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育人是永恒的事业,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就基于创新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关键,而课堂教学又是师生实现创新意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发现“新大陆”的起跑线。科学的发明总是在科学家的顿悟意识下产生的,教育创新是师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从好奇——问题——探索——验证——归纳的全过程。这五步教学法正是实现创新教学的突破,下面结合“求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方法谈谈个人体会。
一、好奇情境
好奇是小学生的一种心理共性。处于五年级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他们无论什么事总感到好奇。校园里哪里人多,他们就到哪里去看个究竟。超市里又有什么新产品包括玩具、文具等等,他们总是不惜一切要弄熟,宁愿饿着肚子,把买饭的钱花在好奇心上,也要弄个明白。当学生用列举法效仿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后,我在6和8的中间画了一条横杠,使6和8这两个合数变成了分数6/8,这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我让他们约分成了3/4,他们更觉得奇怪,老师怎么让我们约起分来了?个个都好奇起来。
二、引导提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的流露,是探索的起跑线。学生只有产生了好奇心才能提出问题,驱使他们去学习、思考、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是一盏航标灯,要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海洋,这是我的执教格言。孩子们的好奇心产生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提了许多想法。
三、探索发现
探索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地反省自己探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锻炼和增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3/4的分子分母与6/8的分子分母及最小公倍数24有什么联系。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终于看出了门道:6/8的分母8与3/4的分子3相乘,或者6/8的分子6与3/4的分母4相乘,正好等于最小公倍数24。学生们经过探索研究,终于发现了规律,心花怒放,洋洋自得。
四、反复验证
创新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价值的创新,是指个体的发展和创造为人类社会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是指个体发现和创造出相对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我在备课时突然发现了这种简便的求两个合数(含公因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经过反复验证,认为切实可行。我教学二十六年,二十三年教语文,三年教数学,从未用这样的方法去教,也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教法,自己上学的时候老师也根本就没有教过,因此,我趁着同学们讨论的热乎劲,让他们验证这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同学们互相出题验证,认为这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非常好,浅显易懂,速度很快。
五、精炼归纳
一种新产品的问世,总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区别于他物,让人们一说就知道这种商品到底是有什么作用。我们研究的这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总得有个定论吧,怎么也得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啊。于是,下一个环节就是给这种方法取名了。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叫做叉巴拉相乘法,有人反对说不好听,还不如叫十字相乘法呢,因为前后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时候正好像个十字花,这个建议同学们都说很好。于是,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定为“十字相乘法,”归纳总结为:求两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先化成分数约成最简分数,再用化简后的分子与原分母相乘,或者用化简后的分母去乘原分子,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这堂课的教学,我没有照本宣科的按照教材的内容去教,没有做一个知识商人,而是用了大量的时间去研讨求最小公倍数的新方法。教材上的求最小公倍数的列举法,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通俗易懂,融会贯通,但如果两个数较大,学生做起来非常麻烦,要在本子上把倍数找许多,给它们排很长的队才能找到。我们研究的“十字相乘法”简单易行,很快就求出了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谓求最小公倍数的捷径。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比较抽象,学生很容易把两个数的公因数都算上,与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搞混了,其结果很容易求成了两个数的积。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较抽象。大数翻倍法也比较麻烦。因此,对于列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大数翻倍法、互质数相乘法、倍数法,十字相乘法是一种新法。
评课中,许多老师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新颖,值得推广,学校教研室的领导也很赞同这种教法,我们章丘市数学教研室的教研人员也觉得值得推广,我想这种方法若能在教学中运用,那将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方便。
一、好奇情境
好奇是小学生的一种心理共性。处于五年级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他们无论什么事总感到好奇。校园里哪里人多,他们就到哪里去看个究竟。超市里又有什么新产品包括玩具、文具等等,他们总是不惜一切要弄熟,宁愿饿着肚子,把买饭的钱花在好奇心上,也要弄个明白。当学生用列举法效仿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后,我在6和8的中间画了一条横杠,使6和8这两个合数变成了分数6/8,这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我让他们约分成了3/4,他们更觉得奇怪,老师怎么让我们约起分来了?个个都好奇起来。
二、引导提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的流露,是探索的起跑线。学生只有产生了好奇心才能提出问题,驱使他们去学习、思考、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是一盏航标灯,要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海洋,这是我的执教格言。孩子们的好奇心产生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提了许多想法。
三、探索发现
探索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地反省自己探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锻炼和增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3/4的分子分母与6/8的分子分母及最小公倍数24有什么联系。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终于看出了门道:6/8的分母8与3/4的分子3相乘,或者6/8的分子6与3/4的分母4相乘,正好等于最小公倍数24。学生们经过探索研究,终于发现了规律,心花怒放,洋洋自得。
四、反复验证
创新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价值的创新,是指个体的发展和创造为人类社会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是指个体发现和创造出相对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我在备课时突然发现了这种简便的求两个合数(含公因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经过反复验证,认为切实可行。我教学二十六年,二十三年教语文,三年教数学,从未用这样的方法去教,也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教法,自己上学的时候老师也根本就没有教过,因此,我趁着同学们讨论的热乎劲,让他们验证这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同学们互相出题验证,认为这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非常好,浅显易懂,速度很快。
五、精炼归纳
一种新产品的问世,总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区别于他物,让人们一说就知道这种商品到底是有什么作用。我们研究的这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总得有个定论吧,怎么也得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啊。于是,下一个环节就是给这种方法取名了。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叫做叉巴拉相乘法,有人反对说不好听,还不如叫十字相乘法呢,因为前后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时候正好像个十字花,这个建议同学们都说很好。于是,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定为“十字相乘法,”归纳总结为:求两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先化成分数约成最简分数,再用化简后的分子与原分母相乘,或者用化简后的分母去乘原分子,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这堂课的教学,我没有照本宣科的按照教材的内容去教,没有做一个知识商人,而是用了大量的时间去研讨求最小公倍数的新方法。教材上的求最小公倍数的列举法,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通俗易懂,融会贯通,但如果两个数较大,学生做起来非常麻烦,要在本子上把倍数找许多,给它们排很长的队才能找到。我们研究的“十字相乘法”简单易行,很快就求出了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谓求最小公倍数的捷径。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比较抽象,学生很容易把两个数的公因数都算上,与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搞混了,其结果很容易求成了两个数的积。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也较抽象。大数翻倍法也比较麻烦。因此,对于列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大数翻倍法、互质数相乘法、倍数法,十字相乘法是一种新法。
评课中,许多老师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新颖,值得推广,学校教研室的领导也很赞同这种教法,我们章丘市数学教研室的教研人员也觉得值得推广,我想这种方法若能在教学中运用,那将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