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传播学理论认为,受众更喜欢戏剧性、冲突性、趣味性和故事性强的新闻。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各个经济体实力忽然间“此消彼长”,地位发生剧烈变化,这种戏剧性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新闻的吸引力。
同时,我们面l临着另一个事实:如同其他新闻一样,中国经济新闻国际传播的议事日程依然由西方媒体把持,它们在随意“塑造”中国经济体的形象。
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两个事实鞭策中国媒体改进并加强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运用国际社会通行的话语表达方式,巧妙设置议题,提升对外报道实效,向海外读者描绘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客观平衡地展现中国形象。
笔者于2009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带领一支记者小分队,赴山东、浙江和福建就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调研采访,采写了一系列深度报道。积累了一些实践的心得。贴近海外读者。力求国际表达
贴近海外读者,就要了解他们关注什么样的中国经济新闻,并把“他们想听的”和“我们想说的”结合起来。“解读中国经济话题”,既要以我为主,同时也要站在海外读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阅读心理。
比如,对外小分队采写的《中美贸易摩擦阴影下的中国织袜小镇》,关注的是中美贸易摩擦这个热点。中文稿件描写了浙江“中国袜都”大唐镇从企业到织袜工^对贸易摩擦的担忧,以及对美国贸易保护的不满。但英文稿件,考虑到美国读者的心理,我们彻底变换角度,采写了《中国“袜都”依靠集群效应实现逆境成长》一文,指出中国袜子低价源于先进的经营方式,不应受到所谓倾销的指控。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新华社不少稿件严词抨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必要的。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美国上下一直在诟病中美贸易逆差。在此情况下,要赢得普通美国人的理解,有时候摆出客观事实,委婉说理,可能比一味抨击指责的效果更好。
贴近海外读者还得了解一个事实,即普通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知之甚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经济名词、政策和现象更是毫无了解,甚至充满误解。 按照新华社外国改稿专家的看法,海外普通读者对中国的认知能力相当于12岁的孩子。因此,我们必须把海外读者当成小学生,在对外报道中需要充分解释中国特色的经济名词、政策和现象,尽量避免提及晦涩的经济政策或概念。 为了让海外读者更好地“读懂”中国经济,添加甚至采写独立的新闻背景很有必要。在重大经济新闻的报道中,新闻背景稿件有利于提高对外报道的实效性。
另外,许多海外读者厌恶经济数据,毕竟数据冷冰冰的,难以感知,令人乏味。单纯的数字不构成新闻,需要采访一些经济专家学者,进行简单明了的分析和解读。
见人见事, 增加经济报道的人文色彩
美国作者布隆代尔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说,我们经常忽视—个读者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西方顶尖财经媒体,除了向市场和投资者提供深刻独到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数据分析外,更向普通读者还原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 金融危机之下,全世界经济体无一幸免,海外读者身处金融风暴之中,自然希望了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什么冲击。因此,梳理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报道需要“见人见事”,以小见大,通过精彩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普通人去打动海外读者。
经济人物可以是“小人物”,可以是“热点人物”,也可以是政府官员。人物无论大小,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也总是生动的,能让海外读者产生共鸣。
经济故事可以是“好的”(所谓正面),也可以是“坏的”(所谓负面),但故事一定是充满戏剧性的、有趣的,包含着冲突甚至争议。国际新闻价值观认为:Conflictsmake news(冲突才是新闻)。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不管是人物还是故事,对外报道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看似地方的人物和故事,与中国和世界的宏观经济结合起来,虽然写的是地方,但实际写的是中国,写的是世界;二是人物和故事一定要有生动的细节刻画和鲜活的现场描写,增加报道的可信性、可读性、趣味性。 此次新华社对外小分队沉下基层采访调研,采访了包括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绝地重生”邱继宝、余杭市委书记、青岛因金融危机而失业的工人、浙江一加油站的加油工人、福建一个普通海岛居民等人物,挖掘了大量鲜活生动而有代表性的故事和细节,并采访了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专家巴曙松、美国著名投资家库恩、美经济学家哈里斯等权威学者,解读剖析中国经济的“风雨一年”。
“讲故事”是小分队稿件在表达上的一个鲜明特点。有的稿件通篇就讲述一个人的传奇故事,比如2009年12月23日播发的《世界缝纫机大王“重生”记》,记述金融危机之下邱继宝从濒临倒闭生不如死,到绝地重生彻底转变的戏剧性故事,由此折射中国经济变局。
即便是主题宏大的经济稿件,小分队记者也尝试通过人物故事切入,然后再做权威解读。比如2009年12月17日《2009中国经济在“风雨”中砥砺前行》一稿,通过描述余杭市委书记朱金坤去年一年的心理起伏,加上中外专家的解析,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风雨一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实事求是,客观平衡
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在探索与海外受众话语系统对接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媒体的一些成熟的操作手法。一直以来,西方媒体为追求报道客观平衡,在操作上采取的一个手法是“引用多个信息源”,反映各方观点,反对只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偏听偏信。
中国经济对外报道尤其要注意平衡全面。一方面,经济问题纷繁复杂,即便是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经常莫衷一是,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当前中国通胀形势如何?前景又如何?因此报道中需要引用各方看法。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背景下,虽然中国经济在2009年率先复苏,值得宣传报道,但同时,中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收入差距过大、消费需求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资产泡沫隐忧等,报道需要反映这些问题。
在此次调研报道中。新华社对外小分队在充分反映中国经济成功抵御住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客观平衡地分析了经济运行中的不足、问题和挑战。
比如,2009年12月9日播发的《追风的国度》,稿件从两个方面进行平衡报道。一方面,风能开发给福建南日岛居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岛上电价过高、项目征地补偿太低等。另一方面,中国风能产业快速发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得到世界的高度认可,但在同时,记者采访的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和世界风能理事会秘书长索耶,均指出中国风电开发存在的问题,比如电网瓶颈、风机质量问题等。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在第307期《媒体报道比较研究》中指出,海外受众并不相信无休止的好消息,肯定其基本面而指出其不足,受众反而会感到传播的诚实可靠。国际传播的规律是,对问题的揭示分析、全面平衡的报道,比正面消息更能塑造国家的真实形象。对外小分队遵循国际传播规律,采写了一批既有故事性又有整体感,既报道成绩又不回避问题的优秀稿件,稿件已全部落地,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经济室副主任,图片由新华社对外小分队提供)
责编:谭 震
同时,我们面l临着另一个事实:如同其他新闻一样,中国经济新闻国际传播的议事日程依然由西方媒体把持,它们在随意“塑造”中国经济体的形象。
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两个事实鞭策中国媒体改进并加强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运用国际社会通行的话语表达方式,巧妙设置议题,提升对外报道实效,向海外读者描绘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客观平衡地展现中国形象。
笔者于2009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带领一支记者小分队,赴山东、浙江和福建就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调研采访,采写了一系列深度报道。积累了一些实践的心得。贴近海外读者。力求国际表达
贴近海外读者,就要了解他们关注什么样的中国经济新闻,并把“他们想听的”和“我们想说的”结合起来。“解读中国经济话题”,既要以我为主,同时也要站在海外读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阅读心理。
比如,对外小分队采写的《中美贸易摩擦阴影下的中国织袜小镇》,关注的是中美贸易摩擦这个热点。中文稿件描写了浙江“中国袜都”大唐镇从企业到织袜工^对贸易摩擦的担忧,以及对美国贸易保护的不满。但英文稿件,考虑到美国读者的心理,我们彻底变换角度,采写了《中国“袜都”依靠集群效应实现逆境成长》一文,指出中国袜子低价源于先进的经营方式,不应受到所谓倾销的指控。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新华社不少稿件严词抨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必要的。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美国上下一直在诟病中美贸易逆差。在此情况下,要赢得普通美国人的理解,有时候摆出客观事实,委婉说理,可能比一味抨击指责的效果更好。
贴近海外读者还得了解一个事实,即普通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知之甚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经济名词、政策和现象更是毫无了解,甚至充满误解。 按照新华社外国改稿专家的看法,海外普通读者对中国的认知能力相当于12岁的孩子。因此,我们必须把海外读者当成小学生,在对外报道中需要充分解释中国特色的经济名词、政策和现象,尽量避免提及晦涩的经济政策或概念。 为了让海外读者更好地“读懂”中国经济,添加甚至采写独立的新闻背景很有必要。在重大经济新闻的报道中,新闻背景稿件有利于提高对外报道的实效性。
另外,许多海外读者厌恶经济数据,毕竟数据冷冰冰的,难以感知,令人乏味。单纯的数字不构成新闻,需要采访一些经济专家学者,进行简单明了的分析和解读。
见人见事, 增加经济报道的人文色彩
美国作者布隆代尔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说,我们经常忽视—个读者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西方顶尖财经媒体,除了向市场和投资者提供深刻独到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数据分析外,更向普通读者还原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 金融危机之下,全世界经济体无一幸免,海外读者身处金融风暴之中,自然希望了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什么冲击。因此,梳理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报道需要“见人见事”,以小见大,通过精彩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普通人去打动海外读者。
经济人物可以是“小人物”,可以是“热点人物”,也可以是政府官员。人物无论大小,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也总是生动的,能让海外读者产生共鸣。
经济故事可以是“好的”(所谓正面),也可以是“坏的”(所谓负面),但故事一定是充满戏剧性的、有趣的,包含着冲突甚至争议。国际新闻价值观认为:Conflictsmake news(冲突才是新闻)。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不管是人物还是故事,对外报道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看似地方的人物和故事,与中国和世界的宏观经济结合起来,虽然写的是地方,但实际写的是中国,写的是世界;二是人物和故事一定要有生动的细节刻画和鲜活的现场描写,增加报道的可信性、可读性、趣味性。 此次新华社对外小分队沉下基层采访调研,采访了包括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绝地重生”邱继宝、余杭市委书记、青岛因金融危机而失业的工人、浙江一加油站的加油工人、福建一个普通海岛居民等人物,挖掘了大量鲜活生动而有代表性的故事和细节,并采访了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专家巴曙松、美国著名投资家库恩、美经济学家哈里斯等权威学者,解读剖析中国经济的“风雨一年”。
“讲故事”是小分队稿件在表达上的一个鲜明特点。有的稿件通篇就讲述一个人的传奇故事,比如2009年12月23日播发的《世界缝纫机大王“重生”记》,记述金融危机之下邱继宝从濒临倒闭生不如死,到绝地重生彻底转变的戏剧性故事,由此折射中国经济变局。
即便是主题宏大的经济稿件,小分队记者也尝试通过人物故事切入,然后再做权威解读。比如2009年12月17日《2009中国经济在“风雨”中砥砺前行》一稿,通过描述余杭市委书记朱金坤去年一年的心理起伏,加上中外专家的解析,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风雨一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实事求是,客观平衡
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在探索与海外受众话语系统对接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媒体的一些成熟的操作手法。一直以来,西方媒体为追求报道客观平衡,在操作上采取的一个手法是“引用多个信息源”,反映各方观点,反对只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偏听偏信。
中国经济对外报道尤其要注意平衡全面。一方面,经济问题纷繁复杂,即便是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经常莫衷一是,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当前中国通胀形势如何?前景又如何?因此报道中需要引用各方看法。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背景下,虽然中国经济在2009年率先复苏,值得宣传报道,但同时,中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收入差距过大、消费需求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资产泡沫隐忧等,报道需要反映这些问题。
在此次调研报道中。新华社对外小分队在充分反映中国经济成功抵御住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客观平衡地分析了经济运行中的不足、问题和挑战。
比如,2009年12月9日播发的《追风的国度》,稿件从两个方面进行平衡报道。一方面,风能开发给福建南日岛居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岛上电价过高、项目征地补偿太低等。另一方面,中国风能产业快速发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得到世界的高度认可,但在同时,记者采访的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和世界风能理事会秘书长索耶,均指出中国风电开发存在的问题,比如电网瓶颈、风机质量问题等。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在第307期《媒体报道比较研究》中指出,海外受众并不相信无休止的好消息,肯定其基本面而指出其不足,受众反而会感到传播的诚实可靠。国际传播的规律是,对问题的揭示分析、全面平衡的报道,比正面消息更能塑造国家的真实形象。对外小分队遵循国际传播规律,采写了一批既有故事性又有整体感,既报道成绩又不回避问题的优秀稿件,稿件已全部落地,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经济室副主任,图片由新华社对外小分队提供)
责编:谭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