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视角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娄底市农村金融需求呈现新特点
  
  娄底市地处湘中,多山地丘陵,面积8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2公顷,人口412万,其中乡村人口273万,占66%。2005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以来,娄底市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日益多元化,农业生产逐步由劳动投入型向资金投入型转变。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层次、长期性、大额化的新特点。
  (一)从贷款用途看:小额信贷需求由生产性向消费性转变。据对娄底市调查,一方面由于农资及劳动力价格上涨,种粮效益持续下降,农村地区绝大部分青壮年已经外出打工,土地抛荒现象增多,农户猪舍“十栏九空”,传统小农生产模式逐步瓦解,对小额生产性资金需求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农户收入提高,自身基本已经可以解决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资金。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欠完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就医、上学及建房、婚丧嫁娶等金额在3000元-20000元左右的消费性信贷需求及临时性需求不断增加,却由于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滞后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满足,部分居民转向寻求民间借贷支持。
  (二)从贷款主体看:农业贷款需求重点由小农向种养殖大户转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传统小额农贷越来越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据调查,目前娄底市农村各类种养殖大户达4.8万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46个,覆盖农户7.5万户,超过70%的种养殖专业户不同程度存在生产资金缺口。
  (三)从贷款期限看:三农资金需求从小额短期向大额长期延伸。2005年以来,娄底市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以奶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小农机研发制造、农贸流通、农业特色旅游开发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群,产生了“永丰”辣酱、“双峰”米机等一系列三农名牌。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企业迫切需要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扩大整体产能、提高技术含量、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集群效应,对中长期大额信贷资金需求增长迅猛。据统计,目前娄底市农业产业化中长期资金缺口达45亿元左右。
  (四)从贷款产业看:由传统农业产业向农村工商产业拓展。近年来,娄底市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多元化,非农产业迅速崛起,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劳务输出、个体工商经营、民营企业等领域转移,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加,一些个体户、民营企业逐渐走出湘中,走向全国,涌现出了“图文打字店之乡”、“包工头之乡”、“美容美发店之乡”、“建筑装潢之乡”、“不锈钢加工之乡”、“汽车运输之乡”等十几个有名的个体经营之乡,在临时周转、设备购置、店面扩建等方面信贷需求增长加快,成为当地三农资金需求的主流。
  (五)从服务需求看:从单一金融服务向综合性金融服务转变。随着农村经济商品化、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种养殖大户和农业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信贷支持和资金汇兑,对农业保险、票据业务、银行卡、委托理财、信息咨询、信用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于战略扩张,迫切需要金融中介机构在财务成本管理、农业项目评估、民企并购重组、长期战略发展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当前金融支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收缩,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产生了脱节现象。以娄底市为例,2005-2007年,娄底市农业产业增加值从57.83亿元增加到87.69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3%,高出“十五”时期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从18.59%上升到19.51%。而同期娄底市农业贷款余额仅增加3.38亿元,年均增长5.6%,占全市贷款比重从18.43%下降到15.67%,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农业贷款余额/农业增加值)从50.71%下降到37.30%。到2008年6月末,娄底市农业贷款余额33.94亿元,占比继续下降到14.41%。
  (一)三农主体担保抵押不足制约扩大再生产信贷需求。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限制,土地产权主体虚置,造成土地的直接使用者——农户难以享有完备的土地产权,进而难以作为一个合格的市场主体参与农村金融市场。据对娄底市20个乡镇信用社调查,由于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目前种养殖大户贷款满足率在50%左右,个体工商户贷款满足率仅30%,农村民营企业贷款满足率不足20%。
  (二)信贷管理机制僵化难以适应三农资金需求灵活多变的特点。一是权、责、利不对称。二是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完善。三是农户贷款额度、期限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四是人员交流频繁难以拓展三农信贷局面。五是村级联络员制度削弱服务功能。据统计,目前娄底市基层信用社一名信贷员平均需要面对3000户以上的客户群体,管理1000笔以上贷款,贷后管理难以及时跟进。
  (三)民间金融违规现象逐步增多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娄底市农村地区已经相继出现了投资公司、互助基金、贷款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借贷范围涉及生活消费、票据贴现、休闲旅游、个体经营、中小企业、乡镇房地产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十多个领域,有效填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真空。初步估计,2007年娄底市民间融资规模已经超过55亿元,其沉淀资金已经与三农贷款规模旗鼓相当,主流利率在10-15%之间,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基本持平。在此次调查的20户农户样本和10户企业样本中,在生产资金来源中,企业的民间融资占比23%,个人民间融资占比达41%,60%的农户和90%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参与过民间融资。与此同时,民间金融缺乏规范和合理引导的弊端逐步显现,放高利贷、非法集资、融资诈骗等违法违规现象日益增多,利用民间借贷购买“六合彩”、赌博、私开小型矿产冶炼厂的行为层出不穷,不仅冲击金融宏观调控、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而且导致非法拘禁、暴力收款等危害农村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频发,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农村保障机制缺失降低正规金融介入三农的意愿。一是农业保险体系薄弱。由于农村地区保险覆盖面偏低,难以有效发挥保险体系对三农信贷风险的分散作用。二是农业政策性补贴标准偏低。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6项农业政策性补贴,但仍然难以抵消物价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对农户生产积极性的促进作用逐步削减。三是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自然灾害风险巨大。
  
  三、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安排,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按照百花齐放的原则,构建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及民间金融既适度竞争、又互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安排。二是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三是进一步突出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四是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五是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担保抵押手段。一是深化农村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建设。依法规范农户土地产权范围,明确农户对土地享有的使用权、收益权、流转权等合法权益,通过有效制度供给完善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微观基础,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及相关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登记制度,提高农户抵押担保能力。二是扩大农村地区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发展和完善大宗机器设备、林权、特种经营权抵押、知识产权及三农商标权抵押,应收账款、定单、保单质押等多种形式的抵押担保方式,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探索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产抵押方式。三是大力发展信用互助担保形式。积极完善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自愿组建农户联保小组,提高农户信用担保能力;创新联保方式,发展农村中小企业联保、个体工商户联保、种养殖大户联保、行业协会联保、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联保等多种信用互助方式。四是建立政策性担保体系。按照商业化运作、政策性担保的原则,由政府出资成立县域信用担保中心,为三农弱势群体、种养殖大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有效担保。
  (三)围绕农村金融需求新特点,完善现行农村信贷管理机制。一是制定合理的三农信贷投放激励约束机制。二是构建市场化的贷款定价机制。三是提高农户信用贷款额度。四是合理确定农业贷款期限。五是规范信贷管理流程。六是进一步完善基层信贷员交流制度和农村联络员制度。
  (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保障体系。一是完善农村保险体系。按照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原则,增加农业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在现行六项补贴的基础上,增加农业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损失补贴,根据农村经济形势和价格走势不断完善补贴种类和标准;加强农业补贴发放的监督管理,确保农业补贴真正落到农户手中。三是有效增强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在支农上的协调。加大财税政策对农村金融税费减免和不良贷款核销上的倾斜力度;加强财政性农业补贴资金、央行支农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及政策性金融等支农资金的相互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不断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农村公共产品及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等项目上的资金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四是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有效发挥信贷体系、保险体系、担保体系和财政补贴体系对农村金融风险的综合分担作用,探索建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信用互助组织(政策性担保组织、抵押)+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农村金融运作新模式,最大限度发挥金融在支持三农发展上的基础性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
其他文献
一、基于“三元悖论”的原理分析    “三元悖论”指出,宏观经济管理有三个目标:需要货币政策以应付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威胁;需要稳定的汇率使商业活动不至于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还需要让国际商业活动自由进行,特别是让人们自由买卖外汇,以维持私有经济的精髓。但是各国不可能同时兼得三个目标,最多可实现两个目标。  本文关注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所带来的后果,以此反驳在汇率弹性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全面开放资本项目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李斯特的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论述出发,通过对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介绍和评价,并结合我国加入WTO四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和当前转轨时期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加以评述,以期对我国的政策制定带来启发。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幼稚工业;保护    一、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1814年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德意志联邦条例》,建立了所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Black-Scholes模型,通过对唐钢转债的发行定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可转债发行定价中出现折价现象的原因。  关键字:可转换债券;Black-Scholes模型;折价    可转换债券全称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可转换债券的债权价值体现在普通债券的纯粹价值上,期权性的价值体现在看涨期权的价值上,因此,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可以
期刊
一、金融生态环境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一)现金收支平稳增长,总体呈净回笼状态。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现金收支的平稳增长。2006年,东部、西部、东北地区实现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呈现净回笼的态势。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主要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以及农民工的主要吸纳地区,现金净投放3572.9亿元。而中部六省则实现现金净回笼1068.8亿元,同比增加105
期刊
前言    关于股票价格收益率的分布问题在国外是很流行的研究课题,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不少西方学者开始着手研究股票收益的分布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对成熟市场收益率的分布特征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和共识,其主要结论是实际股票价格序列往往表现出非平稳性,因此为了消除由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所引起的价格线性增长趋势,通常研究取其对数差分后的序列,即收益率序列。收益率序列通常表现出很好的平稳性,但大多数情况
期刊
摘要:保险营销制引入我国后,寿险保费收入增长了近28倍,其中,营销渠道对寿险保费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超过50%。目前,我国营销队伍的主流——个人营销员的身份定位类似于国外的专属代理人,而相对独立的保险经纪人正处于起步阶段。个人营销员和保险经纪人能否和谐共存,共同促进保险中介市场的繁荣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国外,已经有学者就专属代理和独立代理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对该
期刊
摘要:利用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1分钟线高频数据,建立了基于GARCH类模型的波动率估计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期货与指数的引导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存在单向引导关系,且领先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不存在单向的引导关系。  关键词: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引导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股指与股指期货的引导关系一直是股指期货
期刊
QFII即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是指允许经过核准的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金额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得利、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  从2003年5月26日瑞士银行被批准为境内首家QFII至目前为止,共有59家境外投资机构获批,QFII额度也由最初的40亿美元试点金额增加到目前的300亿
期刊
摘要:以建设霞浦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例,系统介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目标、实现技术流程,分析ArcGIS平台在建库中的优势,指出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解决方式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ArcGIS平台;数据库建设    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意义、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意义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
期刊
摘要:本文分别运用GARCH和Cornish-Fisher扩展的VaR模型对外汇市场的汇率价格收益率进行实证比较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欧元对美元和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作为变量,并对VaR进行预测。实证结果发现,结合异方差的Cornish-Fisher扩展的VaR模型与仅用波动率描述的VaR计量方法相比较具有较好的修正作用,且所得出的VaR值结果存在也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分析不同方法下得到的VaR值对于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