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完善课堂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学校第九届课堂教学大赛,课题是《构建数据表》,做为打磨教学、提升自己的一次机会,我倍加珍惜,从初赛阶段的说课,到最终的赛课,一路行走,一路思考,最大的感受是:一堂好课是在学习中逐步走向完善的。
  1、研读教材,向专家学习
  准备说课前,拿起教材认真研读,用心地揣摩书上说的每一句话,发现自己从使用这本教材起是第一次如此字斟句酌地研读过,很多精辟的分析也第一次跃入眼帘,如:在确定字段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信息细化,这样可以增加数据库的灵活性,能够支持我们以不同的方法检索数据。例如,地址字段可以分为省、市和街道等字段。受此启发,在“确定实体的属性”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我先通过生活中的不同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实体的属性,然后在学校通讯录的数据表上进一步拓展,向学生提问:如果学校想了解学生在各个区县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数据表中做哪些改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属性的确定增强数据库检索的灵活性,从而将问题引向深入。
  “教材”(teaching material)是教育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把选择出来的教学内容交给学习者的材料,而“教科书”(textbook)则是“学科教学的主要教材”。因此,教材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而是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教学思想,合理的教法指导和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师的第一位导师。研读教材,细细体会,深入理解,多问几个为什么,能让我们深刻理解教材本质,从而更加从容地驾驭教材,让教学走向成熟。
  2、利用网络,向同行学习
  情景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虽然只有三五分钟,但往往能够带动起整堂课的学习氛围,最初,我选用的是鲁迅作品中几个人物的外貌描写,但赛课日程安排下来,发现自己是下午第一节课,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这个时间容易犯困,我知道要改变内容了,该怎么引入呢,苦思而不解,google看看吧,一位同行的引入为我点亮了明灯:他在上一次课让每一位同学用文字描述一下班级上自己熟识的一位同学,然后选取五篇分析属性。我做了一些改变:让学生在上一次课结束前5分钟,用简洁风趣的语言描述自己熟悉的同学,但不能写出名字,然后选取三篇,让全班同学猜猜他/她是谁。果然,学生幽默的文字立刻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为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下面就是花婷婷等三位同学的谜题:
  1)、拥有一头自来卷头发,身材小巧,皮肤白皙,但是声音却非常嘹亮,上课十分激动;带一副眼镜,会很认真的跟别人讲题,帮助别人解答疑难问题,素有“大妈”之称,而且十分爱干净,不允许同桌的桌面上很乱。
  ——花婷婷
  2)、在太阳系的地球上的一四班,有一个特别而又平凡的人,他皮肤“黝黑”,人称“黑子”,头发最近刚剪过看起来比较像一个好孩子,可是他的内心非常……不用说,各位大神肯定猜到是谁啦,他就是……<未完.待续>
  ——董云鹤
  3)、她属于高个苗条的女生,有时很疯狂,有时又显得很高贵。她有着很深的艺术内涵,在音乐艺术上的兴趣也很多。比如:小提琴。一把普普通通的小提琴,在她的手中却能揍出动人的音乐。她是我们家最可爱的“能人”。
  ——乜翠云
  一个人因为受到思维习惯、阅历、知识面等的限制,考虑问题往往总会有些局限性,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同行交流对话的平台,我们可以借此拓宽思路,博采众长,为教学增加更多的亮点。
  3、交流讨论,向同事学习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因此本节课任务的设置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最初的任务是让学生设计我的电子图书库,心中总觉得不妥:学生未必有多少电子书,即使有也不必大动干戈地使用数据库来管理。设计学生通讯录吧,太普通没有难度,学生不用分析,都知道提取哪些属性。于是和同组的老师交流,胡永新老师的一句话为我点亮了另一盏明灯:人口普查需要设计非常合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啊,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每个人都是普查的对象,而且人口普查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属性的提取非常复杂,对学生来说绝对富有挑战性,有利于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今中外的先哲大师们很多都是通过对话互相学习、激发灵感的。教学是复杂且充满智慧的活动,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对话有助于激发教师的灵感,加深对教学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一次赛课,让我对《构建数据表》一节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源自思考,思考产生疑问,疑问带着我去学习,学习又会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循环,学然后知不足,知识在这样的循环中积累,教学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走向完善。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强调内容的开放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并且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活动课教学的方法,对全面实现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活动 活动教学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而语文活动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语文活动课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 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广大的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远远不够。现结合我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开发好现行教材本身的
众所周知,数学在中学的升学考试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可以这样说,学生学好数学,就为中考打下了半壁江山,因为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基于数学的。对于初中学生,学好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的基础。学生学好数学也就成为初中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当然,学生学好数学离不开我们教师的付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因而,我们要从自己的本位出发,搞好我们的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我们的
【摘要】自主探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进行主动探索,教会学生探索的一些方法,并亲历探索的过程,加强分工合作,认真做好指导评价,让学生自己推开探索的大门,在探索中交流、在探索中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培养;自主探索能力 ;方法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由于其题型新颖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要做好这类题,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在这三项对语言的要求之中,“连贯”较难把握,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也许同学们会从中受到帮助。  连贯是指几个分句、几个句子、几个句群互相衔接、前后呼应,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做到连贯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持话题的同一性  表现一个中心意思,不要任意转换话题,这是达到语言连贯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班级的灵魂。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当好班主任,是一门技术加艺术的学问,回首我20年的育人经历,对它有了一点认识即:细、实、严、深。文章围绕这四个字,谈点体会。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体会    班主任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职责的重心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文明礼貌教育、学
现代化教学媒体,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资源。现代教学技术能否发挥它的作用和魅力,取决于教师能否恰当的使用。教学媒体的优化不等于教学的优化,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不等于教学现代化的实施。在现代教学技术应用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教师对“技术”的掌握,而是现代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一、现代教学技术如何机动灵活地使用  【案例一】《春》教学片段  师:学完朱自清的《春》,请同学们归纳描写景物的一些方
传统作业中“问题的提出”“数据的提供”都是教材或教师精心准备的,而不是学生自行提出和采集的,让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造成学生无条件接受,不愿质疑不想创新。但长期以来,一方面普遍反映数学作业重复演练,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在升学压力下教师又本能地相信多布置作业教学效果总要好一些。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要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这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才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体现了主导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了解《新课程》,领会新理念,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作为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思路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架起了一座桥梁,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思品教学中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就思品教学中如何形成良好的情感,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思品课教学 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思品学科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