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影响辅导员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从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路径。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幸福感;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90-02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其职业幸福感是影响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介绍高校辅导员的现状,其次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對策。
一、高校辅导员的现状
(一)薪资水平情况
高校辅导员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有研究表明,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与薪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较多的物质享受会带来相应的选择机会、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等,会增强辅导员的幸福感。 现在高校招聘辅导员的要求普遍越来越高,以前一般是大专与本科生,现在基本上都是硕士研究生,有些学校甚至还要求博士研究生。有研究表明,大多数辅导员的薪资区间在3000~5000元。总体来说,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逐渐呈现高学历化趋势,但是薪资水平没有及时跟上。
(二)男女比例情况
高校辅导员的数量中女性比例明显多于男性。王丽云在自编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问卷》中对高校100名辅导员进行了随机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为:高校中女辅导员46人,占总人数的64%;男辅导员37人,占总人数的36%。其他的研究结果也反映高校中女辅导员比例明显多于男性,这主要是普遍认为女性在处理日常事务方面会比男性更具有耐心。总的来说,女辅导员在高校中的数量普遍多于男辅导员员,而且这种趋势也比较明显。
(三)工作年限情况
一大部分辅导员都是一毕业就进入高校辅导员这个行业,工作年限相对较短,工作经历相对较少。根据王丽云对高校100名辅导员进行的随机问卷和访谈,自编《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问卷》中显示,工作1~3年的为33人,占总人数45%;工作4~7年的为19人,占总人数的26.4%;工作7~10年的为4人,占总人数的5.6%;工作10年以上的为2人,占总人数的2.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为新入职的辅导员,工作经验相对来说较少,很多为一毕业之后就从事了这个职业,总体来说,高职院校中辅导员队伍年龄层次呈现偏年轻化趋势。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指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感受到持续的、稳定的愉悦感,能陶冶情操,升华情感,获得自我认同感与满足感,具有延展性和精神性等特点 。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烦、杂以及乱,处理学生的事务性工作居多,可以说只要是和学生相关的事情就和辅导员的工作有关,以下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职业认同感低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一样,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这是降低辅导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中投入较大,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对科研的投入相对较少,不仅要从各方面了解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还要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多数辅导员觉得自己在外人眼中就是一个超级大保姆的形象,且短期内很难看到工作成果。每天都做着重复性的工作,长此以往会逐渐迷失事业发展方向,职业成就感较低。
2.工作强度大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面对二级学院以及二级学院以上的学校领导,还要面对几百名学生,处在一个漏斗型位置,发挥着中间枢纽的作用。辅导员处在学生事务的第一线,只要是和学生相关的工作,辅导员都要处理,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有90%以上的辅导员或多或少感觉都有职业压力,有至上三分之一的辅导员都感觉压力很大 (杨兆宇,2013)。当代大学生思想脆弱,有突发状况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导致辅导员工作没有时间界定,24小时待命,周末也不例外,使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大。
3.身心压力大
辅导员的身心健康程度与辅导员的幸福感成正比,辅导员的身心越健康,幸福感越强。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一旦有突发情况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且经常需要加班,这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林泽玉、张相蓉对4所高校105名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8.1%。辅导员每天面对上百名学生,不仅要处理日常性的工作,还要疏通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情况,同时辅导员自身的身心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关注,不论处理学生的工作到多晚,第二天还是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大量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注意锻炼,没有做到劳逸结合,这使辅导员的主观幸福体验降低。
(二)客观因素
1.福利待遇水平低
高校辅导员的福利待遇水平低,有些学校规定辅导员只能居住在学生宿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导员的幸福感。住宿条件得不到改善,这对即将有家庭或者已经有家庭的辅导员来说会降低职业幸福感,也是导致辅导员流动性大的原因。辅导员工作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居住条件不理想、福利待遇低、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导致辅导员的幸福感不断降低。 2.社会地位低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任课老师不一样,辅导员承担的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工作内容多、时间长、强度大,在外人看来高校辅导员无疑就是学生的超级大保姆,往往得不到与专业教师相同的社会地位。外界社会地位低导致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很难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职业幸福感很难提升上去。
3.职业晋升通道有限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必然是能够让人看到进步空间的,职业晋升通道完善会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有数据表明:因发展受限制,或者因生活所迫,部分辅导员一进入这支队伍就开始考虑将来如何脱离,只有较少一部分选择做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因此辅导员队伍成“流水兵”,势必会影响到后续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职业晋升通道有限使辅导员的职业幸福降低。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對策
(一)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辅导员也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积极、乐观地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增强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增强自己的归属感。在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大事着眼,从小事着手,学会将自己从烦琐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注意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能放手让学生做就让学生去做,树立为学生成长成材的理念,提升辅导员的幸福指数。
(二)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
辅导员的福利待遇与其他一般行政岗位相比差距比较大,更别说与专业老师相比,物质获得感也是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辅导员的福利待遇与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辅导员的薪资水平,这样可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三)优化辅导员的晋升机制
良好的职业晋升机制会促进人的发展,各高校应该优化辅导员的晋升机制,学校应该为辅导员的发展制定比较明确的发展路径,专业教师每学期有定期的外出交流的机会,然而辅导员的外出交流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这样可以让辅导员看到职业规划的希望,增强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稳定性,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好地为学校以及学生服务。
(四)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一个是指辅导员的硬件工作环境,另一个是指人际交往环境。改善这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幸福感。一方面高校要改善辅导员的办公室环境,比如及时更新一些硬件基础设施,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尊重与爱自己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同事相处中要相互尊重,做事踏实,把握合适的度,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在与领导相处中要尊敬领导,认真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积极主动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提升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林晓桂.高等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获得路径研究[J].校园心理,2018(3).
[2]王丽云.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学校管理,2016(6).
[3]王祥梅.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途径研究[J].人才资开发,2015(4).
[4]杨兆宇.大连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5]黄倩.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
[6]张雅莉,许彬,向潇蓉,等.浅析高校辅导员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
[7]叶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辅导员角色再定位[J].科教文汇,2020(496).
[8]马雪梅.论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9]毛芳才,莫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培养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2012(6).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幸福感;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90-02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主要力量,其职业幸福感是影响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介绍高校辅导员的现状,其次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對策。
一、高校辅导员的现状
(一)薪资水平情况
高校辅导员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有研究表明,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与薪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较多的物质享受会带来相应的选择机会、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等,会增强辅导员的幸福感。 现在高校招聘辅导员的要求普遍越来越高,以前一般是大专与本科生,现在基本上都是硕士研究生,有些学校甚至还要求博士研究生。有研究表明,大多数辅导员的薪资区间在3000~5000元。总体来说,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逐渐呈现高学历化趋势,但是薪资水平没有及时跟上。
(二)男女比例情况
高校辅导员的数量中女性比例明显多于男性。王丽云在自编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问卷》中对高校100名辅导员进行了随机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为:高校中女辅导员46人,占总人数的64%;男辅导员37人,占总人数的36%。其他的研究结果也反映高校中女辅导员比例明显多于男性,这主要是普遍认为女性在处理日常事务方面会比男性更具有耐心。总的来说,女辅导员在高校中的数量普遍多于男辅导员员,而且这种趋势也比较明显。
(三)工作年限情况
一大部分辅导员都是一毕业就进入高校辅导员这个行业,工作年限相对较短,工作经历相对较少。根据王丽云对高校100名辅导员进行的随机问卷和访谈,自编《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问卷》中显示,工作1~3年的为33人,占总人数45%;工作4~7年的为19人,占总人数的26.4%;工作7~10年的为4人,占总人数的5.6%;工作10年以上的为2人,占总人数的2.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为新入职的辅导员,工作经验相对来说较少,很多为一毕业之后就从事了这个职业,总体来说,高职院校中辅导员队伍年龄层次呈现偏年轻化趋势。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是指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感受到持续的、稳定的愉悦感,能陶冶情操,升华情感,获得自我认同感与满足感,具有延展性和精神性等特点 。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烦、杂以及乱,处理学生的事务性工作居多,可以说只要是和学生相关的事情就和辅导员的工作有关,以下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职业认同感低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一样,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这是降低辅导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中投入较大,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对科研的投入相对较少,不仅要从各方面了解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还要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多数辅导员觉得自己在外人眼中就是一个超级大保姆的形象,且短期内很难看到工作成果。每天都做着重复性的工作,长此以往会逐渐迷失事业发展方向,职业成就感较低。
2.工作强度大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面对二级学院以及二级学院以上的学校领导,还要面对几百名学生,处在一个漏斗型位置,发挥着中间枢纽的作用。辅导员处在学生事务的第一线,只要是和学生相关的工作,辅导员都要处理,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有90%以上的辅导员或多或少感觉都有职业压力,有至上三分之一的辅导员都感觉压力很大 (杨兆宇,2013)。当代大学生思想脆弱,有突发状况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导致辅导员工作没有时间界定,24小时待命,周末也不例外,使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大。
3.身心压力大
辅导员的身心健康程度与辅导员的幸福感成正比,辅导员的身心越健康,幸福感越强。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一旦有突发情况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且经常需要加班,这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林泽玉、张相蓉对4所高校105名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8.1%。辅导员每天面对上百名学生,不仅要处理日常性的工作,还要疏通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情况,同时辅导员自身的身心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关注,不论处理学生的工作到多晚,第二天还是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大量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注意锻炼,没有做到劳逸结合,这使辅导员的主观幸福体验降低。
(二)客观因素
1.福利待遇水平低
高校辅导员的福利待遇水平低,有些学校规定辅导员只能居住在学生宿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导员的幸福感。住宿条件得不到改善,这对即将有家庭或者已经有家庭的辅导员来说会降低职业幸福感,也是导致辅导员流动性大的原因。辅导员工作时间更长、强度更大、居住条件不理想、福利待遇低、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导致辅导员的幸福感不断降低。 2.社会地位低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任课老师不一样,辅导员承担的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工作内容多、时间长、强度大,在外人看来高校辅导员无疑就是学生的超级大保姆,往往得不到与专业教师相同的社会地位。外界社会地位低导致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很难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职业幸福感很难提升上去。
3.职业晋升通道有限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必然是能够让人看到进步空间的,职业晋升通道完善会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有数据表明:因发展受限制,或者因生活所迫,部分辅导员一进入这支队伍就开始考虑将来如何脱离,只有较少一部分选择做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因此辅导员队伍成“流水兵”,势必会影响到后续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职业晋升通道有限使辅导员的职业幸福降低。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對策
(一)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辅导员也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积极、乐观地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增强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增强自己的归属感。在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大事着眼,从小事着手,学会将自己从烦琐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注意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能放手让学生做就让学生去做,树立为学生成长成材的理念,提升辅导员的幸福指数。
(二)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
辅导员的福利待遇与其他一般行政岗位相比差距比较大,更别说与专业老师相比,物质获得感也是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辅导员的福利待遇与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辅导员的薪资水平,这样可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三)优化辅导员的晋升机制
良好的职业晋升机制会促进人的发展,各高校应该优化辅导员的晋升机制,学校应该为辅导员的发展制定比较明确的发展路径,专业教师每学期有定期的外出交流的机会,然而辅导员的外出交流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这样可以让辅导员看到职业规划的希望,增强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稳定性,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好地为学校以及学生服务。
(四)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一个是指辅导员的硬件工作环境,另一个是指人际交往环境。改善这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增强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幸福感。一方面高校要改善辅导员的办公室环境,比如及时更新一些硬件基础设施,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尊重与爱自己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同事相处中要相互尊重,做事踏实,把握合适的度,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在与领导相处中要尊敬领导,认真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积极主动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提升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林晓桂.高等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获得路径研究[J].校园心理,2018(3).
[2]王丽云.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学校管理,2016(6).
[3]王祥梅.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途径研究[J].人才资开发,2015(4).
[4]杨兆宇.大连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5]黄倩.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
[6]张雅莉,许彬,向潇蓉,等.浅析高校辅导员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
[7]叶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辅导员角色再定位[J].科教文汇,2020(496).
[8]马雪梅.论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9]毛芳才,莫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培养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2012(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