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程力学是高职院校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大多数工程力学教材存在的弊病,并提出了以高职院校“生产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程力学教材建设方向,并探讨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 键 词] 工程力学;生产;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88-01
在工科类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工程力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从实际生产中抽象和概括出基本的力学模型,而后转化为数学模型求解,再回到生产问题加以解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有关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随着国家“九五”到“十二五”的建设计划,高等院校的培养计划逐步完善,但在“拓宽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原则下,工程力学课程的学时越来越少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教学课时下,必须采取新的、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在“少学时”情况下,学生既能把理论知识学好,又能与工程实践问题结合,成为“生产型”人才,这对工程力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教材建设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知识和能力发展”为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概念理论性较强,并且抽象,内容多而且泛,而目前多数工程力学教材只是简单地对内容进行拼合,不同教材的差别也仅在于对各篇章内容摘取和选材的不同,而未顾及篇章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这种编写思路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以及“生产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整个工程力学课程体系应力求精简,通俗易懂,偏重生产,突出应用。
一、多层次取材
高校生源质量的良莠不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许多教材在编写时,为了能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同时满足压缩学时数的要求,将偏难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部分删除,降低了教材内容的难度。这样的结果就是放弃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科研创造能力的培养,并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所以,在教材编写时,可重点阐明应力、拉伸、压缩等基本概念,列举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相应计算,同时可删减部分机械振动、薄壁杆扭转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内容的介绍,以降低教材的学习难度和适应学时减少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但同时,为了满足部分有较高学习需求的学生,引导他们往专升本的方向发展,走向研究型学习,教材中可保留匀速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分析计算、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等内容。
二、增加生产实践性教学素材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构件承载能力,现有教材主要有两种编写形式:一种是根据运动和变形形式分章节编写,编写思路基本为:内力—应力强度校核—变形—刚度校核;另一种是每一章按照:基本概念—内力—应力—变形的思路进行编写,每一节按照变形形式(拉伸压缩、剪切挤压、扭转、弯曲)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选用的教学素材虽然简单易懂而且典型,但仅仅偏重于理论公式的应用,针对“生产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材建设过程中可以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工程生产实践案例,例如航空机电维修专业,飞机螺旋桨的强度设计。案例分析除了运用理论公式得出答案,还要说明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际生产实践问题结合起来,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恰当地引入工程生产实践教学素材,可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更利于提升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性。
三、增加生产应用习题,衔接职业资格考试
课后习题是教材建设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工程力学课后习题中除了理论公式的计算,还应引入生产实践中力学的分析和综合应用实例,发挥课后习题对知识点的综合和补充作用。此外,针对高职院校对学生“生产型”的培养目标,教材建设应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衔接,在习题中体现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在“培养生产型人才”的前提下,工科类高职院校面向“生产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力学教材建设,需要概念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内容,表达通俗,阐述简明,并尽量结合生产实例,做到“少而精”。通过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楚焱芳,张瑞华.对工程力学教学的一点讨论[J].科技信息,2009(18):363.
[2]彭献.尝试工程力学课程设计[J].力学与实践,2008,30(5):103-104.
[3]赵玉成,喻梅.工程力学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改革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9,31(5):69-71.
[4]曹丽杰,尹莉,刘立厚.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4):8-11.
[关 键 词] 工程力学;生产;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88-01
在工科类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工程力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从实际生产中抽象和概括出基本的力学模型,而后转化为数学模型求解,再回到生产问题加以解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有关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随着国家“九五”到“十二五”的建设计划,高等院校的培养计划逐步完善,但在“拓宽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原则下,工程力学课程的学时越来越少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教学课时下,必须采取新的、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在“少学时”情况下,学生既能把理论知识学好,又能与工程实践问题结合,成为“生产型”人才,这对工程力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教材建设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知识和能力发展”为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概念理论性较强,并且抽象,内容多而且泛,而目前多数工程力学教材只是简单地对内容进行拼合,不同教材的差别也仅在于对各篇章内容摘取和选材的不同,而未顾及篇章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这种编写思路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以及“生产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整个工程力学课程体系应力求精简,通俗易懂,偏重生产,突出应用。
一、多层次取材
高校生源质量的良莠不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许多教材在编写时,为了能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同时满足压缩学时数的要求,将偏难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部分删除,降低了教材内容的难度。这样的结果就是放弃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科研创造能力的培养,并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所以,在教材编写时,可重点阐明应力、拉伸、压缩等基本概念,列举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相应计算,同时可删减部分机械振动、薄壁杆扭转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内容的介绍,以降低教材的学习难度和适应学时减少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但同时,为了满足部分有较高学习需求的学生,引导他们往专升本的方向发展,走向研究型学习,教材中可保留匀速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分析计算、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等内容。
二、增加生产实践性教学素材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构件承载能力,现有教材主要有两种编写形式:一种是根据运动和变形形式分章节编写,编写思路基本为:内力—应力强度校核—变形—刚度校核;另一种是每一章按照:基本概念—内力—应力—变形的思路进行编写,每一节按照变形形式(拉伸压缩、剪切挤压、扭转、弯曲)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选用的教学素材虽然简单易懂而且典型,但仅仅偏重于理论公式的应用,针对“生产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材建设过程中可以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工程生产实践案例,例如航空机电维修专业,飞机螺旋桨的强度设计。案例分析除了运用理论公式得出答案,还要说明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际生产实践问题结合起来,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恰当地引入工程生产实践教学素材,可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更利于提升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性。
三、增加生产应用习题,衔接职业资格考试
课后习题是教材建设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工程力学课后习题中除了理论公式的计算,还应引入生产实践中力学的分析和综合应用实例,发挥课后习题对知识点的综合和补充作用。此外,针对高职院校对学生“生产型”的培养目标,教材建设应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衔接,在习题中体现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在“培养生产型人才”的前提下,工科类高职院校面向“生产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力学教材建设,需要概念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内容,表达通俗,阐述简明,并尽量结合生产实例,做到“少而精”。通过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楚焱芳,张瑞华.对工程力学教学的一点讨论[J].科技信息,2009(18):363.
[2]彭献.尝试工程力学课程设计[J].力学与实践,2008,30(5):103-104.
[3]赵玉成,喻梅.工程力学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改革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9,31(5):69-71.
[4]曹丽杰,尹莉,刘立厚.工程力学的教学方法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