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生“听力”的训练策略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而“听”是其它三项技能的基础,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再加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日趋活跃,学好英语也越来越重要。这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更高,推动和促进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已迫在眉捷。联系笔者近几年带毕业班的教学实践,本文试图对初三的英语听力训练应遵循的原则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指导上体现系统性
  系统性,其实质就是一种教学观,要求教师用“联系”的观点而不是孤立的观点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听力。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
  1.大纲,教材与学生的关系。对于听力训练,虽然不同的教师教法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以大纲为指针,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三位一体,不可缺一。首先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指针。其次,近几年英语中考听力题型有所改动,更体现出其取材广泛,试题灵活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课本。第三,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运转,对所教学生英语听力的实际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2.听、说、读与写的关系。首先“听”是前提,听懂了句子,不一定能重复,而会重复的句子则一定是听懂了。在对话或一段文章后,通常用一个或一组问题及供选择的答案,这种问题照例听一遍,请同学重复这个问题,再选择答案。其次,读是写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就是这道理。第三我们把听到的内容写出来,即听写,它既有有声信息的输入,经过大脑的加工,又要落实到笔尖上,进行信息输出。
  3.词、句与篇的关系。词句与篇的关系就好比砖、瓦与房的关系,只有砖瓦备好才能盖一座好的房子。要能轻松、完整地听懂一篇文章,总是建立在词、句的熟练这一基本点上。初三学生虽然已掌握了一定的听力知识和技能,但在实际听力过程中对词、句的理解有时会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词、句的训练。这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做好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比较和分析。还可多做些一句多译的练习。总之,学生只有做到准确选词、用词、熟练运用基本句型,才能毫无障碍地听懂一遍短文。
  二、备课上体现充分性
  听力占分的提高,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我的了解,目前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对听力课的备课比较马虎。在备课中还存在一些原始的做法,在听力训练前教师应先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然后向学生介绍知识背景,最后要对听力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初三学生的英语水平已出现较明显的两级分化,当理解水平参次不齐时,高质量地备课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我就谈谈充分备好听力课的一些看法。
  (一)备教材
  我们用的是译林版牛津英语。这套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教师就应吃透教材,了解本单元话题内容及知识结构,应做到以下几点:1.浏览整个单元,把握大体内容。2.教师先听录音,了解听力类型。
  (二)备学生
  其次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并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估计语音和语言问题
  语音问题常常出现在较长的短语或句子中,往往是连读、变音,省音等现象。教师可用意思相近的短语和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语音难点。
  教师备课时就预测到学生不熟悉的或理解有困难的关键性单词和习语,在听前导入时予以呈现,以排除语言障碍。
  2.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结构
  特别是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话题和不感兴趣的信息,教师应该着重关注,想方设法与他们熟悉的知识相联系,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备方法
  最后要准备有效的教学方法。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下面我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分门别类的专题训练。如数词(它包括序数词、基数词、十几与几十)辨音、日期、否定、缩写、近音词、连续、弱读、重读专项听力训练等。
  2.介绍背景。英语特有的表达法、思维习惯和社会文化背景是学习英语的难点所在,这一点在听力中尤甚。听力材料中出现这样的难点,教师必须事先用浅易的英语向学生解释清楚,而解释的本身也是一种听力训练。
  3.模仿或重复。听懂了的句子不一定能重复,而会重复的句子则一定是听懂了。在对话或一段文章后,通常有一个或一组及供选择的答案,这种问题照例只听一遍,请同学重复这个问题,再选择答案。这样做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给了听力差的学生第二次听问题的机会。
  4.听写。这是一种精听。听写,既有有声信息的输入,经过大脑的加工,又要落到笔头上,进行信息输出,学生得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这一练习形式对听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5.请学生讲故事。由于听力提高的不平衡性,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布置他们一些课外作业,让他们自编内容或自选有趣的故事,在课堂上让他们讲,然后就所讲内容向全班提问。这样既可使水平高的学生得到锻炼,又可使水平低的学生训练听力。
  6.听英语歌曲。听力课是一种紧张的用脑课程,而欣赏英文歌曲可缓解紧张,也有利于辨音能力的提高,青年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流行歌曲一般歌词浅显易懂。在听歌曲、学歌曲中可做该歌曲的完整练习(用supply the missing words这一形式)。
  (四)从课堂的角度:备物
  备物,就是指精心的准备听力训练所需要的各种电教媒体和其它教具,如录音机、磁带、录像、幻灯、图片等。
  我相信只要教师认真对待听力课,一丝不苟备好听力课,学生的听力就会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
其他文献
一、读前引导——培养学生构建写作框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之前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外在框架形式或标题揣摩作者的意图,如在牛津高中英语Module3 Unit2 Englis
英语阅读教学无须高要求的英语学习环境和设备,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的学校,教师都能以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途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因此,想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在平时加强阅读训练。从笔者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来看,主要从下面几个部分训练:  一、大量阅读  1. 选一本学生感兴趣且不用查词典也能看得懂的英语阅读书。开始可选一些简易或缩写的读物,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逐步选
幼儿天生是创造者,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多姿多彩的,他们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表达,但是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自然资源以及家园协作等途径,帮助幼儿
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日显突出。听和说是英语口语交流中的两个方面。听是主动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过程,说是主动表达和传达信息的过程,二者相互影响和巩固。  首先,听是说的基础。在语言交流活动中,交际双方都把自己当成听者,而把对方当作是说话者。在交际者接收和理解信息之后,要进行内在信息处理,在此基础上产生表达动机,然后通过内在和外在语言的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1. 引言  高中英语的阅读训练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渠道, 有效地学习语言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只有从阅读文章中提取词汇、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才能够为进一步的说和写,以及将这些模块组合起来的综合语言的运用提供发展的基础。因此英语教学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进行大量的、有效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当前的高
摘 要:兴趣能有效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因此,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是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探究课题之一,本文着重研究和探索了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学习兴趣;培养;探索与实践  瑞士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活动受兴趣的需要而支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调动人们积极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有效动力,对
目的 通过对西藏藏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两所民族医药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为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法,对西藏
听多见多了“高调”、“高身段”的现世百象,近日读到刚刚辞世的美国宇航英雄尼尔·阿姆斯特朗低调处世的故事,犹如扑面清风,甚觉爽快。阿姆斯特朗是全球登月第一人,其成功的
1.链接一:师生之间的口语教学rn通常来说,师生之间口语教学的形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教学、创建各种情境模式教学等,笼统地概括则分为课堂和课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