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课程游戏化提出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明确课程要聚焦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暨要努力让幼儿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经验看得见,让幼儿学习看得见,让幼儿愿望看得见。儿童立场正好契合游戏精神的核心观念,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儿当下的现实存在,强调发展幼儿在现阶段的价值,真正认识、发现和引领儿童,让幼儿不断地通过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 建构区 游戏
一、游戏是与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方式
建构游戏是融思维、操作、艺术和创造为一体的活动,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种经验。建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其不仅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给予儿童自由自主“创造表现”的机会,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的游戏活动。基于儿童立场的建构游戏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性,能够引发幼儿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
幼儿不能像大人这样,通过参与社會实践来获得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只有游戏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游戏是社会活动的反映,它将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并以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幼儿们了解事物及其规律。这可以减少幼儿的认知困难。倘若让幼儿只是纯粹的学习理论上的知识,他们会感到困难。相反,游戏会给幼儿带来快乐,因为游戏是幼儿们喜欢的形式。
幼儿教师需要提高认知,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理解游戏教学的重要性,还原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本质。
二、园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本着“多元融合、兼容并蓄”的理念,充分挖掘和收集了家长资源,并建立了可利用的家长资源库。然后在利用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优势,拓展利用的面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方向。在本课题开展的前期调查中,我园从资源材料库里抽取了部分材料作为建构游戏材料来支持幼儿的建构游戏,如PVC管、纸箱、纸筒等,孩子们的建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建构行为也随之丰富,可见材料资源库可以多元利用,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更大限度的发挥资源库的利用价值,完成教学研究的一种可持续利用。
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生活背景,发挥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件的作用,从幼儿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挖掘建构内容,生成小、中、大各年龄段的系列建构主题,丰富和拓展原有的课程内容,使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在幼儿的生活之中、在幼儿的行动之中。
三、基于小班幼儿视角的建构区支持策略实践研究
(一)遵循“教科研一体化”的原则
开展科研和教研的捆绑式研究,将教研组研讨内容与课题研究一一对应,分别进行基于儿童立场的建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教师观察指导的研究。在环境创设中,以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从建构场所的创设、建构游戏材料的支持、建构形式的拓展、建构主题内容的开发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在教师观察指导方面,基于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顺应幼儿游戏行为,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及同一年龄段不同能力层次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并针对幼儿的建构游戏行为及时进行行为观察分析和反思,帮助教师厘清在建构游戏中教师看什么、怎么看、怎么做,进一步思考教师指导的价值,并在观察和实践中获得科学的支持性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用地面,建立建构规则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自发开展的活动,教师不适合对幼儿统一指挥,分配任何,这就不可避免出现游戏人多拥挤,秩序混乱,规则破坏的现象。尽管教师在游戏前会进行常规说教,游戏中出现矛盾时也会及时有效介入,但幼儿的规则意识中不强。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尝试活动地面,对建构区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和规则引导,试图在无声有形中建立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建构区的地面上,我们画上了线路图,提示幼儿按照路线进出建构区,让幼儿的进出更加有序。同时在区域内又进行了区域划分,分为等待区、大型积木游戏区、小型积木游戏区,并在不同的区域规定了人数,人数满员后就必须在等待区进行等待,避免了建构区域拥挤、混乱、游戏材料争抢的现象。为了避免幼儿不必要的等待, 在“等待区”摆放了椅子和桌子,还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供他们边看书边排队等待,并请前台工作人员分发有序号的入场手环。建构的区域内也经常出现抢占场地的问题,教师事先在地面上划好界线,将区域游戏的空间进行明确划分,也能很好地保证游戏过程中各就各位,互不干扰。
结语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是快乐成长的源泉。撕破教师要深入研究建构区环境创设对游戏的影响并用于自身教学改革,从而更好的指导幼儿建构游戏的开展,提高小班幼儿的课堂游戏效果。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课程游戏化提出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明确课程要聚焦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暨要努力让幼儿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经验看得见,让幼儿学习看得见,让幼儿愿望看得见。儿童立场正好契合游戏精神的核心观念,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儿当下的现实存在,强调发展幼儿在现阶段的价值,真正认识、发现和引领儿童,让幼儿不断地通过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 建构区 游戏
一、游戏是与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方式
建构游戏是融思维、操作、艺术和创造为一体的活动,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种经验。建构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其不仅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给予儿童自由自主“创造表现”的机会,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的游戏活动。基于儿童立场的建构游戏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性,能够引发幼儿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
幼儿不能像大人这样,通过参与社會实践来获得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只有游戏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游戏是社会活动的反映,它将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并以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幼儿们了解事物及其规律。这可以减少幼儿的认知困难。倘若让幼儿只是纯粹的学习理论上的知识,他们会感到困难。相反,游戏会给幼儿带来快乐,因为游戏是幼儿们喜欢的形式。
幼儿教师需要提高认知,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理解游戏教学的重要性,还原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本质。
二、园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本着“多元融合、兼容并蓄”的理念,充分挖掘和收集了家长资源,并建立了可利用的家长资源库。然后在利用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优势,拓展利用的面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方向。在本课题开展的前期调查中,我园从资源材料库里抽取了部分材料作为建构游戏材料来支持幼儿的建构游戏,如PVC管、纸箱、纸筒等,孩子们的建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建构行为也随之丰富,可见材料资源库可以多元利用,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更大限度的发挥资源库的利用价值,完成教学研究的一种可持续利用。
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生活背景,发挥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件的作用,从幼儿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挖掘建构内容,生成小、中、大各年龄段的系列建构主题,丰富和拓展原有的课程内容,使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在幼儿的生活之中、在幼儿的行动之中。
三、基于小班幼儿视角的建构区支持策略实践研究
(一)遵循“教科研一体化”的原则
开展科研和教研的捆绑式研究,将教研组研讨内容与课题研究一一对应,分别进行基于儿童立场的建构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教师观察指导的研究。在环境创设中,以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从建构场所的创设、建构游戏材料的支持、建构形式的拓展、建构主题内容的开发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在教师观察指导方面,基于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顺应幼儿游戏行为,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及同一年龄段不同能力层次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并针对幼儿的建构游戏行为及时进行行为观察分析和反思,帮助教师厘清在建构游戏中教师看什么、怎么看、怎么做,进一步思考教师指导的价值,并在观察和实践中获得科学的支持性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用地面,建立建构规则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自发开展的活动,教师不适合对幼儿统一指挥,分配任何,这就不可避免出现游戏人多拥挤,秩序混乱,规则破坏的现象。尽管教师在游戏前会进行常规说教,游戏中出现矛盾时也会及时有效介入,但幼儿的规则意识中不强。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在区域游戏中我们尝试活动地面,对建构区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和规则引导,试图在无声有形中建立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建构区的地面上,我们画上了线路图,提示幼儿按照路线进出建构区,让幼儿的进出更加有序。同时在区域内又进行了区域划分,分为等待区、大型积木游戏区、小型积木游戏区,并在不同的区域规定了人数,人数满员后就必须在等待区进行等待,避免了建构区域拥挤、混乱、游戏材料争抢的现象。为了避免幼儿不必要的等待, 在“等待区”摆放了椅子和桌子,还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供他们边看书边排队等待,并请前台工作人员分发有序号的入场手环。建构的区域内也经常出现抢占场地的问题,教师事先在地面上划好界线,将区域游戏的空间进行明确划分,也能很好地保证游戏过程中各就各位,互不干扰。
结语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是快乐成长的源泉。撕破教师要深入研究建构区环境创设对游戏的影响并用于自身教学改革,从而更好的指导幼儿建构游戏的开展,提高小班幼儿的课堂游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