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 感悟历史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ann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形象、直观,尽可能地使学生主动融入历史学习中,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并激发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搭建平台;其次,应恰当、分层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吃透教材;最后,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只有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反思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教学案例
  历史是一门链接过去、现实和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历史教学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一、背景
  如何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更贴近学生,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笔者充分利用图片、资料、视频等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形象、直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尽可能地使学生主动融入历史学习中,并有所思、有所悟。
  二、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罗斯福新政”。
  教材分析:从知识体系上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学习第五单元打下了基础,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材内容上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对后来资本主义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观察、分析和自学能力,但从学生现状来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对所学内容还未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深入浅出,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教学片段一】(课前)
  笔者认真研读教材,收集相关图片、资料、课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调整,努力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设相关的历史情境。
  【教学片段二】(课中)
  (1)课堂导入。播放动画片《米老鼠》,让学生在黑白交替的荧幕中,走进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图片使学生感受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背后暗藏的危机,结合数据分析、情境创设,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为学生学习罗斯福新政做好铺垫。
  笔者改变了以往介绍历史人物的方法,将罗斯福的生平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一帆风顺—突如其来的打击—不屈不挠、顽强不息。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他的坚强、勇敢、乐观……此时,笔者抓住时机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在“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如讲述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先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经济危机对美国工业的严重打击,之前的政府是怎样做的,再出示下一段材料。通过与之前胡佛政府的做法相比,学生可以明显感觉到罗斯福政府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笔者借鉴了以下材料: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深挖其中蕴含的核心素养元素,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文章以初一第一学期的“让家更美好”的教学为例,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让家更美好”是人教版初一上期第七课的内容之一,其知识目标在于在分享与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对现代家庭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摘要】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互助式、综合性学习方式。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言,项目学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更多可能。本文以“创作演示文稿”主题活动为例,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以真实的学习环境为载体,结合校园德育教学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
【摘要】高中历史知识呈现出三维立体的特点,以时间为主线,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一个多维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笔者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身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做到“贯穿脉络主线、呈现多维面”阐述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教师应以时间和重要历史事件为脉络线,沿着这一脉络上的重要节点来探索历史的多维面,从横、纵向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掌握历史进程的发展特点,通过线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引入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文章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希望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时期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
1964年,18岁的周国彪踏上了去古巴哈瓦那大学留学的飞机。临行前的一个月,他和其他几十名从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高中生一起,在北京接受培训。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告诉他们,国家急需外交方面的外语人才,希望他们早日学成回国。  1968年,文革浩劫。服从分配,周国彪站在了一七一中学的讲台上,这一站,就是38年。不是最初的梦想,却成为最终的热爱。38年,他始终坚守在这条时代和历史为他选择的路上。在这
【摘要】根据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一种符合现代初中生心理的阅读方式运用而生,即“生态阅读”。生态阅读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手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情感体验,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捕获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引导学生切实感受阅读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阅读;实践探究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主题拓展延伸上林县初中语文工作坊生态
【摘要】高考涉及的解析几何题型较多、难度较大,其中,定值问题在高考中时常出现,对学生分析及思维灵活性的要求较高。为使学生突破这一高考重点题型,掌握不同定值问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本文对解析几何中定值问题类型进行汇总,围绕具体例题讲解对应题型的解题思路,希望为学生解答类似问题带来良好启发,使其能够快速突破解题难点。  【关键词】高考;解析几何;重点题型;定值问题  纵观近年来高考试题中解析几何的定值问
【摘要】物型化学是初中化学教育理念的延展,“文化”可以理解为以文化人,那么“物化”则可理解为以物化人。物型化学就是通过物我合一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证精神。文章论述了物型化学的几个明显特征: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实景在场的生本体验以及精彩纷呈的小组汇报。  【关键词】以物化人;物型化学;核心素养;静悄悄革命  一、化学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一个现象:学生化学学习长期在“去情境”的场所,相对
【摘要】文章依据多年的职高班主任工作实践,从明确目标、全员参与、观察沟通、坚持标准、关爱学生、理解尊重等方面着手,对班集体建设的有效策略做出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老师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进而塑造一个欢快愉悦、积极向上的中职班集体。  【关键词】职高班主任;和谐;集体  名师魏书生曾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写道:“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
最近,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的一节阅读课《爱如茉莉》,他那睿智幽默的谈吐、清新淳朴而又不失厚重的教学风格,再次让我如沐春风。课的结尾处,仍是进行读写训练,摘录如下:  师:当然生活中的爱不完全是像茉莉那样平常,在你心目中,“爱”如什么呢?把它写成一句话。  (板书: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写话,教师巡视)  (指名读)  生1:爱如一杯甘甜的美酒,让人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