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培养规律的情况较为严重,教材编排、资料使用以及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都较为混乱,系统性不强。如对说明方法讲授时机和要求的问题上,就出现这样的情况:七年级上册出现《看云谈天气》等说明文时,有些老师就按惯常思维把所有的说明方法都罗列出来,联系课文内容讲深讲透,并反复练习。而到了八年级上册讲《中国石拱桥》等说明文时,又一次把说明方法拿出来“翻炒”,机械重复。更有甚者,说明方法这个知识点最早出现居然是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文单元中,每课的课后练习都出现要求回答“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编排及教学目标方面序列性不强。而在课堂教学上,个别老师在问题的设计和对学生的目标要求方面没有层次感,问题往往一步到位,直接到结果而缺乏细化过程。运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就能很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语文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科学地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以及学科知识序列安排教学。教师就如桥梁专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桥梁。我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就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问题和目标设在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一、精心研究教学对象
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作为老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必须清楚了解。因此,我通读了小学12册语文课本及教学目标,特别是第三学段5-6年级的教材和教学要求,了解七年级新生已学过以及要求达到的水准,同时通过摸底考试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也就是摸清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底,以便于开展初中阶段的教学。
建立学生知识能力动态档案。设立《研究学生记录本》,详细记录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问题、改进方法、学习效果等。每次作业、测试等都进行记录分析,课后反思课堂学习效果,这样就能科学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效果明显。备课中“备学生”是个重要环节。细致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方式方法。同时,对于学困生该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对优秀生该采取怎样特殊的额外措施等等,都要作必要的考虑。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个别差异较大,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使班中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学生分层主要依据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点。学生智商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我能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坚持思维无禁区,鼓励畅所欲言,多包容和赏析,促进其自身主动发展。在此过程中,处理好分层教学与面向全体的关系,找准定位,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备课时,我注意课文问题的设计与提问对象相对应。一方面,问题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其本人的基础上取得进步,我在备课时就考虑到差别,设计难易各异的问题,使每个问题都会有学生能作出正确的回答,从而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体验。如我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一段内容时分别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这一层写什么内容?2. 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对《山海经》的渴望?3. 这件事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4. 联系前文,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来突出人物?问题由浅入深,充分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水平。
分层布置课外作业。作业要因人而异,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几套难度不一、题型多样的题目,供程度不同的学生使用。基础差的学生主要布置巩固性的作业,如文章重点知识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围绕课后练习第一大题来布置。中等生主要布置体味语句运用的作业,偏重于理解,如课后练习第二大题。而优等生则主要是做拓展作业,偏重于迁移应用,如练习册中课外拓展阅读题。
二、理清教材知识的序列性,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整合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过这样的阐述:“一个真正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材结构的人,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探究学习方法。”因此,安排讲授什么内容,怎样讲,如何呈现等等都要作一番研究。我认真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理清六册教材知识点的分布和能力培养的序列性。遵循知识的逻辑性和维果茨基“教学应当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理清每个单元之间课文编排的内在联系,采用阶梯式序列或螺旋式序列编排教学。如七年级教材上册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而第二单元侧重于理想与信念,由具体到抽象,递进了一层。第二单元更是提出“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的高要求。对比两个单元中的两首诗,《理想》比《在山的那边》更意味深长,蕴涵哲理。而《理想》的重点诗句又跟本单元后面的文章相照应。如“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照应第七课《行道树》,第九课《我的信念》。这两篇文章具体地阐述了诗句的内涵,比诗句更具体,更可感,更深刻。
根据教学需要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整合,科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备课时,我一方面从学生思维方式出发,确定教材中哪些内容能拓展学生能力和思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适当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单元,让学生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号召人们要热爱和平,如果简单的按教材编排再讲第二单元“诉说普通人的爱”,虽有一定的关联,但对战争的认识不够深刻。我就把第五单元21课《桃花源记》和2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春望》《石壕吏》提上来讲,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和对和平的渴望、理解就更加深刻,对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更有连贯性,符合学生的求知规律。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精心研究教学对象
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作为老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必须清楚了解。因此,我通读了小学12册语文课本及教学目标,特别是第三学段5-6年级的教材和教学要求,了解七年级新生已学过以及要求达到的水准,同时通过摸底考试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也就是摸清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底,以便于开展初中阶段的教学。
建立学生知识能力动态档案。设立《研究学生记录本》,详细记录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问题、改进方法、学习效果等。每次作业、测试等都进行记录分析,课后反思课堂学习效果,这样就能科学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效果明显。备课中“备学生”是个重要环节。细致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方式方法。同时,对于学困生该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对优秀生该采取怎样特殊的额外措施等等,都要作必要的考虑。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个别差异较大,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使班中各层次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学生分层主要依据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点。学生智商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我能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坚持思维无禁区,鼓励畅所欲言,多包容和赏析,促进其自身主动发展。在此过程中,处理好分层教学与面向全体的关系,找准定位,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备课时,我注意课文问题的设计与提问对象相对应。一方面,问题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其本人的基础上取得进步,我在备课时就考虑到差别,设计难易各异的问题,使每个问题都会有学生能作出正确的回答,从而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体验。如我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一段内容时分别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这一层写什么内容?2. 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对《山海经》的渴望?3. 这件事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4. 联系前文,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来突出人物?问题由浅入深,充分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水平。
分层布置课外作业。作业要因人而异,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几套难度不一、题型多样的题目,供程度不同的学生使用。基础差的学生主要布置巩固性的作业,如文章重点知识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围绕课后练习第一大题来布置。中等生主要布置体味语句运用的作业,偏重于理解,如课后练习第二大题。而优等生则主要是做拓展作业,偏重于迁移应用,如练习册中课外拓展阅读题。
二、理清教材知识的序列性,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整合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过这样的阐述:“一个真正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材结构的人,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探究学习方法。”因此,安排讲授什么内容,怎样讲,如何呈现等等都要作一番研究。我认真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理清六册教材知识点的分布和能力培养的序列性。遵循知识的逻辑性和维果茨基“教学应当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理清每个单元之间课文编排的内在联系,采用阶梯式序列或螺旋式序列编排教学。如七年级教材上册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而第二单元侧重于理想与信念,由具体到抽象,递进了一层。第二单元更是提出“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的高要求。对比两个单元中的两首诗,《理想》比《在山的那边》更意味深长,蕴涵哲理。而《理想》的重点诗句又跟本单元后面的文章相照应。如“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照应第七课《行道树》,第九课《我的信念》。这两篇文章具体地阐述了诗句的内涵,比诗句更具体,更可感,更深刻。
根据教学需要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整合,科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备课时,我一方面从学生思维方式出发,确定教材中哪些内容能拓展学生能力和思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适当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单元,让学生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号召人们要热爱和平,如果简单的按教材编排再讲第二单元“诉说普通人的爱”,虽有一定的关联,但对战争的认识不够深刻。我就把第五单元21课《桃花源记》和2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春望》《石壕吏》提上来讲,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和对和平的渴望、理解就更加深刻,对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更有连贯性,符合学生的求知规律。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