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运用发散思维巧立论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li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解决高中生议论文观点肤浅、老旧、片面的问题,最好是在立论这一环节采用发散思维进行立意训练。运用多向思维可让观点更新颖、更深刻,运用逆向思维可让观点更新颖、更辩证。
  【关键词】作文教学;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首先要在确立中心论点这一环下功夫。因为高考作文的成败,起步就在审题立意。
  高中生议论文在立意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思想观点肤浅、老旧、片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专门做了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即运用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其进行立意训练,效果明显。
  一、运用多向思维让观点更新颖、更深刻
  写作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中一个就是思想新(即观点新)。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见解新颖指考生的主张、看法有独到之处,不人云亦云;对问题的认识,既有自己的见解,又有充分的理由。这就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客观的多角度的分析,能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篇文章的立意是否新颖、深刻,通常是相对已有的文章而言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新颖、深刻呢?
  (一)要在发现和比较他人观点的同时,深化自己的观点
  面对一个话题,要尽量多地了解一下别人已经写过哪些文章,已经有了哪些观点,要在与这些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并在这些思想的比较中,发前人所未发,让自己的立意走向深刻。这样就避免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二)就是在这基础上运用多向思维,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使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
  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在《发散思维与作文》中说:“作文中的多向思维,分为客体发散和主体发散。”
  客体发散,是针对写作对象来说的。写作对象的特性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比如写以“宽容”为话题的议论文,一般同学都会从“生活需要宽容”、“宽容是阳光”等宽容的作用方面去立论。这样立论并没有错,但往往缺乏新意,立意肤浅。如果运用多向思维展开思考,多问几个问题,就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
  如:是对自己宽容,还是对他人宽容?小过失、小错误可以宽容,大错误可以宽容吗?日常生活琐事可以宽容,原则性的问题可以宽容吗?对初犯者可以宽容,对一犯再犯屡教不改者也可宽容吗?……如此发问,思路就打开了,做到立论新颖、深刻就不难了。比如“宽容而不纵容”、“我们不能一味宽容”等观点就充满智慧。
  再如以“寂寞与辉煌”为话题的议论文,我们可多问来发散思维:“寂寞”与“辉煌”是什么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认真思考后可知,“寂寞”是“辉煌”的一个条件,即辉煌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大多数学生就此打住,立意为“寂寞可创造辉煌”,这就比较肤浅。如果再进一步追问:“寂寞”可以创造“辉煌”,那么,“辉煌”后还要“寂寞”吗?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人生和事业是无止境的,辉煌以后依然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境界,唯其如此,才能创造更大的辉煌。所以辉煌以后更需要寂寞。由此立意,文章明显深刻了许多,而且更有意义。
  主体发散,是针对作者来说的。作者的能力、素养、阅历、看问题的角度与方法等各不相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素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关系型作文“冷与热”,虽然是同一个论题,但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及立意也就会随之变化。
  如果从待人态度的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分析,“冷与热”就是“是非取舍关系”,可立意为“热情待人,拒绝冷漠”;如果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接物的热情上看,那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可立意为“既要热情待人,也要冷静处事”;如果从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来说,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可立意为“冷热要适度”等。当然,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还可理解为肉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门可罗雀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门庭若市的“热”……
  因而,在面对一个作文论题时,切莫匆匆下笔,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认真解读,这样才可能有新颖、深刻的立意。
  二、运用反向思维让观点更新颖、更辩证
  观点片面,说话绝对,这是中学生写议论文立论时的硬伤。“知识就是力量”、“勤奋出天才”、“近墨者黑”、“宽容是诗”、“诚信是灯”……这些纯喊口号或诗化的语言当议论文的论点,是难以站稳脚跟的。
  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专家组、评价组组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说,现在的风向标是:老老实实地顺着命题者给的材料来论证,大多也就得个四五十分,但是,和材料观点“抬杠”,写驳论,那么,就“奔着60分以上甚至满分去的”(福建高考作文满分70分)。现在的高考评卷已经越来越开放,特别欣赏有自己见解的作文。这就要求考生写议论文得“眼睛带刺”。
  那么,怎么和材料观点“抬杠”呢?运用反向思维来阅读分析材料,应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反其道而思之”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写出立意新颖的作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就为反向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逆向思维的作文大体有两种类型。
  (一)针对一般的常见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
  比如对一些谚语、成语故事、名人名言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大多名言警句,都有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日子久了,人们也习以为常了,这就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是在当时的情境下,论及的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应该引导学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比如,成语“班门弄斧”,最早出现的雏形是柳宗元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意即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不少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其实,“弄斧必到班门”,这样才有机会获得高人指点,让自己少走弯路。   再如,话题“寂寞与辉煌”,常规思维是“耐得住寂寞,才能造就辉煌”,显得普通,而且表达绝对化。反向立意可以是“寂寞未必都能成就辉煌”或“不是所有的辉煌都要靠寂寞造就”,这样立意,明显思辨多了。
  又如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议论文,顺向思维可立意为“迈出正确的人生起步,收获人生的黄金”或“迈出错误的人生起步,饱尝人生的酸楚”等。用逆向思维则可立意为“迈出了人生正确的一步,并不一定能创造人生的辉煌”或“人生第一步迈错了,并不注定人生一辈子的天空都阴霾,人生充满变数,还可以在后天弥补”。顺向反向立意都行,但反向立意的文章,给人的启迪更深,考场作文“撞车”的几率也低。
  (二)针对某一人的某一具体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这种文章,针锋相对,旗帜鲜明。
  不久前,笔者给高二的学生出了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子曰:“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5-21】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8.13】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5.7】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写第一遍的时候,大多数同学立意为“邦有道则仕”或“邦无道则隐”,也就是归纳出材料的共同点。我把正面立意的优秀文章展示给同学们学习、评价,并引导学生开拓思维。
  写第二遍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学立意为“邦无道更该‘见’”,如:
  从孔子的诸多言论中,不难看出孔子所主张的为官之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然而,君子真该只入“有道之邦”吗?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有贤德的人才却“舍之则藏”,卷卷行囊,归隐山林“守节”去了,这虽然使君子独善了其身,可无道之邦由谁来拯救?所以,我认为儒家的出仕论有其弊端。乱世中出现的英雄更令人敬佩。(《英雄出于乱世》的开头部分)
  孔子有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而我觉得不然,天下无道,是老百姓等着有识之士来拯救之时。所以我要说:“邦无道亦‘见’。”(《邦无道亦“见”》的开头)
  写第三遍时有一个同学立意为“邦有道,亦可隐”让我眼睛一亮:
  孔子云:“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这是一条从古至今多少人引为为官处世的名言,然而在我看来:邦有道,亦可隐。(《邦有道,亦可隐》)
  虽然,“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的思想跟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实践是矛盾的,要弄清这个问题对高二的学生而言并不容易,但学生能够对现有观点进行挑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做到自圆其说,确实是一大进步。对高中生来说,让大脑生成思想要远比生成诗意和浪漫重要。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更需要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敢于质疑,不迷信。对权威也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运用逆向思维写创新作文,不能随意标新立异,任意逆向思维。为求异而求异往往导致我们忽略事物的两面性,由一个极端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也是不可取的。
  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毛荣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认识的肤浅和思想的苍白正是这一代中学生的通病,不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就会降低整整一代人的水平。”因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刻不容缓。
  (编辑:毕力中)
其他文献
【摘要】趣味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具体,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本文结合《放小鸟》一课教学情况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趣味识字;《放小鸟》;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段落解析:  《放小鸟》本文的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第二自然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第三自然段讲“我”决心放小鸟
【摘要】课堂发言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言的人数、次数与有效性,直接影响一堂语文课的质量与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越来越不爱发言了。文章从学生、教师这两方面出发进行研究,试图探讨教师课堂设计、课堂语言、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发言;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摘要】作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作文教学不光是能力的训练,更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读写有机结合,夯实写作基础,进而从模仿中创新,追求个性写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关键词】高中写作 ;教学实效;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尴尬的局面,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在深化高中语文新课程实践中,教
【摘要】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对阅读教学的突破提出了几个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突破;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在修订稿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对话,和我们平时生活意义上的谈心式的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打下基础的最重要时期,特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必须引起重视,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影响深远,因此低年级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识字水平。文章针对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大量阅读方式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展开论述,以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海量阅读;大量识字;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低年级阶
【摘要】文化的范畴广袤无边,各类学科知识,各个领域知识,人类生活经验积累、人类阅历视野积累都可以在文化这一标签下找到位置进行排列。其中,文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字句的交织中,我们会看到作者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略带阐述,或民俗风尚,或典章制度,或哲学艺术,或宗教信仰。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彰显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有时候,我们会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是中学教育中普遍而严重的问题之一,后进生转化路径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情感教育,注重结合激励措施;教育者要真诚欣赏后进生,并挖掘他们的潜力;教育者要针对具体个体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关键词】中学教育;后进生;情感教育;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教育中普遍而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后进生问题。如何转化后进生是每个教育者最艰巨的任务。解决好后进生
【摘要】对于有着相似题材,相似结构,相似形象,相似写法的作品,采用对比鉴赏的方法,既利于更深刻、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对于自己的写作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作品对比;艺术形象;科举;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从鼎盛到没落时期最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封建时期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无不满怀希望,又战战兢兢的走上这个梦想舞台,渴望博得
【摘要】“教无定法,但须得法”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更新观念,确立“学生为主体”观念。做法是:精心设计,优化课堂结构。这种优化教学结构模式是:整体感知—质疑、设疑—合作探究—协商作业 。它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最优化认知程序;注重拓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关键词】 教改;科研;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摘要】爱,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而教育,却似乎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难题。望子成龙的父母,教书育人的学校,呼唤人才的社会,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锅煮熟的米饭,放置二三天后就会变坏;可是时间的魔术之手却也可以把米饭变成醇香的米酒,变成浙江人家女儿出嫁时专用的“女儿红”。同样是时间,为什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