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特征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表达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形式,人们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能够对作品产生一种令人感悟的虚无缥缈的艺术境界,作者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实际相联系,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营造出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意境在现代文学中并没有固定的概念与含义,但是在作品当中蕴含了多种表达内心情感的表现方式,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具生命力的多维的情感世界。
  一、对意境概念的认识
  意境的形成可以看作是一个通过结合文学形象借助文学表达而描绘出来的一个思维空间。意境主要产生在古代,而且在古代的运用源远流长,在很多著作中都有明确体现。比如《周易》对意、象,《庄子》对言、意等均有所阐述。对于文学而言,文化作品体现的东西都无法用语言表现、理解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再精妙,也要有“意”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来真正体现出作品里面的情感。进入清朝,人们对意境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清代学者王国维对意境的研究非常深入,《人间词话》中对意境有更清晰的认识。意境可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发展的终极目标,不同作品体现出不同意境,而意境的创造要“得与语文之表”,但是其最终效果要“言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达到景外之景,达到情景交融,心与物的结合,从而创造出更生动的艺术形象。
  意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结合不同的文学形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丰厚的情感世界,从而形成一种意味深长具备想象力的空间。在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就是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这一本著作中阐明意境的理论,以及对意境的不同种类进行全面分析,证明在词中使用意境是一种高超的表现手法,有意境的词可以凸显出作者的情趣与品位,意境可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历史上无数诗人和词人都非常重视对意境的描写,这种重视也体现在流传下来的无数作品中。在文学作品中意境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但是人们对意境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诗词歌赋方面,研究范围相对较窄。这个问题在进入新时期之后得到了改变,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对意境的研究,在这个时期内相关的意境研究也非常多,并且不再局限于诗词歌赋,同时涉及书法与绘画等领域,范围不断扩大。
  二、意境特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情景交融
  这是作者将眼前的景物与情感融合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是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以高超的手法来表现,当读者在读到诗词的时候与作者产生共鸣,影响思绪、感染读者。在常见的文学作品当中这一类的表现非常多,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先生将山水田园诗词发展到了高峰,在这样一句词当中,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一句“悠然见南山”,使整个过程显得怡然自得,也将作者内心的情感直接表露出来,在阅读这一句词的时候,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情感上的怡然自得。而在古代诗词中,有一些情感是间接性表达出来的,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藏在描写的景物当中,而通过景物又可以看出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比如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当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种情感比较隐晦,是李白在送别自己的好友孟浩然时所写,他并没有直接写出对好朋友的依依不舍,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友人离开、无人陪伴的留恋与孤寂之情。看着朋友的船慢慢消失在长江的尽头,浩瀚的长江与友人孤独的船只作为主要背景,渲染了一种孤独的气氛,构造出一种凄惨的送别画面。这就是非常隐晦的表达,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感情,而是通过对远行的孤帆、对天际一线的长江的描写,将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蕴含在其中,真正达到诗中有情。同时部分作者也能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是将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让作者的情感与景物在融合当中得到相互沟通与交流,也就是所谓情景交融,比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的前两句对月落、乌啼、晚霜满天、江枫、渔火、客人六种意象进行了简单描写,宛如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種素描,仅仅是将景物的轮廓描写出来,就已经使人感受到一种迎面而来的凄凉气息,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哀愁。而这里重点应该在“夜半钟声”,半夜的钟声不仅衬托出夜晚的安静,同时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活动,通过对比表达出诗人内心浓厚的情感,同时这种情感也在夜晚的静谧中无法言尽。
  (二)虚实相生
  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是作者为了更好地凸显出主体,通过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来展现整个作品的意境,凸显出作者内心情感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表现意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比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诗中很好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前面两句描写作者寻友不遇无法观赏园内的情景,正在很沮丧的时候,发现有一枝红杏从墙内伸出来,这就让作者对园内的景物产生了联想,因此使用“红杏”“春色”来将整个园内的风景拟人化,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来表现出作者内心情感的一个变化过程。比如在《剑客》当中,贾岛写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诗表面上是写作者十年磨一剑却从来没有试过宝剑的情况,今日拿来看看是否可以派上用场。但是实际上是作者表现自己十年寒窗苦读却无法得到重用的苦闷,作者内心有远大抱负,却无法施展出来,但是这层意思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十年磨一剑”的联想得到的结论。
  三、清幽明丽的淡雅美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种非常清晰的美,一种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远离华丽的辞藻,过于风尘和歌颂功德,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记录,一种非常朴实的生活感悟。我们之前所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先生,他醉心于山水田园之间,将自己融入自然,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扰,面对城市的各种诱惑,毅然决然地离开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写出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诗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各种欲望而陷入烦闷苦恼、七情六欲当中,常常悲哀痛苦而无法自拔,也因此变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但是诗人面对这些人生苦难并没有发牢骚,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关爱苍生,以高尚的情怀与宁静的心境去面对贫瘠的人生。诗人的纯净与质朴的田园风光相交融,创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精神世界。在雨中享受自己的人生,只为守护自己的一方净土。自古人们崇尚学而优则仕,但是诗人看透了政治下的黑暗,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也没有遁入空门、悲观厌世,而是选择以淡雅的生活方式、以淡雅的意境来面对人生。诗人醉心田园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在《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山水田园意境,创造出诗中有画的场景。在清新宁静的山水当中感受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使精神得到了升华,与环境的美相融合,如同老庄哲学的天人合一,达到了一种纯美的意境。
  四、超脱意境
  诗人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由此得到意境上的创造,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达到了静极生动、动及归静的禅心,达到了无心云影,空灵而且自然。很多诗人仕途的不顺利,使他们得以皈依宗教,而宗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将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寄托于外物,开始求仙养生,留恋在山水之间,这为诗歌的创造提供了条件,也为丰富纷呈的意境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让诗歌成就创作对象。
  在汉代以后文化创作受到经学的影响,成为儒家立世的工具,在汉末魏初之间成为表达自己悲欢的重要方式。进入南北朝之后佛教兴盛,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快速和中国文化结合,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嵇康崇尚庄子,曾说过“吾之师也”。他也是第一个将庄子诗化,用来赞美隐者的人,后来越来越多文人将佛道思想带入到诗词意境当中。唐代诗歌发展进入高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诗人,比如前面我们说过的“诗仙”李白,虽然能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他追求功名和一展抱负的初心始终没有实现,也许他恃才傲物,但是我们不妨理解为艺术家纯洁孤高的心无法适应官场的黑暗,即便“天生我材”,也无法如愿以偿,因此“明朝散发弄扁舟”。后来的李白沉醉道教,渴望自然、渴望融入自然,对人生充满了自由的向往。李白的诗歌对自然有莫名的亲和力,无论漫游山水,还是求仙问道,也不过是寻找不受约束的逍遥仙境罢了,终究梦一场。
  五、结语
  中国古代意境的美多种多样,意境作为一种与审美艺术、情感认识等相联系的精神世界,通过作者的表达,逐渐变得深刻而多情。诗词歌赋被作者赋予情感,诗人借此抒发壮志,流露出千回百转的情感,将人带到那虚无的意境当中,领会更深刻的感悟。
其他文献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承载了诗歌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及难点,在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传递意象成为译界的热点。王昌龄《出塞》的创作背景为盛唐时期,此时唐朝国力强盛,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得胜利,全民自信心极强,诗人借诗抒情,寓情于意象。  一、译者介绍  许渊冲先生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曾荣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译者。其译作涉猎甚广,受众
期刊
我们所提到的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是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以及发展的方式,同时也是对鉴赏主体素养的考查。在对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学审美鉴赏对于主体修养方面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在进行鉴赏的时候不仅需要我们具有坚实的作品学习与研究的基础,自身的文学素养也需要过关,并且需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我们还应该确保自身态度的公正性,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只有满足这些方
期刊
中国古代女子的文学批评实践在唐宋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具体表现在批评方式的多样化、批评主体身份的变化以及批评内容的扩展三个方面。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朝代,尤其诗歌,发展到此达到了顶峰,相对于文学创作的繁盛,唐代文学批评也多了几许诗性特征。  一、薛涛的文学批评实践  实际说来,真正自觉的“以诗论诗”的女子批评,首先就是薛涛。在薛涛的酬唱诗作中,对许多被赠者的文学成就进行评论。如《酬祝十三秀才》:“浩
期刊
如今,越来越多文学批评家与叙事学家运用各种相关理论以学科交叉的新视角来研究小说文本。为了强调认知的社会属性,艾伦·帕默(Alan Palmer)于2010年正式提出社会思维理论(social minds theory),采用外在论视角关注小说中开放式的人物思维,即人物思维互动(Alan Palmer,2010)。其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小说人物之间思维的交流互通为“交互思维”(intermental
期刊
在中国,诗词大家数不胜数,但是能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单独为其纪念的大概只有屈原一人了。屈原为什么可以美名远播千年呢?这与屈原的高风亮节是分不开的,他的诗在当时独具匠心、写意潇洒,不仅在文学作品上成绩非凡,他的爱国之情也鼓舞着人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大家认可、接受并喜爱的。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屈原度过了一段非常难挨的时期,他不被认可、接受,甚至
期刊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带有自传性质的政治抒情诗.屡次进谏的屈原,遭到群小的诽谤、排挤而被放逐,离开郢都,创作了此诗.它的出现代表了“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然而后世对
期刊
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擅长乐府、歌行及绝句,后世尊称其“诗仙”。他性格奔放,游遍祖国大江南北,诗歌多描写山水,抒发内心情感。李白不仅是中国著名诗人,更是世界文化名人。早在唐代,他的诗便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家,到了18世纪中期,由法国人钱德明带入西方。同时,英国诗人索姆·詹尼斯将李白的诗编译成英文,自此开启了李白诗歌英译历史。国内对李白诗歌英译始于1991年,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试图在已有
期刊
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的出场通常而言是带有间接性的。女性作家的稀少以及社会中存在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现象,无不在限制女性对于文学的介入,然而又可以说,女性从来没有缺席古代的文学创作,从《诗经》中的“佳人”“游女”形象,到后来诗词文学中的爱情篇章,女性作为社会中另一个与男性成员相对应的存在,总是会经常性地出席似乎是被男性所占领的文学领域。然而,这种作为描述的对象和情感付诸的另一方出席,或者是作为另有所指的意
期刊
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身怀高超武艺,胸怀统一大志,但纵有拔天之力,吞吐日月之气,也只能在宦海中几经沉浮.可喜的是仕途坎坷的辛弃疾笔头并不坎坷,他饱蘸笔墨,挥洒而就,诗、文
期刊
“无为”和“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由于“无为”一词在《老子》中高频次的出现,以至于人们通常将其归入道家哲学的范畴,认为是老子思想的代表观点。事实上,“无为”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经典中“无为”的内涵,与儒道两家对其灌注的精义已经有所不同。由于佛经哲学深奥广博的理论体系,“无为”被赋予了更丰富,更专精的内涵。本文尝试通过阐述“无为”思想在儒、道、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