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其主要的形式有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概括能力在阅读理解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最基本的智力技能。小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应看成其智力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概括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概括能力 培养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并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基本功。语文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的素质:第一层面是语文知识素质和语文能力素质,第二层面是语文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今天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没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不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呢?
1.学会把握整体
“概括”的本意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阅读时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概括必须摆正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严格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互照原则。由单篇短章组成的语文课本,从阅读概括的对象着眼,有语段、段落、章节、文篇、书本五级言语结构,语段是最小的单位,段落是基层的,章节是中层的,文篇是高层的,书本是最大的单位。我们要从微型的语段概括起步,进而扩展到段落的概括、章节(习称“部分”)的概括、文篇的概括。单篇课文的概括是常规的概括能力训练,但不能到此为止,还要扩展到教学单元的概括、单册课本的概括,乃至学段整套语文课本的总概括。局部概括不要孤立进行,而要在通读全文的前提下统摄。
2.学会分析课题
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二者之间的关系了。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如《小英雄雨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事件,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草船借箭》等。有的课题,提示了时间或地点,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夜的工作》《小站》等。还有的课题,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伟大的友谊》《视死如归》等。不管是哪一种课题,都让学生学会分析课题。例如,《草地夜行》这个课题,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概括了课文里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通过分析这个课题,我似可以想到,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过草地时夜里行军的事。草地环境险恶,夜间行军更有危险。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红军战士是怎祥对待的呢?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夜行”上。这样分析课题,就能较好地掌握课文的梗概和重点,为深入理解全文找到了一个思考中心。
3.学会抓住文中关键词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者叙述后再概括的写法,这样的写法体现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来教会学生进行分析概括。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写“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这是个总起句,有提示下文的作用。怎么艰苦呢?文章接着写道:“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我教这一段,就让学生分别列出几条,来说明延安小学当时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并使他们懂得,列出的四条(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对“条件非常艰苦”这句话来说,就是具体的分析。这种练习多了,学生就能在阅读时注意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分析概括的能力也就会逐步提高。例如,学到《桂林山水》一课,学生就能抓住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的山的特点是“奇”“秀”“险”。有了这种能力,让学生分段、分层,编写段意、提纲,就比较容易了。
4.鼓励学生敢于开口
进入到三年级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开始回答时可能默不作声,难免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都不要轻易发火、打断学生发言,而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他说的还能再简练吗?有什么落下的要点需要补充?有哪里需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修改?句子是否通顺等,不要忙着由教师进行示范和纠正。
5.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5.1 教给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让学生理顺课文的基础上,划分段落层次,理解段的表达形式,分清承接式、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递进式、转折式等,最后再依据这些内在结构关系归纳段落大意。
5.2 教给学生概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比如:概括一件事的时候要注意抓关键词,要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进去,否则就不全面。这样的课文涉及很多,如写事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炮兵阵地上》等。再比如: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的文章,要抓准时间词或明显的地点转换提示词,想想每一个点上发生了什么,要点都照顾到了,自然也就把整篇课文的内容都说清楚了。而不同的课文体裁着眼点不同,教师也应分别训练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
5.3 教给学生概括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
(1)从文题中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2)从文章的开头找中心。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的作者恰好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开头表达,使读者一进入文章便知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针对这一特点,教给学生从文章的开头找中心的方法。例如,在教小语十二册《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就能从开头“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的基础上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从过渡句段中找中心。有些课文,特别是介绍科学常识性的课文,内容涉及事件或项目较多,这类课文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往往是中心句出现的地方。如《太阳》这篇课文的过渡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灰尘的旅行》中间有一句“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性呢?”这些过渡句即文章的中心句。
(4)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在教小语《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就能根据课文的最后一句“我们的心跟你们永远在一起”的内容概括出体现中朝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中心思想。
总之,概括能力是智能的基本功,儿童将知识概括化的过程就是将知识结构转化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就是将知识智能化的过程。概括的学习就是意义学习,概念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十分重要。没有概括就没有概念,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逻辑思维。所以鲁宾斯坦说:“思维是在概括中完成的。”思维的最显著特征是概括性。概括和学习的迁移关系密切。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概括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学习者只有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获得了一般原理,才能实现从一个学习情景到另一个学习情景的迁移,才能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 曾祥芹.概括能力:阅读“理解”的基本功[J].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05期.
[2] 高艳华.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概括能力 培养
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并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基本功。语文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的素质:第一层面是语文知识素质和语文能力素质,第二层面是语文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今天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没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就不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呢?
1.学会把握整体
“概括”的本意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阅读时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概括必须摆正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严格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互照原则。由单篇短章组成的语文课本,从阅读概括的对象着眼,有语段、段落、章节、文篇、书本五级言语结构,语段是最小的单位,段落是基层的,章节是中层的,文篇是高层的,书本是最大的单位。我们要从微型的语段概括起步,进而扩展到段落的概括、章节(习称“部分”)的概括、文篇的概括。单篇课文的概括是常规的概括能力训练,但不能到此为止,还要扩展到教学单元的概括、单册课本的概括,乃至学段整套语文课本的总概括。局部概括不要孤立进行,而要在通读全文的前提下统摄。
2.学会分析课题
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二者之间的关系了。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如《小英雄雨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事件,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草船借箭》等。有的课题,提示了时间或地点,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夜的工作》《小站》等。还有的课题,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伟大的友谊》《视死如归》等。不管是哪一种课题,都让学生学会分析课题。例如,《草地夜行》这个课题,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概括了课文里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通过分析这个课题,我似可以想到,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过草地时夜里行军的事。草地环境险恶,夜间行军更有危险。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红军战士是怎祥对待的呢?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夜行”上。这样分析课题,就能较好地掌握课文的梗概和重点,为深入理解全文找到了一个思考中心。
3.学会抓住文中关键词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者叙述后再概括的写法,这样的写法体现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来教会学生进行分析概括。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写“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这是个总起句,有提示下文的作用。怎么艰苦呢?文章接着写道:“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我教这一段,就让学生分别列出几条,来说明延安小学当时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并使他们懂得,列出的四条(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对“条件非常艰苦”这句话来说,就是具体的分析。这种练习多了,学生就能在阅读时注意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分析概括的能力也就会逐步提高。例如,学到《桂林山水》一课,学生就能抓住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的山的特点是“奇”“秀”“险”。有了这种能力,让学生分段、分层,编写段意、提纲,就比较容易了。
4.鼓励学生敢于开口
进入到三年级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开始回答时可能默不作声,难免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都不要轻易发火、打断学生发言,而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他说的还能再简练吗?有什么落下的要点需要补充?有哪里需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修改?句子是否通顺等,不要忙着由教师进行示范和纠正。
5.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5.1 教给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让学生理顺课文的基础上,划分段落层次,理解段的表达形式,分清承接式、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递进式、转折式等,最后再依据这些内在结构关系归纳段落大意。
5.2 教给学生概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比如:概括一件事的时候要注意抓关键词,要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进去,否则就不全面。这样的课文涉及很多,如写事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炮兵阵地上》等。再比如: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的文章,要抓准时间词或明显的地点转换提示词,想想每一个点上发生了什么,要点都照顾到了,自然也就把整篇课文的内容都说清楚了。而不同的课文体裁着眼点不同,教师也应分别训练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方法。
5.3 教给学生概括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
(1)从文题中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2)从文章的开头找中心。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的作者恰好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开头表达,使读者一进入文章便知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针对这一特点,教给学生从文章的开头找中心的方法。例如,在教小语十二册《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就能从开头“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的基础上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从过渡句段中找中心。有些课文,特别是介绍科学常识性的课文,内容涉及事件或项目较多,这类课文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往往是中心句出现的地方。如《太阳》这篇课文的过渡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灰尘的旅行》中间有一句“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性呢?”这些过渡句即文章的中心句。
(4)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在教小语《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就能根据课文的最后一句“我们的心跟你们永远在一起”的内容概括出体现中朝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中心思想。
总之,概括能力是智能的基本功,儿童将知识概括化的过程就是将知识结构转化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就是将知识智能化的过程。概括的学习就是意义学习,概念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十分重要。没有概括就没有概念,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逻辑思维。所以鲁宾斯坦说:“思维是在概括中完成的。”思维的最显著特征是概括性。概括和学习的迁移关系密切。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概括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学习者只有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获得了一般原理,才能实现从一个学习情景到另一个学习情景的迁移,才能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 曾祥芹.概括能力:阅读“理解”的基本功[J].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05期.
[2] 高艳华.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