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生物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尽管改革的模式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摒弃“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也引起本人的几点思考。
一、以问题为契机,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以不提问或很少提问而被视为课堂教学改革之对象,取而代之的是提问,这就使有些教师误认为提问越多越好。殊不知问题提多了,一节课上完,学生不知所云。因此,提问要有针对性,要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孔子在《论语●子张》中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有疑点,才有思考创新。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设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授“蒸腾作用”之前,先提问:“大家都知道,种庄稼是要浇很多水的。有人统计过,一棵玉米一生中要吸收200千克水分。而它吸收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99%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出去了,问题又来了,“这些水分不是被浪费了吗?植物为什么不少吸收点水分呢?”教师只要善于把握,营造问题,鼓励质疑。在摆出矛盾,不断激化矛盾的过程中,学生的矛盾心理、求解心理就会非常强烈,对对立的双方中的一方,就会产生怀疑,强烈的求知欲便随着浓厚的兴趣一起产生了。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种手段,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能不断地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觉的学习中,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
二、注重板书,教学生记笔记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能使学生跳出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延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有些教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认为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本人认为,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之时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
心记不如墨记,做好生物学笔记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1、严格要求,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对于做笔记,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认为书上有,懒得做;二是想做笔记,但由于上课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跟不上,有些学生半学期过后仍没做任何笔记,甚至在书本上连记号都没有,这样给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学业成绩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绪论课上就要介绍生物学笔记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学中更进一步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学生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2、加强指导,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笔记是一项具一定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一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提醒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每节课可留适量时间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帐,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写标题留空课后补充。对于新课要安排学生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
三、在实验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 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 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1、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当一个人产生必须排除困难的需要,或要了解某一问题时,思维就活跃起来。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 验中的[观察与思考]、[讨论]等栏目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和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
例如,〈观察鼠妇活动〉的实验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花盆下、石块下等处容易找到鼠妇?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其次,提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猜测和解释)。
①鼠妇的活动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
②鼠妇的活动还可能和水分,以及其它外界因素有关,等等。
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这个阶段,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材料、装置等等都是根据假设来确定的。所以,实验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假设(当然还有赖于学生对有关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①先检验“光照”对鼠妇活动有无影响。
②为了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突出自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联系,必须创造一个除“光照”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两处相通的场所。把一定数量的鼠妇放在其中,观察鼠妇在明暗两处的数量分布情况。
第四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
通过“鼠妇实验”,要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3、训练学生的思维操作技能
思维操作技能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几个步骤。在生物实验中要实现对某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对实验中的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操作才能实现。
首先,是对要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生命体或一种生命现象都是由部分、层 次、要素组成的开放的有序整体。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而进行逐个研究的过程就是分析 。比如,在研究“影响鼠妇活动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先把“外部条件”分析成光、水、化学物等单个因子,然后逐一考查和鼠妇活动的关系;在研究“光合作用”时,也是将其分解为原料、条件、产物几部分,而这每 一部分又是由次一级的成分组成。为了便于研究还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解。所有的科学实验都离不开分析。
综合,在头脑中把生命体的各部分,把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体和生命现象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综合。
比较,是把生物各部分构造、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就为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础。例如,比较各种细胞在形态构造、功能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各种种子的构造,比较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对淀粉的作用情况,等等,这些都是比较的过程。
总之,在实施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改”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作者联通:427100湖南省桑植县十一学校)
一、以问题为契机,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以不提问或很少提问而被视为课堂教学改革之对象,取而代之的是提问,这就使有些教师误认为提问越多越好。殊不知问题提多了,一节课上完,学生不知所云。因此,提问要有针对性,要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孔子在《论语●子张》中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有疑点,才有思考创新。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设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授“蒸腾作用”之前,先提问:“大家都知道,种庄稼是要浇很多水的。有人统计过,一棵玉米一生中要吸收200千克水分。而它吸收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99%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出去了,问题又来了,“这些水分不是被浪费了吗?植物为什么不少吸收点水分呢?”教师只要善于把握,营造问题,鼓励质疑。在摆出矛盾,不断激化矛盾的过程中,学生的矛盾心理、求解心理就会非常强烈,对对立的双方中的一方,就会产生怀疑,强烈的求知欲便随着浓厚的兴趣一起产生了。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种手段,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能不断地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觉的学习中,全面提高自身生物科学素养。
二、注重板书,教学生记笔记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能使学生跳出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延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有些教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认为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本人认为,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之时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
心记不如墨记,做好生物学笔记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1、严格要求,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对于做笔记,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认为书上有,懒得做;二是想做笔记,但由于上课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跟不上,有些学生半学期过后仍没做任何笔记,甚至在书本上连记号都没有,这样给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学业成绩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绪论课上就要介绍生物学笔记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学中更进一步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学生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2、加强指导,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笔记是一项具一定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刚一开始学生可能跟不上,可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提醒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每节课可留适量时间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尤其要避免学生将笔记记为教师上课的流水帐,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也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教师板书的翻版。上课是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写标题留空课后补充。对于新课要安排学生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
三、在实验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 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 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1、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当一个人产生必须排除困难的需要,或要了解某一问题时,思维就活跃起来。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 验中的[观察与思考]、[讨论]等栏目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和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
例如,〈观察鼠妇活动〉的实验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花盆下、石块下等处容易找到鼠妇?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其次,提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猜测和解释)。
①鼠妇的活动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
②鼠妇的活动还可能和水分,以及其它外界因素有关,等等。
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这个阶段,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材料、装置等等都是根据假设来确定的。所以,实验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假设(当然还有赖于学生对有关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①先检验“光照”对鼠妇活动有无影响。
②为了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突出自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联系,必须创造一个除“光照”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两处相通的场所。把一定数量的鼠妇放在其中,观察鼠妇在明暗两处的数量分布情况。
第四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
通过“鼠妇实验”,要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3、训练学生的思维操作技能
思维操作技能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几个步骤。在生物实验中要实现对某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对实验中的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操作才能实现。
首先,是对要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生命体或一种生命现象都是由部分、层 次、要素组成的开放的有序整体。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而进行逐个研究的过程就是分析 。比如,在研究“影响鼠妇活动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先把“外部条件”分析成光、水、化学物等单个因子,然后逐一考查和鼠妇活动的关系;在研究“光合作用”时,也是将其分解为原料、条件、产物几部分,而这每 一部分又是由次一级的成分组成。为了便于研究还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解。所有的科学实验都离不开分析。
综合,在头脑中把生命体的各部分,把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体和生命现象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综合。
比较,是把生物各部分构造、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就为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础。例如,比较各种细胞在形态构造、功能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各种种子的构造,比较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对淀粉的作用情况,等等,这些都是比较的过程。
总之,在实施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明确“改”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作者联通:427100湖南省桑植县十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