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伍尔夫继《达洛维夫人》下一部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再次体现了她的现代主义精神。不少批评家将这部小说视为伍尔夫的代表作,也有的批评家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优秀的英语小说之一,这部小说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新的观察生活的方式,而且也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美。文章结合英国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创作背景,以及其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创作理念,对其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伍尔夫;《到灯塔去》;艺术美;创作理念
弗吉尼亚是幸运的,她生逢其时地成长在19~20世纪的大转型时代,而不是她所揭露的扼杀女性天赋的伊丽莎白时代。在那个年代,现代主义的哲学与艺术思潮罡风正烈,成为思想和艺术精神再度解放的年代。尽管与伟大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相比,这种解放脱胎于集体性的理想失落、社会和人生目标移位的悲怆和徘徊之中。
1《到灯塔去》的创作背景与内容
第一部分的“窗”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所叙述的事件发生在9月的黄昏,地点是拉姆齐夫妇在海边的假日别墅。人物除了拉姆齐夫妇外还有他们的孩子和来访的客人。这部分提示了在场人物的性格及其相互关系,并描述拉姆齐一家到灯塔去的计划因天气恶劣的原因而告终的过程。
第二部分“时光流逝”仅占小说篇幅的十分之一,但它却以象征着痛苦与死亡的黑暗表现了十年的灾难与变迁。在茫茫的黑夜中,拉姆齐太太不幸去世,一个儿子为国家捐躯,一个女儿死于难产。与此同时,拉姆齐家的海滨别墅在岁月的风化中也变得破旧不堪。这一部分就像前后两个部分的间奏曲,成功地将十年的不幸压缩到象征性的一夜之内加以表现。
第三部分“灯塔”提示了全书最富有的诗意和最充满激情的一幕。黑夜过去,光明重现,拉姆齐带领孩子们在十年后的一个上午驾船驶向灯塔,了却了埋在心中长达十年的夙愿,完成了这一漫长的心灵之旅。小说以拉姆齐一家的帆船抵达灯塔和莉丽小姐完成十年前开始创作的那幅油画而圆满结束。这部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中具有常见的章节,也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意识流的手法反映现代经验。这是作者对小说艺术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2《到灯塔去》对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探讨
不论复杂多变的生活使拉姆齐先生感到多么痛苦,他从工作中得到安慰,用理性和逻辑从混沌之中发现规律和秩序。他向人类理解力的极限进军,在朦胧之中辨认出思想的模式,而那一片混乱几乎将他压倒。他在解答了“Q”之谜以后,又向新的未知领域“R”挺进。他那种夸张的英雄主义,有时令人哑然失笑,但他自动承担探索真理的任务,又令人肃然起敬。作者企图在《到灯塔去》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首先,是否可能在不牺牲自我个性特征的前提下,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中认识和把握真实,在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
3《到灯塔去》完美的艺术魅力与精湛的艺术技巧
3.1书故事只是轻薄的外壳,内在的实质才是宝藏
关于到灯塔去的断续的谈话,其作用相当于扔进水池里的石头,广为扩散的东西是它们激起的波纹,是人物的意识之流、自由联想。比如第一章第五节,描写外部客观事物只用了两句话,其余七八页几乎全是拉姆齐夫人的意识流动。又如画家莉丽,她善于用视觉形象进行思考。她临海作画时,记忆中闪现出许多生动的画面。从她思想的窗口,我们看到她与拉姆齐夫人抚膝相慰的情景、画架下的草坪和海上远去的帆船。
3.2以象征和意象代替现实的叙述,寓意丰富而深邃
(1)灯塔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形象,其意象是光明与黑暗的混合。它还代表拉姆齐夫人,代表一种理想标准,人们到灯塔去,是要探索它代表的价值。拉姆齐先生和孩子们最后抵达灯塔,莉丽为之高兴,九泉之下的拉姆齐夫人为之欢喜,在这种意义上,灯塔又象征着和谐、统一与完美。
(2)小说的结构象征灯塔照耀的过程和節奏。书中前三章分别代表灯塔长的闪光、两次闪光间黑暗的间隔和较短的闪光。它的明暗变化暗示人生的悲欢交替,甚至象征人的生与死。
(3)拉姆齐夫人的品格是人类美德的象征,贯穿全篇。这种品格就是力量,就是直觉真理。它能解开生活之谜,在人与人之间创造谅解、和谐与幸福,有了它,人生的光明就有希望战胜黑暗。
拉姆齐夫人是个家庭妇女,她意识中浮现的多是简单、琐碎但重要而有意义的东西,这是她的个性。读者看这些人物的内心和思想,如同看狄更斯小说人物的脸面或手势,皆可辨出是汤姆还是约翰。比如,艺术家莉丽,她思想敏锐,独具匠心,善于以鲜明的视觉形象进行思考,把具体事物升华到抽象的概念。在她记忆的屏幕上闪现出一个个往日的、未来的生活镜头。
在时间观念上,作者又作了新的探索与实验,不是简单地改变时间顺序,而是根据需要自如地处理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在意识上扩展或压缩时间。作者能把傍晚几小时的活动扩展成180页文字,而把10年的风风雨雨压缩在一夜之间。
4结束语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创作于她思想和艺术的成熟时期,是她的代表作,书中意识流技巧的运用几乎达到完美的地步。纵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作为一名独立的女性,宽松的生活圈子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支持,令她可以不受约束地驰骋文思。她的成就对当时普遍持定的“女人不会写作”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反驳,而她自身的经历也是妇女足以与男子抗衡的有力证明。
关键词:伍尔夫;《到灯塔去》;艺术美;创作理念
弗吉尼亚是幸运的,她生逢其时地成长在19~20世纪的大转型时代,而不是她所揭露的扼杀女性天赋的伊丽莎白时代。在那个年代,现代主义的哲学与艺术思潮罡风正烈,成为思想和艺术精神再度解放的年代。尽管与伟大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相比,这种解放脱胎于集体性的理想失落、社会和人生目标移位的悲怆和徘徊之中。
1《到灯塔去》的创作背景与内容
第一部分的“窗”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所叙述的事件发生在9月的黄昏,地点是拉姆齐夫妇在海边的假日别墅。人物除了拉姆齐夫妇外还有他们的孩子和来访的客人。这部分提示了在场人物的性格及其相互关系,并描述拉姆齐一家到灯塔去的计划因天气恶劣的原因而告终的过程。
第二部分“时光流逝”仅占小说篇幅的十分之一,但它却以象征着痛苦与死亡的黑暗表现了十年的灾难与变迁。在茫茫的黑夜中,拉姆齐太太不幸去世,一个儿子为国家捐躯,一个女儿死于难产。与此同时,拉姆齐家的海滨别墅在岁月的风化中也变得破旧不堪。这一部分就像前后两个部分的间奏曲,成功地将十年的不幸压缩到象征性的一夜之内加以表现。
第三部分“灯塔”提示了全书最富有的诗意和最充满激情的一幕。黑夜过去,光明重现,拉姆齐带领孩子们在十年后的一个上午驾船驶向灯塔,了却了埋在心中长达十年的夙愿,完成了这一漫长的心灵之旅。小说以拉姆齐一家的帆船抵达灯塔和莉丽小姐完成十年前开始创作的那幅油画而圆满结束。这部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中具有常见的章节,也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意识流的手法反映现代经验。这是作者对小说艺术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2《到灯塔去》对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探讨
不论复杂多变的生活使拉姆齐先生感到多么痛苦,他从工作中得到安慰,用理性和逻辑从混沌之中发现规律和秩序。他向人类理解力的极限进军,在朦胧之中辨认出思想的模式,而那一片混乱几乎将他压倒。他在解答了“Q”之谜以后,又向新的未知领域“R”挺进。他那种夸张的英雄主义,有时令人哑然失笑,但他自动承担探索真理的任务,又令人肃然起敬。作者企图在《到灯塔去》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首先,是否可能在不牺牲自我个性特征的前提下,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中认识和把握真实,在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
3《到灯塔去》完美的艺术魅力与精湛的艺术技巧
3.1书故事只是轻薄的外壳,内在的实质才是宝藏
关于到灯塔去的断续的谈话,其作用相当于扔进水池里的石头,广为扩散的东西是它们激起的波纹,是人物的意识之流、自由联想。比如第一章第五节,描写外部客观事物只用了两句话,其余七八页几乎全是拉姆齐夫人的意识流动。又如画家莉丽,她善于用视觉形象进行思考。她临海作画时,记忆中闪现出许多生动的画面。从她思想的窗口,我们看到她与拉姆齐夫人抚膝相慰的情景、画架下的草坪和海上远去的帆船。
3.2以象征和意象代替现实的叙述,寓意丰富而深邃
(1)灯塔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形象,其意象是光明与黑暗的混合。它还代表拉姆齐夫人,代表一种理想标准,人们到灯塔去,是要探索它代表的价值。拉姆齐先生和孩子们最后抵达灯塔,莉丽为之高兴,九泉之下的拉姆齐夫人为之欢喜,在这种意义上,灯塔又象征着和谐、统一与完美。
(2)小说的结构象征灯塔照耀的过程和節奏。书中前三章分别代表灯塔长的闪光、两次闪光间黑暗的间隔和较短的闪光。它的明暗变化暗示人生的悲欢交替,甚至象征人的生与死。
(3)拉姆齐夫人的品格是人类美德的象征,贯穿全篇。这种品格就是力量,就是直觉真理。它能解开生活之谜,在人与人之间创造谅解、和谐与幸福,有了它,人生的光明就有希望战胜黑暗。
拉姆齐夫人是个家庭妇女,她意识中浮现的多是简单、琐碎但重要而有意义的东西,这是她的个性。读者看这些人物的内心和思想,如同看狄更斯小说人物的脸面或手势,皆可辨出是汤姆还是约翰。比如,艺术家莉丽,她思想敏锐,独具匠心,善于以鲜明的视觉形象进行思考,把具体事物升华到抽象的概念。在她记忆的屏幕上闪现出一个个往日的、未来的生活镜头。
在时间观念上,作者又作了新的探索与实验,不是简单地改变时间顺序,而是根据需要自如地处理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在意识上扩展或压缩时间。作者能把傍晚几小时的活动扩展成180页文字,而把10年的风风雨雨压缩在一夜之间。
4结束语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创作于她思想和艺术的成熟时期,是她的代表作,书中意识流技巧的运用几乎达到完美的地步。纵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作为一名独立的女性,宽松的生活圈子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支持,令她可以不受约束地驰骋文思。她的成就对当时普遍持定的“女人不会写作”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反驳,而她自身的经历也是妇女足以与男子抗衡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