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烹菜色味全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啤酒在烹制佳肴时有着意想不到的妙用,比如炒肉片或肉丝时,用淀粉加啤酒调糊挂浆,能令其格外鲜嫩,风味尤佳;拌饺子馅时适量放点啤酒,煮出来的水饺更鲜、更好吃;用啤酒炖鱼,在炖制时啤酒和鱼能产生酶化反应,这样炖出的鱼味道浓郁;制作葱花油饼时在面中适量加些啤酒,烙出来的小饼既脆且香。
  红烧啤酒虾
  大海虾非常鲜,不喜欢的人却将这鲜看成了腥,尤其是小孩儿们,好多都因为这腥味不吃。为了让腥转变为鲜,可在烧煮时用啤酒代替水。啤酒在烧煮的过程中,本来就很少的酒精会完全挥发,所以不用担心酒精的問题。这招让大虾的鲜多于白灼,还增加了香,虾肥时那是必须要用啤酒红烧几次的。
  海虾700克、啤酒1瓶、葱1棵、姜3片、蒜4粒、花椒1小勺、八角1颗、干辣椒10个、料酒2勺、生抽2勺、白糖1勺、盐半勺。海虾洗净后控干水分待用。油热放葱、姜、蒜、花椒、八角、干辣椒炒出香味。加入海虾翻炒,要将海虾炒干,至一点水分没有,壳肉分离烧煮时会更加入味,吃起来也方便。倒入一瓶啤酒,以没过虾多一些为好,再加入料酒、生抽、白糖、盐。大火煮开,中火慢烧煮至香味浓郁,汤汁收浓即可。虾越泡越入味,中午烧好的晚上吃口感更佳。
  啤酒烧牛肉
  做红烧牛肉时用啤酒代替水,焖出来的牛肉更鲜美、香气扑鼻。整个烧煮过程一滴油不加,完全不用炒糖色,回归最原始的肉香味儿。
  牛肉500克、青豆300克、啤酒1瓶、葱1棵、姜4片、干辣椒6个、八角1颗、花椒1小勺、米醋1勺、料酒1勺、生抽3勺、白糖2勺、盐1勺。将切成小块的牛肉、姜片跟凉水一起下锅,大火烧开,再煮2~3分钟,撇去浮沫后关火捞出,然后用温水洗净牛肉块待用。将焯过水的牛肉块放入锅内,加入整瓶啤酒,再加入葱、姜、蒜、干辣椒、八角、花椒、米醋、料酒、生抽、白糖,开大火煮。煮至中途,锅内的啤酒减少一半时,加入青豆、盐,继续煮。煮至汤汁收浓、牛肉软烂,即可加盐调味后关火。
  啤酒渍黄瓜
  用啤酒腌渍的黄瓜,口感清爽清脆。做法极其简单,就是用啤酒加糖、盐配出调味汁,将黄瓜冷藏渍三天以上。成品味道清新别致,很适合润燥清肠。这道小菜让拒酒于千里之外的我觉得啤酒越发有魅力。
  黄瓜500克、啤酒1罐(330毫升)、白糖15克、盐8克。将黄瓜洗净后切成一寸左右的长条状。全部切好后将黄瓜条放入容器中,撒上盐拌匀,腌制15分钟,让黄瓜稍稍出点水。盐腌出来的水不用倒掉,加了啤酒以后味道就淡了。然后倒入一罐啤酒,再加入白糖,拌匀。盖上盖子,放冰箱冷藏三天即可食用。我觉得放六天口感更好,一点酒味都没有了,黄瓜依旧脆嫩翠绿。喜欢吃辣的,可以将小米椒剪成丝一起渍。
其他文献
家有“90后”(老母今年94岁),身体尚健,思维清晰,不乏幽默。前一阵因胃疾住院数次,回家后生活如常,但深居简出。  一日,楼前发现烧过的纸灰,乃该楼一住户因父亲(并不居住该楼)在他处过世而烧纸钱。见状,“90后”执意要保姆陪她出去兜一圈。询其缘故,曰:“楼内我年最长,前一陣又住院,居民见纸灰,必以为我病故,需出去亮亮相。”  摘自《新民晚报》
记得那一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我取下那本书,一口气读完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了几页,没等看完那一连串病症预兆,我便意识到,我恰恰得了这种病。  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翻到舞蹈病,我发现,正如我预先料想的那样,我也患有
婆婆是一个特别可爱的老太太,她在哪里,哪里的晚辈们就能感到踏实和快乐。  结婚前,先生带我回家拜见未来的婆婆,指着我说:“这是宋丹丹,妈一定认识的,我要和她结婚。”  “什么时候办事啊?”老太太喜形于色,笑眯眯地打量我。  “8月25号,那天是她的生日。”  “好好好,我瞅瞅黄历去。”老太太踱到黄历跟前,“我这黄历啊,吉日算得特别准。8月25号……哦……这不准。”她一扭身,回来了:“行,就那天吧,
做老干豆角,须得在盛夏里,選个上好响晴天,先在院子里扯好一根晾绳,然后选出已经结了籽、肉质厚实的成熟老豆角备用。在鲁南,数山田地坝头上种的“山里红”山豆角最好。因为这个品种外表鲜红,形状短小,皮厚肉多,其里面的种籽粒饱满圆大。  备齐了老豆角,再往锅里添加半锅清水,把豆角洗净后放入锅中,大火猛烧,到咕嘟咕嘟水大开为止。然后用漏勺把豆角捞出来,再看,鲜绿的豆角已经被煮成了褐色,软耷耷的,如同面条。将
全球多数人必须吃的正餐,依内容、形式,或是相关的习惯等,大体可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用“脑”来吃的。美式吃法可以做代表。  美式流派一般把吃建立在医学、健康的前提下,吃什么都用脑思考,计划选择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医学、营养学一旦有新理论,食品界就有新宠儿:旧方式、旧内容,或贬或弃,由人的大脑主宰生杀爱厌。君不见市场上多的是配好营养的盒饭吗?省时,省事,但并不省钱,这是用脑吃的,人人看图识字就懂
所有的豆类植物中,我最爱扁豆。  自小生长于乡村,熟悉的豆类品种繁多,诸如大豆、蚕豆、豌豆、红豆、绿豆、豇豆、四季豆等等,有的可当粮食,有的可作蔬菜,各有其可爱之处,但倘若专挑一样来,我选择扁豆。  乡贤郑板桥一句“满架秋风扁豆花”,使一向默默无闻的扁豆在中国文化里多了层雅致韵味,大有由野乡僻壤转而登堂入室的感觉。其实,扁豆在我看来,原本就是那般朴素无华,扁豆连系的记忆之根,从来不曾改变。  第一
大仲马是个高产作家,他身后留有四百部著作,包括《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枪手》《黑郁金香》等经典作品。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的遗作中,竟留下一本内容驳杂、引述宏富的《美食词典》!  大仲马为人慷慨,喜欢请客。《基督山伯爵》出版后,整个巴黎为之疯狂,也使大仲马彻底告别了贫困,从此每年能挣上20万金法郎,跻身靠文学致富的财主之列。1843年,踌躇满志的大仲马买了一块林木葱茏的土地,盖起了一座三层高的“基督山
老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里边有一位狗剩媳妇,是由煤矿文工团著名演员杜宁琳老师扮演的。  有一天,我们电视餐厅“明星做菜”栏目想邀请她来做一道菜。我说:“我给您预备原料,您来就行。到这儿您放心,我们这儿什么都有。”她说:“不用预备什么东西,就给我买一点鸡翅就行了。”我就让剧务买了二斤鸡翅,不要鸡翅尖,就要那鸡翅中,在超市都能买到,买回来洗干净就搁那儿预备着。杜老师来了以后问:“这儿有平锅吗?”我问
秋高气爽的白露、秋分之间,正是垛田人卖嫩姜的最佳时段,小城人可忙活了,个个撸袖子刮生姜,家家忙得热火朝天、一脸欢喜。这腌嫩姜可是要吃上一年半载的呢,如小雪时分腌雪菜、东北人冬天里做酸菜一般兴师动众。  所谓垛田,其实是河中的绿洲小岛,土质肥沃,浇水方便,最宜长芋头生姜。那刚挖出土的嫩生姜,鲜明的色彩才好看呢,真正的姜黄啊,一枝一枝的顶头,总是满溢着胭脂一般的艳红,如染了蔻丹的少女的指尖,嫩得一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