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不按规则办事的迷阵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则是原理的物化,当原理指导人的行为,让人们以之办事时原理就变成了规则。规则可用逻辑形式P→Q来表示,P是前件,表示目的、意图;Q是后件,表示方式、操作。比如要写一个拟人的句子,此为P;就得模拟人来写物,此为Q。但这个后件不具体,不好操作。于是,第二个规则产生。要模拟人来写物,此为P;就得只出现所模拟的人的特征而不能出现人本身,此为Q。两个规则前后相承为一组规则系统,这个规则系统还可用另外一个规则来概括:要写一个拟人的句子,就得只出现所模拟的人的特征而不能出现人本身。其实,这规则也不是另外的,而是规则系统中的第一个规则的前件与第二个规则的后件的结合。此为“高级规则”(罗伯特·加涅语),被概括的两个规则可以称为一般规则(下文称为“一般规则”或“规则”)。
  中学生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得在大脑中提取一系列相应的规则或高级规则进行运算学习。较多的时候是无意识的,乃至散乱无序的。而设置语文课堂教學目标,就应当是科学有序的,应当把运算学习为主的语文高级规则(如读法、写法)的目标看作重点目标,把识记学习为主的一般规则(如字词、文化常识)的目标看作非重点目标。后者在今年《中学语文》6、7期的《目标回答》中写成“字词积累”与“常识积累”。如此根据高级规则与一般规则把目标分为重点目标与非重点目标,对语文教学有什么意义与作用呢?答曰:不仅有助于突出重点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重视语文知识碎片,强化字词、文化常识等积累性学习。
  一、一课一个高级规则,避免多而无效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不高,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每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容量太大。看看一些杂志上发表的课堂教学设计吧,其中的教学目标绝大多数是无法让学生掌握的。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我们说“一则得,多则惑”。何谓“多”?字典上说得很清楚,二至九为“多”。任何有效课堂,一个单位时间只能教学生掌握一个高级规则,两个势必掌握不了。语文高级规则的掌握更需要经过复杂的学习过程,不是听听记记、说说看看就能完事的。在课堂中“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必须听取“有意义言语讲授”(奥苏贝尔语),必须进行模仿式操作,必须进行独立性操作乃至迁移式拓展。其间必须经过多个教学事件及其学习事件。每个事件都得有足够的时间与步骤方能保证其质量,如果走马观花,匆匆赶路,一步迈不好,后面自然怎么也走不了。
  《荷塘月色》可教的语文元素非常多:“我”内心“颇不宁静”原因,“我”从不宁静到宁静,再到不宁静的感情变化,以情融景与触景生情的写法,联想想像的审美,动静结合的笔法,复句倒装的效果,叠词运用的妙处,诗文引用的方式与作用,草蛇灰线的方式与意图……固然,这些语文元素都很有教学价值,都可以提炼成语文原理,物化为语文高级规则以用于教学,可如果都作为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目标肯定是行不通的。一篇课文,其重点目标不能“多多益善”,一课教学,文本中的语文元素不能“物尽所用”。哪怕两个独立的重点目标,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也势必失去其教学价值,而且还会起到负作用。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以前有人提出“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口号,其实是违背课堂教学规则(与语文学习的规则有别)的。单位时间的教学毕竟有限,什么都舍不得,什么都要教,必然贪多嚼不烂。其结果,教师“什么都教了,什么都没有教好”,学生“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有学会”。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实不是教学,为什么?教,只是讲授为主,其间穿插点提问;学,只是听课为主,其间参与点答问,根本谈不上应用、反馈、指导、训练等教学环节。一如一场骤雨飘过沙漠,过后一点印记都没有,更谈不上在学生大脑皱区留下较深的痕迹了。
  可是,现在目标数量多、容量大已经成为语文备课的一种常态,任务大而空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公害。怎样扭转这种常态,防止这种公害?一课教一个高级规则,再带一些知识积累。怎样才能做到一课教一个高级规则,包含一些知识积累?既要知晓语文高级规则与语文一般规则的区别,又要弄清楚不同规则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即高级规则对应重点目标,一般规则对应非重点目标。更要根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重点目标得教学生掌握高级规则的运用,非重点目标只要教学生识记积累语文碎片知识。有时无法避免多个语文高级规则出现,那就降格为教语文知识碎片,让学生识记积累,以避免影响一课一个高级规则的掌握。
  二、遵循规则系统机制,追求善教有方
  你说一课一个重点目标,时下也有一些语文公开课一课一个语文原理,但一课下来学生怎么还是学不到实在实在的本领呢?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根据学理把语文原理物化成可操作的语文规则及其系统,没有从语文规则系统中抽取出语文高级规则,因而学生不好学,教师不好教。
  要想教学有效,必须善教;要想善教,必须教而有方;要想教而有方,必须依据学理把语文原理或语文元素转化为语文规则系统,再抽取成高级规则。比如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二课时的“因读仿写”课,我们选择“葫芦结构”这个语文元素设置诗歌仿写教学目标。
  P1 如果 [意图是]模仿课文第一段“葫芦结构”写一段诗
  Q1 那么 [操作是]按照开篇舒缓、接着急切、然后舒缓的节奏写一段诗,且结尾与诗题照应
  P2 如果 [意图是]按照开篇舒缓、接着急切、然后舒缓的节奏写一段诗,且结尾与诗题照应
  Q2 那么 [操作是]开篇拉长诗句,接着收紧诗句,然后再拉长诗句,且结尾不完全重复诗题
  P3 如果 [意图是]开篇拉长诗句,接着收紧诗句,然后再拉长诗句,且结尾不完全重复诗题
  Q3 那么 [操作是]在开篇的诗句中增加修饰语,接着在中间的诗句中不用修饰语,然后在后面的诗句中再增加修饰语,且结尾重复诗题中的主词
  这组规则系统中的第三个规则已经比较具体,可让学生操作学习,否则还应当设计第四个规则。其高级规则由系统中第一个前件和最后一个后件构成,即P1→Q3:要模仿课文第一段“葫芦结构”写一段诗,就得在开篇的诗句中增加修饰语,接着在中间的诗句中不用修饰语,然后在后面的诗句中再增加修饰语,且结尾重复诗题中的主词。当然,从更切近操作起见,也可以颠倒前后件,把P1→Q3改为Q3→P1:在开篇的诗句中增加修饰语,接着在中间的诗句中不用修饰语,然后在后面的诗句中再增加修饰语,且结尾重复诗题中的主词,才能模仿课文第一段“葫芦结构”写一段诗。   Q3 只有 [操作是]开篇的诗句中增加修饰语,接着在中间的诗句中不用修饰语,然后在后面的诗句中再增加修饰语,且结尾重复诗题中的主词
  P3 才能 [结果是]开篇拉长诗句,接着收紧诗句,然后再拉长诗句,且结尾不完全重复诗题
  Q2 只有 [操作是]开篇拉长诗句,接着收紧诗句,然后再拉长诗句,且结尾不完全重复诗题
  P3 才能 [结果是]按照开篇舒缓、接着急切、然后舒缓的节奏写一段诗,且结尾与诗题照应
  Q1 只有 [操作是]按照开篇舒缓、接着急切、然后舒缓的节奏写一段诗,且结尾与诗题照应
  P1 才能 [结果是]模仿课文第一段“葫芦结构”写一段诗
  代表操作行为的Q3调到了最前面,代表目的意图的P1调到了最后面,其高级规也由规则系统的第一个前件和最后一个后件构成,即Q3→P1:只有在开篇的诗句中增加修饰语,接着在中间的诗句中不用修饰语,然后在后面的诗句中再增加修饰语,且结尾重复诗题中的主词,才能模仿课文第一段“葫芦结构”写一段诗。无论以目的意图为前件,还是以操作行为为前件,其高级规则都是依据其规则系统抽取而成的。规则系统中几个规则都是循序渐进的,依此机制确定高级规则,设置重点目标,方能进行有效教学。
  三、关注语文知识碎片,注重识记积累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不一样,一直没能建构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知识系统,较多的语文知识是散点分布的。鉴于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当注重语文知识碎片。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既要进行语文高级规则的教学,也要进行语文一般规则的教学。作为一般规则的字词等知识碎片,也可以融在语文高级规则系统教学之中。比如上文说到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葫芦结构”诗段的仿写课,其间可以有机穿插一些生字新词、文化常识(如“飞天”神话)与修辞手法(如“暗喻”“比拟”“反复”)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碎片就失去了碎片化特点,因为融入规则系统的教学之中而获取新的生命。
  不过,较多的情况下的语文知识碎片的教学,还是以单独指导与帮助学生识记积累为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规定3500个字,其中“字表二”1000个字是第四段(初中)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作为最低标尺的学习任务,这1000个字是散点分布在不同年级的课文中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把“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与“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作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第1、2个考点;亦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作为“现代文阅读”部分的第1、2个考点。我们在设置阅读课教学目标的时候,仍然要注意每篇课文中的字词,设置“词语积累”或“句子积累”与重点教学目标对应,帮助与指导学生积累记忆。
  有些句子涉及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文章作法,但是,在不作为重点目标的时候,其掌握程度也只限于识记理解而已。即使富有意蕴的句子,如“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但是太陽,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怀念地坛》),只要尚未定位于重点目标,都得降格,即转变为识记理解的教学。根据课堂时间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它们纳入非重点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积累记忆,这不仅有助于解读课文,而且可以化为以后写作与交际的语言素材。
  有些重要的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也应当设置成非重点教学目标。就重要的作家作品而言,我国古代的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父子、关汉聊、曹雪芹等人及其作品;我国现代的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朱自清、赵树理等人及其作品,都是要了解与积累的文学常识。
其他文献
摘 要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7课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学习目标是“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针对这一教学目标,笔者依托教材中的两篇例文,设计了一系列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群,教会了学生学习此类文本的基本阅读方法,并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落实了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統编教材;任务群阅读;教学设计  【文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习目标  (1)在课堂上通过对一组“愧疚”议题课文(中国作品)的理解,体会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热爱、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对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2)在课外通过对“愧疚”议题文学作品(国内外,整本书)的阅读,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优秀文化,提高国际视野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意识。对阅读中涉及的有关文化现象展开讨论,有依据、有逻辑地阐明自己
沈从文先生前半生文学著述甚丰,《边城》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甚至可以说正是《边城》让沈从文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过去的名字。自2003年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以来,《边城》已经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经典小说文本。2019年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面世,《边城·三至六章》继续占据必修三第二单元选文位置,同时全书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指定阅读书系共8种,其中中国文学作品4部,包括《乡土中国》《
考场作文评价自有它的游戏规则,主要是出于测量和区分考虑,追求一个比较结果,不能简单等同于写作评论,它是测量学的归属,服从测量学规律。比如满分的含义不代表这篇作文完美无缺,而是说用一个量化数值区别开比它层次更低的作文。在高考评卷特定的话语系统里,没有层次比它高的作文了,那就可以给它满分,以便用足、用够规定数值来尽可能多地标识客观上千差万别的作文的层次,达到更精准评价的目的。这就是满分的测量学原理。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的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在追求文本深度教学的今天,将文本放置在相对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质疑、探究、解释,并运用多种思维,不断变换视角审视
[编者按]以“弘扬教改主旋律”为己任的《中学语文》,在2010年的7-8、9、10期连续向广大读者特别推荐了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吴泓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课改实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2018年1月至5月,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吴泓工作室”和“张安群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合开展了高中语文新教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
思辨性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过程,是思辨者通过观察、体验、反思、质疑、对比和沟通等方式,得出更清晰、更准确、更精细、更一致、更有说服力、更严谨、更有深度及广度,并且更公平的新观点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就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又专门开设学习任务群
《最后的常春藤叶》里的苏艾,与琼珊、贝尔曼有着类似的命运遭际,都是被社会冷落和遗弃的潦倒的艺术家,也有着和其他小人物一样的善良之心。她在小说里的人物角色定位,大都确立在情节推动者并助推贝尔曼完成人物升华的层面。  但是不是仅仅如此呢?伟大作品的共性,就是“形象大于思想”,可以有多重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长期以来,苏艾这一人物的人性光芒,一直被遮盖在贝尔曼的伟大光环里;但可以说,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我国语文教材“文选型”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指出,所谓“文选型”语文教材,就是指“以所选范文作为主体的一种教材类型”。当我们认同“进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时,实际上也就认同了文选型教材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语文教材进行解读,所需要的就不只是简单的教学经验了,更为不是以分数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教学质量了。那是什么呢?笔者以为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课程意识。
2021年高考即将到来,临近大考的最后一个月,如何复习备考,如何将备考效益最优化,是高三师生最关心的问题。我认为,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细规划。如若能科学、精细地做好最后一个月的备考,往往能事半功倍、更上一層楼。    学校要精细规划,做好“三个统一”   最后一个月,教师和学生容易产生“大局已定,提升空间不大”的想法,从而带来备考的随意和松懈。年级管理者应做好思想工作,点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