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新一轮的教材更新中,课本编辑工作者将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的比重增加,以此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建立科学有效的自读课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完成自读课文中的任务。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以学生,教师,阅读工具这三个主体入手,对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对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教学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导作用,独立完成阅读任务
1.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阶段,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文字功底与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自读课中的阅读任务,合理高效的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去寻找合适的阅读内容以及接受不同等级的阅读任务。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可以尝试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深入分析关键句子的含义;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只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大意理解与写作手法的分析。这样有针对性地自读课能够提高学生自读任务的完成率,最大程度地幫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期挑战更高难度的阅读任务打下基础。
1.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顺利完成自读课文任务,必须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养成独立解决阅读问题的习惯。在传统的“教读课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角色,为文章进行了精细化的讲解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依赖心理,对文章的解读能力也会有所退化。在自读课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列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通过多次阅读与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再利用教辅资料或请教老师来补充与验证答案。当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一定要向老师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让老师能够根据思路找出错误与不足,及时进行更正,这样能够快速提高理解能力与解题能力。
1.3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充分发挥自读的价值,教师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后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通过借鉴别人的观点来补充自己的答案。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学生分组,共同合作探究自读课文任务,以强带弱,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阅读问题,提高自读效率,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解题思路,起到开阔思维的作用。
二、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做好自读课的辅助工作
2.1在日常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自读课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在日常“教读”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春》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了解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依据散文这一文体向学生系统化的讲解了写作的八种文学体裁,通过分析经典句子帮助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写作手法,利用这篇文章帮助学生简单了解朱自清作者的写作风格从而引申出经典的文学流派。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教读”为“自读”打下了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例如通过作者把握文章风格,通过修辞手法体会思想感情等,快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顺利完成自读课任务。
2.2跟进学生阅读进度,及时解决阅读难题
学生独立完成自读课文阅读任务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参与阅读过程,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挑选合适的阅读篇目,引导学生将“教读”课中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自读课文过程中,要根据文章难度以及学生能力去增添阅读任务。在自读课上,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学生开小差,认真观察每位学生阅读时的状态,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度,在学生遇到阅读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的问题。在课后,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帮助,通过收集课堂的反馈资料及时调整自读课的内容。教师也能够借助语文课代表来汇总学生在课上遇到的阅读问题,寻找共性在课堂上进行详细地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三、借助阅读工具,提升阅读效率
初中生的知识储备还有所不足,在独立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资料的收集,帮助理解自读课文的内容。在自读课上,当学生遇到晦涩难懂的词语时,可以借助工具书去查阅词语的意思,帮助理顺文章意思,在遇到长难句时,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去寻找其间运用的修辞手法,利用参考书中各类修辞手法的作用去帮助自己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自读课结束后,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查找自己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加简单快速的得到答案。在遇到特殊条件下完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在阅读开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音频影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例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熟悉鲁迅的生平事迹,了解新旧时代更迭下的社会矛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方向,提高自读课堂的效率。
总结
科学高效的自读课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必须明确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前明确阅读目标,带着任务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不断规划自读课过程,提高自己的认知与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将课堂中讲解的阅读技巧运用至自读课文中,充当学生与阅读之间的纽带作用,为自读课堂的高质高效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严筠. 探究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
[2]王元元.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月刊.2019.(02).
[3]邵继国.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教学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导作用,独立完成阅读任务
1.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阶段,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文字功底与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自读课中的阅读任务,合理高效的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去寻找合适的阅读内容以及接受不同等级的阅读任务。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可以尝试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深入分析关键句子的含义;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只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大意理解与写作手法的分析。这样有针对性地自读课能够提高学生自读任务的完成率,最大程度地幫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期挑战更高难度的阅读任务打下基础。
1.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顺利完成自读课文任务,必须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养成独立解决阅读问题的习惯。在传统的“教读课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角色,为文章进行了精细化的讲解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依赖心理,对文章的解读能力也会有所退化。在自读课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列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通过多次阅读与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再利用教辅资料或请教老师来补充与验证答案。当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一定要向老师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让老师能够根据思路找出错误与不足,及时进行更正,这样能够快速提高理解能力与解题能力。
1.3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充分发挥自读的价值,教师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后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通过借鉴别人的观点来补充自己的答案。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学生分组,共同合作探究自读课文任务,以强带弱,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阅读问题,提高自读效率,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解题思路,起到开阔思维的作用。
二、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做好自读课的辅助工作
2.1在日常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自读课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在日常“教读”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春》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了解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依据散文这一文体向学生系统化的讲解了写作的八种文学体裁,通过分析经典句子帮助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写作手法,利用这篇文章帮助学生简单了解朱自清作者的写作风格从而引申出经典的文学流派。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教读”为“自读”打下了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例如通过作者把握文章风格,通过修辞手法体会思想感情等,快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顺利完成自读课任务。
2.2跟进学生阅读进度,及时解决阅读难题
学生独立完成自读课文阅读任务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参与阅读过程,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挑选合适的阅读篇目,引导学生将“教读”课中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自读课文过程中,要根据文章难度以及学生能力去增添阅读任务。在自读课上,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学生开小差,认真观察每位学生阅读时的状态,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度,在学生遇到阅读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的问题。在课后,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帮助,通过收集课堂的反馈资料及时调整自读课的内容。教师也能够借助语文课代表来汇总学生在课上遇到的阅读问题,寻找共性在课堂上进行详细地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三、借助阅读工具,提升阅读效率
初中生的知识储备还有所不足,在独立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资料的收集,帮助理解自读课文的内容。在自读课上,当学生遇到晦涩难懂的词语时,可以借助工具书去查阅词语的意思,帮助理顺文章意思,在遇到长难句时,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去寻找其间运用的修辞手法,利用参考书中各类修辞手法的作用去帮助自己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自读课结束后,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查找自己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加简单快速的得到答案。在遇到特殊条件下完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在阅读开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音频影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例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熟悉鲁迅的生平事迹,了解新旧时代更迭下的社会矛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方向,提高自读课堂的效率。
总结
科学高效的自读课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必须明确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前明确阅读目标,带着任务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不断规划自读课过程,提高自己的认知与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将课堂中讲解的阅读技巧运用至自读课文中,充当学生与阅读之间的纽带作用,为自读课堂的高质高效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严筠. 探究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
[2]王元元.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月刊.2019.(02).
[3]邵继国.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