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法》关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质特点”中提到,小学语文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道德、纪律的教育”。在小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而语文教学则又担负着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总览全套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每一首诗,每一幅图,无不包含着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良好品德。尤其是教材中选编的历史人物故事、革命领袖故事以及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精选出来的诗歌和改编的成语故事,他们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良好思想品德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是语文教学值得研究的課题。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20多年,下面就谈几点看法。
一、领会内涵,有的放矢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着意将爱国、立志、勤奋、尊师、节俭、友爱等思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渗透在教材中,教师要对每一篇课文进行周密的分析和理解,深刻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例如,学习《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义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一课。课文通过记叙作者元旦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班的战士升国旗的动人场景,表达作者对国旗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再联系学校每周一升国旗的实际,教育学生升国旗时要严肃认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教学《我也有爱心》(课文出处同上)这篇看图说话,课文的四幅图都是表现小朋友做好事献爱心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图意,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曾关心过谁,帮助过谁,是怎样做的。最后归纳强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做的话,才算是真正的好学生。
二、创设情景,手段多样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借用各种教具,创设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受到品德教育一般来说,形象鲜明、情真意切的课文,如诗歌、故事等,宜采用听录音、开演讲会的形式。介绍祖国山水名胜的优秀散文、游记等,则宜采用放投影或播放有关视频等手段。如教学《日月潭》(义教版实验教材上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有关的视频或通过放投影片(配上优美的音乐)来展现画面,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领略祖国山川的美。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四周绿树红墙、孩子们在公园内尽情游玩的春景图,让学生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听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优美的旋律,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这样使学生在轻歌曼舞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三、巧联实际,激发行动
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思想品德知识只是对良好品德的初步感知,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还必须依靠教师在教后巧妙地联系实际,激发动机,指导行动。如教学《平平在家里》一文。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怎样才算美?一个少先队员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该怎样做?最后指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承诺。这样,少先队员的优秀品德就会逐步形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握渗透的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巧联实际,就一定能达到借助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并受到良好的效果。
总览全套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每一首诗,每一幅图,无不包含着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良好品德。尤其是教材中选编的历史人物故事、革命领袖故事以及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精选出来的诗歌和改编的成语故事,他们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良好思想品德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是语文教学值得研究的課题。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20多年,下面就谈几点看法。
一、领会内涵,有的放矢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着意将爱国、立志、勤奋、尊师、节俭、友爱等思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渗透在教材中,教师要对每一篇课文进行周密的分析和理解,深刻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例如,学习《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义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一课。课文通过记叙作者元旦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班的战士升国旗的动人场景,表达作者对国旗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再联系学校每周一升国旗的实际,教育学生升国旗时要严肃认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教学《我也有爱心》(课文出处同上)这篇看图说话,课文的四幅图都是表现小朋友做好事献爱心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图意,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曾关心过谁,帮助过谁,是怎样做的。最后归纳强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做的话,才算是真正的好学生。
二、创设情景,手段多样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借用各种教具,创设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受到品德教育一般来说,形象鲜明、情真意切的课文,如诗歌、故事等,宜采用听录音、开演讲会的形式。介绍祖国山水名胜的优秀散文、游记等,则宜采用放投影或播放有关视频等手段。如教学《日月潭》(义教版实验教材上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有关的视频或通过放投影片(配上优美的音乐)来展现画面,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领略祖国山川的美。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四周绿树红墙、孩子们在公园内尽情游玩的春景图,让学生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听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优美的旋律,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这样使学生在轻歌曼舞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三、巧联实际,激发行动
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的思想品德知识只是对良好品德的初步感知,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还必须依靠教师在教后巧妙地联系实际,激发动机,指导行动。如教学《平平在家里》一文。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怎样才算美?一个少先队员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该怎样做?最后指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承诺。这样,少先队员的优秀品德就会逐步形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握渗透的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巧联实际,就一定能达到借助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并受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