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座大桥头上,一个蓬头散发的中年妇女手里拿着一张纸团,对着一具刚捞起来的女尸号啕大哭:孩子啊,你回来吧!我以后再也不会丢下你不管了……她手上的纸团是一份遗书,只有简短的一行字:我有爸爸妈妈吗?为什么我记不起他们的模样?
原来死去的女孩叫小玲,今年16岁,她刚生下四个月,父母就把她丢给年迈的奶奶,到外地做生意,他们很少回家,这十几年来只回过三四次。开家长会时,小玲看着自己同学与他们的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情景,多羡慕啊!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独自流泪,久而久之,对生活感到无望、无助,踏上了轻生的路。
一朵娇艳的花朵就这样早早凋谢了。
一、别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孩子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6岁前有4个关键阶段
0~9个月: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呵护,容易患神经分裂症。特别是若没有一个很好的养护人、监护人,容易产生分离恐慌,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9月~2岁: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呵护,容易产生人格障碍。训练自律行为,但不能操之过急,如过早地要求他自己大小便,他的能力达不到,会挫伤他的自信心。
2~3岁:这一关没过好,容易发生忧郁、焦虑、恐惧等神经症。这时候孩子自我意识虽已逐步形成,但认知能力却没有形成。如果父母吵架,他潜意识中会去主动承担责任,认为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父母工作忙,没有更多地照顾他,或过多地批评他,他会认为是不爱自己,并且认为责任在自己,而产生被抛弃的恐惧感,内心产生不安全感。
3~6岁:多数孩子这时会出现恋父(女孩)恋母(男孩)情结。约5岁时,这种情结达到高峰,如果父母关系平衡和谐,而且孩子与父母的依附关系建立得很好,这种“异性亲近欲”会逐渐降低。
童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很重要,在这一段时间父母亲角色的缺席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爱的能力,一个人没有了爱,肯定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上例中,小玲跳水自杀就是一个真实的见证。
二、父母的关爱对孩子的影响
古人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犹如春天里的灿烂阳光,使人倍感温暖;而父亲的爱,犹如那滔滔大海,博大精深,经得起惊涛骇浪。母亲的爱使孩子永远觉得世界是温暖的,父亲的爱使孩子懂得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学会坚强地活着。
12岁前,父母的爱影响孩子一生,迈克尔·杰克逊,那位全球乐坛上最闪耀的明星曾经说:“我是人世间最孤独的人。”众所周知,他不快乐!杰克逊在《童年》中唱道:“人们认为我做着古怪的表演,只因我总显出孩子般的一面……我仅仅是在尝试弥补从未享受过的童年。”杰克逊的童年,缺失爱!据介绍,杰克逊家中子女众多,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管教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父亲还时常嘲笑他:“天哪,这鼻子真大,这可不是从我这里遗传到的!”杰克逊说,这些评价让他非常难堪,“想把自己藏起来,恨不得死掉算了。可我还得继续上台,接受别人的打量。”其后,迈克尔·杰克逊的“自我伤害”,多次忍受巨大痛苦整容,应当和童年的这段经历有关。
三、父母如何去关爱孩子
(一)当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朋友。”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与孩子相处的关键之处。最好的沟通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让孩子主动向父母诉说心中的想法。当孩子有内心矛盾需要选择时,当孩子有困难需要解决时,当孩子有痛苦需要人来安慰时,当孩子有快乐需要人分享时,第一个就会想到父母,这才是亲子沟通的最佳状况。比如:我儿子每天回来都会跟我说学校里的事,开心的、不开心的我都认真听,并趁这机会与他分析事情的对错与得失。有时还和他一起做游戏,甚至有时还会把我在工作上遇到事情和他谈谈,有时他还有好主意给你呢,我们都很开心。
(二)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有这样一位父亲,从孩子出生后,他就坚持“陪着”孩子。在这位父亲的努力“陪伴”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成为父亲的骄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即将参加中考之际,他却失踪了。早在六十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大声疾呼: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就告诉父母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放手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爱他,就该给他成长的空间。
(三)钱不等于爱。
我做了一个测试,“你是否幸福?”结果是回答“我不幸福”的孩子都是家庭富裕的孩子,我感到很意外,就与他们的家长联系,连家长都感到意外。孩子看上去挺幸福的啊,家里一直提供最好的条件给他们,他们什么时候要钱我们都加倍的给他呢。其实他们压根就不理解孩子眼中的幸福是什么,总以为幸福就是拥有钱财多些、社会地位高些。其实孩子眼中的幸福就那么简单:能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玩耍、学习、聊天、打球、捉鱼虾等等。
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未成年人的素质如何,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伟大复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充分肯定青少年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这些都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
总之,我们共同呼喊:多多关爱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别让花儿早凋谢!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教育学.
原来死去的女孩叫小玲,今年16岁,她刚生下四个月,父母就把她丢给年迈的奶奶,到外地做生意,他们很少回家,这十几年来只回过三四次。开家长会时,小玲看着自己同学与他们的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情景,多羡慕啊!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独自流泪,久而久之,对生活感到无望、无助,踏上了轻生的路。
一朵娇艳的花朵就这样早早凋谢了。
一、别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孩子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6岁前有4个关键阶段
0~9个月: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呵护,容易患神经分裂症。特别是若没有一个很好的养护人、监护人,容易产生分离恐慌,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9月~2岁: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呵护,容易产生人格障碍。训练自律行为,但不能操之过急,如过早地要求他自己大小便,他的能力达不到,会挫伤他的自信心。
2~3岁:这一关没过好,容易发生忧郁、焦虑、恐惧等神经症。这时候孩子自我意识虽已逐步形成,但认知能力却没有形成。如果父母吵架,他潜意识中会去主动承担责任,认为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父母工作忙,没有更多地照顾他,或过多地批评他,他会认为是不爱自己,并且认为责任在自己,而产生被抛弃的恐惧感,内心产生不安全感。
3~6岁:多数孩子这时会出现恋父(女孩)恋母(男孩)情结。约5岁时,这种情结达到高峰,如果父母关系平衡和谐,而且孩子与父母的依附关系建立得很好,这种“异性亲近欲”会逐渐降低。
童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很重要,在这一段时间父母亲角色的缺席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爱的能力,一个人没有了爱,肯定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上例中,小玲跳水自杀就是一个真实的见证。
二、父母的关爱对孩子的影响
古人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犹如春天里的灿烂阳光,使人倍感温暖;而父亲的爱,犹如那滔滔大海,博大精深,经得起惊涛骇浪。母亲的爱使孩子永远觉得世界是温暖的,父亲的爱使孩子懂得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学会坚强地活着。
12岁前,父母的爱影响孩子一生,迈克尔·杰克逊,那位全球乐坛上最闪耀的明星曾经说:“我是人世间最孤独的人。”众所周知,他不快乐!杰克逊在《童年》中唱道:“人们认为我做着古怪的表演,只因我总显出孩子般的一面……我仅仅是在尝试弥补从未享受过的童年。”杰克逊的童年,缺失爱!据介绍,杰克逊家中子女众多,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管教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父亲还时常嘲笑他:“天哪,这鼻子真大,这可不是从我这里遗传到的!”杰克逊说,这些评价让他非常难堪,“想把自己藏起来,恨不得死掉算了。可我还得继续上台,接受别人的打量。”其后,迈克尔·杰克逊的“自我伤害”,多次忍受巨大痛苦整容,应当和童年的这段经历有关。
三、父母如何去关爱孩子
(一)当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朋友。”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与孩子相处的关键之处。最好的沟通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让孩子主动向父母诉说心中的想法。当孩子有内心矛盾需要选择时,当孩子有困难需要解决时,当孩子有痛苦需要人来安慰时,当孩子有快乐需要人分享时,第一个就会想到父母,这才是亲子沟通的最佳状况。比如:我儿子每天回来都会跟我说学校里的事,开心的、不开心的我都认真听,并趁这机会与他分析事情的对错与得失。有时还和他一起做游戏,甚至有时还会把我在工作上遇到事情和他谈谈,有时他还有好主意给你呢,我们都很开心。
(二)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有这样一位父亲,从孩子出生后,他就坚持“陪着”孩子。在这位父亲的努力“陪伴”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成为父亲的骄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即将参加中考之际,他却失踪了。早在六十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大声疾呼: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就告诉父母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放手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爱他,就该给他成长的空间。
(三)钱不等于爱。
我做了一个测试,“你是否幸福?”结果是回答“我不幸福”的孩子都是家庭富裕的孩子,我感到很意外,就与他们的家长联系,连家长都感到意外。孩子看上去挺幸福的啊,家里一直提供最好的条件给他们,他们什么时候要钱我们都加倍的给他呢。其实他们压根就不理解孩子眼中的幸福是什么,总以为幸福就是拥有钱财多些、社会地位高些。其实孩子眼中的幸福就那么简单:能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玩耍、学习、聊天、打球、捉鱼虾等等。
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未成年人的素质如何,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伟大复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充分肯定青少年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这些都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
总之,我们共同呼喊:多多关爱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别让花儿早凋谢!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教育学.