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块地位于一长片波涛般起起伏伏的菜地的中间,和我们住的屋子仅隔着一条小区干道。
远远望去,这路道和长片的菜地似乎是两条紧紧相依的不同景象的小河:一条已经是冬天干白僵硬的河床,枯燥冷漠得让人恹恹欲睡。另一条则像流淌在春天里的花溪,荡漾着斑斓的光彩和热闹的生机。
我们的小菜地大约有五十平方米,分成了三绺,由大姑妈按季代种些家乡常见的农家菜。地是10多年前拆迁过来时母亲开垦的。
走到它身边,我眼前常常会浮现出她当年弯腰劳动的情形。虽然有腰椎病,她仍讲究做事姿势和动作的像样、当行,经常使出十分的力气,因此容易出汗,把外套挂在立着的大锹柄或菜架子上。她几乎不麻烦我们,只有偶尔需要挑重担的时候,才喊我过去帮忙,平时我连地里种了些什么菜都没有清晰的印象。除了这块地,母亲还骑着三轮车到远处的河岸边,开辟了一亩多地种粮种菜。
那时,我们常常回来批评她的陋习,搞不懂她为什么这么想种地!
2010年“五一”节前,母亲突然生了重病。住院前一天,她还坚持把每块地上的事情一一安排好,希望自己以后能再种。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那个上午,她把铁锹、水桶等用具斜放在三轮车上,倔强地慢慢骑出去的样子。
那时,考虑我们既不在行,又想把地一起丢给别人家的态度,住得不远的大姑妈主动把种小菜地的任务接了过来。这一接就是六年多。母亲离开我们后,大姑妈还帮我们在屋子墙根处加种了点菜。每天干过活,她总是把成熟了的瓜菜摘了放在院子里或厨房窗子下。
就像过去对母亲一样,这几年我们也习惯了依赖大姑妈,除了偶尔摘点菜、拎点水,几乎不去帮忙。当然我们非常感激她,只要有空我都主动和她聊上几句。大姑妈是非常在行而健谈的人,一说起种地种菜就经验和故事不断。我却只记得“浇水有菜吃”这一句,意思是天经常下雨会使菜生病、烂根,不如人按时浇水能适应其需要。对应的是今年春夏之间雨水不断、蔬菜坏了不少的情况,让她着急了好久。
有一天,大姑妈在院子里清洗用具,我恰好看到晚清名臣周馥的《负暄闲语》一书中“物有所宜,如菜初生宜浇清水,稍长可以淡粪溉之,迨壮始加浓粪——养蔬宜肥,不可过肥,过肥则脆,遇久雨久晒皆死”等等有关农事常识的句子,便跑出去用白话告诉大姑妈。她听到古人有这样精辟的种菜总结,笑得眼睛发亮,又举了自己种菜中的事例予以证实。虽是些纸上谈兵,却既能让我和大姑妈多聊聊,让她高兴高兴,又多少使我觉得种菜还真是有些学问和乐趣的事。
大约十天前,大姑妈肩部做了个小手术,我诚恳、坚决地劝她安心休息,这段时间由我来照管菜地。
当天傍晚,妻子帮助我把院子里的两只塑料大桶装满井水。好几年不挑了,我缓慢地直起身来。担子压上肩,我的心头忽然冒出一种异样的感觉,一种新鲜厚实的责任感。
小小的菜地里,长着一列列茄子、韭菜、山芋、搭架子的豆角和黄瓜,以及小方块的青菜秧子、蒙着纱的萝卜秧子。经过一整天火辣辣的阳光的暴晒,挤挤挨挨的小青菜都仰着嫩嫩的小脸在焦急地张望着,它们和有点萎靡的韭菜下面的土表都已经干得发白,等待着水的滋润与解救;一个个紫色的小茄子,就像《世界知识》画报上非洲孩子们的大眼睛始终盯着你,下面的土已经干裂出一张张小嘴,一小料子水泼上去立刻就没了踪影。有两小块菜还要小心爬过一米高的大管子去浇,真是很费力。连同屋子墙根处的辣椒等,需要忙上一个多小时。
我深深体会着大姑妈平时劳动的辛苦和困难——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我真是疏忽和懒惰了,但每天她总是忙得乐呵呵的,除了感情上想帮助我们,似乎对劳动有说不尽的喜爱!
第二天,第三天,按大姑妈说的,我又给萝卜秧子上施点淡肥,小青菜上喷了些药水。在我的照料下,茄子、黄瓜、辣椒一样样长大了,青菜、韭菜长高了——我左瞧瞧、右看看,很有成就感。摘了一小袋茄子、黄瓜,再按照大姑妈说的留下开花处掐豆角,在茎上分叉的上方剪苋菜——满心欢喜地将菜放在桶里带回家。这几天做出来的菜也似乎分外好吃。
熟悉了土地和菜的脾性,人勤劳些,每天都可以看到活泼泼、热旺旺的生命的成长和成熟,连生活也显得新鲜、充实和丰满。这真是神奇而富于创造的土地!
我不由想起电影《飘》的开头,在漫天飞舞的烟霞里,斯嘉丽的父亲向女儿深情告诫:“要知道,土地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去工作、去战斗、去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我以前并不欣赏这段话,甚至觉得有些顽固和矫情,现在想起来却有些触动,感到奥哈拉说得实在、深刻。
不料上周五晚上到家,邻居们说园区来人量过那一长片菜地了,没几天就要收回。我听了有点发蒙。大姑妈知道了不放心,打电话让我们分批收拾,保管好用具。
星期六上午,我和妻子頂着烈日拆除了一个个架子。看着旁边幼小的青菜和萝卜秧子,还有大眼睛的茄子,我心里竟感到了阵阵的失落,这浸透了长辈们多少汗水的小菜地!要是放在以前,我真是很无所谓,甚至以为早点收掉更好。
年轻时其实家里曾有许多田和大块的菜地,当时父母健在,我也跟着干过拔秧、挑把、打稻、浇菜等农活,但一直是配角、副工,做事从没有往心里去,所以一直不知道种地的方法和乐趣,更不理解老一代人对于田地的那份感情。然而这短短一周多负责的劳作,竟令我忽然间感受到了土地的魅力;这一夜与小菜地的即将的告别,竟使我深深理解了长辈们对于土地和劳动的痴情般的热爱!
许多事,只有自己担起责任,把心真正投进去,你才能潜到某些感情的深处,才能悟出原来无法明白的道理。
远远望去,这路道和长片的菜地似乎是两条紧紧相依的不同景象的小河:一条已经是冬天干白僵硬的河床,枯燥冷漠得让人恹恹欲睡。另一条则像流淌在春天里的花溪,荡漾着斑斓的光彩和热闹的生机。
我们的小菜地大约有五十平方米,分成了三绺,由大姑妈按季代种些家乡常见的农家菜。地是10多年前拆迁过来时母亲开垦的。
走到它身边,我眼前常常会浮现出她当年弯腰劳动的情形。虽然有腰椎病,她仍讲究做事姿势和动作的像样、当行,经常使出十分的力气,因此容易出汗,把外套挂在立着的大锹柄或菜架子上。她几乎不麻烦我们,只有偶尔需要挑重担的时候,才喊我过去帮忙,平时我连地里种了些什么菜都没有清晰的印象。除了这块地,母亲还骑着三轮车到远处的河岸边,开辟了一亩多地种粮种菜。
那时,我们常常回来批评她的陋习,搞不懂她为什么这么想种地!
2010年“五一”节前,母亲突然生了重病。住院前一天,她还坚持把每块地上的事情一一安排好,希望自己以后能再种。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那个上午,她把铁锹、水桶等用具斜放在三轮车上,倔强地慢慢骑出去的样子。
那时,考虑我们既不在行,又想把地一起丢给别人家的态度,住得不远的大姑妈主动把种小菜地的任务接了过来。这一接就是六年多。母亲离开我们后,大姑妈还帮我们在屋子墙根处加种了点菜。每天干过活,她总是把成熟了的瓜菜摘了放在院子里或厨房窗子下。
就像过去对母亲一样,这几年我们也习惯了依赖大姑妈,除了偶尔摘点菜、拎点水,几乎不去帮忙。当然我们非常感激她,只要有空我都主动和她聊上几句。大姑妈是非常在行而健谈的人,一说起种地种菜就经验和故事不断。我却只记得“浇水有菜吃”这一句,意思是天经常下雨会使菜生病、烂根,不如人按时浇水能适应其需要。对应的是今年春夏之间雨水不断、蔬菜坏了不少的情况,让她着急了好久。
有一天,大姑妈在院子里清洗用具,我恰好看到晚清名臣周馥的《负暄闲语》一书中“物有所宜,如菜初生宜浇清水,稍长可以淡粪溉之,迨壮始加浓粪——养蔬宜肥,不可过肥,过肥则脆,遇久雨久晒皆死”等等有关农事常识的句子,便跑出去用白话告诉大姑妈。她听到古人有这样精辟的种菜总结,笑得眼睛发亮,又举了自己种菜中的事例予以证实。虽是些纸上谈兵,却既能让我和大姑妈多聊聊,让她高兴高兴,又多少使我觉得种菜还真是有些学问和乐趣的事。
大约十天前,大姑妈肩部做了个小手术,我诚恳、坚决地劝她安心休息,这段时间由我来照管菜地。
当天傍晚,妻子帮助我把院子里的两只塑料大桶装满井水。好几年不挑了,我缓慢地直起身来。担子压上肩,我的心头忽然冒出一种异样的感觉,一种新鲜厚实的责任感。
小小的菜地里,长着一列列茄子、韭菜、山芋、搭架子的豆角和黄瓜,以及小方块的青菜秧子、蒙着纱的萝卜秧子。经过一整天火辣辣的阳光的暴晒,挤挤挨挨的小青菜都仰着嫩嫩的小脸在焦急地张望着,它们和有点萎靡的韭菜下面的土表都已经干得发白,等待着水的滋润与解救;一个个紫色的小茄子,就像《世界知识》画报上非洲孩子们的大眼睛始终盯着你,下面的土已经干裂出一张张小嘴,一小料子水泼上去立刻就没了踪影。有两小块菜还要小心爬过一米高的大管子去浇,真是很费力。连同屋子墙根处的辣椒等,需要忙上一个多小时。
我深深体会着大姑妈平时劳动的辛苦和困难——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我真是疏忽和懒惰了,但每天她总是忙得乐呵呵的,除了感情上想帮助我们,似乎对劳动有说不尽的喜爱!
第二天,第三天,按大姑妈说的,我又给萝卜秧子上施点淡肥,小青菜上喷了些药水。在我的照料下,茄子、黄瓜、辣椒一样样长大了,青菜、韭菜长高了——我左瞧瞧、右看看,很有成就感。摘了一小袋茄子、黄瓜,再按照大姑妈说的留下开花处掐豆角,在茎上分叉的上方剪苋菜——满心欢喜地将菜放在桶里带回家。这几天做出来的菜也似乎分外好吃。
熟悉了土地和菜的脾性,人勤劳些,每天都可以看到活泼泼、热旺旺的生命的成长和成熟,连生活也显得新鲜、充实和丰满。这真是神奇而富于创造的土地!
我不由想起电影《飘》的开头,在漫天飞舞的烟霞里,斯嘉丽的父亲向女儿深情告诫:“要知道,土地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去工作、去战斗、去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我以前并不欣赏这段话,甚至觉得有些顽固和矫情,现在想起来却有些触动,感到奥哈拉说得实在、深刻。
不料上周五晚上到家,邻居们说园区来人量过那一长片菜地了,没几天就要收回。我听了有点发蒙。大姑妈知道了不放心,打电话让我们分批收拾,保管好用具。
星期六上午,我和妻子頂着烈日拆除了一个个架子。看着旁边幼小的青菜和萝卜秧子,还有大眼睛的茄子,我心里竟感到了阵阵的失落,这浸透了长辈们多少汗水的小菜地!要是放在以前,我真是很无所谓,甚至以为早点收掉更好。
年轻时其实家里曾有许多田和大块的菜地,当时父母健在,我也跟着干过拔秧、挑把、打稻、浇菜等农活,但一直是配角、副工,做事从没有往心里去,所以一直不知道种地的方法和乐趣,更不理解老一代人对于田地的那份感情。然而这短短一周多负责的劳作,竟令我忽然间感受到了土地的魅力;这一夜与小菜地的即将的告别,竟使我深深理解了长辈们对于土地和劳动的痴情般的热爱!
许多事,只有自己担起责任,把心真正投进去,你才能潜到某些感情的深处,才能悟出原来无法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