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雕塑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源流之处探寻雕塑的发展是必要的一个阶段,而小型雕塑在现阶段的研究较为零散且存在一定的学术空缺,本文力图通过对东周时期下的小型雕塑造型方面的研究来展开,希望从这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引申出东周楚人对于小型雕塑所寄托的不同历史情感意义,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当下时期的审美思想。
关键词:东周;小型雕塑;情感意义
中国传统雕塑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如同古国文明一样源远流长,春秋战国为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元典时代,这一时期在诸多大家的思想以及礼乐文化的发展与崩塌演变之下,也衍生了更多的礼器服务社会,其中雕塑的存在更是是洋洋大观,虽不可称之为有意识的创造艺术品,但已经凸显了早期制器者潜在的艺术思想。而东周时期的小型雕塑正可以以小见大,以其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可以充分反映社会人文思想以及审美情感,和当下社会人民的内在主观联想。而小型雕塑又丰富多彩,本次探讨仅局限于造型方面进行展开。
小型雕塑从材质上可以分为青铜雕塑、木雕、玉雕、石雕等,在这里我们不对小型雕塑的分类展开分析,而是重点研究造型方面的美术意义。小型雕塑的造型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简单的动物形造型和人物造型以及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复合造型。东周时期楚艺术风格较为明显,且蔓延至中原等地带,而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楚巫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在小型雕塑中体现也较多。东周时期的小型雕塑蕴含着当时社会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其尊崇的礼乐社会更是进一步主导着具体的文化精神,那么在这些不同文化精神的主导下所形成的物质性产物必然也会特殊性的面貌。雕塑作为历史与时代的产物也必然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因此,我们来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色实质上也就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在空间方面的体现。
一、人物形象造型
通过梳理发现东周时期的小型人物动物造型雕塑具有典型性的有楚乐舞侍者俑,俑的四肢姿态简练概括为跪坐时直观的几何形体外廓,可以联想到《楚辞》中所描写的那些楚美人相貌,“青色直眉, 美目緬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楚辞.大招》) 。其次还有曾侯乙墓编钟支架铜人,造型上可以看到铜人的形象已经展现出来变形的特点,手臂夸张并超越正常的身体比例,并不是在现实中简单写实的人体形象的正常造型,而作为支撑力的一个代表的媒介符号,并且强化了与编钟之间的一个艺术关系。战国铜武士俑(高40厘米),运用写实的手法,突出了异域特征所独特具有的人物造型的外观特点。
人物造型方面,东周时期的表现早期多为浑朴、庄重和精致,但同时还具有威严神秘风格。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对于雕塑的塑造并不是趋向于塑造正常的人体比例,而是以独特的角度去塑造出以象征、寓意等为主要手法,把人物形象夸张、变形。这类作品所代表的的是通过造物者的审美以及当下时代统治者的审美以及所需作用进行所完成,以此形成的一个新的审美寓意思想。
二、动物形象造型
动物造型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东周社会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造物者将神、人之间的传达者以器物作为载体,以动物作为传达者,这中间存在东周社会对于图腾的崇拜,以及将自然力与神力的结合所呈现的视觉表现方式所进行的天地人神之间的沟通。
羽类动物的造型是楚人所钟情的一种动物造型,代表羽化成仙的寓意,楚人无法直接与心中的神灵交流,以龙凤作为媒介来代替人类飞升与沟通。于可考的楚艺术品中可以看见,龙与凤的纹饰类造型常常出现。除此之外东周时期还大量出土了具有蛇、虎、鹿等动物类造型,且数量可观,这可以说是以日常生活种常见的家畜及山林中常见的野兽为基础展开的联想造物。与人物类造型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物类造型的小型雕塑大多风格较为朴实淳厚,而动物类型的却多表现为夸张、诡异。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雕塑本质特征,表达创作者想展现给欣赏者看的某一种情感或情绪,引起欣赏者共鸣,通过对雕塑本身形体的改变从而达到新的视觉效果,令人产生新的情感触动,是楚人的一种造物思想。动物造型的产生可以明确楚小型雕塑所代表的的器物意趣,是原始的巫术思维与先进的制造技术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三、复合型造型
从今天出土的大量楚造型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种神鸟、神兽、人神合体的奇异造型,这正是楚人喜鬼神、追求自由浪漫的精神取向的反映。表现在审美取向上,楚造型艺术的风格较其他古代造型艺术更为抽象,注重对运动感、流动感的传达,有一种超越死亡.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体现在造型艺术作品上则为瑰丽流畅、富有抽象的形式美。复合造型是通过对自然物形体的分解与重构,形成新的艺术造型与审美观念。
写实是雕塑造型表现中常见的一种手法,为了表现物象的真实,为了说明作品所独有的真实之处,作者在做雕塑作品时力求准确的再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对象。写实风格雕塑的塑造方法是通过对物象形体结构的概括和整理,向几何体过渡,然后以线、面、体的结构完成整体塑造。写实风格的雕塑最接近实物,它们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事物,所以古代的写实雕塑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外,还有历史、自然等研究价值。写实风格较之抽象风格更贴近生活和表现对象,因其最接近自然实物,写实性风格的雕塑在情感表达方面相对最容易接收并理解。
作为人类共有的造型传统,写实和变形的造型具有等同的价值和意义。每一个雕塑家对作品比例的理解和感受都是有差異的,造型是雕塑家借以塑造自己内心世界对于审美取向最有力的手段。雕塑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审美观点等都影响着雕塑造型的塑造。东周时期的小型雕塑并不算多,但是在其造型上的表现手法却极其丰富,所具有的独特寓意与造物思想为后期审美造物带来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对于符号性的一些象征也为后世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超越具象物体本身的走向。
参考文献:
[1]王星旺.中国古代雕塑造型语言的思考[J].美术文献,2020(12):27-28.
[2]曹雄.雕塑艺术中的简约造型特征浅析[J].美术文献,2019(08):52-53.
[3]郑苏敏. 曾侯乙墓有翼神兽青铜器装饰造型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
作者简介:张雪(1996.5-),女,汉族,研究生,河南省人,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0)
关键词:东周;小型雕塑;情感意义
中国传统雕塑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如同古国文明一样源远流长,春秋战国为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元典时代,这一时期在诸多大家的思想以及礼乐文化的发展与崩塌演变之下,也衍生了更多的礼器服务社会,其中雕塑的存在更是是洋洋大观,虽不可称之为有意识的创造艺术品,但已经凸显了早期制器者潜在的艺术思想。而东周时期的小型雕塑正可以以小见大,以其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可以充分反映社会人文思想以及审美情感,和当下社会人民的内在主观联想。而小型雕塑又丰富多彩,本次探讨仅局限于造型方面进行展开。
小型雕塑从材质上可以分为青铜雕塑、木雕、玉雕、石雕等,在这里我们不对小型雕塑的分类展开分析,而是重点研究造型方面的美术意义。小型雕塑的造型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简单的动物形造型和人物造型以及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复合造型。东周时期楚艺术风格较为明显,且蔓延至中原等地带,而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楚巫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在小型雕塑中体现也较多。东周时期的小型雕塑蕴含着当时社会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其尊崇的礼乐社会更是进一步主导着具体的文化精神,那么在这些不同文化精神的主导下所形成的物质性产物必然也会特殊性的面貌。雕塑作为历史与时代的产物也必然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因此,我们来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色实质上也就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在空间方面的体现。
一、人物形象造型
通过梳理发现东周时期的小型人物动物造型雕塑具有典型性的有楚乐舞侍者俑,俑的四肢姿态简练概括为跪坐时直观的几何形体外廓,可以联想到《楚辞》中所描写的那些楚美人相貌,“青色直眉, 美目緬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楚辞.大招》) 。其次还有曾侯乙墓编钟支架铜人,造型上可以看到铜人的形象已经展现出来变形的特点,手臂夸张并超越正常的身体比例,并不是在现实中简单写实的人体形象的正常造型,而作为支撑力的一个代表的媒介符号,并且强化了与编钟之间的一个艺术关系。战国铜武士俑(高40厘米),运用写实的手法,突出了异域特征所独特具有的人物造型的外观特点。
人物造型方面,东周时期的表现早期多为浑朴、庄重和精致,但同时还具有威严神秘风格。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对于雕塑的塑造并不是趋向于塑造正常的人体比例,而是以独特的角度去塑造出以象征、寓意等为主要手法,把人物形象夸张、变形。这类作品所代表的的是通过造物者的审美以及当下时代统治者的审美以及所需作用进行所完成,以此形成的一个新的审美寓意思想。
二、动物形象造型
动物造型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东周社会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造物者将神、人之间的传达者以器物作为载体,以动物作为传达者,这中间存在东周社会对于图腾的崇拜,以及将自然力与神力的结合所呈现的视觉表现方式所进行的天地人神之间的沟通。
羽类动物的造型是楚人所钟情的一种动物造型,代表羽化成仙的寓意,楚人无法直接与心中的神灵交流,以龙凤作为媒介来代替人类飞升与沟通。于可考的楚艺术品中可以看见,龙与凤的纹饰类造型常常出现。除此之外东周时期还大量出土了具有蛇、虎、鹿等动物类造型,且数量可观,这可以说是以日常生活种常见的家畜及山林中常见的野兽为基础展开的联想造物。与人物类造型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物类造型的小型雕塑大多风格较为朴实淳厚,而动物类型的却多表现为夸张、诡异。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雕塑本质特征,表达创作者想展现给欣赏者看的某一种情感或情绪,引起欣赏者共鸣,通过对雕塑本身形体的改变从而达到新的视觉效果,令人产生新的情感触动,是楚人的一种造物思想。动物造型的产生可以明确楚小型雕塑所代表的的器物意趣,是原始的巫术思维与先进的制造技术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三、复合型造型
从今天出土的大量楚造型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种神鸟、神兽、人神合体的奇异造型,这正是楚人喜鬼神、追求自由浪漫的精神取向的反映。表现在审美取向上,楚造型艺术的风格较其他古代造型艺术更为抽象,注重对运动感、流动感的传达,有一种超越死亡.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体现在造型艺术作品上则为瑰丽流畅、富有抽象的形式美。复合造型是通过对自然物形体的分解与重构,形成新的艺术造型与审美观念。
写实是雕塑造型表现中常见的一种手法,为了表现物象的真实,为了说明作品所独有的真实之处,作者在做雕塑作品时力求准确的再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对象。写实风格雕塑的塑造方法是通过对物象形体结构的概括和整理,向几何体过渡,然后以线、面、体的结构完成整体塑造。写实风格的雕塑最接近实物,它们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事物,所以古代的写实雕塑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外,还有历史、自然等研究价值。写实风格较之抽象风格更贴近生活和表现对象,因其最接近自然实物,写实性风格的雕塑在情感表达方面相对最容易接收并理解。
作为人类共有的造型传统,写实和变形的造型具有等同的价值和意义。每一个雕塑家对作品比例的理解和感受都是有差異的,造型是雕塑家借以塑造自己内心世界对于审美取向最有力的手段。雕塑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审美观点等都影响着雕塑造型的塑造。东周时期的小型雕塑并不算多,但是在其造型上的表现手法却极其丰富,所具有的独特寓意与造物思想为后期审美造物带来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对于符号性的一些象征也为后世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超越具象物体本身的走向。
参考文献:
[1]王星旺.中国古代雕塑造型语言的思考[J].美术文献,2020(12):27-28.
[2]曹雄.雕塑艺术中的简约造型特征浅析[J].美术文献,2019(08):52-53.
[3]郑苏敏. 曾侯乙墓有翼神兽青铜器装饰造型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
作者简介:张雪(1996.5-),女,汉族,研究生,河南省人,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