦诚了老师自己的感受,学生会把老师当作真实的常人看待,认为老师是真诚的人,拉近师生距离。而且它不涉及学生的负面评价,学生行为改变的可能性就高。
又比如:
“当你没有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行为描述),我得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这堂课(实质影响),我感到沮丧(感受)。”
据研究显示,使用“我—信息”与学生面质时,结果着实令他们吃惊。他们发现,当学生得知教师的内心感受时,颇为惊讶,会这么说:
“我不知道这会惹您心烦”
“我们不知会给您带来困扰”
其实任何人都有可能忽略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影响。
三、无问题区——“建设性的表扬”
在无问题区中,学生既没有给老师造成困扰,也没有给自己造成问题,例如他在认真地做作业,这是值得表扬的!那怎么表扬呢?
情景:小敏帮助老师把图书角的书整理了一番。
A老师:“你做得真好,你真是个勤奋的孩子,你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图书管理员。”
B老师表扬了孩子的成就:“现在所有的图书都放得井井有条了,同学们来找书的时候就方便很多了,整理图书可不容易,但你却做到了,谢谢你!”老师对小敏的肯定使得小敏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我的老师喜欢我做的工作,我干的真不赖。”
不难看出,结论性的表扬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威胁,不仅不会令人感到愉快,反而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恐惧。
所以我们要让表扬具有建设性!——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品性和性格。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老师,更要主动学会如何与学生好好说话,针对学生的不同行为采用不同的技巧与方法,事半功倍,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戈登博士.T.E.T教师效能训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 海姆·G·吉諾特博士.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M].北京:海南出版社,2005.
[3] 冯志刚.论师生沟通技巧的运用[J]. 职业技术,2015,6期:1.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长岗初级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关键词:老师;学生;沟通技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坐在一只小船里渡河。他问船夫:“你了解哲学吗?”“我不了解”船夫回答道。“那么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哲学家说道。“你懂文学吗?”他又一次问道。“不懂。”船夫回答道。“那么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二的生命。”哲学家感叹道。正在这时,小船撞到了河里一块大石头,并且开始下沉。“你会游泳吗?”船夫问道。“不会。”哲学家回答道。“那么,你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船夫说道。
当严峻的现实问题出现时,理论就显得有些苍白,只有技巧才是唯一实用的!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浅析最恰当的谈话技巧与方法。
在展开分析之前,我们先搞清楚“问题的归属”!我们将所有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分为三类:一、这行为干扰了老师的需求,给老师造成了实质的影响,这是“教师拥有的问题”,例如在课桌上刻字,;二、这行为来自学生的生活,对老师没干扰,这是“学生拥有的问题”,例如学生表达了对他妈妈的愤怒与失望;三、这行为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干扰,我们把这部分行为纳为“无问题区”,例如:学生安静快乐地学习。
只有师生关系处于无问题区时,教与学才有成效。老师要做的,就是用最快的方法让学生从问题状态转向无问题状态。
一、学生拥有的问题——“积极聆听”
情景一:本学期开学初,某堂练习课上,一男生小辉凝望着窗外,其他同学都在认真作答。
老师低头小声询问:你在干什么?小辉
小辉:没干什么。只是不喜欢上学
老师:你不喜欢上学,而喜欢去外面玩耍
小辉:是啊。学校里不是读书就是思考做试卷,烦死了
老师:你怀念寒假时在外面游玩的日子
小辉:是的,打篮球啊、扔飞碟啊。
老师:那些活动真的很有趣,所以不再玩而回到教室里确实有点难。
小辉:对啊,所以我盼着暑假快点到来
老师:你期望下一个长假的来临
小辉:嗯,暑假来了,我就能尽情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凝望窗外的小辉,学习受到了干扰。随后在于其聊天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他凝望窗外的原因——“不喜欢上学”,于是他迅速作出判断:问题归属于学生自己。于是,此时,老师需要做的仅仅是积极聆听他的感受,回应他的情绪!这有利于让他们感受到尊重、理解与接纳,从而平息情绪,尽快将状态转移回学习中来。
二、教师拥有的问题——“我—信息”
如果教师感觉到负面的情绪产生,例如,厌烦、恼怒等,表明问题是属于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必须对这些情绪与反应承担起责任,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就会感到失望与疲倦。
下面是问题属于教师的情景:
讲台乱七八糟地摆放着粉笔、黑板擦等
几个学生在你上课的时候大声说话
针对以上情景,传统上,老师会大声地呵斥
“值日生是谁!怎么没摆放整齐!”
“闭嘴,要说话出去说”
可我们知道,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呵斥的内容只涉及学生,不涉及老师,学生无从知晓他的行为给老师带来什么影响,他只知道老师要求他做哪种改变。所以,这样的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关心老师的利益。
那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教师拥有的问题呢?戈登博士推荐的方法是——“我—信息”。如果教师说的是他对学生行为的感受,或该行为给他带来什么具体的影响,这样的信息就称为“我—信息”。例如同样的上面三个情景,懂得恰当谈话的老师会说:
“当我需要先清理这些被乱放的物品时,我无法工作。”
“我因这噪声感觉烦透了。”
这种表达坦诚了老师自己的感受,学生会把老师当作真实的常人看待,认为老师是真诚的人,拉近师生距离。而且它不涉及学生的负面评价,学生行为改变的可能性就高。
又比如:
“当你没有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行为描述),我得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这堂课(实质影响),我感到沮丧(感受)。”
据研究显示,使用“我—信息”与学生面质时,结果着实令他们吃惊。他们发现,当学生得知教师的内心感受时,颇为惊讶,会这么说:
“我不知道这会惹您心烦”
“我们不知会给您带来困扰”
其实任何人都有可能忽略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影响。
三、无问题区——“建设性的表扬”
在无问题区中,学生既没有给老师造成困扰,也没有给自己造成问题,例如他在认真地做作业,这是值得表扬的!那怎么表扬呢?
情景:小敏帮助老师把图书角的书整理了一番。
A老师:“你做得真好,你真是个勤奋的孩子,你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图书管理员。”
B老师表扬了孩子的成就:“现在所有的图书都放得井井有条了,同学们来找书的时候就方便很多了,整理图书可不容易,但你却做到了,谢谢你!”老师对小敏的肯定使得小敏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我的老师喜欢我做的工作,我干的真不赖。”
不难看出,结论性的表扬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威胁,不仅不会令人感到愉快,反而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恐惧。
所以我们要让表扬具有建设性!——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品性和性格。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老师,更要主动学会如何与学生好好说话,针对学生的不同行为采用不同的技巧与方法,事半功倍,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戈登博士.T.E.T教师效能训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 海姆·G·吉諾特博士.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M].北京:海南出版社,2005.
[3] 冯志刚.论师生沟通技巧的运用[J]. 职业技术,2015,6期:1.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长岗初级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