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谈话导入,资料激情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课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查阅了一些资料。相信你们对法布尔都有一定的了解,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他写了一本书《昆虫记》,共十卷,全世界有名呢!
生:我知道法布尔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上过正规学校,靠自学成才的,后来还考上了硕士学位。
师:你还知道他的身世,真不错!
师:是呀,法布尔的一生是与昆虫相伴的,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的童年。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法布尔,走进他那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去。
二、联系生活,个性解读
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细细品读他童年的一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中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阅读)
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不知是谁在唱歌。”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我听过纺织娘的叫声,很单调的。可法布尔却觉得它在唱歌,说明法布尔很喜欢昆虫。
生(迫不及待地):是的,是的,我也听过,在夏天的晚上“轧吱轧吱……”很烦人的。
师:是呀,大家都听过纺织娘的叫声吧,“轧吱轧吱”单调而重复,可在法布尔的耳中却是那样美妙动听,可见法布尔是多么喜爱纺织娘。对这一段话还有谁想谈谈的?
生:法布尔三天前就注意到这只纺织娘了,他日思夜想了三天了,可见法布尔多喜欢纺织娘呀!
生:“不知是谁在唱歌”可见法布尔都已经把纺织娘当作自己的小伙伴、好朋友了。
生:从“终于”这个词上我可以想到法布尔抓这只小虫子很不容易,他肯定碰到了不少困难,吃了不少苦。
师:同学们读书多细致呀,一个词也不放过,真好!那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啊?
“瞧,这就是那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它可是法布尔日思夜想了三天的宝贝,此时法布尔终于抓到了,他多高兴呀!看,他的小眼睛里满是笑意。”谁来读这句话?(生读略)
师:真是又惊又喜,多么美丽的纺织娘呀!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多么想拥有一只这样的纺织娘啊!(再指名读)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的眼前浮现出那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我也想读读。
师:让我们随着法布尔一起去欣赏这只美丽可爱的纺织娘吧!(生齐读)
师:正是因为喜欢,纺织娘的叫声在法布尔的耳中是那样动听;正是因为喜欢,在法布尔的眼中纺织娘才会那样美丽!让我们再读读,再一次去体会体会。
师:故事中还有哪儿给你的印象很深?……
三、课内激情,延伸课外
师:这些小虫子就像一位位大师牵着小法布尔的手走进了一个个奇妙的昆虫世界,最终他踏进了科学的殿堂,写下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
出示《昆虫记》的介绍资料: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段文字,让我们从这段文字中窥一斑而观全貌,领略一下《昆虫记》的非凡魅力。(生读略)
(课后学生或买或借,都投入到阅读《昆虫记》的热潮中。后来教师又用了一节课举办了一次《昆虫记》的读书交流会,学生有的朗读精彩片断,有的介绍其中的昆虫。有的谈读后感,效果很好!)
解读:
整堂课,学生的感情紧紧随着法布尔的故事不断变化着。法布尔得到了小虫子,学生眉飞色舞,欣喜万分;法布尔被责骂了,学生无比难过;法布尔成功了,学生无限向往。可以说,学生真正是被法布尔的故事迷住了。细细品味,发现这堂课正是因为开放而精彩。
一、课堂在延伸中拓展
这堂课之所以对学生充满“诱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布尔传奇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要激发学生对法布尔探究的兴趣,仅仅凭借课文是很难实现的。本课中,教师正是巧妙地利用课外阅读,做到了这点。上课伊始,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法布尔的资料,课堂从课外阅读中延伸来,学生在交流中被法布尔的人生经历所吸引,从而把注意力投入到课文中。同时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了搜集资料所带来的乐趣,这一乐趣也会更大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个性在阅读中张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本课中教师就较好地做到了这点。在学习法布尔的两个故事时,教师没有喋喋不休的分析,也没有设计琐碎的问题,教学只是紧紧围绕“故事中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展开,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因为学生与法布尔是同龄人,法布尔的不少情感体验学生都体验过,故事中的不少场景情节,学生都似曾相识。因此,学生在阅读中惊喜地发现着,积极地思考着,为法布尔的喜而喜,为法布尔的忧而忧,为法布尔的执著而惊叹、钦佩不已。在讨论交流时学生直抒胸臆,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课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查阅了一些资料。相信你们对法布尔都有一定的了解,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他写了一本书《昆虫记》,共十卷,全世界有名呢!
生:我知道法布尔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上过正规学校,靠自学成才的,后来还考上了硕士学位。
师:你还知道他的身世,真不错!
师:是呀,法布尔的一生是与昆虫相伴的,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的童年。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法布尔,走进他那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去。
二、联系生活,个性解读
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细细品读他童年的一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中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阅读)
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不知是谁在唱歌。”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我听过纺织娘的叫声,很单调的。可法布尔却觉得它在唱歌,说明法布尔很喜欢昆虫。
生(迫不及待地):是的,是的,我也听过,在夏天的晚上“轧吱轧吱……”很烦人的。
师:是呀,大家都听过纺织娘的叫声吧,“轧吱轧吱”单调而重复,可在法布尔的耳中却是那样美妙动听,可见法布尔是多么喜爱纺织娘。对这一段话还有谁想谈谈的?
生:法布尔三天前就注意到这只纺织娘了,他日思夜想了三天了,可见法布尔多喜欢纺织娘呀!
生:“不知是谁在唱歌”可见法布尔都已经把纺织娘当作自己的小伙伴、好朋友了。
生:从“终于”这个词上我可以想到法布尔抓这只小虫子很不容易,他肯定碰到了不少困难,吃了不少苦。
师:同学们读书多细致呀,一个词也不放过,真好!那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啊?
“瞧,这就是那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它可是法布尔日思夜想了三天的宝贝,此时法布尔终于抓到了,他多高兴呀!看,他的小眼睛里满是笑意。”谁来读这句话?(生读略)
师:真是又惊又喜,多么美丽的纺织娘呀!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多么想拥有一只这样的纺织娘啊!(再指名读)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的眼前浮现出那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我也想读读。
师:让我们随着法布尔一起去欣赏这只美丽可爱的纺织娘吧!(生齐读)
师:正是因为喜欢,纺织娘的叫声在法布尔的耳中是那样动听;正是因为喜欢,在法布尔的眼中纺织娘才会那样美丽!让我们再读读,再一次去体会体会。
师:故事中还有哪儿给你的印象很深?……
三、课内激情,延伸课外
师:这些小虫子就像一位位大师牵着小法布尔的手走进了一个个奇妙的昆虫世界,最终他踏进了科学的殿堂,写下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
出示《昆虫记》的介绍资料: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段文字,让我们从这段文字中窥一斑而观全貌,领略一下《昆虫记》的非凡魅力。(生读略)
(课后学生或买或借,都投入到阅读《昆虫记》的热潮中。后来教师又用了一节课举办了一次《昆虫记》的读书交流会,学生有的朗读精彩片断,有的介绍其中的昆虫。有的谈读后感,效果很好!)
解读:
整堂课,学生的感情紧紧随着法布尔的故事不断变化着。法布尔得到了小虫子,学生眉飞色舞,欣喜万分;法布尔被责骂了,学生无比难过;法布尔成功了,学生无限向往。可以说,学生真正是被法布尔的故事迷住了。细细品味,发现这堂课正是因为开放而精彩。
一、课堂在延伸中拓展
这堂课之所以对学生充满“诱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布尔传奇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要激发学生对法布尔探究的兴趣,仅仅凭借课文是很难实现的。本课中,教师正是巧妙地利用课外阅读,做到了这点。上课伊始,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法布尔的资料,课堂从课外阅读中延伸来,学生在交流中被法布尔的人生经历所吸引,从而把注意力投入到课文中。同时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了搜集资料所带来的乐趣,这一乐趣也会更大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个性在阅读中张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本课中教师就较好地做到了这点。在学习法布尔的两个故事时,教师没有喋喋不休的分析,也没有设计琐碎的问题,教学只是紧紧围绕“故事中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展开,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因为学生与法布尔是同龄人,法布尔的不少情感体验学生都体验过,故事中的不少场景情节,学生都似曾相识。因此,学生在阅读中惊喜地发现着,积极地思考着,为法布尔的喜而喜,为法布尔的忧而忧,为法布尔的执著而惊叹、钦佩不已。在讨论交流时学生直抒胸臆,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