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在参照《中国大学生诚信意识发展与诚信制度建设调查》数据库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表现出在较大差异和不均衡性和性别、地区、经济水平、年龄、工龄、学历等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因素以直接作用为主要特征。通过本研究,以期在新的时期对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结构及特征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诚信;现状;结构性差异
一、引言
诚信是中华民旌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人们将其视为言行信条和高尚美德而加以恪守尊祟。诚信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素质。当代大学生理应把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要于诚信事、当诚信人,做诚信的传承和发扬者。为了了解现实中经济诚信的现状,2007年11~12月,我们对全国100多所高校级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经济诚信的基本情况,并对大学生经济诚信取向在性别、年级、专业、校际差异上进行对比分析,科学掌握大学生经济诚信状况的第一手实证资料,通过其调查和对比分析,让我们了解认识在新时期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状况,对提高大学生经济诚信教育的效果,丰富其大学生经济诚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他们的诚信状况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发展。
本研究参照2006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大学生诚信意识发展与诚信制度建设调查》数据库对大学生的经济诚信素质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同时,利用与之相关联的城乡、地域、性别、学校类别、年龄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分析了这些结构性因素对个体经济诚信素质的影响。
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描述中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整体现状,二是就大学生的经济诚信素质结构性差异给出分析;三是依据结构性差异构建相应模型及路径,分析各结构性因素的作用方式及程度。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对我国大学生群体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8406份,有效率92.03%,其中男占50.1%,女生占49.1%;按照考生所在生源地进行划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占32.36%,来自于县城的学生占34.68%,来自于农村的占32.87%;按照院校类别分为重点院校学生55.2%,一般院校学生占31.87%;文科生占44.35%,理工科生占45.92%,农学占1.39%,医科生占3.70%,艺体生占4.64%;一年级学生占20.53%;二年级学生占23.1%,三年级学生占27%,四年级占29.03%。从抽样数据看以看出,调查群体范围较大,在一定范围上保证了研究取样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
在本调查中,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经济诚信素质数据源于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大学生诚信意识发展与诚信制度建设调查》数据库。调查问卷共有五个一级维度,学习诚信、政治诚信、经济诚信、人际交往诚信、就业择业诚信,每个一级维度下面又下设若干问题选项。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校类别、生源所在地区等项目,第二部分是题目,题目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项选择题,按照LIKERT四点量表计分,另一类是多项选择题,在各合理选择上,有一选择记1分(+1)。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然后按照统一标准对问卷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整体状况
1、经济诚信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个别学生仍表现不佳,急需深入教育
经济诚信意识是指大学生经济诚信观念及其经济诚信的价值观。调查显示,中国当代大学生总体情况较好,他们能够对经济生活中的行为清楚地做出是否是诚信的判断。(具体情况见图1)如对于用国家的助学贷款进行高消费,73.5%的人认为是不诚信行为。居于第二位的是虚报家庭经济状况,70.2%的人认为是不诚信之举。第三位的是逃车船票,占69.1%。其后是借老师和同学的钱恶意不还以及手机恶意欠费,分别占67.8%和67.7%。而对于向熟人推销假冒产品这一项,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是个别行为。这说明了在学生中形成了基本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而对于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以后,认为经济失信行为是不诚信行为的占,这和前边的调查基本吻合一致。然而,仍有20.5%的人认为这些行为是无奈之举,让人颇为深思。还有15%的人认为是正常行为,反映了这些同学缺乏正确的经济诚信观和价值观,居然随波逐流,本末倒置,值得深入开展诚信教育。
2、整体经济诚信行为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内部的差异性
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以后,调查发现,认为整体的经济失信行为较普遍的有9.3%,而24%的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大学生的经济不诚信行为。相比之下,认为经济失信是个别行为和少量行为的分别占45%和21%,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大学生经济诚信行为总体水平较高,但不诚信的问题也确实存在,而且不可小视。
具体来讲,该群体表现出内部结构的差异性。例如在回答用国家助学贷款进行高消费时,有43.7%的人认为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而回答恶意进行手机欠费的问题时,有15%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相比之下,向老师同学借钱而故意不还的只有8.6%人选择了是普遍现象,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平日的校园生活中有所思有所想,注意自身的修为。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行为与经济诚信意识相比,较为滞后。通过图2与图1的比较,可以发现,对于社会掌控力较低的项目容易出现问题,手机恶意欠费就是一个很好的左证,而控制力力度大的项目如恶意拖欠学费等出现问题的比率则低一些。可见,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一旦没有了强有力的硬性制约,单靠个人的道德约束恐怕是很难收到实际的效果。
(二)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各维度贡献程度
为了进一步对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维度因素的作用性程度加以认识,在这里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见表1),从统计结果来看,对于诚信素质的贡献的重要性首先是巨大经济诱惑,其次为助学贷款制度存在漏洞、社会信用普遍存在缺失、失信同学未受任何处罚。其余变量进行检验SIG值未见显著,因而没有纳入模型。
Y=1.786巨大经济诱惑+1.653失信同学未受处罚+1.563社会中信用普遍缺失+1.121助学贷款制度漏洞
(三)结构性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是众多职业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的性别差异,即反映了该群体社会文化观念,也体现性别的角色分工、性别社会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从数据资料分析来看,虽然在 具体调查当中,男性与女性大学生在均值有所差距,但总体上二者并未见显著差异,整体趋于一致。
2、学生生源地地区差异
调查显示:来自于农村地区的学生在经济诚信行为方面要显著低于来自于城市的学生(p<0.05),其它维度中未见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来自于城市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因而能够保持较高的诚信水平。
3、学生专业差异
结果显示:从曲线变化来看整体趋势趋于一致,但通过单因素多重比较,理工类大学生与艺术类大学生在经济诚信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4、学生年级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经济诚信素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一的学生的经济诚信素质要显著高于其余年级水平的学生。随着年级的进一步升高,整体的诚信水平表现出下滑的趋势,可能是由于过多接触了不诚信行为的影响,因而出现上述结果。
5、各结构性差异的作用特征
为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各结构性特征的具体作用,可以提出一下假设:影响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y)的结构性因素有生源所在地(x1)、专业(x2)、院校类别(x3)、性别(x4)。
通过多元统计计算中的enter法分别计算得到3个标准化的回归方程及相应的路径系数和剩余系数s,并用多元回归标准回归系数的检验方法逐一检验各路径系数与零的差异是否显着,删除各回归方程中无统计学意义的路径系数所对应的路径后(a=0.05),重新建立路径标准回归方程如下:
X‘3=0.139X‘2+0.996
X’4=-.043X‘2-.169X‘3+0.984
Y‘=-.042X'3+.049X'2-.041X'4+0.997
因此,从回归方程及图3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对经济诚信素质的直接影响看,专业对经济诚信素质的影响最大,其次表现为不同生源所在地的经济诚信素质有显着相关,而院校类别与年级则因对经济诚信素质的影响不显着被剔除。
(2)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为城市的经济诚信素质一般较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各维度表现出较大差异和不均衡性
总体来讲,我国大学生诚信意识水平较高,能够对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做出清楚的判断。但对现实中,问卷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不诚信的行为存在。虽然整体的诚信行为尚可,但调查中所暴露出来的尽1/10的人认为不诚信是生活中的聪明举动,再次说明意识与行为的明显倒置现象,其中,手机恶意欠费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二)经济诚信素质各因素表现出不同的作用程度
在如表1的调查统计中,按照作用程度依次为巨大经济诱惑,其次为助学贷款制度存在漏洞、社会信用普遍存在缺失、失信同学未受任何处罚、个人和家庭确实有很大经济困难等。由于个人和家庭确实有很大经济困难等项在统计引入方程中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所以选择剔除,可通过巨大经济诱惑,其次为助学贷款制度存在漏洞、社会信用普遍存在缺失、失信同学未受任何处罚对大学生的经济诚信素质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和监控。
(三)结构性因素的作用程度以直接作用为主
在对性别、经济水平、专业等结构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各因素对经济诚信素质的作用方式及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对经济诚信素质各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由于中间各变量的标准回归系数并为达显著水平,所以间接作用基本不存在,并且按作用程度大小来分,依次为:为专业、学生所在生源地区。
综上所述,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需要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高校诚信教育人手,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将必然成为对其进行经济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发挥教师、同辈群体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运用标语、布告栏、校园广播、电视等有效手段,营造全方位的校园诚信文化教育环境,教育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交往时应以诚信为本,以诚相待。第二,家庭中诚信教育不可缺少。“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首先是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所以做父母的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交往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教起,不溺爱、不纵容孩子,并且教会孩子宽容和善待他人,使他们明白在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时诚信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提高自身修养是根本。加强人文素养,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发挥能动作用,提高自律意识。第四,制度建设是关键。制度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大学生经济诚信制度建设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要求:一是从制度层面,通过制度来硬性规范市场;二是从道德教育机制来要求,通过软环境约束经济不诚信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诚信;现状;结构性差异
一、引言
诚信是中华民旌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人们将其视为言行信条和高尚美德而加以恪守尊祟。诚信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素质。当代大学生理应把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要于诚信事、当诚信人,做诚信的传承和发扬者。为了了解现实中经济诚信的现状,2007年11~12月,我们对全国100多所高校级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经济诚信的基本情况,并对大学生经济诚信取向在性别、年级、专业、校际差异上进行对比分析,科学掌握大学生经济诚信状况的第一手实证资料,通过其调查和对比分析,让我们了解认识在新时期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状况,对提高大学生经济诚信教育的效果,丰富其大学生经济诚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他们的诚信状况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发展。
本研究参照2006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大学生诚信意识发展与诚信制度建设调查》数据库对大学生的经济诚信素质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同时,利用与之相关联的城乡、地域、性别、学校类别、年龄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分析了这些结构性因素对个体经济诚信素质的影响。
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描述中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整体现状,二是就大学生的经济诚信素质结构性差异给出分析;三是依据结构性差异构建相应模型及路径,分析各结构性因素的作用方式及程度。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对我国大学生群体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8406份,有效率92.03%,其中男占50.1%,女生占49.1%;按照考生所在生源地进行划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占32.36%,来自于县城的学生占34.68%,来自于农村的占32.87%;按照院校类别分为重点院校学生55.2%,一般院校学生占31.87%;文科生占44.35%,理工科生占45.92%,农学占1.39%,医科生占3.70%,艺体生占4.64%;一年级学生占20.53%;二年级学生占23.1%,三年级学生占27%,四年级占29.03%。从抽样数据看以看出,调查群体范围较大,在一定范围上保证了研究取样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
在本调查中,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经济诚信素质数据源于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大学生诚信意识发展与诚信制度建设调查》数据库。调查问卷共有五个一级维度,学习诚信、政治诚信、经济诚信、人际交往诚信、就业择业诚信,每个一级维度下面又下设若干问题选项。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校类别、生源所在地区等项目,第二部分是题目,题目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项选择题,按照LIKERT四点量表计分,另一类是多项选择题,在各合理选择上,有一选择记1分(+1)。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然后按照统一标准对问卷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整体状况
1、经济诚信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个别学生仍表现不佳,急需深入教育
经济诚信意识是指大学生经济诚信观念及其经济诚信的价值观。调查显示,中国当代大学生总体情况较好,他们能够对经济生活中的行为清楚地做出是否是诚信的判断。(具体情况见图1)如对于用国家的助学贷款进行高消费,73.5%的人认为是不诚信行为。居于第二位的是虚报家庭经济状况,70.2%的人认为是不诚信之举。第三位的是逃车船票,占69.1%。其后是借老师和同学的钱恶意不还以及手机恶意欠费,分别占67.8%和67.7%。而对于向熟人推销假冒产品这一项,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是个别行为。这说明了在学生中形成了基本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而对于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以后,认为经济失信行为是不诚信行为的占,这和前边的调查基本吻合一致。然而,仍有20.5%的人认为这些行为是无奈之举,让人颇为深思。还有15%的人认为是正常行为,反映了这些同学缺乏正确的经济诚信观和价值观,居然随波逐流,本末倒置,值得深入开展诚信教育。
2、整体经济诚信行为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内部的差异性
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以后,调查发现,认为整体的经济失信行为较普遍的有9.3%,而24%的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大学生的经济不诚信行为。相比之下,认为经济失信是个别行为和少量行为的分别占45%和21%,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大学生经济诚信行为总体水平较高,但不诚信的问题也确实存在,而且不可小视。
具体来讲,该群体表现出内部结构的差异性。例如在回答用国家助学贷款进行高消费时,有43.7%的人认为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而回答恶意进行手机欠费的问题时,有15%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相比之下,向老师同学借钱而故意不还的只有8.6%人选择了是普遍现象,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平日的校园生活中有所思有所想,注意自身的修为。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行为与经济诚信意识相比,较为滞后。通过图2与图1的比较,可以发现,对于社会掌控力较低的项目容易出现问题,手机恶意欠费就是一个很好的左证,而控制力力度大的项目如恶意拖欠学费等出现问题的比率则低一些。可见,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一旦没有了强有力的硬性制约,单靠个人的道德约束恐怕是很难收到实际的效果。
(二)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各维度贡献程度
为了进一步对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维度因素的作用性程度加以认识,在这里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见表1),从统计结果来看,对于诚信素质的贡献的重要性首先是巨大经济诱惑,其次为助学贷款制度存在漏洞、社会信用普遍存在缺失、失信同学未受任何处罚。其余变量进行检验SIG值未见显著,因而没有纳入模型。
Y=1.786巨大经济诱惑+1.653失信同学未受处罚+1.563社会中信用普遍缺失+1.121助学贷款制度漏洞
(三)结构性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是众多职业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的性别差异,即反映了该群体社会文化观念,也体现性别的角色分工、性别社会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从数据资料分析来看,虽然在 具体调查当中,男性与女性大学生在均值有所差距,但总体上二者并未见显著差异,整体趋于一致。
2、学生生源地地区差异
调查显示:来自于农村地区的学生在经济诚信行为方面要显著低于来自于城市的学生(p<0.05),其它维度中未见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来自于城市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因而能够保持较高的诚信水平。
3、学生专业差异
结果显示:从曲线变化来看整体趋势趋于一致,但通过单因素多重比较,理工类大学生与艺术类大学生在经济诚信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
4、学生年级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经济诚信素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一的学生的经济诚信素质要显著高于其余年级水平的学生。随着年级的进一步升高,整体的诚信水平表现出下滑的趋势,可能是由于过多接触了不诚信行为的影响,因而出现上述结果。
5、各结构性差异的作用特征
为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各结构性特征的具体作用,可以提出一下假设:影响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y)的结构性因素有生源所在地(x1)、专业(x2)、院校类别(x3)、性别(x4)。
通过多元统计计算中的enter法分别计算得到3个标准化的回归方程及相应的路径系数和剩余系数s,并用多元回归标准回归系数的检验方法逐一检验各路径系数与零的差异是否显着,删除各回归方程中无统计学意义的路径系数所对应的路径后(a=0.05),重新建立路径标准回归方程如下:
X‘3=0.139X‘2+0.996
X’4=-.043X‘2-.169X‘3+0.984
Y‘=-.042X'3+.049X'2-.041X'4+0.997
因此,从回归方程及图3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对经济诚信素质的直接影响看,专业对经济诚信素质的影响最大,其次表现为不同生源所在地的经济诚信素质有显着相关,而院校类别与年级则因对经济诚信素质的影响不显着被剔除。
(2)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为城市的经济诚信素质一般较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各维度表现出较大差异和不均衡性
总体来讲,我国大学生诚信意识水平较高,能够对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做出清楚的判断。但对现实中,问卷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不诚信的行为存在。虽然整体的诚信行为尚可,但调查中所暴露出来的尽1/10的人认为不诚信是生活中的聪明举动,再次说明意识与行为的明显倒置现象,其中,手机恶意欠费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二)经济诚信素质各因素表现出不同的作用程度
在如表1的调查统计中,按照作用程度依次为巨大经济诱惑,其次为助学贷款制度存在漏洞、社会信用普遍存在缺失、失信同学未受任何处罚、个人和家庭确实有很大经济困难等。由于个人和家庭确实有很大经济困难等项在统计引入方程中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所以选择剔除,可通过巨大经济诱惑,其次为助学贷款制度存在漏洞、社会信用普遍存在缺失、失信同学未受任何处罚对大学生的经济诚信素质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和监控。
(三)结构性因素的作用程度以直接作用为主
在对性别、经济水平、专业等结构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各因素对经济诚信素质的作用方式及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对经济诚信素质各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由于中间各变量的标准回归系数并为达显著水平,所以间接作用基本不存在,并且按作用程度大小来分,依次为:为专业、学生所在生源地区。
综上所述,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经济诚信素质需要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高校诚信教育人手,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将必然成为对其进行经济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发挥教师、同辈群体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运用标语、布告栏、校园广播、电视等有效手段,营造全方位的校园诚信文化教育环境,教育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交往时应以诚信为本,以诚相待。第二,家庭中诚信教育不可缺少。“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首先是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所以做父母的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交往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教起,不溺爱、不纵容孩子,并且教会孩子宽容和善待他人,使他们明白在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时诚信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提高自身修养是根本。加强人文素养,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发挥能动作用,提高自律意识。第四,制度建设是关键。制度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大学生经济诚信制度建设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要求:一是从制度层面,通过制度来硬性规范市场;二是从道德教育机制来要求,通过软环境约束经济不诚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