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文作者结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课程开发实践,阐述了高职英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以及开发课程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英语;课程开发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推进,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的课程改革已经从理论探索阶段进入到实际推广阶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成为高职教改的确定性任务,如何运用过程方法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是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英语课程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开发承载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全新理念, 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程开发的步骤,使之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流程,成为一种可以推广应用的开发模式, 下面以高职英语课程为例简述开发的步骤。
1.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开发团队主要由课程专家、英语教师、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组成。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应选择工作5年以上, 具有从基层到中层成长经历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具有丰富一线管理经验的基层管理能手组成。这样的课程开发团队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行业企业实践专家虽然非常熟悉岗位的工作任务, 但他们并非课程开发专家,不熟悉工作任务分析的目的和方法,这就需要发挥课程专家的作用, 按照课程开发要求深入挖掘出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理解的工作任务, 并进行整理形成工作任务分析表, 而英语教师作为项目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及项目课程的实施者, 需要将分析资料转化成可供教学的方案和材料, 这就要求英语专业教师能深刻理解课程专家及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的分析资料,在分析过程中,英语专业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就工作任务分析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参考意见。因此各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任务有所侧重, 课程专家的任务是提供课程开发的技术指导,调控课程开发结构、内容、实施过程;英语教师是课改的主要力量,直接参与、实施项目课程的开发;行业专家提供企业人才规格信息,保证课改的方向与企业动态需求保持一致。
2.进行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 故而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是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 分析这些企业的重点工作任务,找出本专业准确的职业面向和职业目标,并对该职业岗位作简要说明,明确专业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如常州是苏南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南经济区的建设迫切需要大量在现代加工制造业、商贸服务业方面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因此常州的高职院校就应依此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3.分解岗位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开发团队针对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工作任务的工作职责目录,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这种描述即为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然后进一步对每个工作职责进行分解,形成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5~10个)。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专项能力,由这些工作任务集合构成典型工作任务。高职英语的就业涉及企业经营的生产、销售、市场、人事及财务等各个方面,三年的高职教育显然无法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岗位技能, 这就要求在岗位分析的同时,明确培养方向,严格按照岗位群所需具备的能力要求,设计典型工作任务。
4.通过具体的“学习情景”来实施
任务分析法的(BAG)基本观点是: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立足于工作过程,按照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某事物(如产品)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最终转化为个性化的课程开发。从学科体系和专业特征来看,高职英语(应用英语专业)属于语言类专业,是一门有实践、实训操作的应用学科,便于课程开发中的工作过程设计和情景模拟实现。
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设置,把学习内容重构组合,选择合适的载体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景即主题学习单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情境的实施计划,并形成学习任务表、学习成绩评价表等教学文件。这一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变中取不变,以不变来应万变。技能与方法只有置于企业的经营情境中,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因此高职性质的英语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和企业真实情况相似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具体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即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中,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实战”及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活动中各种矛盾的能力;角色扮演模拟教学法,即让学生设身处地扮演一个在真实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模拟的内容确定角色、任务、时间、步骤、背景等然后进行扮演。
5.建立评价、反馈体系,适时调整更新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开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工作,例如对高职英语而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再不断的演变,因此高职英语课程体系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这需要两方面的评价和反馈。一是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和企业本身新技术、新流程等信息的反馈;二是毕业生在工作中发现新课程培养的职业能力与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对比的不足和欠缺。第一线的反馈是对新课程体系最好的修正, 因此课程开发团队应在课程方案开发后建立一套评价和反馈体系,及时对课程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另外,作为课程开发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师,承担着向学生传授工作技能的重任,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成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高职教师应通过对毕业生主要服务的行业入手,调查社会经济发展对该专业的技能要求。以外贸英语岗位及岗位群为例,外贸相关的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有:市场调研,寻找国内外客户,发盘,询盘,还盘,接受与签约,结算,租船订舱,报关,报检,制单,审单,收付汇核销等工作。与这些工作相对应的要求外贸从业人员具备的职业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英语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归纳行动领域,通过把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再把学习领域演绎成学习情境。完成一个从工作任务整合到课程门类设置到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以外贸英语岗位及岗位群为例,教学项目的设计以英语出口跟单与进口跟单过程为主要线索,结合不同企业类型的跟单特点来进行。教学项目应反映跟单过程的内容、环节和步骤,用课程的教学项目来完成每跟单岗位能力的训练,同时每一个项目又是相对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拼接性。英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强化某一个项目,或弱化某一项目的教学。
高职英语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获取实践工作经验,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课程目标一定要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实践性;课程的实施要校企合作—企业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课程评价要开放多元,及时收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以确定课程的修订方向。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让学生有机会顶岗实习,在工作中完成学业。当学生的实习完成,也应该是毕业之时。毕业后学生可以做到轻松上岗,真正实现“课堂职场零距离过渡”。只有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地考虑到高职英语所适合的工作岗位以及相应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能力的培养应该摆在高职英语教学的第一位,尤其是在目前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就业艰难的境况下能凭借实力尽早就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袁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3]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注:本文为王志敏副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开发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KC147)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英语;课程开发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推进,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的课程改革已经从理论探索阶段进入到实际推广阶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成为高职教改的确定性任务,如何运用过程方法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是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英语课程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开发承载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全新理念, 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程开发的步骤,使之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流程,成为一种可以推广应用的开发模式, 下面以高职英语课程为例简述开发的步骤。
1.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开发团队主要由课程专家、英语教师、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组成。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应选择工作5年以上, 具有从基层到中层成长经历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具有丰富一线管理经验的基层管理能手组成。这样的课程开发团队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行业企业实践专家虽然非常熟悉岗位的工作任务, 但他们并非课程开发专家,不熟悉工作任务分析的目的和方法,这就需要发挥课程专家的作用, 按照课程开发要求深入挖掘出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理解的工作任务, 并进行整理形成工作任务分析表, 而英语教师作为项目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及项目课程的实施者, 需要将分析资料转化成可供教学的方案和材料, 这就要求英语专业教师能深刻理解课程专家及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的分析资料,在分析过程中,英语专业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就工作任务分析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参考意见。因此各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任务有所侧重, 课程专家的任务是提供课程开发的技术指导,调控课程开发结构、内容、实施过程;英语教师是课改的主要力量,直接参与、实施项目课程的开发;行业专家提供企业人才规格信息,保证课改的方向与企业动态需求保持一致。
2.进行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 故而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是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 分析这些企业的重点工作任务,找出本专业准确的职业面向和职业目标,并对该职业岗位作简要说明,明确专业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如常州是苏南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南经济区的建设迫切需要大量在现代加工制造业、商贸服务业方面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因此常州的高职院校就应依此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3.分解岗位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开发团队针对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工作任务的工作职责目录,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这种描述即为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然后进一步对每个工作职责进行分解,形成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5~10个)。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专项能力,由这些工作任务集合构成典型工作任务。高职英语的就业涉及企业经营的生产、销售、市场、人事及财务等各个方面,三年的高职教育显然无法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岗位技能, 这就要求在岗位分析的同时,明确培养方向,严格按照岗位群所需具备的能力要求,设计典型工作任务。
4.通过具体的“学习情景”来实施
任务分析法的(BAG)基本观点是: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立足于工作过程,按照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某事物(如产品)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最终转化为个性化的课程开发。从学科体系和专业特征来看,高职英语(应用英语专业)属于语言类专业,是一门有实践、实训操作的应用学科,便于课程开发中的工作过程设计和情景模拟实现。
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设置,把学习内容重构组合,选择合适的载体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景即主题学习单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情境的实施计划,并形成学习任务表、学习成绩评价表等教学文件。这一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变中取不变,以不变来应万变。技能与方法只有置于企业的经营情境中,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因此高职性质的英语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和企业真实情况相似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具体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即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借助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中,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实战”及其相近的实习氛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活动中各种矛盾的能力;角色扮演模拟教学法,即让学生设身处地扮演一个在真实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模拟的内容确定角色、任务、时间、步骤、背景等然后进行扮演。
5.建立评价、反馈体系,适时调整更新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开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工作,例如对高职英语而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再不断的演变,因此高职英语课程体系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这需要两方面的评价和反馈。一是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和企业本身新技术、新流程等信息的反馈;二是毕业生在工作中发现新课程培养的职业能力与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对比的不足和欠缺。第一线的反馈是对新课程体系最好的修正, 因此课程开发团队应在课程方案开发后建立一套评价和反馈体系,及时对课程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另外,作为课程开发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师,承担着向学生传授工作技能的重任,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成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高职教师应通过对毕业生主要服务的行业入手,调查社会经济发展对该专业的技能要求。以外贸英语岗位及岗位群为例,外贸相关的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有:市场调研,寻找国内外客户,发盘,询盘,还盘,接受与签约,结算,租船订舱,报关,报检,制单,审单,收付汇核销等工作。与这些工作相对应的要求外贸从业人员具备的职业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英语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归纳行动领域,通过把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再把学习领域演绎成学习情境。完成一个从工作任务整合到课程门类设置到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以外贸英语岗位及岗位群为例,教学项目的设计以英语出口跟单与进口跟单过程为主要线索,结合不同企业类型的跟单特点来进行。教学项目应反映跟单过程的内容、环节和步骤,用课程的教学项目来完成每跟单岗位能力的训练,同时每一个项目又是相对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拼接性。英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强化某一个项目,或弱化某一项目的教学。
高职英语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获取实践工作经验,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课程目标一定要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实践性;课程的实施要校企合作—企业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课程评价要开放多元,及时收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以确定课程的修订方向。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让学生有机会顶岗实习,在工作中完成学业。当学生的实习完成,也应该是毕业之时。毕业后学生可以做到轻松上岗,真正实现“课堂职场零距离过渡”。只有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地考虑到高职英语所适合的工作岗位以及相应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能力的培养应该摆在高职英语教学的第一位,尤其是在目前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就业艰难的境况下能凭借实力尽早就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袁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3]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注:本文为王志敏副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开发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KC147)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