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职业化转型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坐姿、站姿、体能等,根据职业体能的要求有不同的需求。本文提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化”综合能力方面的特殊价值, 然后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五个方面, 论述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综合素质, 最后阐述了如何从“职业化”转型角度入手,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培养学生“职业化”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体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作为培养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必须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保健”、“享受”、“发展”的需求。如何做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职业化的转型就是摆在当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通过对四川省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职业化转型情况的调研,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化”综合素质的独特价值是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体育课程主要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体育课程应成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职业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综合素质在日常教学中, 职业素质的教育应贯穿于该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以本职业所需要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独立生存能力等方面为重点, 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发展优良个性, 培养高尚品质, 提高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进改革, 着重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等。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还要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活动, 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自觉地改善其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与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其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具有职业性和技术性的双重属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一方面, 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发展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 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特色, 例如设计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武术等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使体育课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 对于地铁相关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服从、仪表、精神状态、团结协作, 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 可以聘请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家举办讲座; 另一方面, 可以在每次理论课结束后, 与学生一起设计一次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联系地铁运营商,实地见证地铁上岗人员的具体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同时, 在实践课中教师应该注意进行有特色的课程设计。例如微笑服务、站姿、形体等训练,注重仪表、风度、气质的塑造与表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化”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
  (一)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课外体育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二课,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追踪前沿科学的最新进展,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重视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第一课堂是培养学生“职业化”综合素质的主阵地。因此, 教师应该加大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力度, 加大“职业化”综合素质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比例,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 教师应该积极应用网络、电化教学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预防与疏导心理问题工作。教師要介绍进行心理健康锻炼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地调整情绪与建立自信心的方法, 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要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 使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有效地消除心理困惑, 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武士勋,张海燕,邓西录.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其实施方案[J].《教育与职业》.2005.(11).
  [2] 李伙强,肖秀显,李茹,朱波.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职业化的需要.《甘肃科技》.2011.(27).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文章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南京市部分社区居民,通过影响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时间、项目等因素入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与揭示不足,进而提出建议和措施,为南京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1]。  关键词 南京市 社区居民 体育锻炼 调查分析  一、前言  在现代化进程中,科技的进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 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经济、文化各地域的特殊性,造成了农村群众体育的复杂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通过对江西省农村群众体育的具体分析研究,从农村体育“现代化”和“本土化”的视野出发,对农村体育观念、体育设施、组织管理、体育竞赛等进行理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摔跤跆拳道和柔道运动进入奥运会成为奥运会项目是传统武术运动的成功典例,通过查阅资料类比和分析对摔跤、跆拳道和柔道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武术运动提供有益的借鉴,进一步促进武术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武术 奥运会项目 摔跤 跆拳道 柔道  中华武术运动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经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我国媒介间的竞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日趋激烈,尤其近几年,在全媒体的冲击下,平面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限制,但其凭借自身优势依然顽强坚守。与此同时,NBA作为世界家喻户晓的品牌从传入中国至今不到30年的时间里便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必定离不开中国媒介尤其是平面媒体的推动和影响。平面媒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网球是一项文明高雅、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高校网球生态文化的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应从完善网球运动基础设施、举办各种网球比赛、挖掘网球校园文化内涵及提高网球师资力量等方面来推进高校网球生态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网球文化  网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大学体育是我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大学的体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是指对大学生的精神及心智等做出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能够彰显体育教育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功能,从而延伸体育教育的实质效果。本文对大学体育的人文关怀文化的结构体系进行了有效探索,并提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四川省篮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下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期望对四川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有一個全面的认识,为今后促进四川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篮球 后备人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摘 要 电视特别节目,作为电视机构打破常规,精心策划、编排的电视节目,能够为电视机构收获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应。其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影响着节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成功与否。央视体育频道在仁川亚运会开幕日专门制作了亚运会开幕式特别节目,通过对其报道内容与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对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 基于项群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体育项目的身体自我概念的特征、身体自我概念对不同体育项目的预测作用和不同体育项目与身体自我概念的互动模式三个方面定性分析不同体育项目与身体自我概念的关系,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意见。  关键词 锻炼方式 大学生 身体自我概念  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有其不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 从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我院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也对广西、成都等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改革方向和思路。这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加快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