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第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每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焕发了课堂的生命力。
第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尤其那些潜能生也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第三,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特别是合作、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小组学习中,有许多环节都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发展,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也在组织讨论,合作学习没有素材。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第二,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问题提出后马上让学生小组交流,部分学生还没有进行思考其它同学己经说出了答案,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不到发展。还有一些问题学生需要充分的时间去讨论,但教师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学生的探究以没有结果结束。
第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不够主动,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去讨论,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第四,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第五,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三、如何发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效率。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1.科学合理分组
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知识水平分组。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分组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性别差异等因素,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的 “公平竞争”。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怎样做能很快完成任务。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纠正他人的错误、汲取他人的长处、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3.教师要善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第一,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交流之前,学生应有良好的准备,这就是独立思考。只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才能使学生产生交流需求,使学生对交流主题形成个人见解。
第二,力争照顾到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肯定、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第三,交流的内容应具有可探究性、拓展性,例如:需经过交流扩展思路的“多维性问题”。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作文中的一文多写等;需经反复推敲来把握的“聚焦性问题”。
第四,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指导,特别重视学困生的指导与帮助。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加上教师评。使评价更客观、准确,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同学的优点,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提高自己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变压力为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正确把握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肯定、赞扬、鼓励性语言为主。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坚持做一个有心人,在探索过程中时刻学习、总结和反思,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会更加有效!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第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每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焕发了课堂的生命力。
第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尤其那些潜能生也积极参与进来,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第三,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特别是合作、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小组学习中,有许多环节都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发展,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也在组织讨论,合作学习没有素材。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第二,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问题提出后马上让学生小组交流,部分学生还没有进行思考其它同学己经说出了答案,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不到发展。还有一些问题学生需要充分的时间去讨论,但教师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学生的探究以没有结果结束。
第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不够主动,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去讨论,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第四,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第五,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三、如何发挥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效率。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1.科学合理分组
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知识水平分组。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分组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性别差异等因素,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的 “公平竞争”。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怎样做能很快完成任务。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纠正他人的错误、汲取他人的长处、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3.教师要善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第一,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交流之前,学生应有良好的准备,这就是独立思考。只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才能使学生产生交流需求,使学生对交流主题形成个人见解。
第二,力争照顾到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肯定、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第三,交流的内容应具有可探究性、拓展性,例如:需经过交流扩展思路的“多维性问题”。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作文中的一文多写等;需经反复推敲来把握的“聚焦性问题”。
第四,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指导,特别重视学困生的指导与帮助。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加上教师评。使评价更客观、准确,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同学的优点,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提高自己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变压力为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正确把握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肯定、赞扬、鼓励性语言为主。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坚持做一个有心人,在探索过程中时刻学习、总结和反思,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