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往、文化继承与社会发展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文化学视角,选取跨文化交际学中的一个维度―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剖析了文化交往的属性、它与文化继承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研究中将以横向共时为重点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以纵向历时的文化学研究交汇起来。从而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阐释出文化学理论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文化学;跨文化交际;文化交往;文化继承;社会发展
  
  文化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的经验事实,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文化学是文化的科学。它的出现是人类科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人类不仅可以研究一个地区的人的行为,一个民族的行为,人类还可以研究全人类的共同行为”(顾嘉祖,2002,3)。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看,文化交往是有层次的。关世杰将它分为三种:人际交往,组织交往和国家间交往。这里将重点探讨国家间或民族间的交往。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及实践为探讨国家间文化交往提供了一个横向的研究空间,但这种交往只对人类特定历史阶段的作用较为突出;要从纵向的角度去研究文化交往,文化学理论的意义则较为明显。
  
  一、文化交往的特质
  
  皮尔斯指出:“文化是凝定的交往,交往是流动的文化”(1994)。这即指出了交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指出了文化发展的历时性。交往是文化的一种属性,是一切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文化只有在交往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人不可能不交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就体现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互换活动。人类文化本是多元的,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交往使文化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每个民族都在贡献自己的文化,也都在享受着其他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彭树智,1997,43)。游牧民族在与农耕民族的冲突与交往中加快了向文明迈进的步伐。希腊人通过吸收东方古国先进的科学和文化知识而走向了创造“希腊奇迹”之路。阿拉伯人通过吸收古波斯、印度、希腊人的文化成就而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正是在吸收阿拉伯和古典希腊文化的基础上,中世纪的西方人走出了“黑暗时代”,而实现了科学和文化的复兴。近代东方民族在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的冲击下逐步实现了向近代社会和文化的转变(裔昭印,2002,2)。
  把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理解为本土的是狭隘的。因为它势必包含了同外来文化的融合。所谓传统是交往在历史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各民族的发展,确实在开放和封闭程度上由很大差别, 但除了一些原始部落外,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都是同其他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发展起来。即使是再封闭的民族,也无法避免同外部文化交往。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以封闭自守为名,但是以儒学为根基的先秦诸子百家发展到汉代经学,至宋明理学,已经是儒、道、释的冲突和融合的产物了。
  不同社会结构中的交往有着自己的特点。这是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体现着文化的时代性特色。在人类文化的初期阶段,即农业社会时期,交往特点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以自然发生的共同性为媒介,其价值系统的内容是以人本身的生产为目的。在工业社会时期,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交换价值成为交往的媒介,由此产生了矛盾的价值关系。在当今世界,交往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等多方面、多元化的基本态势下进行的。借助于先进的科技手段,基于人们不断更新的概念,交往空前的密切,日益的频繁。全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
  
  二、文化交往与文化继承
  
  文化继承是文化交往的基础,文化交往是文化继承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继承性在现在与过去和将来之间发挥着纽带作用。继承性表现在从文化发展的一些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时,对于整个文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方面和特质加以保存、巩固和局部地进行历史的选择(吴克礼,2002,55)。文化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经验。文化发展若无继承性,…就会始终在原地徘徊,在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新的阶段在否定前一个阶段的同时,必须继承它的所有的进步内容,以及人类在这以前发展的所有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吴克礼,2002,54)。
  文化继承促进了文化交往,文化交往丰富了文化继承。文化需要在各民族文化交往中不断向前发展,各民族共时性的进行物质和精神的交流,相互在彼此的文化中吸取养分,不断使自己的文化得以丰富和壮大,而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了文化自身的继承,文化的继承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始终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一个民族的文化越是繁荣,这个民族精神内核中可以传承下来造福于后世的文化底蕴就会越深厚,在文化交往中就会处于优势地位,在跨文化交际中才更能够保持民族特有的东西,而这也更好的阐释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文化理念。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往中,有选择的继承外来文化成分中贴近于本民族文化特色,或是本民族文化所获缺的东西,这是文化的外部继承。文化的外部继承对于繁荣世界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世界文化史,这个特点格外突出。古希腊文化之所以灿烂辉煌,其形成得益于与东方的交往和继承。现代美国杰出的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论道: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转引裔昭印,2002,92)。同样,东方文化的发展也受益于希腊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就是继承各个时代,各种文化而形成的。中世纪西方文化的发展受益于阿拉伯和古希腊文化。在此基础上走出了“黑暗时代”, 实现了科学和文化的复兴。近代东方文化在西方先进的科技冲击下蜕变,印度、日本、中国是最好的例证。但就具体的文化单元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吸收的异质文化逐渐与本族文化融合,进而转化成文化内核,在这个民族之中代代传承。这就是文化的内部继承。文化的内部继承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受益于异质文化精髓,实现文化的外部继承,而其文化自身的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内部继承。文化的外部继承更多的表现在物质层面,当物质层面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其文化的核心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绝不是对原文化的照搬,而是一种蜕变,在蜕变中一种更新、更高质的文化内核的产生,而文化的内部继承应更多的表现为文化内核的继承。传统表层的东西终将随着时代的演进或被遗忘或被改的面目全非,但文化内核的东西是永恒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是特有的,文化内核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签。
  
  三、文化交往与社会发展
  
  所谓文化,可以看作是各民族人民实践地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文化交往从本质上就是各民族间这种智慧的交换或互换,是超脱局限,扩大空间,利用先进,发展自我的活动。从文化角度来看,随着“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阶段开始,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制约越来越小,各民族文化相同成分越来越大,民族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多,交流的可能性和欲望越来越强。马克思认为,随着世界历史的开辟,不仅物质生产成为世界性,各民族的精神产品也将成为公共财产。美国人类学家怀特指出,文化能够“穿越历史,从一个时代纵向地传到另一个时代,并且横向地从一个种族或地域传播到另一个种族或地域”(怀特,1998,3)。
  文化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博阿斯曾指出,人类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凡兴盛发达的民族和地区,必定存在着最广泛的交往,而停滞落后的民族和地区往往是自我封闭和隔绝的。这似乎与历史的长短、人口的多寡、资源的贫富并无必然的联系。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有许多民族曾经到达过人类文明的高峰。但后来却被一些新兴的国家所取代。比如埃及、印度、中国。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交往的阻塞和自我的封闭。而一些年轻的国家能后来居上,文化交往起着直接的作用。美国是个很好的例子,多种文化的汇聚,自由、平等、竞争的文化特点,注定了它的迅速发展。
  文化交往对社会发展的显形作用往往体现在物质文化层面上,而交往的内容则多是体现在技术领域,这种交往产生的后果也往往是多维的。比如,铁路技术的引进势必会带动能源、制造等工业、农业甚至其他产业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的世界博览会为这种交往提供了最便利、最直接的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因而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文化交往对文化继承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它避免了异代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的重复发展。一个民族可以把其他民族的创造作为自己的活动条件和直接起点实现跨越式发展。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的发展程度不仅取决于内部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而且还取决于与外部交往的程度。当然,先进的国家要想保持先进,交往仍是必不可少的。全球化已经为世界提供了交往的有利空间。谁把握住这良好的时机,谁就会发展得快。人类社会也将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而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顾嘉祖,从文化结构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彭树智,文化学和文化交往,西北大学学报,1997(3)
  [6]裔昭印,世界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斯塔夫阿里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0
  [8]吴克礼,文化学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发展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印度的核计划进展较为顺利,而巴基斯坦的核计划发展则相对有些曲折。双方最终都建立起了各自的核力量,实现了对对方的最低可信核威慑。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选择在双方的长期对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缘政治上的强制性使印巴成为天生的对手,经过在常规力量上的严重失衡之后,双方在核威慑的基础上实现了战略平衡。  关键词:核武化;印度;巴基斯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课程表的编排越显重要且复杂。本文通过对高校排课中人为因素加以分析,并对其对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解决的相应措施,以期对普通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所贡献。  关键词:高校排课;人为因素; 对策探讨    高校的课程表编排工作是高校最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管理工作,它是学校建立稳定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具体体现。课程表的编排是
期刊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色,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特色,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积极推行“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基础,制定好理论与实践教学两个大纲,建设好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为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双纲”;“双轨”;“双师”;“双元”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院校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但随之也产生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本文提出应大力弘扬和谐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做到政治上仁政人本,经济上贫富均衡,文化上和而不同。  关键词:和谐精神;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经
期刊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性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主体性与教师教学主导性相结合、全员参与与层次差异相结合、理论积淀与现实关注相结合、评价的过程性和探究性等原则,并通过解读教材、探究发现、确立课题、研究学习、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等过程实现。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性教学; 模式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开展之必要    21世纪初
期刊
摘要: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引起的。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良好道德品质需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道德教育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五育
期刊
摘要:文章从军训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军训中辅导员工作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军训前体质差、自我意识强、脆弱和自私等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研究总结出军训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质、道德素质、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智力素质、诚信观念、务实观念、纪律观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军训;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军训    (一)对当代大学生的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中、小学教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试验与推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师生关系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为顺应时代的潮流,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须结合教材的特点不断地发展学生、完善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法;学法;评价方式;教师和学生行为方式的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激发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及逻辑推理法对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进行阐述,明析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区别,对电子竞技运动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依此引发一些思考,从而提出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一些建议和对策,使这项运动能更好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竞技运动; 青少年;身心健康; 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已从最早的与劳动相关,发展到与休闲
期刊
摘要: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且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体系是为了改变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课的地位,形成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的动态良性循环。实验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实验学习新知识。实验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成为一种既动脑又动手的学习新知识的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抽象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