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问题是班级工作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从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普遍存在于单亲家庭学生中的心理问题,探讨了由此导致的一系列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并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一套对单亲家庭学生实施教育疏导的措施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问题;教育疏导
1.单亲家庭学生的家教现状
单亲家庭的父母经历了离婚或丧偶的痛苦[1],身心俱疲。通过与单亲家长的多次沟通,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1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而老人们往往只能做到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孩子放任自流,结果造成孩子学习习惯差,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
1.2学校和家庭管理脱节。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法管教子女,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孩子在学校教师管不了,回到家中又无人管的局面。
1.3为弥补亲情缺失,溺爱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一切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在经济上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1.4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父亲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打骂。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
2.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特征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2],容易产生诸多的问题。归纳中职教育中单亲家庭学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亲情缺失,心理问题严重。表现为任性、倔强、自私、孤僻、冷漠,忧郁多疑,讲狠斗恶,爱与同学打架闹矛盾,逆反心理重,不乐于与人交往,合作意识差。
二是家教缺乏,不良行为突出。表现为不讲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差,集体荣誉感不强,爱撒谎,缺乏责任感。
三是学习习惯差,上进心不强。表现为作业完成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厌学情绪严重,直接造成学生成绩不断下降。
四是自由散漫,不服管教。表现为自律性差,常有违规、违纪现象,学校和监护人都感到无可奈何。
3、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措施
单亲家庭的学生有的问题行为不仅仅是在他(她)们身上存在,正常家庭的学生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只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出现,较为典型。在学生教育工作中,我认为要做有效的教育转化工作,要区别对待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不同问题行为[3],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尽量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情,人间的温暖,培养单亲家庭孩子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格。
3.1给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点温暖
单亲孩子心中非常渴望爱。我们要用爱心去陶冶,使他们领略人世间的可贵情感。在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照顾,在学习上耐心地加以辅导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还是有人爱他、关心他的,这种方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真诚地爱护他们,关键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动向。对成绩不佳的单亲家庭孩子要以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长辈的爱护走近他们,在他们失败时给予鼓励,出错时给予指导,成功时给予赞美。曾经有一个跟随父亲的女生,由于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性格突變暴戾,加上还有弟妹,学生性格突然变得内向。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就经常和她沟通,带她吃饭,送给她学习用品,通过一件件日常小事,让她与教师拉近距离,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3.2了解每个单亲家庭的不同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教育
尽管都是单亲家庭,形成原因不同,家庭状况也不同,造成孩子心理缺陷的因素不同,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应雷同。有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感情走到了尽头,实在无法走下去而离婚的;有的一直是单亲;有的重新组建家庭;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但无暇照顾孩子;有的家庭条件差,孩子的生活学习有困难;有的继父母对孩子冷淡不管孩子等等。只有这些都搞清楚了,才有助于对孩子的教育。比如,今年三月一个男生的母亲哭着找到我说:“孩子不愿来上学了!”通过和学生的沟通,知道了自从父母离异后,母亲忙于工作,父亲重新组建了家庭,不愿意再见孩子,导致孩子情绪低落,不愿继续读书。于是,我一方面约谈学生母亲告知平时生活要对孩子的关心,另一方面,找到班上平时和这个学生走的比较近的同学谈话,要求平时多和他交流沟通,不仅使他有了归属感,更感受到了同学的友情和集体的温馨。
3.3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配合
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我们要把单亲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开诚布公,希望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暴露,给他们带来不应有的压力,多听取孩子的意见,防止过分的呵护和溺爱倾向,在关心、爱护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强、自主、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除此之外,我们要积极向离婚家庭父母宣传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使家长继续承担起监护、抚养、教育孩子的社会责任。只有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孩子才能健康成长[4]。班主任要向单亲孩子的父母公布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让单亲父母能经常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保持联系。班主任要定期与单亲家长会面或电话沟通,经常汇报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在校表现,以便架起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共同的桥梁。
3.4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
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在不伤害到这些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我们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感染单亲家庭的孩子,除了要鼓励全班同学与这些单亲孩子多接触,还可以用“结对子”的方法,采用一帮一的形式。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组织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帮助单亲孩子,使班内同学都能意识到自己帮助他们的责任,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对待缺乏家庭关爱的单亲学生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过生日,教师和同学为他们赠送节日礼品,赠送生日蛋糕,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关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单身家庭子女的教育,不管对孩子本人、对家庭,还是对学校、对社会都十分必要。由此,教师必须抱着对教育工作极其负责的态度,以一颗责任心,一颗爱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深入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以慈母般的愛心引导学生探索人生之路,使这些学子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乔建中. 班级德育理论与操作[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钟思嘉、赵梅如. 单亲父母成功教子方案[M].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
[3]清澈小舟. 没有孩子是差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郭阳、木木、饶敏. 单亲妈妈教子方案[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问题;教育疏导
1.单亲家庭学生的家教现状
单亲家庭的父母经历了离婚或丧偶的痛苦[1],身心俱疲。通过与单亲家长的多次沟通,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1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管,而老人们往往只能做到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孩子放任自流,结果造成孩子学习习惯差,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
1.2学校和家庭管理脱节。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法管教子女,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孩子在学校教师管不了,回到家中又无人管的局面。
1.3为弥补亲情缺失,溺爱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一切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在经济上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1.4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父亲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打骂。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
2.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特征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2],容易产生诸多的问题。归纳中职教育中单亲家庭学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亲情缺失,心理问题严重。表现为任性、倔强、自私、孤僻、冷漠,忧郁多疑,讲狠斗恶,爱与同学打架闹矛盾,逆反心理重,不乐于与人交往,合作意识差。
二是家教缺乏,不良行为突出。表现为不讲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差,集体荣誉感不强,爱撒谎,缺乏责任感。
三是学习习惯差,上进心不强。表现为作业完成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厌学情绪严重,直接造成学生成绩不断下降。
四是自由散漫,不服管教。表现为自律性差,常有违规、违纪现象,学校和监护人都感到无可奈何。
3、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措施
单亲家庭的学生有的问题行为不仅仅是在他(她)们身上存在,正常家庭的学生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只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出现,较为典型。在学生教育工作中,我认为要做有效的教育转化工作,要区别对待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不同问题行为[3],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尽量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情,人间的温暖,培养单亲家庭孩子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格。
3.1给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点温暖
单亲孩子心中非常渴望爱。我们要用爱心去陶冶,使他们领略人世间的可贵情感。在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照顾,在学习上耐心地加以辅导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还是有人爱他、关心他的,这种方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真诚地爱护他们,关键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动向。对成绩不佳的单亲家庭孩子要以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长辈的爱护走近他们,在他们失败时给予鼓励,出错时给予指导,成功时给予赞美。曾经有一个跟随父亲的女生,由于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性格突變暴戾,加上还有弟妹,学生性格突然变得内向。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就经常和她沟通,带她吃饭,送给她学习用品,通过一件件日常小事,让她与教师拉近距离,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3.2了解每个单亲家庭的不同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教育
尽管都是单亲家庭,形成原因不同,家庭状况也不同,造成孩子心理缺陷的因素不同,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应雷同。有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感情走到了尽头,实在无法走下去而离婚的;有的一直是单亲;有的重新组建家庭;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但无暇照顾孩子;有的家庭条件差,孩子的生活学习有困难;有的继父母对孩子冷淡不管孩子等等。只有这些都搞清楚了,才有助于对孩子的教育。比如,今年三月一个男生的母亲哭着找到我说:“孩子不愿来上学了!”通过和学生的沟通,知道了自从父母离异后,母亲忙于工作,父亲重新组建了家庭,不愿意再见孩子,导致孩子情绪低落,不愿继续读书。于是,我一方面约谈学生母亲告知平时生活要对孩子的关心,另一方面,找到班上平时和这个学生走的比较近的同学谈话,要求平时多和他交流沟通,不仅使他有了归属感,更感受到了同学的友情和集体的温馨。
3.3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配合
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我们要把单亲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开诚布公,希望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暴露,给他们带来不应有的压力,多听取孩子的意见,防止过分的呵护和溺爱倾向,在关心、爱护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强、自主、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除此之外,我们要积极向离婚家庭父母宣传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使家长继续承担起监护、抚养、教育孩子的社会责任。只有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孩子才能健康成长[4]。班主任要向单亲孩子的父母公布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让单亲父母能经常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保持联系。班主任要定期与单亲家长会面或电话沟通,经常汇报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在校表现,以便架起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共同的桥梁。
3.4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
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在不伤害到这些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我们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感染单亲家庭的孩子,除了要鼓励全班同学与这些单亲孩子多接触,还可以用“结对子”的方法,采用一帮一的形式。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组织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帮助单亲孩子,使班内同学都能意识到自己帮助他们的责任,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对待缺乏家庭关爱的单亲学生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过生日,教师和同学为他们赠送节日礼品,赠送生日蛋糕,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关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单身家庭子女的教育,不管对孩子本人、对家庭,还是对学校、对社会都十分必要。由此,教师必须抱着对教育工作极其负责的态度,以一颗责任心,一颗爱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深入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以慈母般的愛心引导学生探索人生之路,使这些学子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乔建中. 班级德育理论与操作[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钟思嘉、赵梅如. 单亲父母成功教子方案[M].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
[3]清澈小舟. 没有孩子是差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郭阳、木木、饶敏. 单亲妈妈教子方案[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