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解决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而且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课本之间的对话能够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提问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一、 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 问题过于浅显或复杂
教师为提问而提问,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过于浅显,没有深度,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表面上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回答了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回答的问题只不过是书本上明确标示出来的,学生没有进行思考,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对课文的把握自然也不会太过深入。另外过于复杂的问题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课堂提问一般都是口头的问题,如果问题太过复杂,学生难以记住,也就谈不上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思考而且还会影响课程的进度。对于过于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把这类问题当作课后思考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这样既能使学生进一步地深入到课文又不会耽误课程进度。
(二) 问题过于随意或刻意教师提问不能过于随意,想到什么就問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逻辑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的提问失去兴趣。过于随意的问题还表现在:不注重教学目的,一味地鼓励学生提出看似与众不同实则与课文无关的问题;貌似民主地让学生畅所欲言,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学生课上开小差而提出的“惩罚性”问题等。教师在提问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所提问题是封闭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心中有数。问题过于刻意指的是教师只接受自己想要的答案,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希望学生给出的回答有区别时,便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朝自己期望的答案思考,完全忽视学生主动思考的成果,这样一味地否定学生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丧失思考的兴趣。
二、 语文课堂有效的提问艺术
(一) 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哪些问题,问哪些学生,学生可能的回答及反馈的处理方法都要有明确的设计。课堂提问不是根据教师的需求来确定的,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进行的,教师应该围绕三维目标来设置问题。
(二) 问题要难易适中问题按照内容可以分为记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和应用型问题等。记忆型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低,不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过多的思考;而理解型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确课文主题和作者意图;应用型问题则要求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景中。因此,对于记忆型的问题教师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教导学生识记,对于应用型的问题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完成,而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在课堂上主要解决的是理解型的问题,对于理解型的问题教师也应该把握好难易适中的原则,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教师只需稍作点拨,而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应该循序善诱,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 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学生掌握知识是有层次性的,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为例,在课前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如:“是谁工作了一夜?”“他为什么要工作一夜?”等;在课上则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提问,如: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我叫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周总理什么品质?等;结束课文时则可以采用总结性的提问,如:“你觉得周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想对周总理说什么?”等。这样有逻辑,有层次性地提问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很好地调动课堂的氛围,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四) 问题要具有新颖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具有新颖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的新颖性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天马行空的问题,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一无所知,反而会觉得索然无味,丧失探索问题的兴趣。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精心安排,耐心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五) 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好的问题应该是没有明确、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理解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意料之外的回答,教师在对答案是否正确没有把握时,不要不懂装懂,首先应该肯定学生善于思维的能力,其次与学生共同探讨,积极引导学生。
(六) 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学记》中提道:“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也就是说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人,提问的方式要有所不同,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只需要轻轻点拨,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重重地提醒。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置问题,避免对有的学生来说问题太难而成为课堂的局外人,对有的学生来说问题太简单而失去思考的动力。
三、 小结
提问艺术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语文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客观的反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杜慧灵.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究[J],2015(15):50.
[2] 王瑜.小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学周刊,2015(7):116.
[3] 张香萍.妙问善导 追求高效——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语文天地,2015(21):39.
作者简介:
王奕,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一、 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 问题过于浅显或复杂
教师为提问而提问,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过于浅显,没有深度,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表面上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回答了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回答的问题只不过是书本上明确标示出来的,学生没有进行思考,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对课文的把握自然也不会太过深入。另外过于复杂的问题也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课堂提问一般都是口头的问题,如果问题太过复杂,学生难以记住,也就谈不上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思考而且还会影响课程的进度。对于过于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把这类问题当作课后思考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这样既能使学生进一步地深入到课文又不会耽误课程进度。
(二) 问题过于随意或刻意教师提问不能过于随意,想到什么就問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逻辑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的提问失去兴趣。过于随意的问题还表现在:不注重教学目的,一味地鼓励学生提出看似与众不同实则与课文无关的问题;貌似民主地让学生畅所欲言,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学生课上开小差而提出的“惩罚性”问题等。教师在提问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所提问题是封闭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心中有数。问题过于刻意指的是教师只接受自己想要的答案,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希望学生给出的回答有区别时,便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朝自己期望的答案思考,完全忽视学生主动思考的成果,这样一味地否定学生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丧失思考的兴趣。
二、 语文课堂有效的提问艺术
(一) 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哪些问题,问哪些学生,学生可能的回答及反馈的处理方法都要有明确的设计。课堂提问不是根据教师的需求来确定的,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进行的,教师应该围绕三维目标来设置问题。
(二) 问题要难易适中问题按照内容可以分为记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和应用型问题等。记忆型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低,不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过多的思考;而理解型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解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确课文主题和作者意图;应用型问题则要求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景中。因此,对于记忆型的问题教师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教导学生识记,对于应用型的问题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完成,而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在课堂上主要解决的是理解型的问题,对于理解型的问题教师也应该把握好难易适中的原则,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教师只需稍作点拨,而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应该循序善诱,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 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学生掌握知识是有层次性的,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为例,在课前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如:“是谁工作了一夜?”“他为什么要工作一夜?”等;在课上则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提问,如: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我叫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周总理什么品质?等;结束课文时则可以采用总结性的提问,如:“你觉得周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想对周总理说什么?”等。这样有逻辑,有层次性地提问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很好地调动课堂的氛围,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四) 问题要具有新颖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具有新颖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的新颖性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天马行空的问题,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一无所知,反而会觉得索然无味,丧失探索问题的兴趣。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精心安排,耐心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五) 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好的问题应该是没有明确、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理解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意料之外的回答,教师在对答案是否正确没有把握时,不要不懂装懂,首先应该肯定学生善于思维的能力,其次与学生共同探讨,积极引导学生。
(六) 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学记》中提道:“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也就是说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人,提问的方式要有所不同,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只需要轻轻点拨,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重重地提醒。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设置问题,避免对有的学生来说问题太难而成为课堂的局外人,对有的学生来说问题太简单而失去思考的动力。
三、 小结
提问艺术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语文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客观的反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杜慧灵.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究[J],2015(15):50.
[2] 王瑜.小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学周刊,2015(7):116.
[3] 张香萍.妙问善导 追求高效——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语文天地,2015(21):39.
作者简介:
王奕,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