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fe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习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大量运算中的一类特殊的积和运算进行概括,使学生的计算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在小学阶段渗透恒等变换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发展数与代数的运算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计算教学;数感;案例;反思
  一、教学设想——教学目标
  (一)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速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数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速算.乘法分配律是学生继续学习速算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发展学生的简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并加以体现.
  (二)以观察、分析、比较、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简算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观察、分析、比较,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来.
  (三)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简算规律时,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简算方法是否更具有一般规律性的或普遍规律性的.
  【教学流程】比赛激趣,提出猜想:1.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第一组:9×37 9×63;第二组:9×(37 63);2.评出胜负: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并且可以互相转化,可用一个等式表示:(37 63)×9=37×9 63×9;3.将学生的发现以他(她)的名字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自己解答.提问:这道题为什么会有两种算法?观察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你还能举出一个生活中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用两种方法解答,再列出如上的等式.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判斷、辨析.创设计算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把算式卡片中可以用等号连起来的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①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②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结果不一样的例子?只要举出一个反例,这个猜想就不成立了.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这样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数学上叫乘法分配律(板书).刚才我们举了很多有这个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列举完吗?③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等号左边(a b)×c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右边a×c b×c表示什么意思?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看,这个等式反过来也成立.
  三、自主探究,概括规律
  讨论交流结束后,我让学生观察屏幕上呈现的两列清晰的和积与积和相等的式子,去发现、寻找共同点,并凭借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字母表达式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这种特征的式子,从具体等式到一般等式,并对它进行命名,把学生组织到与权威挑战的前沿,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挑战观念.进而呈现一组同学们公认的字母表达式,建立起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模型.
  四、探索拓展,应用规律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它又有怎样的应用呢?(板书:应用)
  (学生举例)素材——5组算式,使学生在辨析与争论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逐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概括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规律,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2.看来,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研究.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出示:(80 4)×25;34×72 34×28;102×43(生讨论研究)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为什么这样算.三道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小结:通过研究,你认为怎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五、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没有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把知识规律展示给学生,而是适时地给出一组问题: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些算式中真的隐含着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能再举些例子进行验证吗?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学习这些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不仅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经历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观察、应用中进一步锻炼、提升了数感.
其他文献
【摘要】函数、方程、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对“三个一次”“三个二次”的对比分析,构建知识体系,关注内在联系,迁移创造,数形结合,梯度深化.  【关键词】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数”(函数、方程、不等式)来描述,也可以借助“形”来呈现.函数、方程、不等式是刻画现实
【摘要】 数学思维是凭借数学语言进行的,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文在阐述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的关系的基础上,立足于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认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重点”的原则,做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
【摘要】教学“相遇”一课要突出模型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上搭建相遇问题的模型,同时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搭建方程思想,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建模的过程,最终掌握了相遇问题的数学本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典型模型,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有效促进了学生建模思想的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相遇问题;方程;模型思想  2013年在“特级教师研修班”的一次磨课活动中,
【摘要】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让学生学会体验、欣赏数学,以及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中逐步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一种数学品格,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视点,本文从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探讨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文化  一、引 言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
【摘要】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最好的方式,但现在大多数教师为了教学进度而牺牲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得课堂提问基本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总结了当下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现状,并提出了“好问成就好课”的理念.  【关键词】 有效提问;开放性提问;合理评价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思考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思维的原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也是锻
【摘要】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整个高中知识体系中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笔者从一道三明市质检题中,总结了几点思考,摸索出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几个热门趋势. 此外笔者发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双基”的掌握,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立体几何;创新;双基;知识点的交汇;存在性问题  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几大主干知识之一,是各省高考数学必考的一块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体系中
案例背景  课程改革后,估算受到普遍的重视,加强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并对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估算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困惑,估算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自学校启动校本教研后,对估算教学我展开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我发现实际上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境和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估算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估
【摘要】 精妙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教好一节课和学生学好一个知识点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其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广泛使用的信息载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  一、杜绝“模糊
估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一个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 但估算又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让学生在没有生活经验和数感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学习估算有很大难度,因此,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断一 (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图)星期日,王雯杰(本班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是评价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感知、联想和想象历练自己,久炼成钢. 要炼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  一、启迪:姜文教子阿克苏  今天在手机上看到一则微信:《姜文教子:带着孩子远离京城,去新疆阿克苏》.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儿子在家如龙似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