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如何才能在大量繁杂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充分履行教育、管理及服务的三重职责,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辅导员的管理职能入手,提出科学的管理才能促进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履行好辅导员职责。
关键词辅导员 工作效率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219-02
一、辅导员的多重工作职责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辅导员不仅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就业、情感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因此,辅导员是集教育、管理及服务于一体的工作。辅导员要想扮演好这三种角色就需要处理好教育、管理及服务之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及服务三者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教育主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即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统一的问题;教育不仅要有广度,还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深度。管理主要是规范行为,使学生合力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管理不仅要讲求方式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服务不仅要热心贴心,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教育和管理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服务的目的,教育和管理都是达到服务目的的手段。而科学管理理论强调在坚持“以生为本”原则的同时,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融教育、管理于一体,以全新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管理技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
二、当前辅导员工作的三大误区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一些辅导员整天忙于学生事务性工作,偏离思想政治教育主线的现象。
(一)凡事亲力亲为,忙而无功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其工作职责得到不断完善,从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再到心理健康教育、帮扶助困以及就业指导等工作项目,形成了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完整体系。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凡涉及到学生的事务性工作都与辅导员有关,比如学生考勤管理、宿舍卫生及安全管理、评优评先、奖助学金发放、各种文体活动的组织、党团组织发展、学生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等工作都直接或间接与辅导员联系起来,这些工作往往涉及面广,使得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整天忙于具体事务,没时间分析工作效率和考虑总体布局,不能很好的履行辅导员职责。
事实上,辅导员工作初看起来很繁杂,但是完全可以做的井井有条。辅导员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就可以调动和发挥广大学生及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促进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节省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提供服务。
(二)事无巨细,分不清轻重缓急
尽管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具体规定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按照要求,相继完善了辅导员工作制度,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辅导员的配备在很多高校仍然达不到要求,辅导员工作量大在所难免,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生的辅导员工作量尤其大。再加上辅导员普遍认为学生工作无小事,不分轻重缓急,把所有的大事小事都当做大事急事来做,不能够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时间,结果不是加班加点,使自己精疲力竭,就是没能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有时甚至因为自己的小小失误还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科学研究发现,善于管理时间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不善于管理时间的。由此可见,科学管理不仅可以避免加班加点,还能够有效减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三)认识不清,自身定位不准确
辅导员的工作琐碎,不像专业教师那样授业解惑,很多人认为辅导员工作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做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辅导员的服务型劳动在专业教师的知识传授型劳动面前显得“低人一等”。实则不然。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面对家庭背景、心理状况、素质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了解他们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解决他们心理上、思想认识上和就业等方面的困惑,选拔并指导班干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教育学、思想政治、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学术背景做支撑,需要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并非人人皆可做得。
三、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正确认识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来做好工作,提高管理育人效能。许多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坚持。但日常管理工作不能拘泥于老思路,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加强日常工作。
(一)重塑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指导管理活动的信念及秉承的原则。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管理说到底是如何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何服务好学生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体现。高等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有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适应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以生为本”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师德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支撑。“以生为本”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在日常工作中“以生为本”主要体现在热爱关心学生、善待理解学生、赏识开发学生,公平公正待人,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维护学生尊严,对每个学生负责。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尽力做到在政治上关心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尊重全体学生,感情上贴近后进学生,言行上支持优秀学生,生活上照顾好困难学生。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而歧视学生,不会因为学生的顽固不化而压制或放弃学生。树立“服务”观念,时刻做好为学生服务的准备。
(二)完善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进行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是运用管理原理,实现组织目的的方式。任何管理,都要选择、运用相应的管理方法。尽管辅导员的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但是也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1.创建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单靠辅导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学生干部发挥作用。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辅助辅导员工作,加强辅导员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影响和号召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从长期的工作经历中发现,优秀班集体的背后往往有一个责任心强、能力强的班委会。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严把班干部的选拔关,防止一些责任心不强、动机不纯的学生进入班委会。选拔的过程必须公开公平公正,每个同学都有机会竞选,选出品学兼优,能力突出并适合竞选岗位的同学担任班干部。辅导员还要对新上任的学生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内容,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要坚持授权与监督相结合,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干部工作。
2.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任何管理都需要激励政策,与企业的激励不同,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激励不是以金钱和物质为诱饵,而应该更重视学生心理上的满足。为保持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校往往设有优秀学生干部及干部标兵的评选,加以辅导员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和工作培训,来使学生干部不断追求进步。除此,笔者认为实行学生干部责任制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促进方式。制定学生干部责任制,能使学生干部更加了解自己的责任、权利和利益,明白三者之间的关系。权利和利益是以责任为前提的,权利是提供更好服务的保障,利益是为同学们提供满意服务的结果。明白了三者的关系,才能有效的避免学生干部滥用权力或者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
3.发挥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把学生定性为被管理者,忽视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上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度和互动交往的深度。辅导员的工作和教育过程,既是组织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动地接受教育管理和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的过程。因此,做好学生辅导员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长期的“被管理”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这就需要辅导员确立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关系。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不能因为是老师就不允许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或者对学生的建议置之不理。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学校及班级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参与一些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管理,感情上认同管理,行动上参与管理,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
(三)更新管理技术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辅导员工作量的增多,依靠开会,单独指导及一对一谈话等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学生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更新管理技术,提升工作实效性。
首先,研发并建设学生管理网络系统,使辅导员登陆系统以后,可以查询到学生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所带院系一共多少个班级,每个班级有多少人,每个同学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系统对每位学生成长过程的准确记录和反映,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从而有针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学生适时激励或疏导。在进行奖助学金评定、学习引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时还可以省略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能够更高效的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减少琐碎事务对辅导员工作的困扰,另一方面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其次,使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进网络,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比如,可以借助学生工作网站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舆论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思想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日常管理工作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手段来进行,通过网上BBS留言板、博客、飞信等发布信息和通知,召开网络会议,通过QQ、E—mail等收集信息和意见,既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约办公用纸,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低碳办公。而这些交流与沟通方式更贴近学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林方毅,金蕊.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性探索.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2]巍丽芬.浅谈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辅导员.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3]张颜梅.以管理求秩序,以服务促和谐.学术探讨.2010(1).
关键词辅导员 工作效率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219-02
一、辅导员的多重工作职责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辅导员不仅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就业、情感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因此,辅导员是集教育、管理及服务于一体的工作。辅导员要想扮演好这三种角色就需要处理好教育、管理及服务之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及服务三者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教育主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即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统一的问题;教育不仅要有广度,还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深度。管理主要是规范行为,使学生合力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管理不仅要讲求方式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服务不仅要热心贴心,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教育和管理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服务的目的,教育和管理都是达到服务目的的手段。而科学管理理论强调在坚持“以生为本”原则的同时,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融教育、管理于一体,以全新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管理技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
二、当前辅导员工作的三大误区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一些辅导员整天忙于学生事务性工作,偏离思想政治教育主线的现象。
(一)凡事亲力亲为,忙而无功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其工作职责得到不断完善,从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再到心理健康教育、帮扶助困以及就业指导等工作项目,形成了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完整体系。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凡涉及到学生的事务性工作都与辅导员有关,比如学生考勤管理、宿舍卫生及安全管理、评优评先、奖助学金发放、各种文体活动的组织、党团组织发展、学生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等工作都直接或间接与辅导员联系起来,这些工作往往涉及面广,使得辅导员成了几乎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整天忙于具体事务,没时间分析工作效率和考虑总体布局,不能很好的履行辅导员职责。
事实上,辅导员工作初看起来很繁杂,但是完全可以做的井井有条。辅导员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就可以调动和发挥广大学生及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促进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节省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给学生提供服务。
(二)事无巨细,分不清轻重缓急
尽管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具体规定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按照要求,相继完善了辅导员工作制度,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辅导员的配备在很多高校仍然达不到要求,辅导员工作量大在所难免,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生的辅导员工作量尤其大。再加上辅导员普遍认为学生工作无小事,不分轻重缓急,把所有的大事小事都当做大事急事来做,不能够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时间,结果不是加班加点,使自己精疲力竭,就是没能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有时甚至因为自己的小小失误还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科学研究发现,善于管理时间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不善于管理时间的。由此可见,科学管理不仅可以避免加班加点,还能够有效减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三)认识不清,自身定位不准确
辅导员的工作琐碎,不像专业教师那样授业解惑,很多人认为辅导员工作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做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辅导员的服务型劳动在专业教师的知识传授型劳动面前显得“低人一等”。实则不然。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面对家庭背景、心理状况、素质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了解他们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解决他们心理上、思想认识上和就业等方面的困惑,选拔并指导班干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教育学、思想政治、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学术背景做支撑,需要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并非人人皆可做得。
三、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正确认识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来做好工作,提高管理育人效能。许多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经过实践检验,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坚持。但日常管理工作不能拘泥于老思路,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加强日常工作。
(一)重塑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指导管理活动的信念及秉承的原则。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管理说到底是如何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何服务好学生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体现。高等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有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适应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以生为本”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师德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支撑。“以生为本”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在日常工作中“以生为本”主要体现在热爱关心学生、善待理解学生、赏识开发学生,公平公正待人,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维护学生尊严,对每个学生负责。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尽力做到在政治上关心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尊重全体学生,感情上贴近后进学生,言行上支持优秀学生,生活上照顾好困难学生。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而歧视学生,不会因为学生的顽固不化而压制或放弃学生。树立“服务”观念,时刻做好为学生服务的准备。
(二)完善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进行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是运用管理原理,实现组织目的的方式。任何管理,都要选择、运用相应的管理方法。尽管辅导员的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但是也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1.创建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单靠辅导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学生干部发挥作用。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辅助辅导员工作,加强辅导员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影响和号召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从长期的工作经历中发现,优秀班集体的背后往往有一个责任心强、能力强的班委会。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严把班干部的选拔关,防止一些责任心不强、动机不纯的学生进入班委会。选拔的过程必须公开公平公正,每个同学都有机会竞选,选出品学兼优,能力突出并适合竞选岗位的同学担任班干部。辅导员还要对新上任的学生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内容,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要坚持授权与监督相结合,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干部工作。
2.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任何管理都需要激励政策,与企业的激励不同,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激励不是以金钱和物质为诱饵,而应该更重视学生心理上的满足。为保持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校往往设有优秀学生干部及干部标兵的评选,加以辅导员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和工作培训,来使学生干部不断追求进步。除此,笔者认为实行学生干部责任制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促进方式。制定学生干部责任制,能使学生干部更加了解自己的责任、权利和利益,明白三者之间的关系。权利和利益是以责任为前提的,权利是提供更好服务的保障,利益是为同学们提供满意服务的结果。明白了三者的关系,才能有效的避免学生干部滥用权力或者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
3.发挥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把学生定性为被管理者,忽视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上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度和互动交往的深度。辅导员的工作和教育过程,既是组织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动地接受教育管理和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的过程。因此,做好学生辅导员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长期的“被管理”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这就需要辅导员确立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关系。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不能因为是老师就不允许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或者对学生的建议置之不理。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学校及班级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参与一些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管理,感情上认同管理,行动上参与管理,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
(三)更新管理技术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辅导员工作量的增多,依靠开会,单独指导及一对一谈话等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学生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更新管理技术,提升工作实效性。
首先,研发并建设学生管理网络系统,使辅导员登陆系统以后,可以查询到学生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所带院系一共多少个班级,每个班级有多少人,每个同学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系统对每位学生成长过程的准确记录和反映,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从而有针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学生适时激励或疏导。在进行奖助学金评定、学习引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时还可以省略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能够更高效的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减少琐碎事务对辅导员工作的困扰,另一方面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其次,使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进网络,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比如,可以借助学生工作网站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舆论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思想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日常管理工作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手段来进行,通过网上BBS留言板、博客、飞信等发布信息和通知,召开网络会议,通过QQ、E—mail等收集信息和意见,既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约办公用纸,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低碳办公。而这些交流与沟通方式更贴近学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林方毅,金蕊.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性探索.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2]巍丽芬.浅谈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辅导员.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3]张颜梅.以管理求秩序,以服务促和谐.学术探讨.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