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式的“心灵解放运动”透过反越战的热潮而崛起。提摩喜,一位因试验品尝LSD而遭哈佛大学解雇的心理学教授,带领加州的越战抗议者比出心灵解放的手势,同样被哈佛大学开除的伙伴雷达斯则以心灵导师的身份领导美国“身心灵”运动,在学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及现象学家参与了“身心灵”疗愈的理论工作,而使得“身心灵”运动获得在学术界的一角歇脚的机会,在七十年代慢慢酝酿出“新时代运动”,参与的学者融合物理学、数学、心灵学、中国的老庄、西藏的佛典、中东的苏菲、印度的瑜珈、北美印地安的萨满,提出一连串的“身心灵”修练之道。
这“身心灵”疗愈运动一波波往前推移,在80年代末期,新时代运动遭“身心灵”界的批判而走下坡,继之而起的是90年代的实践“身心灵”运动,这个运动以临终照顾为核心,发展出许多与生死有关的实践议题,也带动身体——心理——灵性为主轴的心理照护。这条“身心灵”运动的本质既非励志,亦非宗教修行,而是继60年代的政治抗议所转变成精神养生的综合体。
首先,它不是励志。“身心灵”运动从社会抗议转入内心活化,因此有很强烈的反俗世性格,在理论上,俗世的心灵被称为Ego(自我),在励志的脉络下,“自我”是被肯定的,无论己立或立人,都必须使自我精壮,而精壮的自我成为处事成功的要件。中国传统的励志书,如《了凡四训》、《菜根谭》、《小窗幽记》都有明显的处世技巧的探讨。《了凡四训》强调行善可以成功升官、延寿,《菜根谭》则以二元的对比与辩证指出各种应事理法、尺寸拿捏之道,而这些精壮自我却是“身心灵”所批判的,认为“自我”所造就的现实其实是阻碍心灵开发的元凶,人无法获得对心灵本心的认识,正是因为受阻于“自我”的“妄识”。
“身心灵”运动的“反自我”是有原因的。许多实践的“身心灵”运动是从人的苦难处出身的,尤其是末期癌症到死亡之间的时间,病人特别受难,一方面外在世界已经逐渐证明其无益于“身心灵”疗愈,即使拥有最好的医疗、最成功的事业、最美好的人间关系,都与眼前的死亡疏离,继续把心智投入这世界其实是徒劳的;另一方面,“向内转向”(inward turning)成了一种死亡前的“反归家园”,我们真实感受内心的害怕、爱、喜悦与痛苦,也希望有相关的论述来支持内在转向之后的精神领域。
其次,它不是宗教修行。一般宗教修行以教门的教义维修行的框架,依教奉行。但是“身心灵”疗愈并不遵行任何宗教的教义,虽然“身心灵”运动者可能会在泰国丛林修行,或者在西藏及其邻近地区(缅甸、尼泊尔、北印度或布丹)追随喇嘛古鲁,但是他们的论述自由出入于老庄、佛、基督、苏菲之间,他们冥想的论述可以掺和禅的静坐、道的丹功与天主的冥想,“身心灵”修练者从不忠于任何宗教的意识形态,也不举旗迎这拒那,望似联合国的杂牌军,其实反而是朝向更自由宽广的心灵世界。
再者,它不是哲学。“身心灵”运动的论述全非哲学论述那套语法。表面上“身心灵”书籍与存在哲学很亲近,但是那只是观念的亲合,在根本的意涵是非常不相类的。“身心灵”书籍不太理会思辨,反而类似宗教文本,对某些观念大力推展。“身心灵”书籍论述有非常清楚的选言综合,他们虽然毫无顾忌地使用哲学家的话,但绝不是去质疑它,而是用来辅助自己的观点。一般的“身心灵”哲学也不会参考这些“身心灵”书籍。
实践性的“身心灵”书籍通常会在某些特殊领域发挥特定的效果。以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来说,这是一本综合藏佛大圆满教法的实践版,人们可以从前半部获得具有启发性的“反俗世”念头,但在后半部则以临终照顾的具体施为为着眼点,索甲将藏佛临终中阴的各种情况放入具体的病人处境。他的弟子龙缇可则是从生活经验层面,将自己丧夫的过程以及她如何参与安宁照顾的方式,搭配索甲的论述而成为非常实用的准则书。最富有代表性的“Grace in Dying”这本书则以苏菲的心灵图志为引导,细数临终的各种状态,以超个体心理学的论述来疏导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许多读者在她们的亲人过世之前,发现这些书是他们在最彷徨无依的时刻,给最大的指引。
这世间的知识日益膨胀,但对“身心灵”的认识却几乎不存在。了解生理的医师越不过心理那一圈,了解自我心理的心理学家越不过灵性那一圈,而似乎了解灵性的宗教师虽常常引经据典到与事实脱节,但甚不知所云。许多初接触“身心灵”图书的读者常常会觉得不得其门而入。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不相信那看不见的“领域”,如灵魂、能量、本心等惯用名词,不是觉得过度抽象就是觉得实证性不够、另一方面,“身心灵”图书的背后假设与一般知识书很不相同,如果读者用他的习惯态度来阅读,往往难以接受“身心灵”书的论点。
我个人因为长期在临终病房担任志工,也做了多年台湾“国科会”的项目研究,包括对临终神圣、临终启悟、临终陪伴等议题,使得我注意到“身心灵”图书对家属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许多朋友在他们亲人往生之前,彻夜哭着读这类书籍,使我动容。我发现,对面临深渊的人来说,“身心灵”书籍要有几个特性才能发挥身心安顿的力量:一是作者必须有经历深刻体验的受苦历程,并能将受苦与离苦的中间步骤说清楚,而不是谈玄说道,信口开河;二是必须将实证与理论扣紧,让引导的图像具体跟着实情走;三是作者有深刻的启悟经验;四是不传任何特定宗教。
我曾经读过最具震撼力的“身心灵”类图书是哥伦比亚大学神学教授卢云神父,他毅然放弃教职,到一家重残病患之家担任义工,在他过世的那一年,他写就一本小书《亚当:神的儿子》。亚当是他照顾的一个重残小孩,无法言语、生活无法自理。卢云的经验刚好颠覆一般宗教的观点,别人怜悯亚当,说他可怜,卢云却发现亚当的沉默神性。这是很深刻的东西,卢云钻研神学四十年,不如他当义工一年的启悟。
“身心灵”书写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许多假“身心灵”书会偷渡超心理学(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是典型的胡说书,大言惶惶谈宇宙能量与异象。超个体心理学,即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则是由意大利医生阿撒鸠利创建,试图从传统心理学转渡到灵性领域。两者完全不同,读者不可不慎辨。)、宗教意识形态。“身心灵”书籍的正典性来自于对身体的重视。但是对身体的重视不在于养生(如道家的成仙之道),而是某种现代意义的“道成肉身”:身体是修练场,我们在身体的作为里创造神性的力量。
这“身心灵”疗愈运动一波波往前推移,在80年代末期,新时代运动遭“身心灵”界的批判而走下坡,继之而起的是90年代的实践“身心灵”运动,这个运动以临终照顾为核心,发展出许多与生死有关的实践议题,也带动身体——心理——灵性为主轴的心理照护。这条“身心灵”运动的本质既非励志,亦非宗教修行,而是继60年代的政治抗议所转变成精神养生的综合体。
首先,它不是励志。“身心灵”运动从社会抗议转入内心活化,因此有很强烈的反俗世性格,在理论上,俗世的心灵被称为Ego(自我),在励志的脉络下,“自我”是被肯定的,无论己立或立人,都必须使自我精壮,而精壮的自我成为处事成功的要件。中国传统的励志书,如《了凡四训》、《菜根谭》、《小窗幽记》都有明显的处世技巧的探讨。《了凡四训》强调行善可以成功升官、延寿,《菜根谭》则以二元的对比与辩证指出各种应事理法、尺寸拿捏之道,而这些精壮自我却是“身心灵”所批判的,认为“自我”所造就的现实其实是阻碍心灵开发的元凶,人无法获得对心灵本心的认识,正是因为受阻于“自我”的“妄识”。
“身心灵”运动的“反自我”是有原因的。许多实践的“身心灵”运动是从人的苦难处出身的,尤其是末期癌症到死亡之间的时间,病人特别受难,一方面外在世界已经逐渐证明其无益于“身心灵”疗愈,即使拥有最好的医疗、最成功的事业、最美好的人间关系,都与眼前的死亡疏离,继续把心智投入这世界其实是徒劳的;另一方面,“向内转向”(inward turning)成了一种死亡前的“反归家园”,我们真实感受内心的害怕、爱、喜悦与痛苦,也希望有相关的论述来支持内在转向之后的精神领域。
其次,它不是宗教修行。一般宗教修行以教门的教义维修行的框架,依教奉行。但是“身心灵”疗愈并不遵行任何宗教的教义,虽然“身心灵”运动者可能会在泰国丛林修行,或者在西藏及其邻近地区(缅甸、尼泊尔、北印度或布丹)追随喇嘛古鲁,但是他们的论述自由出入于老庄、佛、基督、苏菲之间,他们冥想的论述可以掺和禅的静坐、道的丹功与天主的冥想,“身心灵”修练者从不忠于任何宗教的意识形态,也不举旗迎这拒那,望似联合国的杂牌军,其实反而是朝向更自由宽广的心灵世界。
再者,它不是哲学。“身心灵”运动的论述全非哲学论述那套语法。表面上“身心灵”书籍与存在哲学很亲近,但是那只是观念的亲合,在根本的意涵是非常不相类的。“身心灵”书籍不太理会思辨,反而类似宗教文本,对某些观念大力推展。“身心灵”书籍论述有非常清楚的选言综合,他们虽然毫无顾忌地使用哲学家的话,但绝不是去质疑它,而是用来辅助自己的观点。一般的“身心灵”哲学也不会参考这些“身心灵”书籍。
实践性的“身心灵”书籍通常会在某些特殊领域发挥特定的效果。以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来说,这是一本综合藏佛大圆满教法的实践版,人们可以从前半部获得具有启发性的“反俗世”念头,但在后半部则以临终照顾的具体施为为着眼点,索甲将藏佛临终中阴的各种情况放入具体的病人处境。他的弟子龙缇可则是从生活经验层面,将自己丧夫的过程以及她如何参与安宁照顾的方式,搭配索甲的论述而成为非常实用的准则书。最富有代表性的“Grace in Dying”这本书则以苏菲的心灵图志为引导,细数临终的各种状态,以超个体心理学的论述来疏导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许多读者在她们的亲人过世之前,发现这些书是他们在最彷徨无依的时刻,给最大的指引。
这世间的知识日益膨胀,但对“身心灵”的认识却几乎不存在。了解生理的医师越不过心理那一圈,了解自我心理的心理学家越不过灵性那一圈,而似乎了解灵性的宗教师虽常常引经据典到与事实脱节,但甚不知所云。许多初接触“身心灵”图书的读者常常会觉得不得其门而入。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不相信那看不见的“领域”,如灵魂、能量、本心等惯用名词,不是觉得过度抽象就是觉得实证性不够、另一方面,“身心灵”图书的背后假设与一般知识书很不相同,如果读者用他的习惯态度来阅读,往往难以接受“身心灵”书的论点。
我个人因为长期在临终病房担任志工,也做了多年台湾“国科会”的项目研究,包括对临终神圣、临终启悟、临终陪伴等议题,使得我注意到“身心灵”图书对家属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许多朋友在他们亲人往生之前,彻夜哭着读这类书籍,使我动容。我发现,对面临深渊的人来说,“身心灵”书籍要有几个特性才能发挥身心安顿的力量:一是作者必须有经历深刻体验的受苦历程,并能将受苦与离苦的中间步骤说清楚,而不是谈玄说道,信口开河;二是必须将实证与理论扣紧,让引导的图像具体跟着实情走;三是作者有深刻的启悟经验;四是不传任何特定宗教。
我曾经读过最具震撼力的“身心灵”类图书是哥伦比亚大学神学教授卢云神父,他毅然放弃教职,到一家重残病患之家担任义工,在他过世的那一年,他写就一本小书《亚当:神的儿子》。亚当是他照顾的一个重残小孩,无法言语、生活无法自理。卢云的经验刚好颠覆一般宗教的观点,别人怜悯亚当,说他可怜,卢云却发现亚当的沉默神性。这是很深刻的东西,卢云钻研神学四十年,不如他当义工一年的启悟。
“身心灵”书写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许多假“身心灵”书会偷渡超心理学(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是典型的胡说书,大言惶惶谈宇宙能量与异象。超个体心理学,即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则是由意大利医生阿撒鸠利创建,试图从传统心理学转渡到灵性领域。两者完全不同,读者不可不慎辨。)、宗教意识形态。“身心灵”书籍的正典性来自于对身体的重视。但是对身体的重视不在于养生(如道家的成仙之道),而是某种现代意义的“道成肉身”:身体是修练场,我们在身体的作为里创造神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