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学习的关键步骤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指导学生学习是一件大事。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尽量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益。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抓好获取、记忆、理解、训练、创新这几个关键步骤。
  【关键词】获取;记忆;理解;训练;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14-02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1]。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学习是从信息获取、保存、加工到输出的过程。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的数量已达2亿多人。如何教育指导这2亿多人提升学习能力确实是一件大事。笔者认为,以下的步骤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家长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该充分重视。
  一、获取
  (一)知识技能的获取是学习的第一步
  知识的来源分为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直接来源包括自己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相关信息获得的各方面的知识;间接来源包括道听途说、通过其他人传授等方式获得知识[2]。一般而言,知识主要是从教师、书籍、网络(包括视听资料)和学生自己的实践渠道获得。对学生而言,主要从教师、书籍和网络这几个渠道获得。年龄越小的学生,教师所起的指导作用越大。小学初段,是学生的萌芽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育,包括知识、人生观、行为思想等的形成都具有启蒙作用,因此通过正确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行为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生主要依靠上课听讲获取知识
  专心听讲是最主要的学习品质。要让学生专心听讲,首先,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便没有了动力,便不能将更高的热情和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学习之中。其次,教师在讲解时要适时提问,并对认真听讲的学生给予激励。这样对学生的答案及时性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查漏补缺,尽快找出知识漏洞,从而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3]。再次,在听讲过程中影响注意力的事物,如手机、玩具等这些科技类的学习工具具有双面性质,既为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健康和诸如注意力、动脑能力等方面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增强,从书籍、网络中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家长就要要求学生每天看课本、看书,询问阅读情况,制订阅读计划,布置阅读任务,规定出每天看书的时间。②要让学生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减少周围事物的干扰。③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标记、书写从生字、生词到优美的语句、段落,以及作者的思想、读后感等。④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书写、计算、口头表达能力等。
  二、记忆
  关于小学语文学科,学生需要记汉字、背课文,还需要背古文名篇。关于数学,要背加减口诀、乘法口诀及运算法则,还有各种各样的公式概念。关于英语,要记住单词、语法,背英语句子、范文[4]。到了初中,要背的东西更多更难了。物理的各种概念、定理、法则,化学元素的性质,反应方程式,生物、地理、历史等科目也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地方。记忆是可以经过训练提高的。许多中小学生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只要勤于记忆,及时复习,多加总结,记忆力是可以提高的。很多知识记不住,只是因为记得少的原因。
  (一)提高记忆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记忆目标明确。目标的明确起着方向性的作用,是一切学习的开端。记忆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心理学实验证明,两组学生同时看一篇课文,对甲组提出背诵要求,对乙组则不提任何要求,结果是甲组的记忆效率比乙组高两倍。因此,学生学习时强迫自己记住该记住的东西,执意不忘掉它,就会达到最佳记忆效果。②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是記忆成功的必要条件,所有记忆力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更深刻,更易记忆。③心情愉悦。在学习时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愉快而稳定的情绪是记忆的关键,心情的愉悦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一个刚刚与别人生了气的人,让其在情绪极不稳定时记住某些材料,那么他会什么也记不住。当大脑皮层的活动稳定时,很容易接收外界传入的信息,并形成清晰的记忆。④合理休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心情愉悦,也要注意合理的休息。过度疲劳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甚至导致失眠和记忆力减退。因此学习时要劳逸结合,学会休息,学会用脑,避免“开夜车”。学习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学习效率的高低。
  (二)掌握一些记忆的基本方法
  ①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根据大脑生理活动和遗忘规律,人们如果长时间单一地学习一门课或一种材料,会产生催眠作用,使人陷入睡眠状态。因此,分散学习可以提高记忆效率。②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时,只听能记住60%,只看能记住70%,而看、听、说结合能记住86%。由此可见,学习时只听讲,记忆效果最差,正所谓“耳闻不如眼见,更不如闻、看、说、写”。③联想。人脑如同一架联想的机器,通过联想将内容相近、相似、相反或将有因果关系的材料联系起来记忆,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率。④复习。复习是记忆保存的必要条件,人们习惯把复习称为“记忆之母”。一个人无论记忆力好与坏,都需要经常重复所要识记的内容。因为复习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途径。当然复习不能是机械、简单地重复,而应当是每一次重复都给人以新的信息,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理解
  理解是大脑对事物的分析,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称之为了解或者领会,是从本质上明白某事物。对于记忆和理解,可以先记忆,再理解;也可以先理解,再记忆。语文需理解字面的意思、深刻的含义、作者的感情态度,数学要理解公式的含义、来龙去脉,各种变化;物理要理解各类概念、定理、法则;化学要理解各类反应方程式;外语要理解所读的文章内容、要点,作者的观点态度等。那么怎样去理解所学的知识?①理解一个事物,就要准确地搞清楚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②尽量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的事物,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③设身处地地考虑。④亲身进行体验。⑤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学应把学习的知识置于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理解。⑥要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教学要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形成統一的知识结构。
  四、训练(练习、应用)
  训练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在训练的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反复再现,能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在训练的过程中,将知识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能使训练者身临其境,加深理解。如数学、物理的应用题训练提高了学生细心、耐心等非智力的思维品质。在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使学生能理解其中的概念、定理。应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法的熟练程度,提高学习效率。应用是学习的目的。练习时要注意分类练习,避免低效重复,注意练习的升级,避免原地踏步;还要注意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活动。它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4]。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创新有三个层次。一是超越自我。对教师布置的或者课本中的习题,给出一个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新的答案、不同于教师和书本上的解答、一篇新的突破性的作文等。二是超越同伴。如一个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在中小学生中出类拔萃,或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等。三是超越所学知识,不断推陈出新,拥有创新能力。①创造一个平等的,学生畅所欲言和谐的环境。②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特别是和教师的观点不一致时。③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容许并鼓励学生对新事物、新时尚、新思想、新概念的追求。④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使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逐渐根植于学生的灵魂之中。
  总之,通过获取、记忆、理解、训练、创新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掌握已有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对知识融会贯通。学习不是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灵活运用获得快乐的过程,能使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正体会到知识带来的快乐,并且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提高自我的生活质量,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方军成.理解教材背后的核心知识——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有感[J].小学数学教师,2020(1).
  [2]汪定用.例谈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理解[J].化学教与学,2019(12).
  [3]王春艳.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甘肃教育,2019(23).
  [4]夏洪霞.注重学法指导  提高自主探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带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以贴合教学内容,实现高效地理课堂。所以,教师要综合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优化;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93-02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和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逐渐加大了对“乐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主动思考意识等乐学精神。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乐学课堂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从精心设计导语、明确揭示教学目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美等四个方面入手,为实现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这次研究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说是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文体,但部分教师在执教时会出现“千课一面”的情况,究其原因是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够精准。本文试以中学段统编本教材教读小说篇目为例,围绕当前教学内容确定存在的误区,探讨小说文本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并给出相关案例。  【关键词】统编本;小说文本;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23-02  小
期刊
【摘 要】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考查,是检验学生是否具有灵活的字、词以及句转化和组织的能力,也是对学生价值观念以及眼界的综合考查。其中,初中语文作为小学和高中的语文学习过渡,是对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新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已被列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教师不仅需要对地理理论知识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不断地寻找灵活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提升。为此,本文结合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内涵,探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
期刊
【摘 要】美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许多教师都主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实施美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阐述了高中语文美育的必要性,探讨了语文美育教学策略,希望能通过美育使语文课堂盛开美的花朵。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26-02  美
期刊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表明了新经济形势下创业的重要性。在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具有专业知识、相关技术以及创新能力的年轻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创业优势。同时,国家推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也需要大量的创业人才,因此高职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领域也在不断转型升级,这使得“互联网+创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互联网+众创空间”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尤其像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四大基础语言技能之一。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阅读在高中考试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英语阅读教学也因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调查发现,在阅读方面,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理解障碍。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背景,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阅读障碍和困难,并就如何突破阅读障碍、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阅读障碍;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作文具有深层次的特点,教师和学生需要一起努力探讨才能领略其中的奥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构建、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作文语文味、哲理味和烟火味,让作文更有层次感,更加贴近生活,就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有内涵。因此本文介绍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三味”的养成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作文;三味;养成策略  【中图
期刊
【摘 要】写话是写作的基础,通常是随日常语文课程进行。许多教师在实际写话教学中,常感到无从下手。部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对写话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积累方式、句子练习、思维训练等方面入手,梳理教材语文要素中隐含的写话教学路径,以期为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部编教材;语文要素;写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